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延河流域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土壤含水量及其空间变化,为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利用和人工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延河流域人工植被建造存在植被退化问题,根据降雨温度变化,将延河流域划分为17个环境梯度单元,对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了降雨梯度、坡位及坡向对植被0~5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流域内土壤水分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异性。自然植被0~500 cm土壤含水量为8.15%,变异系数为33.12%;人工植被土壤含水量较低,仅6.74%。地形因子能够显著影响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土壤含水量,自然植被不同坡位和坡向的0~500 cm土壤含水量大于人工植被。[结论]综合考虑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阴坡下与平地相对适合人工植被的营造,在植被配置时,需要考虑植被类型及耗水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延河流域人工植被建造存在植被退化的问题,比较了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土壤水分效应,探寻人工植被退化的原因,为延河流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共采集57个气象站点1980-2000年的气候数据,并根据降雨和温度变化,将延河流域划分为17个环境梯度单元,测定了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及0~5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析自然植被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及相应的土壤水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河流域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西北向东南呈现逐渐递增的变化趋势。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年均总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均生长季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同气候区的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随坡位和坡向的变化差异均很大。以自然植被为参照,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最大超载可达30 425.83g/m2,最小超载为118.93g/m2,平均为6 668.00g/m2,说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明显超出了自然状态下所能承载的范围。与自然植被相比,人工植被土壤水分最大亏缺量可达80.5g/kg,说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的超载引起平均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自然植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干层,进而导致人工植被群落的衰退或死亡。【结论】生物量超载是引起土壤水分耗竭、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植被恢复重建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特定立地环境条件下潜在生物量的制约,而不是盲目地选择不适宜的物种。  相似文献   

3.
林草植被建设是人工参与下的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和生态自然修复过程.在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中,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人们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规律.当然,人们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改善植物生长的小生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相似文献   

4.
生态型山地公园植物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华欣  杨宇萩  罗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75-7877,7893
以四川省简阳市鳌山公园的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地形现状、植被现状,具体分析了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对现状植被进行评价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保留现状乡土植物的基础上,为再造鳌山生态林带,优化鳌山公园绿化景观而进行植物规划与生态廊道设计。植物造景规划在讲究适地适树和生态前提下,采用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种不同的植物带分区,规则式主要分布在文化体验区,采用植物的对植、群植等形式规则种植;自然式则横贯公园南北,以四季的季相变化为主题,体现自然的亲和力;混合式主要分布在休闲度假区,以水为线串联各个孤立的景点。生态廊道的设计应该遵循整体性、保护性、多元化原则,注重于山脉廊道体系和道路、河流型生态廊道的建设。选取并介绍了几种造林推荐树种,以利于植被恢复和边坡绿化。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型山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建设,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的建设。通过回顾国内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了我国植被恢复研究落后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为未来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固沙林水分平衡与植被建设可适度探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该文分析了固沙林水分平衡和自然植被的特征,提出植被建设应遵守的原则和固沙林适宜的密度.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环境对植被的支持力比较低,固沙林密度偏大就会引起土壤水分亏缺,导致土壤水分贮量减少和地下水位下降;建设人工植被应遵守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区内环境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参照自然植被的空间结构确定人工植被的空间结构;固沙林应为“疏林”,密度宜低不宜高.  相似文献   

7.
香港自然保护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港的自然植被由于长期受人为干扰,曾遭受严重的破坏。自1945年以来,经过近50年的自然保护,早期被破坏的林地和人工要现已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进入植被的第二个演替系列,早期的强阳性先锋树种已被耐阴性较强的种类所代替,文章回顾和探讨香港自然保护和历史和发展现状,对预测邻近地区的植被演替过程,以及进一步研究植被的有效管理和人为调节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高海拔区域煤矿探采植被退化区由于地表挖损、土壤破坏、气温低、生长期短,造成植被修复难度大。其限制植被生长的因素主要是土壤的营养环境较差,同时原生植被生境被破坏而对退化环境的适应性不强。如果不采取人工选种、覆土、施肥等措施,将无法形成植被自然恢复的趋势。人工早期选种加覆土、施肥等措施在促进矿区植物群落形成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早期人工干预对植被恢复和植被群落稳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区是我国西北一个具有显著生态过渡性特点的自然单元,从大气环流、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及人文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看,兰州地区是一个水土流失与干旱同在、复杂性与脆弱性并存的生态过渡带。古地理环境变迁和气候的反复交替,加上人类历史时期生产活动的干扰,不断演变为今日温带和温带耐旱植物大量增加的植被类型和分布格局,天然植被以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为主。锦鸡儿属灌木是草原植被灌木层和落叶阔叶灌丛的重要成分。本文着重从兰州地区野生锦鸡儿类的资源状况及利用、人工植被建设发展态势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为锦鸡儿类植物资源在今后植被建设中的利用和发展探索思路,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禽种业》2013,(4):158-158
19日,天然草原植被修复与农区黄牛改良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自治区副主席坚参出席会议。此次座谈会召集农牧业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区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各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立足本身工作实际和研究成果,踊跃发言,为西藏天然草原植被修复与农区黄牛改良积极献策,就高寒农牧区草原植被修复与农区黄牛改良的有效途径、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优化农区畜牧业结构、农牧民增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植被建造的林学基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人工林方面存在的低效问题,不能不使人对其建造的林学基础进行讨论,以有利于该地植被建造符合其现实潜力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由生态学角度出发,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基本认识,探讨了对立地宜林性质的推断。认为植被演替研究所揭示的顶极植被具有不可忽视的向导作用,判断立地性质需要重视自然植被的演替和分布规律,综合运用环境途径、植被途径和林木生长效果途径。表明除自然成林树种外,利用其他树种造林也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在阐述植被地带的范围以及全新世中、晚期植被演变的基础上指出了各地带建造的植被类型。最后,为使人工林充分发挥效益和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又进一步论述了对其进行管理和利用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选择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4种典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和相关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此流域的典型天然草地、人工灌木林、人工乔木林和农地中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15.15-400.89、246.56-321.25、267.76-347.05和118.96-245.14 mg/kg,土壤微生物量氮(MB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5.87-47.63、27.63-42.89、24.66-36.20和15.64-22.56 mg/kg,土壤微生物量磷(MBP)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4.14-22.96、12.89-19.75、11.54-14.40和7.23-11.59 mg/kg;土壤微生物量总体呈现出天然草地最高、人工乔、灌木林次之,且均显著高于农地的趋势,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和碳磷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9-10.87和16.27-24.1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占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百分比的范围分别为2.70%-4.85%、2.56%-4.45%、2.08%-5.34%。其中天然草地、人工灌木林和农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比、碳磷比均显著小于人工乔木林(P < 0.05); MBC/SOC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差异不显著,MBN/TN和MBP/TP均呈现出天然草地>人工灌木林>人工乔木林和农地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 < 0.05)。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土壤含水率呈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与土壤pH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表明植被类型对这些与土壤微生物量紧密相关的理化性质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及其有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高原植被现状,阐述了其建设历程并系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准确地把握当前的植被建设。表明植被建设应当是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广义植被建设,不可"头疼治头,脚疼医脚"。需要加强对优良乡土植物种的繁育及试种,改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传统技术,充分考虑天然植被在立地类型划分上的意义,重视适地适树以及合理的群落结构。提出了一些值得阐明的问题,试图从作物栽培与林草植被建造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特点中,使植被建设思路更清晰、更完整。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投资状况评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投资方面评析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差异 ,得出以下结论 :(1)黄土高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农业发展最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 ,其农业投资应立足于这一基本前提。 (2 )黄土高原的农业投资滞后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无效投资有增无减 ,农业投资份额下降 ,制约了农业产值的增长。对此 ,必须提高农业投资增长率 ,发挥国家投资的主体职能。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更为直接的原因。对此 ,落实退耕还林种草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与地面坡度相适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并辅之以与目标相符的投入 ,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植被演替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生物界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因此该区植被在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相互关系研究一直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中植被与土壤水分、养分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人工植被与其水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92,自引:1,他引:92  
以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为代表,就主要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影响现状及其原因,分别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广泛调查与定点测定.结果表明,各种人工植被均有导致深层土壤干化的可能.干化层的出现,是人为高密度粗放经营,造成了水分长期亏损的累积结果.它的存在已对林木的生长及林分的稳定构成了威胁.经对残塬沟壑区人工林地水分年际变化规律进行定位观测,以及对该区土壤、气候特点的分析,认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该区森林植被难以发挥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踏查、调研和大量资料分析,综合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发展与规划以及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构建了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营建技术模式。同时,提出开发利用相应立地条件下天然草地的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以丰富扩大植被建设所需的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姚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96-598,601
黄土高原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在工程实施中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稳固退耕成果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国家生态建设需求,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推进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植被演替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生物界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而土壤理化特性是影响植被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劣,该区的植被演替规律和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一直颇受研究人员关注。本文综述了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规律和演替中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