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养鱼先养水",因为水是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但是好的底质是养水的先决条件,水质在某种意义上是底质的表现形式,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一味追求高产的措施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破坏了水产养殖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迫在眉睫。一、养殖池塘底质的现状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2/3。我国水产养殖业中,池塘养殖是最重要方式之一,池塘养殖产量约占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的一半;在江、河、湖、库退出精养的当下,池塘养殖的比重将大幅增加,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最主要的形式。当前池塘养殖普遍采用的高密度放养、大量投饲的散养模式面临着养殖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养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养殖塘底质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底质环境条件是发展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态养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养殖品种快长、高产、高质、高效、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有效手段。广大水产养殖者在生产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对池塘底质进行修复和改良:1清淤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使用,池中部分残饵、粪便、尸体及腐殖质等在水底腐败分解后,形成有机颗粒沉入水底,并  相似文献   

4.
正微生态制剂具有改善水产养殖环境,预防水质突变和鱼病爆发,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作用。微生态制剂按照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养殖水体水质微生物改良剂,用于改善池塘底质和水质;另一类为养殖动物体内微生态改良剂,主要用于改善养殖动物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养殖水体调控等方面微生态制剂的作用逐渐被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也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地处浅丘陵地区,水产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2009年池塘养殖面积达43万亩,池塘产量18.2万吨,占总产量24.5万吨的74.3%,池塘养殖在我市水产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在渔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池塘养殖快速发展,"进排水渠+池塘"的传统养殖模式已凸显出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模式,如池塘网箱清洁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大概有三条途径:生态防控、免疫防控和药物防控。面对我国当前水产养殖的实际状况,实施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生态防控和免疫防控,尚存在水产养殖业者无法克服的一些困难。由于部分水产养殖业者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意识比较薄弱,水产养殖动物  相似文献   

8.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美国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丽  潘勇  刘帅 《中国水产》2011,(1):40-42
美国水产养殖业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在全世界水产养殖业中排在前十位,在养殖方式上,以池塘养殖为主。由于美国地广人稀,以及较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所以人均管理池塘面积相对较大,约200亩~300亩。如今美国水产养殖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水产养殖业又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全面革新了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池塘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实现了养殖污水零排放,有效解决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一步拉伸了产业链,是水产养殖业新的发展方向。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采用低能耗的空气提水设备,有效地使池水流动,水在循环流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淡水养殖产品已逐渐成为人类饮食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52.65%,是全球淡水鱼主要生产国家[1-2]。纵观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养殖模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粗放式池塘养殖演化为如今的高密度集约化池塘养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但水产养殖的高产量并未带来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养殖水产品面临着肉质松散、土腥味较重等问题[3-4]。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鲜活鱼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重点考量鱼的营养及味道,二者占比分别为28.14%和27.75%[5]。因此,去除水产品土腥味、改善肌肉品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扬州位于苏中水网地带,是我国内陆淡水水产品的主要产地,201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14万亩,水产养殖产量约35万吨(其中:池塘养殖70万亩、产量27万吨),水产养殖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水产动物疾病的危害较2010年有所下降,但其对一些养  相似文献   

12.
鱼病防治与科学用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26(4):76-7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苗种和亲鱼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使所养殖的水产动物病害的传播也日趋严重。水产动物病害已成为威胁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大量抗生素的应用,超量和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使病原体的抗药性不断增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甲鱼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庄雪峰(江苏省水产局)鳖,俗称甲鱼、团鱼、王八等,是一种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90年代初,江浙等地开始进行人工池塘养殖和工厂化温室养殖,现已在全国各地推开。由于生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甲鱼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格...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溶解氧、氮磷盐含量和硫化氢等几个指标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池塘养殖水质问题的方法与对策。1我国池塘养殖现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保障优质蛋白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进入新时代,我国水产养殖业深入贯彻与实践新的发展理念,在减量增收、  相似文献   

15.
<正>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产业。随着养殖面积、密度和产量不断地增加,对养殖管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虾养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生态调控工程,了解池塘中的生物结构及其影响,对养殖生产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一、对虾养殖池塘的主要生物构成  相似文献   

16.
正五、池塘水环境调控池塘养殖环境容量是在满足水产养殖生物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池塘养殖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池塘养殖环境容量与实现养殖生态环境友好、产出效益最大化和水产品质量优质化密切相关。为了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通过综合调控和优化养殖环境要素、优化养殖模式等方式达到养殖容量的最佳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产养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精养池塘水体过度富营养化所带来的蓝藻暴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提高、品质保证,给水产养殖户带来很大的风险。充分了解蓝藻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危害,结合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蓝藻防治方案,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蓝藻对池塘水产养殖的危害水产养殖池塘常见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螺旋藻、鱼腥藻、颤藻等,其中微囊藻的危害性最大。1.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长当蓝藻水华暴发时,  相似文献   

18.
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机理与功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水产动物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大规模和高密度的人工养殖也造成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导致水产动物免疫力下降,疾病频繁发生,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中普遍使用抗生素类及一些化学药品进行病害防治,但存在着诸如耐药性、毒副作用和对病毒性疾病无效等缺点。而利用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不但可以杀灭病原体,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加速生长发育,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而且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抗药性,不在体内积累,不污染环境,符合…  相似文献   

19.
唐荣  刘世荣  沈逸  陈军  苗雷  王帅 《科学养鱼》2016,(10):76-78
正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2012年池塘养殖面积占淡水养殖的43%。由于我国渔业信息技术不发达,先进的渔业技术尚未被充分转化和利用。集约化养殖中饲料成本一般占养殖总成本的70%~90%,饲料的合理投放,既可减少饲料浪费,节约养殖成本,又降低了残饵对养殖水体的污染。相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建湖县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池塘养蟹是我县水产养殖业的主体,全县20万亩养殖水体中有80%以上养殖河蟹.近年来由于农药等的污染及高密度养殖,河蟹养殖的病害日趋增多,致使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为有效地控制池塘养蟹病害的发生,减少损失,提高效益,99年我站承担了县科技局下达的“池塘养蟹生态防病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