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食用向日葵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六盘山区食用向日葵覆膜直播栽培的产量最高,为4270.27kg/hm^2,较露地直播增产39.8%,生育期较露地直播缩短14d,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波斯菊与观赏向日葵轮作栽培技术及观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进行不同播期的种植,观察统计不同播种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癸的生物学性状影响,建立茶博园波斯菊-观赏向日葵轮作观赏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的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影响,波斯菊的最佳播种期在5月15日左右,在此期间播种观赏价值最高;观赏向日葵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播,播种时间为4月20日左右,其单株成花分枝数、花期与单株花数都显著高于夏播,具有更高的观赏性;而且这2个时间播种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盛花期正好有10 d左右重叠,因此波斯菊和观赏向日葵在此期间播种可以达到最佳的轮作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3.
切花型向日葵新品种“闽日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花粉观赏向日葵品种雄性自发突变的单株,经杂交、回交、多代自交选育出向日葵切花型新品种"闽日1号",该品种花色特别是花盘颜色与其父母本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花瓣黄色,花盘绿色,花药黑色,花粉黄色,整个花盘色彩艳丽,层次分明,观赏性状稳定;该品种为切花型,生育期80~120 d,株高115~170 cm,花朵直径11~15 cm,花瓣数35~45枚,瓶插寿命8~14 d;生长势强、适应性广、生长期短、可周年栽培,切花产量9.0~12.0万枝·hm-2.  相似文献   

4.
播种方式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天祝试验观察了食用向日葵不同播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覆膜直播表现最好,折合产量45 333.3 kg/hm~2,比露地直播增产40.37%;覆膜育苗移栽折合产量次之,为33 925.9 kg/hm~2,比露地直播增产5.05%。天祝县二阴山区食用向日葵栽培,如为抢市场提早上市,可采用覆膜育苗移栽,选用早熟品种,但面积不宜过大;大面积栽培可采用覆膜直播,选用中熟及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在120~140 d的品种均适宜在试验区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5.
淹水胁迫对观赏向日葵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观赏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淹水胁迫对观赏向日葵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8 d时,观赏向日葵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P0.05),根系明显少于对照。淹水0~8 d时,观赏向日葵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淹水2 d时,观赏向日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淹水8 d时,观赏向日葵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根毛区形成了通气组织。说明淹水胁迫抑制了观赏向日葵的生长,但其对淹水胁迫具有一定耐性,它一方面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抵抗淹水胁迫,另一方面通过根系形成通气组织来适应淹水胁迫。  相似文献   

6.
雷伟  杨芬  闫钊  丁变红 《山西农业科学》2019,(10):1792-1798
为了研究白色地膜覆盖对食用向日葵的增产效应,试验选取了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进行种植,设有白膜和无膜(CK)2个处理,测量了白膜和无膜在5,10,15 cm土层的温湿度,并对各小区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盘径、单盘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对5~15 cm土层有明显的增温保湿作用,在向日葵全生育期覆膜与无膜处理相比,土层温度增加了0.86℃,有效积温提高了3.7%;湿度增加了4.6%,籽粒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1.7%;生育期缩短了7.7 d,平均公顷产量增幅达到14.6%。  相似文献   

7.
戴耀良  邹纯清  谢锐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04-1505,1510
[目的]为了对观赏向日葵在南方的引种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从德国引进的6种观赏向日葵为材料,开展不同基肥(鸡粪、蘑菇肥、复合肥)施用对比试验,分析处理后向日葵植株生长量、生物量、花径、叶绿素含量。[结果]蘑菇肥处理对观赏向日葵生长量、花径、生物量都表现出较大的优势。[结论]蘑菇肥处理对观赏向日葵生长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盆栽型观赏向日葵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目前,北京市密云县的种植还是初期阶段。对试种品种的市场表现进行观察,认为北京发展盆栽型观赏向日葵经济是可行的,所以为能够筛选出更多品质优良的向日葵品种,开展了盆栽型观赏向日葵新品种筛选试验。试验安排7个品种:1为开心小矮人,2为玩具熊,3为阳光舞仔,4为哲布隆,5为欢乐火炮竹,6为红海星,7为阳光笑脸(对照)。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设计,7个处理,3次重复。植株以常规管理,在植株整个生育期认真观察各品种的生长动态,生育期进程,盛花期性状,各品种主秆花花期长短及商品切花等级分级等情况。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考虑各品种综合表现,认为:对照品种7,阳光笑脸表现最好;其次是品种1,开心小矮人表现第2,为本次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莴笋三青为试验材料,采用黑膜覆盖直播栽培、白膜覆盖直播栽培、白膜覆盖育苗移栽3个不同处理,研究黑膜、白膜覆盖对直播莴笋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直播莴笋黑膜、白膜覆盖生育期一致。②直播莴笋商品性、产量白膜覆盖略优于黑膜覆盖。③黑膜覆盖防草效果显著。④与常规栽培方式白膜覆盖育苗移栽相比,黑膜、白膜覆盖直播栽培方式均能促进莴笋茎部膨大、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采用黑膜覆盖直播栽培方式,莴笋茎粗增加8.41%、产量增加5.92%、生育期缩短29d;采用白膜覆盖直播栽培方式,莴笋茎粗增加9.16%、产量增加6.45%、生育期缩短29d。  相似文献   

10.
观赏向日葵的栽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观赏向日葵又名美丽向日葵,为菊科向日葵属植物。观赏向日葵花朵硕大,鲜艳夺目,枝叶茂密,是新颖的盆栽观赏植物。 观赏向日葵栽培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从单瓣的向日葵,很快选育出矮生种、橙色重瓣种和分枝性强的小花类向日葵,使观赏向日葵挤进了广阔的切花市场,成为新颖的切花材料。如今,株高30厘米的大笑、重瓣的玩具熊、褐红色的红普拉多和米黄色舌状花具黑心盘的情人节均相继上市,使观赏向日葵向盆栽观赏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1.
1.观赏型向日葵的应用 1.1园林绿化应用观赏型向日葵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质要求不严,酸、碱、粘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观赏型向日葵属喜光性花卉,整个生育期均需充足阳光.  相似文献   

12.
开展直播棉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并与移栽棉进行对比,总结直播棉高产栽培要点。结果表明,直播棉要求株型矮小,需适时化控;吐絮集中,便于集中收花;生育期缩短,管理成本降低,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选择合适的基质配方是观赏向日葵工厂化生产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试验以‘开心小矮人’为试材,通过对观赏向日葵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测定,筛选出适合盆栽观赏向日葵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基质配方。以配方3(草炭∶蛭石∶珍珠岩=4∶2∶1)总体表现最优,其次是配方2(草炭∶珍珠岩=3∶1)。  相似文献   

14.
通过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秧种植和小秧机插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安全齐穗.但全生育期缩短14-15d;大秧人工种植区平均产量7122kg/hm^2,接近或略高于当地常规晚粳的产量水平;小秧机插种植区平均产量5475kg/hm^2,产量水平低于当地常规晚粳。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以采用大秧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15.
热带地区盆栽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亚热带气候条件优势冬季栽培盆栽观赏向日葵,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观赏向日葵的品种选择、选地及盆栽基质、播种、移栽、水肥管理、温度与光照、病虫害等方面介绍观赏向日葵品种在热带地区的栽培技术,为热带地区推广反季节盆栽观赏向日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8个姬松茸菌株的生产性能(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姬松茸11号产量最高,生育期66 d,菌丝萌发力强、粗壮、密集、浓白,生长速度快,结菇能力强;本地品种产量次之,生育期55 d,这两个菌株综合生产性能良好,是适合福建省进行大面积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逐渐成为花海景观植物的替代品。本研究以10个油葵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生育期、观赏效果以及产量性状等观测比较,评价油葵在浙江地区种植的可行性,并进行品种的初步筛选和效益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可在浙江地区推广种植。初步筛选出观赏和产量兼备的油葵品种JY562,具体表现为株高128.9 cm,开花日数16 d,全生育期93 d,籽粒产量2 414.90 kg·hm-2,加工成葵花籽油可增收近1.6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8.
观赏向日葵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荷兰引进 6个观赏向日葵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 ,观察记载了它们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 ,明确了各品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一  傅巧娟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222-1224
本试验对19个孔雀草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及花的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秋季大棚栽培条件下,19个品种各有特点,其中生育期最短的是参系黄色红心,从播种到始花只需40 d;观赏期最长的是参系黄色红心,达123 d;株型较大、开花数多的品种为首要黄色红心、图系黄色红心等;株型较小的品种有参系黄色红心、参系黄色等;花朵直径大的品种为首要蜜蜂。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安徽省鲜食玉米大田生育期,精准调控采收上市时间。[方法]在安徽省不同生态区的3个点开展各播期及不同品种试验。[结果]鲜食玉米春播的生育期比夏播长5~9 d;春播时,凤阳点(沿淮淮北生态区)的大田生育期比长丰点(江淮丘陵生态区)和石台点(沿江江南生态区)分别延长2、8 d;夏播时,凤阳点的大田生育期比长丰点和石台点分别延长5、12 d。不同播期试验表明,春播阶段,随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缩短,5月1日播种的处理比4月1日的处理生育期缩短3 d;夏播阶段,随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延长,8月1日播种的处理比7月1日的处理生育期延长14 d。安徽省引进的北方品种较南方品种表现为早熟,在夏播时,美玉9号比垦粘1号生育期延长19 d。[结论]随着生态区的北移,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延长;春播阶段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缩短;夏播阶段,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延长;种质资源不同,其生育期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