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沪郊不同区域与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西瓜甜瓜栽培土壤盐分积累的原因、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时空变化特点和不同盐分含量对西瓜苗期诱发的营养障碍生理表现,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市郊不同区域设施栽培土壤盐分积累的数量与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除HCO3^-、K^ 和Na^ 离子含量基本相同外,设施土壤Cl^-、SO4^2-、NO3^-1、Ca^2 和Mg^2 离子含量都高于大田土壤,且随着设施利用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并呈现由底层向上层逐步升高的分布特征;耕层土壤盐分阴、阳离子质量比例分别以Cl^-、SO4^2-、NO3^-1和Ca^2 、Na^ 、Mg^2 为主;离子摩尔数比例(mol/kg干土)亦以Cl^-、SO4^2-、NO3^-1和Ca^2 、Na^ 、Mg^2 为多,土壤全盐量与Cl^-、NO3^-1和Ca^2 离子含量呈正相关,这与耕作施肥等人为控制因素密切相关。土壤盐分胁迫对西瓜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在苗期,当耕层土壤全盐量达到2.5~3.0g/kg时,西瓜定植后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症状;全盐量达到3.0~3.5g/kg时,僵苗的比例明显增加;全盐量达到3.5dk以上时,西瓜出现死苗。对次生盐渍化程度比较高的田块实施漫灌淋洗和减少氮肥用量,可以快速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分浓度,保证西瓜苗期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河套灌区不同盐分含量土壤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套灌区不同盐渍化土壤进行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生育阶段盐分水平对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知向日葵各个生育阶段对盐分的反应并不相同.苗期对盐分较敏感,作物各生育指标对盐分的响应很大.现蕾期土壤中适量含盐,作物对苗期受盐分影响有补偿性生长.全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高于5mg·g-1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最高减产率可达45.52%.  相似文献   

3.
<正>西瓜病害有60多种,我国西瓜常见病害有30多种,损失率在30%左右,通过小型无籽西瓜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总结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西瓜生产绿色防控方案,为广大农民科学防治西瓜病虫害提供一些参考资料。1苗期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叶部病害。1.1猝倒病采用无菌土壤或基质育苗;给土壤和基质消毒,每立方米喷施68%金雷100g。物理防治:增温  相似文献   

4.
通过土壤不同含盐量条件下覆膜种植对棉花出苗及苗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对棉花出苗有显著影响,而且土壤盐分对棉苗的伤害与土壤含水量也密切相关;盐碱土覆膜种植可有效提高棉花出苗率,但在土壤盐分含量超过0.6%时,即使覆膜种植也难以出苗。  相似文献   

5.
一、西瓜苗期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西瓜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幼苗猝倒病.防治方法有: 1.土壤消毒处理 用3%广枯灵水剂800倍液处理苗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疆棉田地下滴灌方式地下滴灌下土壤水盐运移的规律,在棉花不同生育期运用烘干法和电导法,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测定棉田距离滴灌带不同距离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分,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整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运移规律为:0~35 cm各土层苗期与蕾期较低,盛花期较高,吐絮期又较低,35~55 cm各土层在苗期与蕾期较低,花铃期至吐絮期均较高;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棉花出苗及苗期耐盐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土壤不同含盐量、土壤不同含盐量与含水量和土壤不同含盐量条件下覆膜种植对棉花出苗及苗期的影响进行了盆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含量不同,对棉花出苗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是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棉花出苗率递减,棉苗生长也愈差;土壤含盐量对棉花的影响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在适宜的含水量内,土壤含盐量相同时,棉花出苗率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递增。但在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土壤水分增加,并不提高棉花出苗率。土壤盐分相同,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棉花出苗。土壤盐分对棉苗的危害,与土壤含水量也密切相关,一般是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棉苗受盐害减轻。盐碱土覆膜种植,可有效地提高棉花出苗率。但在土壤盐分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即使覆膜种植,也难以出苗。在覆膜的情况下,棉苗生长发育均随土壤盐分含量增加而减弱。而在土壤盐分含量相同时,则比不覆膜的棉苗生育为优。  相似文献   

8.
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土壤盐碱化开发利用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年限的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的运移研究,从土壤空间、棉花生育期两个方面对不同年限土壤盐分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滴灌前,土壤垂直方向上盐分变化幅度大;滴灌后,垂直方向0~40 cm处于脱盐,60~100 cm表现为积盐。灌前和灌后在土壤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含盐量高低变化是膜中滴头处低于棉花窄行,两者且低于膜间裸地。在棉花生育期内,播种前土壤含盐量较高,苗期含盐量降低,从蕾期到盛铃期土壤盐分逐渐升高,随后吐絮期至收获期逐渐减小。在不同年限棉田监测中,随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耕层盐分逐渐运移到土壤深层,土壤盐分经较长年限逐渐累积。  相似文献   

9.
大棚西瓜由于连年种植,产生了一系列病虫害、土壤质量恶化问题,为此,研究了大蒜化感伴生对西瓜枯萎病发病率、叶片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大蒜-西瓜化感伴生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设西瓜单作、化感大蒜(苗期伴生)-西瓜、化感大蒜(全生育期伴生)-西瓜等3个处理,化感伴生后统计枯萎病发病率,测定西瓜叶片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及其根际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 表明:大蒜化感伴生后,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比单作显著减少;西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增加,脯氨酸减少;西瓜根际土壤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减少,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西瓜根际土壤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增加,蔗糖酶活性降低.由此可知,大蒜化感伴生栽培后,显著抑制了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促进了植株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增加了植株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改善了土壤菌落平衡,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西瓜抗性和根际土壤质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西瓜连作障碍,在西瓜绿色优质可持续栽培方面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棚西瓜由于连年种植,产生了一系列病虫害、土壤质量恶化问题,为此,研究了大蒜化感伴生对西瓜枯萎病发病率、叶片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大蒜-西瓜化感伴生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设西瓜单作、化感大蒜(苗期伴生)-西瓜、化感大蒜(全生育期伴生)-西瓜等3个处理,化感伴生后统计枯萎病发病率,测定西瓜叶片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及其根际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大蒜化感伴生后,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比单作显著减少;西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增加,脯氨酸减少;西瓜根际土壤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减少,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西瓜根际土壤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增加,蔗糖酶活性降低。由此可知,大蒜化感伴生栽培后,显著抑制了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促进了植株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增加了植株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改善了土壤菌落平衡,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西瓜抗性和根际土壤质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西瓜连作障碍,在西瓜绿色优质可持续栽培方面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盐碱地棉花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冀棉杂交王为试材,设置5种(①有机肥、②常规施肥、③常规施肥、④有机肥+常规施肥②、⑤有机肥+常规施肥③)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分别在播种前、出苗后3、叶期、现蕾期测定耕层土壤盐分 在现蕾初期调查株高与成苗率。[结果]常规施肥的2个处理对土壤耕层的盐分影响很小,土壤盐分变化与对照基本一致。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土壤盐分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上升速度较慢。在现蕾期,有机肥处理的棉花株高与成苗率分别较对照高20.29%和19.14%,较常规施肥处理高17.63%和13.91%。[结论]施用有机肥可延缓土壤盐分升高,提高棉花成苗率,有助于棉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井大炜  刘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15-7416
[目的]探讨控释BB肥对西瓜栽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丰乐1号西瓜为试材,设置5个施肥处理(不施肥料CK,习惯施肥,等量、减量、减氮控释BB肥),探讨了不同肥料施入土壤后的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习惯施肥处理的养分在短期内达最大值。在3个控释BB肥处理中,等量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最高 减N增P、K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最高。相对于习惯施肥处理,这3个控释BB肥处理的速效NPK养分均有滞后释放的特性,基本上都在西瓜进入膨大期(施肥后45~60 d)时达到释放高峰,更能有效地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结论]控释BB肥的养分释放曲线与西瓜的养分需求曲线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的西瓜。  相似文献   

13.
以无籽西瓜黑帝为材料,研究了施用控释肥、有机-无机混合肥、复合肥(对照)对西瓜产量、品质、植株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的西瓜产量为58 292.0kg/hm2,比对照增产13.0%,控释肥处理可有效提高西瓜产量;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果实心糖含量分别为12.0%、11.7%,显著高于对照;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96%,比对照提高25.1%。另外,不同施肥模式下西瓜植株叶片光合特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甘蔗套种西瓜施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两块土壤肥力相同的地块,采用“甘蔗套种西瓜”模式进行系统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施肥的西瓜比习惯施肥提早10d收获上市,西瓜、甘蔗平均增产21.7%、10.6%,纯收入增加53.4%。  相似文献   

15.
赵相宇  田军仓  马波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2):3425-3433
【目的】研究压砂地栽培新引进西瓜品种的生育期耗水规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产量和品质,选出最优品种,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西瓜大面积轻简化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4个西瓜品种(NK-TM、R-18、N-08和DD-87)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灌水定额和施肥条件下,研究不同育苗方式(自根和嫁接)的生育期需水规律、产量和品质,分析不同处理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降水和灌水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影响明显,在灌溉后和下雨后各个处理土壤体积含水率明显增加,其他状态下土壤体积含水率大部分保持在13.0%。苗期以蒸发耗水为主,自根苗和嫁接苗日耗水量为0.60~1.94mm;伸蔓期日耗水量为1.19~1.74mm;开花坐果期耗水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日耗水量达峰值,为4.34~8.57mm;进入膨瓜期日耗水量逐渐减小,降至2.95~3.77mm;西瓜成熟期日耗水量最小,为0.95~1.59mm;西瓜嫁接苗总耗水量除苗期总体低于自根苗外,其他时期均高于自根苗。西瓜接嫁苗产量明显高于自根苗,品种R-18和N-08西瓜嫁接苗产量较高,分别为43766.61和41745.13kg/ha。但在西瓜品质指标方面,自根苗明显优于嫁接苗。在各个处理中,N-08嫁接苗的果皮最薄,仅为8.33m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水肥条件下,西瓜产量与育苗方式和作物耗水量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总酸含量与品种间、维生素C含量与作物耗水量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4个新引进压砂地种植西瓜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与耗水量及育苗方式关系密切,品种N-08嫁接苗表现优异,可推荐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赵跃  黄楠  刘继培 《农学学报》2022,12(9):37-41
为科学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研究生物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对作物生长和改善土壤养分方面的作用,以‘L600’小果型西瓜为研究对象,设置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钙钾镁肥并减少底肥化肥用量等4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研究上述肥料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钙钾镁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提高8.05%,心糖含量提高13.08%,边糖含量提高5.77%,维生素C含量提高18.57% ,总酸含量降低31.25%、硝酸盐含量下降18.22%。两种肥料对改善土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对比常规施肥明显升高。在此条件下减少底肥化肥施用,能够保证西瓜产量和品质,是一种有效的减量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7.
BGA土壤调理剂在缺水土壤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缓解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缺水问题,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BGA土壤调理剂对缺水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缺水土壤物理性质,促进了马铃薯、压砂瓜、红枣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压砂瓜和不覆膜条件下马铃薯产量,改善了红枣品质;与配方施肥处理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促进了压砂瓜、红枣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压砂瓜产量,改善了红枣品质。[结论]如果降低BGA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成本或与化肥配合施用,那么BGA土壤调理剂改良缺水土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黄瓜不同生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有机肥配施一定量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处理黄瓜总产量最高,并且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P,K含量,以及降低土壤盐分、EC值都有较好的效果。单施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处理前期黄瓜产量较高,但后期产量低,并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盐分较高。各处理不同时期净光合速率和其产量变化相似,因而净光合速率可以作为植物施肥效果的探针。随着黄瓜逐渐衰老,气孔限制可能是其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吴凤芝  安美君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36-4644
 【目的】揭示不同枯萎病抗性西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嫁接提高抗病性的土壤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以抗枯萎病西瓜品种‘甜妞’和感枯萎病西瓜品种‘天使’为试材,以南瓜(博强1号)为嫁接砧木,采用平板计数及PCR-DGGE技术,研究抗感枯萎病西瓜品种自根苗、嫁接苗和砧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嫁接后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非嫁接处理,而镰孢菌除苗期外均低于非嫁接处理;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对差异条带测序分析说明不同西瓜品种及嫁接砧木南瓜根际分布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群。【结论】西瓜抗病品种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而真菌和镰孢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品种的抗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密切相关;嫁接提高了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抑制了枯萎病菌的积聚,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植物基因型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而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不同将导致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差异及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滴灌施肥方式下土壤水、盐、氮和棉花根系的分布,对于滴灌条件下水肥盐的合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在温室条件下应用15N标记尿素进行了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盐和氮素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棉花根系分布之间关系的盆栽试验。根据滴灌灌水(W)和施肥(N)的先后顺序,设置4种不同氮肥施用方式:①氮肥在一次灌溉过程的前期施用(N-W);②后期(W-N);③中间(W-N-W);④全程施用(NW)。同时以传统的氮肥直接施入土壤后浇灌(SN-W)为对照。土壤水盐分布明显受灌溉方式的影响,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盐分布无影响。氮肥滴灌施肥24h后15N主要分布在0~20cm深度土层,但不同施肥方式之间差异明显。NW处理15N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最深,但水平分布范围较小,且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在下层大量积累,容易造成淋失。相比之下,N-W处理15N在0~20cm土层分布最均匀,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也最小,且棉花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也优于其它处理。滴灌条件下,氮肥在一次灌溉过程的前期施用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淋洗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