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3月8日,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九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蜀细1号”(P061XH102)通过四川省级品种审定(编号:川蚕品审(2019)01号)。该品种是四川省首对通过审定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和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科研人员历经8年合作育成的家蚕新品种"丝雨二号",日前通过了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自恢复国家蚕品种审定制度以来首批通过审定的家蚕新品种之一。"丝雨二号"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具体表现为孵化整齐、各龄眠起齐一、体质强  相似文献   

3.
本部分为第三部分蚕种生产技术发展之蚕品种选育与审定、蚕种生产设施。浙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蚕品种鉴定,80年代中期开展审定,不仅全国最早且为从未间断的个别省份;到2014年,共审定通过了27对蚕新品种。不同年代的主推品种同,均为新品种。浙江"一库五点"的蚕种质资源保存模式为全国首创。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极大改善了蚕种生产基地与设施。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3月7日,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八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审定了2016年和2017年度省级鉴定的家蚕新品种,审议了2017年申请鉴定的家蚕新品种。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和有关家蚕品种参审、参鉴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徐安英研究员为首的科研团队新近育成的抗家蚕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华康3号,通过了本次会议审定。  相似文献   

5.
中央农牧渔业部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的通知,同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新品种的审议意见,我区选育的早秋用蚕品种“群芳×朝霞”(539B×7532),其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供全国试养、推广.同时通知可供全国试养、推广的新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用蚕品种“春蕾×明珠”(春试一号×春试二号)、“菁松×皓月”(春试三号×春试四号)和早秋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6.
利用孵化率高且后代全为雌性个体的雌蚕无性克隆系雌35与平衡致死系平28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新品种浙凤2号。新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中表现出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新品种的龄期经过略长于对照雄蚕品种秋华×平30,虫蛹率高于对照品种0.66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2.99%、3.73%,茧丝洁净94.80分,出丝率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可实现一方专养雌蚕,另一方专养雄蚕的生产模式,不仅能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也能提高杂交率和蚕种质量,促进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6年5月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四川、山东、河南等省蚕区春季和晚秋季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7.
家蚕耐氟新品种“桂蚕F95”的主要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新品种“桂蚕F95”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广西“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育成耐氟性强的强健性夏秋用新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氟性。2007年4月,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详细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申请,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1年接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育成的桑蚕新品种粤蚕黄茧1号(泰圆.泰黄×7532.湘晖)参加省2011-2012年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品种审定工作顺利完成。现将2年的品审鉴定工作汇总报告如下。1品比鉴定工作安排根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和要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7年接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育成的桑蚕新品种粤蚕8号(越·春5×航诱7·研7)参加省2007-2008年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使品种审定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现将二年的品审鉴定工作汇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于2006年6月28日发布了蚕业界期待已久的《蚕种管理办法》,并于7月1日起实施。《蚕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新选育的蚕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农业部和蚕茧产区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蚕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蚕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蚕品种的审定。因此,恢复蚕品种国家鉴定审定将指日可待。然而,如何组织开展蚕品种的鉴定(区域)试验,怎样才能对新品种做出更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根据蚕品种国家鉴定审定历史情况和多年的经验体会,谈一些看法和设想,与同…  相似文献   

11.
苏秀×春丰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于2010年4月通过审定的春用新品种,已经在如皋推广5年。2011年在中秋蚕期推广了该新品种,调查结果表明,新品种在秋蚕期的性状稳定,具有抗病能力强,茧丝纤度细和茧丝长长的优点。表明新品种适合在如皋市中秋蚕期推广,为推动新品种在秋季饲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丰1×富日是湖州蚕研所育成夏秋蚕新品种,已通过省级蚕品种审定,本文简要介绍了原种及其杂交种的性状,供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4年颁布的国家《蚕品种审定标准》,参加审定的蚕品种除洁净按照蚕区设定了不同的指标值外,其他指标优于对照蚕品种成绩的即可通过审定。因此,对照蚕品种的选择对全国蚕品种审定工作至关重要。菁松×皓月作为全国蚕品种鉴定区试的对照蚕品种,种性的稳定十分重要,其在区试过程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新品种的审定通过率。通过比较分析近年全国蚕品种实验室鉴定试验中菁松×皓月的成绩认为,虽然该品种在多年的推广和选育过程中有些性状发生了改变,但仍能保持较稳定的产量和较强的生命力,其较强的生命力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背景下简化、粗放式养殖的需求,适合作为区试鉴定试验的对照蚕品种。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省蚕业集团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农村鉴定工作细则(1999修订)》,尽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地进行新蚕品种的鉴定工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的七个优良品种与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平30"进行杂交组配,筛选出了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川山×平30。川山×平30在四川省家蚕新品种鉴定中表现良好,综合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饲养及丝质成绩优良,尤其在雄蚕率、发育整齐度、健康性及茧丝质等重要指标中表现优异,达到雄蚕品种的生产实用化要求,是一对春秋兼用的雄蚕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春、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6.
桂蚕8号(锦·绣×壮·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具有多抗高产优质的桑蚕新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省级品种审定,是广西计划重点推广的家蚕新品种.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6月25日,广西共计推广该品种50万张左右,售茧收入8.5亿元左右.据小蚕共育户和广大大蚕养殖户反映,桂蚕8号蚕体大、食量大,龄期比...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0年元月19日在南宁对广西蚕业指导所申请的蚕、桑新品种"桂蚕一号"、"桂桑优62"、"桂桑优12"进行了审查和鉴定.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省蚕业集团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  相似文献   

19.
家蚕品种“桂蚕2号”主要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新品种"桂蚕2号"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强健性春秋用四元杂交蚕品种,该品种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在广西春秋季节生产优质原料茧。2009年5月18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当前蚕区劳动力结构、蚕茧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发生根本性变化和气候环境日趋恶劣的实际情况,提出家蚕育种方向和目标必须面向生产进行变革,家蚕新品种的审定标准和评价体系要作相应调整的设想;以使通过审定的新蚕品种满足蚕茧优质、高产、省力化生产和蚕茧资源多元化利用的要求,提高新蚕品种的科技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