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汪林 《茶叶》2005,31(4):253-253
为努力打造川茶的新品牌,提升川茶的新形象,弘杨茶文化,8月24日,四川省茶叶学会在峨眉山竹叶青茶叶生态园召开了第八界“峨眉杯”颁奖暨《四川茶叶》复刊活动,来自全省重点产茶县沐川县一枝春茶厂等茶叶企业负责人6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四川青川县农业局参加了省政府在成都召开的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会,省农业厅、省茶叶学会在巴中召开的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并在巴中会上作了交流发言。通过学习借鉴,纵横对比,提出对青川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成效显著1.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化在茶叶基地建设方面按照"一带十乡镇"进行持续推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川茶产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茶区各级党政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扶持,各相关部门在安排各种资金时也向茶叶产业倾斜,积极推进四川省茶业快速发展。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2014]1号)。从此,川茶产业又开始踏上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4.
<正>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全国名优绿茶最适宜区和全国茉莉花茶产业核心区。近年来,乐山市紧紧围绕"一片茶叶"做文章,不断加快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茶产业从规模种植到清洁化加工、品牌营销、市场引领、科技创新等业态演进,探索出了一条产业特色鲜明、一二三产互融、品牌效益突出、助农脱贫强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乐山市茶产业现状1.强基地上规模以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和标准园为抓手,开展规模化、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以来,"熊猫家源,世界茶源"雅安紧紧抓住经济新常态、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和灾后产业重建重大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和"茶旅融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雅安藏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核心竞争优势,围绕"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品牌,大力实施科技兴茶、龙头  相似文献   

6.
正9月1日,川茶产业发展省级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表示,川茶营销创新发展联盟企业——"四川天府龙芽股份有限公司"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组建完成,预计年底前正式运行。四川茶企将通过众筹方式构建利益共同体,合力打造天府龙芽大区域品牌、开拓国际国内大市场。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负责人透露,四川天府龙芽股份有限公司将由川茶集团、蒙顶山茶叶集团、成都农发投公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5,(2)
<正>一、川茶出川的困惑四川是中国茶叶的发源地,也是重要的产茶大省,目前拥有茶园种植面积455万亩,总产量23.7万吨,茶叶品类以绿茶为主。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后,川茶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川茶企业品牌,这些知名品牌在促进川茶整体发展上起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是全国茶叶主产区,川茶和川酒、川菜是四川的三张名片。2011年以来,省委书记王东明高度重视川茶产业发展,已先后10次对发展川茶产业作出重要批示,同时,省长尹力、省委常委曲木史哈等省领导也多次作出批示。遵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近年来加大了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抱团发展,努力构建多点多级发展新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全国产茶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自2008年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把川茶作为四川十大特色种植业发展以来,以现代茶叶万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取得了川茶产业快速发展、茶农增收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适应新常态,发展茶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覆盖下,茶产业呈现了新常态,包括:发展模式从产量快速增长型转为结构优化的平稳增长型;品牌建设进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宣传和科普中热文化、冷常识;市场需求多样化;重产业规划、轻市场需求研究。为了使茶企适应新常态发展需求,作者建议:培育多样化茶树品种、促进多样化产品开发;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深入研究茶叶市场规律,合理规划产业规模;重视茶叶科普,提倡科学饮茶;通过"茶叶+"发展复合型业态茶产业;多渠道推广品牌。  相似文献   

11.
正为规范有序引导各地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现代茶产业,加速推进我省茶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品牌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兴旺,提高粤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广东地区茶叶品质提升和"粤茶"的市场知名度,结合我省茶叶生产实际,广东省茶叶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省茶叶质量推选活动拟在2021年6月下旬举行。现将活动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广东省韶关茶叶产业发展历史、产区与品种、企业与品牌、资源与文化优势等现状,针对韶关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形势分析,提出包括配套建设茶叶良种繁育基地、重点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着力构建茶叶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壮大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提升茶叶品牌竞争力及加快融合茶文化休闲旅游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是全国茶叶主产区,川茶和川酒、川菜是四川的三张名片。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茶产业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川府发[2014]1号文件和川府办发[2014]101号文件,省委书记王东明高度重视川茶产业发展,已先后10次对发展川茶产业作出重要批示,同时,省长尹力、省委常委曲木史哈等省领导也多次作出批示,加大了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抱团发展,努力构建多点多级发展新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等权威机构,持续开展公益性课题——"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本文以"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为数据基础,结合我国茶叶品牌建设相关政策和热点事件,分析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并提出了4个未来发展建议:严格界定生产范畴,保障公用品牌权益;重视品牌传播,维护品牌声誉;遵守行业标准,奠定品牌大业;把握产业机遇,崛起国家品牌。  相似文献   

15.
《广东茶业》2023,(5):60-61
<正>为助力全省茶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编印《茶叶全产业链技术推介》,该技术手册收集汇总了我会茶叶产业全链技术专家提供的从茶叶品种、栽培技术、加工技术、质量安全、茶园规划、品牌创建和茶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广东茶业》将分期进行介绍、推介,以便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个人与各项技术单位或专家进行对接,开展合作、咨询。  相似文献   

16.
浙江茶情(2)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11,37(2):130-131
1 全省桑茶果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思路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实施"十二五"桑茶果转型升级方案,3月31日,省农业厅在杭州召开全省桑茶果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浙江茶产业发展思路,即以打造"浙江绿茶"品牌为主线,以现代茶叶园区建设为重点,以茶叶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培育四大优势区域(龙井茶产区、浙北白茶产区、浙南早茶产区和浙西优质茶产区),从基地、加工、产品、市场、品牌及主体提升入手,实施产业转型,推进产业升级,构建世界绿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6,(1)
中茶协根据行业发展指引需要,聚集行业经验与产业智慧,主编了《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现将全文发布如下。由于篇幅所限,本报告将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发布在《茶世界》2016年1、2月杂志上。上篇主要围绕"十二五"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等内容,下篇主要围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目标及茶产业发展重点进行详解。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我国茶文化品牌再次走向世界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浙江作为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应该抓住机遇,加强茶文化品牌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发展机遇,然后重点探讨了浙江省茶文化品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省茶文化品牌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发展现状荣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辖属自贡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2年被四川省特产协会评为"四川省花茶之乡",2009年被列为四川省29个茶叶核心区(川南优质早茶区)。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茶叶产业,荣县茶叶产业基地建设以每年0.5~0.8万亩速度快速推进,形成以双古镇为中心,铁厂、长山等10余乡镇为重点的100公里早春茶产业带;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6万亩;2015年8月产茶重点乡镇——双古镇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五批"一  相似文献   

20.
茶业是旺苍县重点发展的农业四大特色主导产业,是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有力产业支撑。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茶农户,摸清了旺苍县在茶叶基地建设、茶叶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与茶叶加工、品牌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旺苍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