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豫麦50(弱筋)和豫麦49(中筋)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沙薄地大田条件下拔节期追施硫肥对小麦旗叶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硫肥可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其子粒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蛋白质产量增加。从协调产量与品质的角度考虑,较适宜的追硫量分别为22.5 kg/hm2(豫麦50)和45.0 kg/hm2(豫麦49)。  相似文献   

2.
钾肥施用量对2种筋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钾肥施用量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和弱筋小麦豫麦50号籽粒品质、粉质仪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钾肥施用量可明显改善郑麦9023和豫麦50号的品质和淀粉糊化特性,增施钾肥能够提高强筋小麦籽粒干、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和稀懈值,降低强筋小麦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弱化度.钾肥施用量对弱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与强筋小麦呈相反趋势.在豫西地区,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最适宜的钾肥施用量(K2O)均为112.5 kg/hm2.  相似文献   

3.
弱筋小麦扬麦15优质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播期、密度、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和氮磷钾配比对弱筋小麦扬麦15优质高产群体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弱筋小麦扬麦15实现产量与品质协调发展的适宜播期在10月22日~11月5日左右,最适密度在210万-245万/hm^2,施氮量180—240kg/hm^2,氮肥运筹(基肥:壮蘖肥:拔节肥)比例为7:1:2,氮磷钾配比为1:0.6:0.6。在本试验条件下,10月29日播种,密度240万/hm^2,施氮量180kg/hm^2,氮肥运筹(基肥:壮蘖肥:拔节肥)比例为7:1:2,氮磷钾配比为1:0.6:0.6,产量〉6000kg/hm^2,子粒蛋白质含量〈11.5%,湿面筋含量〈22%。符合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3—1999)要求。  相似文献   

4.
弱筋小麦郑麦004的氮、磷肥运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的氮、磷肥最佳投入模式,选取弱筋品种郑麦004为试验材料,在弱筋麦适宜区信阳、罗山、息县三地进行了氮、磷肥施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追施氮肥时间的推迟,弱筋小麦产量和湿面筋含量有所增加,因此应"稳底控追",保证产量,稳定品质;增施磷肥和后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均能提高弱筋小麦产量,但对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氮肥可‘稳底控追’、磷肥可‘增底补喷’"的弱筋麦高产优质氮磷运筹模式。通过优化氮磷肥配施模式,从而优化了弱筋麦的主要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与追肥时期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扬麦9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及其追肥时期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以及籽粒硬度等主要指标,降低弱筋小麦品质;拔节期以后追施氮肥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追氮时期推迟,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以及硬度等主要品质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生产中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左右,适宜追肥时期为8.1~10.1叶龄期。  相似文献   

6.
追施氮肥对皖麦48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5~2006年,选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皖麦48,通过追氮量和追氮时期两因素试验,研究其对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以追施184.5 kg·hm-2氮素产量最高,在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追施,最高产量分别达到6062.5、6 472.0和6 883.0 kg·hm-2.(2)当基肥纯氮迭135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指标只有在不追肥时才能达到国家弱筋小麦品质标准;而追肥时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均达到弱筋小麦品质指标;吹泡仪P和L及P/L值均达到弱筋小麦标准,W值返青期各追肥处理均达到弱筋小麦标准,当起身期追肥低于114 kg·hm-2、拔节期追肥低于90 kg·hm-2时.W值达到弱筋小麦标准.  相似文献   

7.
氮肥运筹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及基追比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适宜的施氮范围为150~225 kg/hm2(纯氮)。但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在施氮水平及氮肥运筹上存在差异,强筋小麦:稳定氮肥用量,在150~225 kg/hm2纯氮范围内提高氮素用量,氮肥后移,减少底氮用量,加大追氮比例有利于提高强筋粉的综合品质,而以施纯氮225 kg/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4∶5∶1调控效果最好;弱筋小麦:在150~225 kg/hm2纯氮范围内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增加基肥比例,减少追肥比例,可明显促进弱筋粉综合品质的提高,而以施纯氮150 kg/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6∶3∶1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蛋白质及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强筋品种烟农15、郑麦9023、济麦20、中筋品种鲁麦21、弱筋品种扬麦9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3个氮肥水平(0kg/hm2、120kg/hm2、240kg/hm2)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可显著提高各品质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增加施氮量提高强筋小麦籽粒总蛋白质、清蛋白和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较中、弱筋小麦幅度大。各品质类型小麦的谷/醇比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相似文献   

9.
追氮时期对不同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不同筋型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筋型品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出粉率、子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和评价值4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除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延伸性外,强筋型品种豫麦34号和弱筋型品种豫麦50号的其它品质性状间的差异相对稳定,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追肥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弱化度的影响较大,对其它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小.随着追氮时期后移,两种筋型冬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粉质参数表现稳定;不同筋型品种的拉伸参数变化趋势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甲元 《农家顾问》2011,(12):24-24
为了解适期晚播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性能的影响.以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早播10月17日、适播10月24日、晚播10月31日)下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光合性能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郑麦9023晚播的子粒产量比适播低8.26%,比早播高4.68%;偃展4110和豫麦50晚播子粒产量分别比适播和早播平均高14.38%和18.55%。  相似文献   

11.
硫肥施用方式对冬小麦灌浆期籽粒蛋白含量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连续2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土质为壤质,田菁掩底,耕层有机质含量12.50g/kg、全氮0.99g/kg、碱解氮100.80mg/kg、速效磷59.90mg/kg、速效钾108.00mg/kg、有效硫15.80mg/kg。基施优质干鸡粪1875kg/hm^2,P205138kg/hm^2、K2O 165kg/hm^2,氮肥施用以纯N 210kg/hm^2,基追比7:3,分别为基施和拔节期追施。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e of optimal cultiv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Method] The effects of two sulfu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ethods on dynamic changes of grain protein content and glutenin content of Yumai 49 and Yumai 66 during wheat grain filling stage were studied under the field conditions. [Result] Both the grain protein and glutenin content of two cultivars were increased by sulfur fertilizer, particularly, the effects on Yumai 49 were more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grain content and glutenin content of different wheat cultivars could be increased by taking different sulfu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小麦籽粒容重及面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池栽试验,将3个小麦品种(强筋:藁麦8901、中筋:豫麦49和弱筋:洛麦1号)分别栽培于粘、壤和砂3种质地的土壤中,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小麦籽粒容重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粘土种植条件下洛麦1号和豫麦49的籽粒容重最高(分别为789.07、84.0 g/L),而藁麦8901的籽粒容重最低(791.0 g/L)。3种筋型小麦蛋白含量和沉降值在粘土种植条件下均达到最高值,且蛋白含量在粘土和壤土间差异不显著,而沉降值在3种土壤中差异显著,壤土种植时最低;面粉出粉率为粘土种植条件下最高,壤土次之,砂土最低。[结论]不同质地土壤对不同筋型小麦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商品有机肥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等肥力黄沙泥土上实施商品有机肥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高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商品有机肥100 kg/667m2增产效果最显著,一次性作基肥施用处理比50%作基肥、25%作苗肥、25%作拔节肥处理增产,产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肥不同用量对高粱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都有所提高,特别是结实率随施肥量的变化最明显.施用有机肥100 kg/667m2、120 kg/667m2的高粱粗蛋白质、总淀粉、支链淀粉、单宁含量都能达到酒用高粱的品质要求,其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食品加工业的最高允许残留量(50 mg/kg),重金属砷、镉、铅、铬、汞都未检出.  相似文献   

15.
土壤质地对高产冬小麦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栽条件下 ,研究了土壤质地对高产冬小麦豫麦 49号旗叶和籽粒中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壤土上豫麦 49号旗叶和籽粒中蔗糖含量高 ,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 (SS)活性也高。相关分析表明 ,3种质地土壤上豫麦 49号旗叶中SPS活性与其蔗糖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籽粒中SS活性与其蔗糖含量的相关性也达极显著。可见 ,SPS和SS是控制小麦蔗糖合成与降解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6.
硫肥施用方式对冬小麦灌浆期籽粒蛋白含量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冬小麦品质改良和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2种硫肥施用方式对冬小麦中筋力型品种豫麦49和强筋力型品种豫麦66灌浆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麦谷蛋白含量影响。[结果]施用硫肥能提高2种筋力型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麦谷蛋白含量,尤其对中筋型小麦品种豫麦49效果更明显。[结论]针对不同筋力型品种,结合不同要求,采取合理硫肥施用技术可以起到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麦谷蛋白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砂土、砂壤土强筋小麦保优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豫东砂土和砂壤土生态类型区生产出品质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强筋小麦,在现行的生产、生态、技术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等氮量的试验条件下,于拔节期和孕穗期2次追施氮肥,结果表明,砂土地强筋小麦比对照增产23.2%;砂土地强筋小麦在拔节期一次重追尿素225kg/hm2,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55个百分点,提高22.3%,湿面筋含量提高5.2个百分点,提高21.5%,面团稳定时间增加11.2min,弱化度由61降到12,如果把追氮时期再适当后移,其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又有所提高,弱化度又有所降低。由此说明,生育中后期追氮是提高砂土地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另外,应用新型增优剂对改善砂土、砂壤土地强筋小麦品质有一定作用,尤其对面团稳定时间的延长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产条件下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的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对籽粒蛋白质进行分离量化,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耗水量、水分利用率、籽粒产量、籽粒品质和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灌水量占农田耗水量的百分率提高,降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农田耗水量的百分率降低。减少灌水量,促进小麦对土壤贮水的利用,提高小麦在0~100 cm各土层的土壤耗水量。降低农田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实现节水高产栽培的有效途径。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 mm的处理在两年度生长季均获得了最高的水分利用率;在2004-2005年生长季W1处理的籽粒产量与W2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W0处理;在2005-2006年生长季W'2处理的籽粒产量与W'3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W'0、W'1处理。水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2004-2005年生长季,与W2处理相比,W1处理的籽粒醇溶蛋白含量降低,HMW-GS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升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升高,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延长,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籽粒品质的改善。在2005-2006年生长季,随灌水量增加,籽粒HMW-GS含量、谷蛋白含量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W'2处理最高,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 mm是兼顾节水、高产、优质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质地及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和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土壤质地,中壤土明显优于沙壤土,中壤土更宜栽培强筋小麦;追氮方式,中壤土和沙壤土均以拔节期追N 30%+孕穗期追N 10%的效果最好。追肥可后移到孕穗期,但要采取2次追肥,孕穗期追肥数量一般为施氮肥总量的10%。1次追肥应选择返青期追施40%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