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地番茄的需肥特性及平衡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番茄的反季节栽培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反季节栽培多是通过保护地栽培来实现的,但由于栽培环境达不到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水平,番茄外观品质很好但风味却越来越差。因此,只有在保护地番茄栽培过程中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做到大量元素与微基元素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土壤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才能提高番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文章介绍了保护地番茄的需肥特性及平衡施肥技术要点,希望帮助广大幕捉通过改变施肥方法和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莱芜市蔬菜保护地栽培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蔬菜保护地栽培施肥存在的问题1.1施肥过量且不平衡施肥过量即施用的肥料量超过了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一是肥料当季利用率低。据调查,蔬菜保护地栽培特别是日光温室的氮肥利用率不足15%,五氧化二  相似文献   

3.
《油气储运》2006,(11):7-8
二、保护地主要蔬菜平衡施肥方案 保护地土壤肥力状况差异很大,各地的施肥习惯和施肥水平千差万别,在指导农民施肥时,各地应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种植作物种类,种植年限,产量水平,施肥习惯等制订科学的施肥方案。现仅就山东省保护地栽培的一般情况,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奉泽丽 《农技服务》2011,28(4):485+566-485,566
介绍了辣椒苗期施肥技术及在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辣椒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
进行保护地果树栽培,是充分利用光热气候资源,提高果树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保护地果树生产,不仅要求较高的树体管理技术,也要求较高的施肥管理技术。现将保护地果树栽培施肥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简单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番茄的需肥特点,根据其特点总结了其保护地番茄施肥技术,以期为番茄保护地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瓜营养丰富,是消暑健脾佳品,传统单季节栽培无法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通过保护地栽培,实现西瓜常年生产。西瓜保护地栽培形式有地膜覆盖栽培、大小拱棚栽培、大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等,生产上多采用大拱棚小拱棚和地膜覆盖等形式的组合应用。培育壮苗,加强温度、水分、整枝、授粉、施肥等各项田间管理,及时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8.
设施栽培的土壤长期得不到雨水的淋洗和阳光直射,易出现各种土壤障碍。对保护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加以分析,提出保护地蔬菜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是我国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通过对冀东平原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演变过程进行初步研究,论述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的成因,指出土壤环境封闭、大量盲目施肥、不合理灌溉是导致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改良土壤等措施,可以使保护地水肥资源相协调。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是防止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保护地栽培的施肥状况、土壤养分含量、pH值和土壤含盐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地施肥过量,养分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造成土壤pH值降低,土壤电导率、含盐量增高,已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技术,保护地反季节生产是枣庄市乃至整个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发展,许多栽培管理上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肥料流失、产品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为保证蔬菜安全、优质、无污染型持续发展,节约用肥、用水,改善环境条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核心问题.为此,从2000年起,枣庄广大肥料科技工作者对保护地微灌相配套的施肥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结出了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市发展桃树保护地栽培的优势。根据栽培特点,从品种选择,温室结构,栽植方式,温湿度控制,休眠,提高坐果,整形修剪,树冠控制,施肥等方面探讨有关技术,为我市发展桃树保护地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温室无土栽培黄瓜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试验是采用滴灌灌溉施肥方法,研究了温窒无土栽培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对迷你黄瓜的生长、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明确黄瓜生长过程中水分与养分供应上的耦合关系.优选保护地黄瓜栽培中滴灌施肥的适宜灌水量和施肥量组合.最终提出适合于保护地黄瓜生产的滴灌灌水技术及与灌水相结合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董蕴芝  王亚平 《农业与技术》2005,25(6):124-124,131
随着蔬菜保护地生产增产、增收的高效性,随着蔬菜保护地生产对北方地区差季蔬菜供应的实用性,以及蔬菜保护地生产在增加蔬菜种类,花色品种上的突出作用,使蔬菜生产保护地栽培,越来越得到重视,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保护地棚、室生产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包括温差大、湿度大、光照弱、通风透光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增施农家肥和追施有机肥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肥害影响,特别是早春和秋冬问题更加明显,不仅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有时适得其反,所以在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必须坚持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5.
北方甘蓝保护地栽培产量较高,产值也较高。现将其无公害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保护地马铃薯栽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商丘及周边地区保护地马铃薯生产实际,总结出商丘早春马铃薯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从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深入探讨保护地马铃薯各生育期的管理要点、主攻方向、病害发病特征、发病时期及应对措施等,以期为保护地马铃薯生产、教学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改一茬为多茬、平面种植为立体种植、单一品种为多品种等种植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可提高设施利用率100%以上、土地利用率5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组合栽培技术中,合理优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无公害蔬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保护地黄瓜—茄子—花椰菜—芹菜组合栽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殷明 《农村百事通》2000,(23):27-28
近年来,利用保护地栽培蔬菜这种形式在全国得到普及.然而,由于相当多的农户在肥水管理及其相应的管理上未能随栽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造成保护地蔬菜土壤存在盐分含量高、酸害和连作障碍等不利因素.所以根据各地的经验,在施肥技术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蔡锐 《现代农业》2011,(9):32-32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蔬菜科学的发展,蔬菜栽培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保护地栽培人为改变了传统露天菜地种植的土壤环境,具有常年的高温、高湿,无降水淋洗及高施肥、高产出,超强度利用等特点,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工厂式农业利用方式。同时,保护地蔬菜种植环境相对稳定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追肥新类型的冲施肥,因具有施用简便、作物易吸收、肥效快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欢迎。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大棚内已得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蔬菜施用冲施肥,肥效迅速,有利于蔬菜增产,特别是冬季大棚栽培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