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选取体重20kg左右的仔猪60头,按饲养试验要求随机分成3组,每组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栏,每栏10头猪。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一个月,试验结果:1、在15~30kg仔猪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仔猪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微生态制剂的两个添加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日增重上,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高于其它两组,与对照组和0.2%微生态制剂添加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6.07%、0.34%;在料重比上,添加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微生态制剂的两个添加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0.1%添加组水平最低,分别比对照组和0.2%添加组降低8.6%和3.2%;在日采食量上,添加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0.1%水平添加组最高。2、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试验全期每头仔猪每天增重所获毛利为3.24元,较对照组、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分别增加经济效益28.1%、8.1%。从经济效益来看,添加0.1%微生态制剂和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8.1%、10.7%;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优于对照组和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  相似文献   

2.
为微生态制剂在绿壳蛋鸡育雏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1日龄健康长顺绿壳蛋雏鸡600只,随机分为5个组,即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8%、0.01%、0.012%和0.02%的微生态制剂,进行为期21 d 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Ⅲ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13%、6.01%和1.20%,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低12.35%、7.82%和11.52%;试验Ⅰ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脾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其余各组间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 >0.05)。添加适量的微生态制剂能明显改善雏鸡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免疫力,其中以添加0.008%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900只,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杂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2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15%、0.025%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两试验组肉鸭只均日增重、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1组生长性能和养分代谢率均最高。结论,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鸭生产性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利用,但添加水平应适量。  相似文献   

4.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用120头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复合酶制剂、0.2%微生态制剂、0.2%酶制剂+0.2%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1组、2组、3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43 g、348 g、381 g,分别比对照组高18.28%、20.00%、31.38%,以试验3组效果最好,分别比试验1组高11.08%、比试验2组高9.48%,试验1组和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的料肉比分别为2.02、2.01、1.90,饲料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2.55%、12.99%和17.75%,以试验3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分别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高5.94%和5.47%,试验1组和2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0%、30%和10%,以试验3组最好;3个试验组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为4.40元、4.40元、4.31元,分别比对照低0.45元、0.45元和0.54元。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复合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降低饲料成本,以添加0.2%酶制剂+0.2%微生态制剂复合剂最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lO头。试验1、2组中仔猪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每千克添加10g柠檬酸和1mL盐酸的饲料,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配合日粮,试验期为30d。结果表明:试验1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饲料转化率方面试验1、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20%和2.06%;在经济效益方面分别提高了12.80%和4.57%。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产期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猪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8%微生态制剂,试验期57d,统计并分析添加微生态制剂后,仔猪在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免疫指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仔猪的增重、饲料转化率,降低腹泻的发生几率,增强仔猪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体重约6.2 kg健康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14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1产品0.3 g·kg-1,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2产品1.0 g·kg-1,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3产品1.0 g·kg-1,试验Ⅳ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4产品0.8 g·kg-1,试验Ⅴ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5产品1.0 g·kg-1。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仔猪增重降低17.24%,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提高18.77%、15.33%、16.86%、11.88%,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平均日采食量降低10.58%,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提高4.49%、12.00%、15.32%、7.85%,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降低17.02%,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提高10.68%、15.29%、17.08%、11.98%,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I组料肉比增加7.5%,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降低5.83%、1.67%、1.67%、4.17%,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21日龄的断奶仔猪48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断奶仔猪机体免疫力,改善氮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微生态制剂组仔猪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其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和消化能分别提高8.01%、5.08%、6.95%和4.64%;微生态制剂组的血清总蛋白和Ig G、Ig 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外源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外源复合酶制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上使用提供理论参考.选择28日龄断奶的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的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6.06%,料重比下降了16.05%,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仔猪腹泻情况明显改善,腹泻率比对照组下降了61.90%,差异显著(P<0.05);每头断奶仔猪毛利润增加53.04元,增长了21.85%.说明外源复合酶制剂使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有害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内有害菌 (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 )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饲养 12h后 ,试验组 (基础日粮添加 0 .1%复合型微生态制剂 )断奶仔猪肠道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繁殖开始受到抑制 ;饲养48h后 ,试验组断奶仔猪肠道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只有对照组的 0 .85 %和 0 .2 5 % ,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的影响,选用21d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5.30±0.25kg)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CR)、基础日粮+0.3%白术纯多糖(PPAM)、基础日粮+0.6%复合粗多糖(CCP)、基础日粮+0.6%白术粗多糖(CPAM)、基础日粮+抗生素(15%金霉素150/kg+4%黄霉素50mg/kg)(ANT),试验期为14d.结果显示:PPAM、CCP能提高血清中TNF的含量(P<0.05),同时PPAM、CCP、CPAM也有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趋势.表明饲料中添加PPAM、CCP能够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Viscozyme L对獭兔生长效果的影响,选用40只40日龄左右的獭兔随机且均分为4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2%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了31.38%(p<0.01)、12.96%(p>0.05)、8.91%(p>0.05),料重比则分别则降低了6.12%、6.16 %、6.50%.0.05%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对提高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耗料量即采食量的效果均好于添加0.1%和0.2%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但后者可以降低獭兔的料重比.  相似文献   

13.
β-葡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对仔猪增重量,肠道菌群和形态的影响。选用120头21日龄的仔猪,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的β-葡聚糖。结果表明:添加0.1%和0.2%的β-葡聚糖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增重量(P<0.05);β-葡聚糖处理组中的消化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数量都在103 CFU以下;在仔猪消化道沙门氏菌携带的检测中,0.1%和0.2%β-葡聚糖处理组中没有测出沙门氏菌;肠道形态影响方面,0.1%和0.2%β-葡聚糖处理组的小肠上皮细胞与黏膜细胞均正常,未出现严重的细胞脱落现象。即添加的β-葡聚糖可有效提高仔猪的增重量,改善肠道结构,其适宜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精氨酸生素(Arginine Activator Additive,AAA)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日龄体重为6.20±0.31kg的杜×长×大健康仔猪272头,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3%、0.06%、0.09%和0.12%的AAA,试验期为7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日增重(ADG)均有提高的趋势,而料肉比(F/G)则下降;其中,0.09%和0.12%的AAA试验组ADFI、ADG显著提高(P<0.05),而F/G则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浆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有升高的趋势,AAA添加量为0.09%的试验组Arg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09%和0.12%的AAA试验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胰岛素(INS)、一氧化氮(NO)和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尿氮(BUN)、血氨(AMM)和皮质醇(COR)水平则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蛋白水平下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60头21日龄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组,处理组①和②中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处理组③和④中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8%,处理组②和④中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饲喂14 d后测定仔猪生长性能与主要消化器官发育情况。[结果]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处理组②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大于处理组①和③(P0.05)。处理组④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重量及肝脏重等指标显著大于处理组①,而处理组②和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肠道、肝脏等主要消化器官的发育,对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S复合乳酸菌对猪生长性能及其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使用NS系列复合乳酸菌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0头重胎母猪及其所产342头仔猪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饲喂添加0.2% NS复合乳酸菌制剂的基础日粮,B组饲喂加0.2%六味酸制剂的基础日粮添,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对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成活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检测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含量。【结果】试验后期(63~150日龄),A组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但从整个试验过程(0~150日龄)来看,各组间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仔猪回肠内容物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是C组略低于A、B组外,其他肠道各段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是C组高于A、B组;在乳酸菌方面则恰好相反,仔猪肠道各段的乳酸菌数量均是A、B组高于C组。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发现A组的平均毛收益较C组高16.7元/头,较B组高6.7元/头,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S复合乳酸菌通过改善仔猪生长前期胃肠道的菌群平衡,增强仔猪抵抗断奶应激能力和提高成活率,在中后期能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显著促进肉猪增重,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50日龄的长白断奶仔猪60头,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对试验组各添加0.05%、0.1%和0.15%的乳猪复合酶,研究添加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1、2、3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20.9g、441.3g、441.6g,比对照组(398.4g)增加5.5%、10.7%、10.9%;料重比分别为2.3、2.2、2.2,比对照组(2.5)高8%、12%、12%,差异达极显著;腹泻率分别下降24%、28%、28%.  相似文献   

18.
沙棘提取物对断奶仔猪消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28日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两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1%沙棘提取物的日粮,试验期28d。试验结束时测定胃、胰腺和小肠内容物的胃蛋白酶;胰腺和十二指肠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胃黏膜厚度、小肠各段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沙棘提取物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以及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并可改善断奶仔猪消化机能,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9.
刘化伟  石宝明  娄蕾  王红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2):2455-2461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色氨酸对仔猪混群后行为、相关激素水平和 5-羟色胺受体2A(5-HT2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4头体重相近(8.00±0.25)kg 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处理组Ⅰ和Ⅱ;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有8头猪。对照组饲喂色氨酸含量为0.21%的基础饲粮,处理组I和Ⅱ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1%和0.2%的色氨酸,饲喂28 d后混群,观察猪的争斗行为和日常行为,测定唾液皮质醇浓度、下丘脑5-羟色胺含量和5-HT2A基因表达量。【结果】混群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色氨酸的处理组仔猪争斗时间和争斗次数显著降低(P<0.05),趴卧行为显著提高(P<0.05),站立行为显著降低(P<0.05),采食、犬坐行为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粮色氨酸水平的提高,仔猪唾液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丘脑中5-羟色胺浓度显著升高(P<0.05),下丘脑中5-HT2A 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其中添加0.2%的色氨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满足仔猪色氨酸营养需要(0.21%)的基础上,额外添加0.1%和0.2%的色氨酸能提高仔猪下丘脑5-羟色胺的含量,调控5-HT2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仔猪混群后唾液皮质醇的含量,进而缓解仔猪混群后的应激行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理想蛋白(I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蛋白质利用的影响。80头(6·5±0·5)kg,(21±1)d的DLY(Duroc×Landrace×Yorkshire)断奶仔猪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4重复/处理,4头/重复),分别接受14%、17%、20%、23%、26%IP水平的饲粮处理,5种饲粮中TDLys∶TDSAA∶TDThr∶TDTrp相同,均为100∶57∶62∶18·5,其他真可消化必须氨基酸与真可消化赖氨酸分别达到或超过NRC(98)推荐数值。TDLys占粗蛋白比例均为5%。结果表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IP水平之间呈现出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IP水平分别为20·2%和21·3%时可获得最大日增重和最大饲料利用率。氮表观消化率与IP水平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0·05),IP水平为18·07%时氮表观消化率最高。氮表观代谢率及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ABV)IP水平增加而线性下降(P<0·01)。尿氮排泄与IP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总氮排泄随IP水平线性增加(P<0·01)。综合考虑生产性能、蛋白质利用及氮排泄,早期断奶仔猪适宜IP水平为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