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玉米热风干燥存在的问题,运用自制的微波干燥试验测试系统,采用不同的干燥功率、加热时间及配套的工艺流程,研究了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干燥条件对干后品质、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干燥玉米过程中单位质量功耗、温度、平均失水速率与玉米籽粒发芽率、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微波干燥玉米的工艺参数和玉米微波干燥的最优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微波干燥主要处于恒速干燥阶段,应用微波技术既能快速而经济地对玉米籽粒进行干燥,又能保持其种用价值,且能改良其品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连续微波干燥活性米过程的质热传递模型,获得活性米微波干燥机内的温度和含水率分布,并在微波强度为1.16、2.75、4.34W/g的条件下,进行活性米温度和水分模型的实验验证,确定传热传质模型的正确性。模拟与实测结果表明:在连续式微波干燥机的干燥末段,温度上升较慢时相应控制微波功率,减少微波干燥的能耗;在干燥段后进入缓苏阶段,使活性米物料内外温度达到平衡,干燥效果更为均匀,又可以保证干燥品质。该研究对活性米的微波加热工艺及控制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基于温度、湿度、流速、作物水分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多信息融合起来,用高精度实时模式分类系统来处理多信息系统数据,对比数据库中的已存储信息,通过对干燥房内物料干燥过程的实时监测、与物料脱水程度控制,从而预防物料过分脱水影响物料品质,维持干燥过程中的整个房内温度、湿度基本处于一个恒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花椒微波干燥特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功率分别为800W、509W、290W的微波对花椒进行了间歇式干燥试验,并应用自制的微波干燥试验测试系统检测了花椒的质量和温度。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花椒的时间大大缩短,但干燥后的花椒品质不理想,微波功率越大,品质越差。利用单项扩散模型、指数模型和Page方程对薄层花椒微波干燥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单项扩散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微波干燥装置存在的物料受热不均、热点难以控制及干燥品质劣变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机。该机由干燥箱、控制系统、真空系统、传动系统、制冷循环系统和微波加热系统等组成。干燥过程中,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物料随旋转托架绕主轴匀速转动,使物料受热均匀;真空系统在抽真空的过程中能及时将物料蒸发出的水分抽离;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可保证真空泵精准维持干燥腔室内所需真空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真空微调阀可使干燥室内的干燥压力在真空与常压之间有规律地变化。以番木瓜为试验原料进行了干燥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机性能较好,与传统微波干燥方式相比,满装载量提高了80%,干燥时间缩短了43. 8%,单位能耗降低了29. 8%,且脱水量均匀度达到97%,内外色泽一致,具有良好的干燥均匀性。所设计的干燥机可确保物料受热均匀,提高了干燥效率和物料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水果机械损伤与其干燥的关联变化影响,开发了微波干燥试验数据在线采集处理系统.系统由传感器、仪表、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组成.软件系统采用VB与Matlab混合编程,并利用DLL动态链接库方法实现在VB中调用Matlab.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干燥室内的温度、物料的质量,并可对采集的数据实时处理、生成图形曲线,以实现干燥过程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吕豪  吕黄珍  王雷  吕为乔  万丽娜  赵丹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6):344-351,248
针对微波干燥中场强分布不均、物料微波能吸收能力不同导致的微波加热不均匀现象,结合微波干燥的高效性、流态化干燥的均匀性以及热风干燥辅助去除水汽的功能,设计了一种实现干燥均匀性的微波-热风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主要由振动流化床系统、热风系统、微波加热系统、测温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采用Ansoft HFSS软件对微波加热仓磁控管不同开口位置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多馈口激励最佳方案。结果显示,物料高度距离箱底不变的情况下,4个微波馈入端口的位置相对于原始端口位置外移30 mm,物料表面场强分布更加均匀。以新鲜毛豆仁为例,对该机的性能和加热均匀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和控制系统方案可靠,微波-热风振动流化床干燥下毛豆仁的干燥时间为54 min,比单独微波流化床干燥的干燥时间缩短34. 1%,比微波-热风组合干燥的干燥时间缩短12. 9%且产品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一种能将牡丹籽快速干燥且干燥后品质较好的方法,以延长贮存时间、保证榨油品质,对牡丹籽进行了微波干燥试验。试验选取微波干燥的加热时间、间歇时间和物料层厚度为试验因素,研究了牡丹籽微波干燥特性,并以牡丹籽的干燥速率、爆壳率和熟化率作为评价指标,对牡丹籽进行了正交试验,利用综合平衡法得到了牡丹籽微波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牡丹籽的失水过程主要处于恒速阶段,不同微波干燥参数对牡丹籽微波干燥特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当干燥时间为20s歇时间为60s,物料层厚度为2层时,可以在保证牡丹籽品质的前提下得到较快的干燥速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果蔬干燥方法干燥周期长、易受天气因素影响以及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生产成本高等情况,设计一种基于Cortex-M3嵌入式平台及无线Zigbee网络的太阳能集热果蔬干燥设备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构成。采用温度模糊控制器实现对干燥环境的调整,基于总重量的水分检测方法实现对干燥进程的控制。TTS语音报警系统提醒环境异常,远端上位机实时显示环境数据,便于远程监控。高效太阳能集热果蔬干燥系统实现果蔬的高效、节能、环保干燥,提高果蔬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10.
红枣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挥发而发生的重量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针对传统干燥因频繁取出物料称重影响红枣干燥条件和干燥品质的问题,在红枣热风干燥装置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种红枣干燥在线测控系统,并应用该系统进行了红枣热风干燥试验,在试验中实现了自动采集干燥空气温度、风速、物料重量等数据,以及含水率变化曲线的实时显示、存储等功能,避免了干燥条件调节滞后性的红枣干燥品质差等影响。实现了对红枣干燥加工过程的全自动监测,从而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微波发出功率多采用时间间断式控制,磁控管的发射功率恒定,通过改变磁控管的通断时间实现微波平均输出功率的调节,这种方式不能改变微波的瞬间功率,微波功率输出控制不精确,对物料品质影响较大。为此,设计了一种微波耦合干燥装置,通过改变磁控管高压回路的电容,使磁控管高压回路的阻抗发生改变,以达到微波发出功率的线性可调。以马铃薯为试验研究对象,在热风温度为60°C、电容值魏0、0.25、0.33、0.5、1!F)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微波耦合的干燥效率明显优于单一热风干燥,速度快、能耗低。热风微波耦合干燥是一种快速,高效和节能的干燥方式,在农产品和食品干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活性米干燥效率及干后品质,基于现有隧道式微波干燥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波干燥设备。该设备以微波作为干燥热源,由定量进料装置、微波干燥装置、缓苏装置及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实现了微波干燥的连续性;通过分粮板、铺料刷等装置将物料以规则薄层铺放到输送带上,提高了干燥的均匀性;在连续干燥过程中加入缓苏装置,并通过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干燥的目标含水率;分析确定了搅龙、输送装置、干燥仓、缓苏仓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及具体尺寸。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工作效率约为1 t/h,爆腰率20%以下,适用于连续式活性米干燥,提高了微波干燥效率,且干燥品质良好,高度保持了活性米的色香味及热敏性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新疆葡萄自然干燥周期长、干燥过程中灰尘多及伴有沙粒、虫子和褐变现象,使干燥品质降低的问题,设计开发了葡萄干燥装置。该装置采用太阳能集热装置和自动送风机构,能循环完成加热、去湿、烘干等工作。干燥装置主要包括集热系统、送风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去湿系统等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太阳能集热器温度、风机风速、葡萄干燥质量等条件下,对新疆葡萄进行烘干作业,葡萄的干基含水量指标可达0. 1,干燥效果符合葡萄干品质要求。该装置设计合理,效果良好,为葡萄干燥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板椒失水率及板椒干燥品质为评价指标进行板椒微波干燥的正交试验,综合分析了板椒微波干燥工艺参数对板椒干燥品质的影响,得到板椒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为4000W、干燥时间为20min、板椒处理方式为在板椒表面扎孔、微波工作方式为180s/180s间歇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5.
花椒微波间歇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将微波干燥技术用于花椒干制生产,利用功率分别为600W,450W,250W的微波对花椒进行间歇式干燥试验,并应用微波干燥试验系统进行在线检测。试验研究了花椒微波干燥特性及干燥条件对于后品质、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分为加速期、恒速期和降速期。其中,加速期和恒速期相对较短。花椒微波干燥相对于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的时间大大缩短,但干燥品质不太理想。试验还分析了花椒微波干燥条件对于燥特性和干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产品加工中微波干燥不均和红外干燥穿透能力有限等技术问题,研制了微波红外振动床协同干燥(MIVBD)设备。在结构设计上,通过COMSOL仿真分析谐振腔场强分布的均匀性,并优化了微波源馈波口布置。设备通过多孔面板将红外源与微波谐振腔隔离,在保证红外热量高效辐射的同时,确保微波、红外二者互不干扰。振动系统采用聚苯硫醚等谐振腔内部材料和钢结构外部材料制成,通过振动电机和橡胶弹簧带动物料振动。以高含水率生姜片为典型物料,对MIVBD设备的干燥效率、均匀性和色泽等相关品质进行试验研究,当物料温度超过上限温度时微波和红外停止工作,结果发现,微波红外振动干燥比微波红外干燥时间缩短了14.29%,微波红外振动干燥时温度不均匀系数最小(2.28%),并且微波红外振动干燥显著降低了干燥能耗,改善了相关品质。  相似文献   

17.
微波真空干燥对香蕉片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品质,探讨了不同干燥因素对香蕉片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在不同干燥温度(45、50、55、60℃)、微波功率密度(28、53、82W/g)、真空度(75、80、85、90kPa)及切片厚度(4、6、8、10mm)条件下对香蕉片进行微波真空干燥试验,并运用Weibull模型拟合了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密度及切片厚度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Weibull 分布函数能够较好地模拟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尺度参数α随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密度和切片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干燥条件的变化对形状参数β影响甚微;色泽与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及切片厚度均有关,干燥温度与真空度越高,色差越小,且随微波功率密度的上升而增大及切片厚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微波功率密度和切片厚度是影响复水比的主要因素,微波功率密度为28W/g、切片厚度为4~8mm时,干燥后的香蕉脆片复水性能较好。香蕉脆片的最佳干燥参数为干燥温度60℃、微波功率密度28W/g、真空度90kPa、切片厚度6mm,此条件下香蕉脆片酥脆度最佳,孔隙分布均匀一致。该研究探索了真空微波干燥技术下香蕉片的干燥特性和品质,为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微波干燥对油菜籽种用价值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针对油菜籽的干燥和品质特性的现状,应用微波试验装置,通过选择不同的质量比功率的加热时间及配套的工艺措施对油菜籽进行了微波干燥的研究,分析表明:应用微波技术既能快速而经济地对油菜籽进行干燥,又能保持其种用价值,且能改良其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干燥箱温湿度控制不均匀而易造成干制品品质下降、影响干燥速率等问题,分别基于单片机控制、PLC控制设计了两种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或PLC可以实现对干燥箱中的加热元件、加湿装置及鼓风装置的自动控制,以满足物料干燥所需要求。这两种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干燥箱的温湿度的实时控制、智能控制,且工作可靠、反应灵敏、调试试验效果较好。该研究为减轻干燥箱在温度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热惯性"现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茯苓真空脉动中试干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茯苓丁工业化干燥过程中破碎率高、干燥时间长的问题,将碳纤维红外干燥技术和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碳纤维红外板的真空脉动中试干燥装置,以验证该干燥方式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该中试干燥装备由干燥室、真空系统、干燥模块、控制系统等组成。将实际真空脉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抽真空阶段、真空保持阶段、破空阶段、常压阶段。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主机,通过MODBUS协议与各从机进行通讯,组成控制器网络。基于对干燥室内真空度的监测,采用时序控制,实现干燥室内"真空-常压"的连续转换。控制系统基于干燥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反馈,实现对碳纤维红外板加热的有效调控。以12 mm×12 mm×12 mm的茯苓丁为试验原料进行了中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中试干燥装备设计方案可行,控制方案可靠,可有效实现茯苓丁的干燥。真空保持时间、常压保持时间分别为5、4 min时,干燥时间最短,约为480 min。真空脉动红外干燥后茯苓丁一级品占比83. 63%,相比目前的连续式热风干燥,破碎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