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世珍 《畜牧与兽医》1991,23(4):184-186
从5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先后就胆石症的病因学、发病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可靠数据和科学结论。近年来,国内兽医科技人员为谋求一条高产、稳产的牛体人工培植牛黄技术,参照引起胆石症的主要因素做了模拟试验,并就胆汁中某些重要活性成分在胆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胆汁中硫酸化糖蛋白、β-葡萄糖醛酸酶和部分金属元素在牛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在人工培植牛黄技术中的应用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鉴于天然牛黄药源奇缺,故学者们对人工诱生牛黄的研究屡见报道.我们曾对这两类牛黄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如胆红素、胆汁酸等)进行过分析对比.为进一步了解天然牛黄和人工诱生牛黄营养成分上的差异,本实验测定了这两类牛黄中的氨基酸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黄是产于牛体胆囊内的名贵中药材。价格昂贵,市场紧缺,自然生长非常稀少。为解决天然牛黄不足,我们运用其自然形成的机理,利用外科手段给牛体胆中植入塑料网架作核心,再注入经胆汁驯化培养的大肠杆菌。由于菌种在胆汁中的繁殖和作用使胆汁中的胆红素、胆酸盐等有形成份沉积在粗糙的核体表面,就形成了培植牛黄。其药效和成份与天然牛黄相同。从1994年科技局立项至今,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亲自主持为我县累计培植800多例,以平均25.3g的牛黄  相似文献   

4.
一、筛选原则关于致黄菌在培植牛黄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理论众说纷纭。但在培植牛黄手术过程中,注入适量致黄菌,以改变正常胆汁的生态环境,刺激胆囊粘膜发炎,达到胆红索性  相似文献   

5.
牛黄是产于牛体胆囊内的名贵中药材。价格昂贵,市场紧缺,自然生长非常稀少。为解决天然牛黄不足,我们运用其自然形成的机理,利用外科手段给牛体胆中植入塑料网架作核心,再注入经胆汁驯化培养的大肠杆菌。由于菌种在胆汁中的繁殖和作用使胆汁中的胆红素、胆酸盐等有形成份沉积在粗糙的核体表面,就形成了培植牛黄。其药效和成份与天然牛黄相同。从1994年科技局立项至今,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亲自主持为我县累计培植800多例,以平均25.3g的牛黄产量获得成功,农民增收近千万,被誉为“牛肚子里面开金矿”。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牛黄上清丸和以等量鸡胆粉代替牛黄上清丸中的主药牛黄后,制得的鸡胆粉上清丸(简称JSQW)的解热,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牛黄上清丸和鸡胆粉上清丸对由大肠杆菌内毒素和蛋白胨引起的大鼠发热体温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由热刺激、电刺激和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二者之间的解热,镇痛作用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牛黄的人工培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牛黄是牛科动物胆囊、胆管的结石,是一种名贵药材,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具有清心化痰,利胆镇静等作用,是200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近年报道牛黄还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而天然牛黄产量少,绝大部分是人工合成、培植的牛黄,人工培植的牛黄与天然牛黄色泽、质地几乎相近,其主要成分为胆红素和胆汁酸。  相似文献   

8.
牛黄(Calculus bovis)系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动物的胆囊、胆管或胆管中的结石,是多种中成药的材料,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但是,由于天然牛黄货源奇缺,价格昂贵,为此,在国内有很多人采用人工合成牛黄来代替天然牛黄。由于天然牛黄中含有多种微  相似文献   

9.
采用肠管运动实验的在体法和离体法研究证明,天然牛黄、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对家兔在体肠管和离体肠管平滑肌的收缩强度和收缩频率均无明著,中胆红素培植牛黄,低胆红素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三者之间对肠管平滑肌的作用亦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大鼠胆管插管法,观察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对大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相似,三者均能显著地增加大鼠胆汁的分泌量。从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胆汁  相似文献   

10.
牛黄,有清热、解毒、镇惊、止咳之功效,是中药中的瑰宝,其应用前景广阔,需求量与日俱增。由于天然牛黄产量甚微,故多以人工合成牛黄或以猪、牛胆汁代之,其疗效远不及天然牛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自70年代以来,在人工繁育珍珠的启迪下,科技工作者根据天然牛黄生成机理,在牛体中培育出具有与天然牛黄成分相似,药效相同,应用一致的中药——人工培植天然  相似文献   

11.
运用比较药理学方法研究了生物牛黄中间体与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在抗病毒及对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面的不同。结果显示,生物牛黄中间体以25、50、100mg/kg体质量及人工牛黄50mg/kg体质量灌胃给药的大鼠含药血清,灭活后,在10倍稀释的情况下,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升高1个滴度;生理盐水组、天然牛黄50mg/kg体质量组10倍稀释大鼠含药血清,灭活后,在鸡胚戍纤维细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降低1.5个滴度。生物牛黄中间体以25、50、100mg/kg体质量灌胃给药,可明显降低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家兔的血沉值、血沉方程K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天然牛黄50mg/kg体质量组对血沉值和血沉方程K值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人工牛黄50mg/kg体质量组时血沉值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5头健康黄牛同时施行了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内培植牛黄手术和肝脏内胆管插管手术,以探讨牛黄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牛黄菌种的作用下,胆汁的理化特性首先在肝内胆管发生改变,转变为成黄胆汁;胆汁进入胆囊后,黏蛋白含量和细菌的数量迅速增加,结果导致胆汁的黏度升高,胆酸含量和pH值下降,这加速了牛黄小颗粒的形成;在牛黄发生器内,胆汁的黏度和pH值下降,这促进牛黄小颗粒的沉降、聚集和附着,从而减少了牛黄的丢失,提高了牛黄产量。牛的体重大,分泌的胆汁多,牛黄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了中胆红素培植牛黄,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蛋白胨所致大鼠发热体温和正常体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3种牛黄均能寺降低大肠杆菌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大鼠的发热体温,其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的解热作用强于天然牛黄和中胆红素培植牛黄。  相似文献   

14.
人工培植牛黄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黄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主中风失音、口噤、惊悸、天行时疾”等。现代医学研究充分肯定了牛黄的上述作用,认为牛黄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极高的药用价值。牛黄的镇静、抗惊、解热、淡心、消炎和利胆等作用均已广泛  相似文献   

15.
天然牛黄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牛黄形成机理探讨任成林(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天然牛黄是牛体内胆囊、胆管和肝胆管中的结石,是名贵的中药材。天然牛黄形成率很低,仅在0.1%左右;产量少而医用需求量大,历来供不应求。因此,国内许多单位推广应用在活牛体内培育牛黄...  相似文献   

16.
培植牛黄技术进展十分迅速,现介绍几种新技术的研究动态。一、腹腔内膜似胆囊快速育黄技术这是山东农业大学兽医系研究生科研课题,其原理是:胆囊内的胆汁中本来就有许多牛黄小颗粒,如细沙状,但胆囊是活组织,其作用是不断的收缩排空,把胆汁压入十二指肠中帮助消化,由于胆囊的收缩排空,使胆汁中的牛黄小颗粒无法沉降下来,一起排入肠管。为使牛黄小颗粒沉积下来之后再排出其余胆汁设计了模拟胆  相似文献   

17.
人工培育牛黄是一项新兴的致富门路,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已开展此项工作。但由于产量普遍偏低,经济效益尚不能令人满意。当前人们正在深入探讨提高牛黄产量的方法,绝大多数着重于核心物的改进和大肠杆菌的筛选,而对降低牛黄产量的不利因素的回避,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某些治疗药物,特别是中草药和某些饲料添加剂,对牛黄的形成、沉积和增长过程,具有阻止和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牛黄的产量。在人工培育牛黄期间,禁止应用此类药物和添加剂,也是提高牛黄产量的重要条件。现将可影响人工牛黄产量的药物和饲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鼠耳肿胀法、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法、棉球植入法观察了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中胆红素培相干株内和低胆素培植牛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和琢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天然牛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牛黄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退热、镇静、祛痰和解毒作用。用活体黄牛手术植入法培植天然牛黄是牛的再利用和解决牛黄奇缺的重要方法。一般基层兽医均可作此手术。一、牛黄的产生当牛胆囊中有蛔虫卵、肝片吸虫等异物时可引起胆囊炎症,使可溶性胆汁变成固体沉淀,被吸附在异物上形成牛黄。根据这个原理,通过手术方法将一核心物放置在胆囊中,并且引种大肠杆菌,经一年左右时间,即可收  相似文献   

20.
牛黄上清丸主药改变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牛黄上清丸(简称NSQW)和牛黄上清丸中的主药牛黄被等量鸡胆粉取代后制得的鸡胆粉上清丸(简称JSQW)进行了免疫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SQW和JSQW可使小鼠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显著升高,而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B淋巴细胞,小鼠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