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关于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点。以龙山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就当地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人口统计学特征利用 SPSS 软件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居民与旅游业的密切程度是影响居民个体旅游感知态度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赵多平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94-11798,11803
社区参与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宁夏沙湖旅游景区为例探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居民参与与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在实地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处理数据.调查和研究了当地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差异,以及参与项目与感知态度的关系.分析了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开发的参与与感知特征,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与感知态度的关系研究,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与积极性的建议,完善沙湖旅游景区的管理机制、提高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促进旅游景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嵩口古镇的实地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分析当地居民扶贫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就业、居民收入、思想素质、传统文化、休闲娱乐、自然环境和保护意识均产生较大影响。居民的性别、年龄、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和旅游收入与经济绩效感知呈显著相关;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旅游收入与社会绩效感知呈显著相关;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旅游收入与生态绩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叶俊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87-3190
以大别山试验区——麻城龟峰山风景区旅游扶贫开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析了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态度。研究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正面效应感知明显,而负面效应不敏感,对发展旅游总体上持支持态度,具有较高参与热情。未来旅游扶贫应丰富旅游产品,鼓励社区参与,完善旅游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65-666,669
通过对河南省万仙山风景区内南坪、郭亮、水磨3个村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比较研究,发现景区内旅游参与程度高的村落对旅游经济、社会积极影响感知较为强烈,对当地发展旅游业也持积极支持态度;反之,旅游参与程度不高的村落由于承担了旅游业发展的大量社会成本,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对旅游经济、社会积极影响感知微弱,对当地发展旅游业表现出不支持或漠然的态度。对环境消极影响的感知则表现为旅游参与程度越低的村落越强烈。发挥政府干预作用,降低旅游企业社会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分担者予以一定的补偿,是促使目的地社区居民积极支持旅游业,实现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永顺为例,对芙蓉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和SPSS进行数理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化旋转和交叉分析,研究居民的主要感知因子及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各项因子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旅游扶贫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景区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感知要强于负面感知,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的利益感知有差异,景区发展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蕾  魏宝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23-8725,8765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调查了甘肃省景泰县龙湾村居民对黄河石林景区保护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对该地区居民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较大,当地居民对此感知明显,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同时,当地居民愿意为促进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劳动力或费用,这与发达国家旅游地社区居民态度明显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的特点。居民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对WTP及WTP值的影响不大,这与国内其他关于环境保护中居民支付意愿调查的结果不同,生活水平提高与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影响居民进行支付的主要原因,支付费用的大小除了与生活水平提高相关,还与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社区居民作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研究其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显得格外重要。基于乡村社区居民视角,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认为,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参与度、建立成人学校及乡镇图书馆,游客要自觉保护环境、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社区居民要不断提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余湾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是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村,是近远闻名的"柑桔之乡"。通过对该地居民旅游态度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为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和作用持乐观积极态度,居民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对旅游发展产生的经济影响正面感知要明显强于负面,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持消极态度。总体而言,余湾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的,其旅游态度正面影响感知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10.
潘立军  刘喜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38-16041
以南岳衡山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宗教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对基础资源的使用情况3类因素与旅游影响变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出高职院校应以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为中心工作,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文献信息资源结构,提出应从文献信息资源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文种结构、时间结构、文献资源类型结构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做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之一。以北京Y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数量上达到评估标准的情况下,应该运用经济学的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的核心思想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内部自我更新,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重复浪费,使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首先,阐述了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其次,对目前的共享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现代农业图书馆服务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根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容与特点,对河南省农科院图书馆农业信息资源的现状、文献信息服务的实践二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以山东理工大学文献资源建设为例,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从传统类型资源、电子资源、特色资源、网络资源、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促进馆藏更广泛地利用,有效实施知识服务,发挥图书馆应有的服务职能与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急剧增加,信息服务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需求多元化等趋势的呈现,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购书经费普遍减少和报刊图书价格的逐年上涨,导致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基于此现状,主要探讨了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上如何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的学术出版和学术交流形式,其日益丰富的学术资源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介绍了这种新的出版模式的常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缓解资金短缺和紧张的局面;增强馆藏资源建设的时效性;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了馆藏资源;学术资源保存效率提高等。同时论述了开放存取环境下图书馆的对策,加强开放资源的整合与揭示;加强开放存取文献信息资源与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的丰富,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添砖加瓦,从对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特点、基本内容等作出分析,进而更好的为建设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一体化美术阅览室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读者的信息需求、阅览室自身发展和美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几个方面分析了构建一体化美术阅览室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美术阅览室的信息资源要实现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的3项共建;服务模式是将传统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面向畜牧兽医学科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畜牧兽医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信息需求、信息保障策略,从而为高校畜牧兽医学科资源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