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科技通讯》2007,(7):72-72
从农业部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出台的首个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要以促进农业育种创新和新品种推广应用为目的,按照“科学审批、保障权益、激励创新、提升产业”的总体思路,通过重点完善“法规制度、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三个体系,  相似文献   

2.
科技要闻     
八大举措全面提高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将以促进农业育种创新和新品种推广应用为目的,按照“科学审批、保障权益、激励创新、提升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完善"法规制度、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业科学》2007,(4):48-48
我国出台的首个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要以促进农业育种创新和新品种推广应用为目的,按照“科学审批、保障权益、激励创新、提升产业”的总体思路,通过重点完善“法规制度、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三个体系,提升“对策研究、审查测试、行政执法和国际交流”四种能力,力争将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从现有的62个植物种属扩大到100个以上,年申请量力争达到1000件以上,组织培训审查、测试和中介服务人员1000人次以上,培训品种权管理和行政执法人员1万人次以上,并利用现代传媒等手段开展农业科研、教学、企业人员及社会公众培训。  相似文献   

4.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通过回顾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历程,结合对我国主要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相关调研结果及历年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数据,总结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存在的保护意识淡薄、申请主体结构失衡、保护水平低、保护力度弱、维权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技管理、制定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创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效提升种业监管治理能力、建设种业强国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促进育种者创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它的顺利实施受多个利益主体的影响。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已实施7年了,文章根据调查的数据时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三赢”的思路,并在论述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各方利益共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 发展创新型农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宋敏  刘丽军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37-40,43
随着农业国际化发展,植物品种权逐渐成为争占国际农产品市场,圈占世界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工具。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品种权在激励育种创新、提升种业和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功效日益凸显。但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品种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仍然差距较大。文章在分析我国植物新品种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育种研发的创新体系、激励机制、技术保障、权利转化运用、惠益分享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也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育种创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确保农业主权和植物遗传资源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因此,开展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研究,对我国农业科技的保护和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我国正式建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将植物新品种保护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20年里,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制度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包括:调动了育种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品种多样化和农业多元化发展、带动了社会资本投入育种创新、加速了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促进了优良品种"引进来"和我国种业"走出去"。文章根据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发展现状和影响,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培训、健全制度保障、深化国际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文章以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科技创新、种子产业以及农产品竞争力等三个方面,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结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进一步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我国未来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校在我国作物育种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品种权申请、授权、视为撤回和终止等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高校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开展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植物新品种保护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不利于品种权的产出,植物新品种保护成本过高,农业科研人员不重视品种权。原因是农民和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农业科技管理的政府包办体制,农业技术特性造成的维权难度大等。应当改革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植物新品种保护国外又称植物育种者权利,是植物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国家审批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相关程序授予完成新品种选育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销售、使用该品种繁殖材料的排他独占权.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专用权一样,同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农业科技进步需要的产物,也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植物新品种权创新指数等,表明现阶段我国植物育种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新品种保护权申报数量大幅度增长;授权品种的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品种权质量明显提高;创新区域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农作物品种创新方兴未艾;国内科研和企业单位是植物育种创新的主力军。提出了构筑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屏障、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有利于育成和推广更多的植物新品种,鼓励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向植物育种领域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的种子工程建设,促进农林两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的分析,对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91年文本,总结出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在法律位阶、保护范围、权利内容、保护期限、权利限制和禁止性规定等方面存在主要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91年文本,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从立法目的、扩大保护范围、拓展权利内容、延长保护时间、明确农民“自繁自用”含义,以及保持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统一等方面,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法律位阶,全面加强对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商蓉 《农家致富》2006,(24):4-5
农业植物品种权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1997年10月1日,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4月23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今年是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第7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赤峰地区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是国家依法授予品种权人生产、销售和使用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的专有权利。使品种权人通过品种转让或许可实施.从市场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使育种单位和育种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相应的保护.进而更加有效地调动育种者的积极性.为了积极应对WTO之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构建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壁垒.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国(upov),  相似文献   

17.
发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作物品种创新是农业科技进步最为活跃的因素.国外经验表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业科技创新等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增强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意识,努力提高新品种保护水平,是摆在农业科研单位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激励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院所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策略,是科技管理者的职责。农业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农业植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品种权。品种权是农业领域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产权化对于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激励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农业植物品种权现…  相似文献   

19.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种子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保护育种者权益和促进育种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自建立以来,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成效显著。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也呈现出一些不相适应之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与成效的总结,对中国植物新品种研发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并提出了健全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03,(11):33-33
由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番茄新品种“浙粉202”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标志着该品种在今后的15年内将受到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这是浙江省农科院第一个获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也是我省第一个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