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必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对上海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上海新生代农民工"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工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群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生存问题。因此,农民工生存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政府和大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使农民工培训有一定的保障,同时,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工自身需求建立相关的培训体系,使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农民工现实或潜在培训需求。【方法】通过向农民工发放问卷调查并通过统计分析对农民工的学习意愿、学习效果、所能接受的学习条件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的进城农民工接受过一定的学习或培训,其内容包括法律知识、文明习惯、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企业规章制度等,培训效果因培训主体而有所不同,其中以不以盈利为目的政府、企业为培训主体的效果较好。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愿望不尽相同,但如果能给他们提供较好的学习机会、较低的学习费用、较充分的学习时间他们中的大多人是愿意接受培训的。【结论】为解决农民进城就业问题,要从培训的主体、内容、费用、生活、收入、劳动时间等各方面关怀他们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工流动已经成为常态,而且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艰苦付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对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形式的变化,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就显得特别重要,农民工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给档案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同时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就农民工培训的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培训是帮助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融入的重要手段,为此,了解此方面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现以文献回顾、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农民工培训中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农民工四大主体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和评价,并以利益攸关方理论对现实情况进行整合,进而提出现阶段可操作的政策改革建议,以达到政府公共财政、企业、农民工和培训机构四方利益博弈的平衡,实现总体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辽宁省不同规模城市1 225个农民工的抽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代际与城市差异视角分析农民工技能培训选择。研究发现:71.67%的农民工愿意参加技能培训,新一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大城市农民工较中小城市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更高。进一步考察农民工对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发现越年轻、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类型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对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越趋于高级化。研究从加强技能培训前置、实施差别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加大对企业的培训支持力度、完善基于需求的技能培训机制4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多个省市的农民工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总结了农民工培训机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科学开展农民工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的城市农民和进城农民工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农民培训十分重视。以广州市为例,对不同农民群体的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群体得到的政府培训极不平衡,培训与就业脱节,农民总体上希望参加培训,对是参加什么培训却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对于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他们在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呈现的新特点,然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尝试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进城农民工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进城农民工基本情况、培训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费用等多个方面对进城农民工的培训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市大兴区北程庄村的土地征占、整建制转居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调研发现,乡村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是维护和发展农民的财产权利。建议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征地思维和征地制度,保障两种土地公有制的平等地位;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农转居政策;实行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可以开发建设城市的政策制度;及时撤销"三无村"或"空壳村"的村委会建制,完善撤制乡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将极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将有效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快农村民主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现实要求,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下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配合当地的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在非农产业就业中的比重,从而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这都为城乡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道路.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了城镇化水平、二元对比差异度、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度、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4组"城乡配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涪陵区2000—2016年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重庆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元对比差异度较高,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因地制宜,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着眼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强基固本,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这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普惠金融所能更好地助力新时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顺利的实施,运用定性分析结合经验研究,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现状,提出普惠金融应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为甘肃省乡村振兴提供更好服务,从而实现普惠金融有效支持“三农”发展的目的,这对于未来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杜一馨 《农学学报》2017,7(5):76-81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京郊农民财产性收入虽有一定提高,但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基于北京市2011—2015年农民财产性收入数据资料,并结合对京郊3个区县实证调查,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增长潜力。结果表明: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制度、集体分配制度、金融制度,以及农民财产拥有量、受教育程度、与增加财产性收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等。因此增加京郊农民财产性收入需要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和个人形成合力,通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盘活农村现有宅基地、创新农村金融模式等途径,让农民的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手中的钱财流动起来,共促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农户资金需求的满足情况,利用宁夏同心县、平罗县两地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变量Pr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下,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参与业务积极性较强,贷款可得性较高;2)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可得性与年龄增长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3)供养比、现金/储蓄、生产支出越高的农户参与贷款可得性越低;家庭土地价值、农业收入、非金融资产总值越高、交通越便利,农户贷款可得性越高。因此,为提高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得性,应考虑当地金融与信用环境,优先采用市场主导型模式;合理设计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评估方案;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满足农户多层次的贷款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乡在多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违背了社会公正,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应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等值化".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互联网与传统市场的关系,互联网市场划分为互联网基础市场和互联网交易市场。互联网特性使互联网服务商和经营者具有自然垄断性并损害广大不特定消费者的权益。互联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现行私法制度下存在局限,应当依靠公法制度特别是完善反垄断立法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应当建立独立统一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加大法律责任及并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实现对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处在边远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社区居民对保护区资源有着更迫切的需要。在政府加强保护的同时,社区居民的原有经济权利受到限制,经济利益受到损害,通过完善法律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补偿基金等措施来保障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协调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在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以及这种改革制度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决不能也不应仅仅停留在解决物质生活层而上,同时还应该注意将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基本权利纳入其中。本文从农村法律服务的特质以及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