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榆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ulmi (Buism.)C. Morean]属子囊菌纲,小囊菌目。无性阶段为Graphium ulmi Schwartz;同种异名为Ophiostoma ulmi (Buism.) Nanrf、Ceratosto-mella ulmi Buism;普通称为荷兰榆病。寄主主要寄主是榆树(Ulmus spp.)。美洲榆(U. americana)很易感病;而亚洲的榆树,如西伯利亚榆(U. pumila)则较抗病。  相似文献   

2.
榆白长翅卷蛾Aclerisulmicola (Meyrick ,1930 )隶属于卷蛾科Tortricidae卷蛾亚科Tortrici nae卷蛾族Tortricini。从已有的报道看 ,仅知该种寄主为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植物 ,如黑榆Ulmusdavidiana裂叶榆U .laciniata、春榆U .propinqua、榆树U .pumila等。根据刘友樵 (中国动  相似文献   

3.
榆紫金花虫属鞘翅目,叶(虫甲)科,在内蒙古自治区昭盟、哲盟、兴安盟等地经常发生。主要危害家榆、黄榆和春榆。1976——1979年在昭盟红山林场大发生。在直径5—7Cm,高2—3m的树上,每株虫口达千头之多,使七万多亩中幼林受到严重危害。由于此虫食性专一、为害期长,每年从四月上旬到十月中旬新老成虫及幼虫交替为害,将叶片全部吃光,致使树木枯梢长势衰弱,并导致蛀干害虫的侵入而使树木死亡。  相似文献   

4.
中国榆属12种2变种木材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榆属(Ulmus.L)12种2变种的木材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导管分子长度从睫毛榆组到榆组至榔榆组逐渐变短,而纤维分子逐渐变长,说明榆属由睫毛榆组到榆组到榔榆组是不断进化的。(2)通过对次生木质部有关的7个数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和差异性比较,认为榆属属下设组而不设亚属是合理的。(3)通过对榆属12种2变种木材的解剖学研究,认为U.davidiana、U.davidiana Var.japonica、U.szechuanica三者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同属于Sect.Ulmus Seu.Nitentes的U.castaneifolia和U.glancesscens var.lasiocarpa的亲缘关系较远。U.gaussenii、U.macrocarpa、U.lamellosa的聚类分析距离很近,说明其三者亲缘关系较密切,但它们的花粉外壁纹饰,萌发孔数相差较远,故三者的亲缘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白星花金龟(Liocola brevitarsis)幼虫以食粪为主,生活于堆肥或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成虫为害苹果、梨、李的叶、花和果实,也为害麻栎、榆和山楂。此虫在国内除新疆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1981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自白星花金龟的幼虫上,分离得一株致病力很强的绿僵菌。绿僵菌属(Metarhizium Sorokin)属于半知菌亚门的丝孢纲。本属真菌有两个种,即M. anisopliae和M. flavoviride。前者又分为长孢型变种M. anisopliae Var. majar(孢子长9-14微米)和短孢型变种M. anisopliaeVar. anisopliae(孢子长5-8微米)。我国广东、广西和天津,分别自光背蔗龟(Alissono-tum pauper)、蔗狭胸天牛(Philus pallessens)和阔胸犀金龟(Pentadon patruelis)上分离到  相似文献   

6.
榆耳是生长在枯朽榆树上的药食兼用菌类,分部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的北海道地区。榆耳含有18种氨基酸、维生素、多糖、有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该菌美味适口,复原性强,为食用菌之珍品,除食用外,还具有滋补强壮,抗炎等作用。长期食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因此很受外商的青睐,长期以来为我  相似文献   

7.
我国榆属树种资源丰富,遍布全国各地。本试验采用的树种有:华北地区的白榆、旱榆、大叶榆、春榆、大果榆、欧洲白榆和黑榆,以及南方的琅玡榆、多脉榆、红果榆和醉翁榆等。杂交方法:榆属除榔榆秋季开花外,其余均在春季开花,花期5—7天。不同树种花器差别很大,杂交时须采取不同控制授粉措施。大果榆、旱榆和黑榆的花丝长,明显地超过柱头,雌雄同熟,授粉时必须去雄。白榆的花丝一般高出柱头,部分花朵雌雄异熟,雌蕊早熟1—2天。幼树雌雄异熟,花朵显著增多,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续篇(1991年10期)14.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别名卷缘网褶菌,俗名杨树蘑(海拉尔),属于牛肝菌目桩菇科桩菇属。梅拉尔市及黑龙江、辽宁群众大量采集该菌晒干食用。俄国人将其煮后或醋渍、盐腌食用。有关文献记载该菌有毒,最好不要鲜炒食用。此菌在我区主要分布于大青山、喀喇沁旗、海拉尔市、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卷边桩菇子实体伞状,其菌盖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多下凹,近漏斗状;初期有短绒毛,后变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从角倍中分离得到一种病原菌,描述了危害状况,并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该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分类上隶属于半知菌门(Deuteromycotina)、腔孢纲(Coelomycetes)、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相似文献   

10.
倒榆(UImus pumila),又名垂榆,属榆科,白榆属。树冠呈伞形,枝叶茂密,柔枝下垂,树形优美,类似龙爪槐,是庭园绿化观赏的好树种。倒榆原产新疆伊犁,1981年冬我所从内蒙古自治区林科院引进种条,翌春用普通白榆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获得成功。几年试验证明,倒榆繁殖容易,生长快,适应性强。用白榆作砧木,因其耐寒、耐旱、耐盐硷,在沙土、黄土、盐硷地上均可栽植。一、砧木的培育嫁接繁殖倒榆,应先培育砧木大苗。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济源市种质资源的普查,结果显示,济源市榆科(Ulmaceae)植物资源丰富,调查榆科植物有6属26种,其中野生榆科植物20种,引进栽培6种。占我国榆科植物总属数(8属)和总种数(56种)的75%和45%,是我国榆科植物丰富的区域之一。阐述了榆科植物的资源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并对榆科植物资源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榆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地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北半干旱风沙区属森林草原过渡带,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区,为揭示该区域疏林地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木本植物共有19种,其中乔木12种,灌木6种,藤本1种,隶属于14科18属;植物组成上属于温带植物区系,并混有亚热带成分;加杨、野生山里红和家榆是该群落的优势种,但郁闭度小;优势树种中加杨和家榆的径级结构分别近似于正态分布和双峰分布,高度结构呈偏正态分布(如野生山里红)或正态分布(如家榆);群落及各优势种均为聚集分布,物种类型较为单一,且分布不均匀,多样性小。  相似文献   

13.
兴安圆柏球胶锈病病原菌——山田胶锈菌的春孢子寄主为山丁子等苹果属树木。该菌从产生担孢子到性孢子约12—18天,到春孢子约2个月左右,到冬孢子近2年。冬、春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17—20℃,担孢子最适为17—22℃。各种孢子均在相对湿度50%以上和蔽阴或黑暗条件下萌发。担孢子传播活力随时间、距离增加而递减。百菌清等8种药剂毒杀春孢子效果达99%,松焦油柴油混合液、75%百菌清乳油、柴油原液涂菌瘤效果均达100%。  相似文献   

14.
从冬、春两季偃松不同年龄的枝条上共分离培养、纯化、鉴定出枝栖真菌46属(种),其中接合菌2属(4种),子囊菌3属(5种),半知菌30属(种),待鉴定7种.其枝栖真菌的优势菌种为Tolura 、Verticillium ,两种真菌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9.4 %和21.0 %.研究表明偃松冬季枝栖真菌的种类比春季枝栖真菌的种类丰富,其优势菌种亦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春榆、裂叶榆、家榆、白榆(大果榆)4种榆木解剖特征、物理性能、pH值和缓冲溶量及凝胶时间的测试分析表明,榆木的材性变异、pH值和碱缓冲溶量影响其胶合性能;在榆木胶合板生产工艺中应使用混合型固化剂。  相似文献   

16.
长序榆木材构造、性质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序榆(Ulmus elongata)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新种。隶属榆科(Ulmaceae)榆属长序榆组(Chaetoptelea)。目前世界上只有4种,3种产自北美,我国产1种,且仅在浙江、福建及江西部分地区发现残存少数大树。该树高达25~35m,最大胸径可达1m,干形圆满通直,枝下高达8m,生长快,无  相似文献   

17.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真菌在世界分布广泛,是许多观赏树木常见的病原菌、内生菌和腐生菌,能引起枝干溃疡、坏死和流胶,果实腐烂,叶斑等症状。近年来,北京地区观赏海棠上由葡萄座腔菌属真菌引起的枝干溃疡(轮纹病)的发生情况也较为普遍,但未得到相关方的重视。本文在对海棠轮纹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的基础上,概述了轮纹病的病原、危害症状、发生与流行学以及防控策略等,为园林生产中识别和预防该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白榆(UlmuS Pumila Lnn)又名家榆、榆树,是我国榆属24个树种中最重要的一个树种。因为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所以栽培和分布几乎遍及全国,是东北、西北、华北和淮北地区用材林、防护林、盐碱地造林、“四旁”绿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论述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六个主要树种的年龄结构和更新策略。它们明显地表现了二种更新策略。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属于间断更新类型,紫椴(Tilia amurensis)、色木械(Acer mono)、春榆则属于连续更新类型。并对六个主要树种的耐荫性加以讨论,初步提出其耐荫程度由弱至强为:蒙古栎→水曲柳→红松→春榆→紫(?)→色木槭.  相似文献   

20.
报道利用微卫星引物[(GT)n、(CGA)n、(CCA)n、(GAA)n、(CAA)n、(GA)n]和小卫星引物M13进行的葡萄座腔菌属、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真菌的随机扩增微卫星多态性PCR(RAMs-PCR)遗传多样性结果:42个参试菌株被分为4个RAMs分类群;其中22个葡萄座腔菌属菌株和6个小穴壳菌属菌株分布于这4个类群中;RAMs分类群Ⅰ,Ⅱ,IV仅仅由葡萄座腔菌属和小穴壳菌属菌株构成,部分茶藨子葡萄座腔菌,4个贝伦格葡萄座腔菌和所有的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菌株构成了RAMs分类群Ⅲ.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确定的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种内具有遗传不一致性,形态学上一致的28个茶藨子葡萄座腔菌菌株识别为4个不同的表观群;造成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干腐病菌的贝伦格葡萄座腔菌菌株与部分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在分子水平上非常相似;研究结果亦显示盾壳霉属与疡壳孢属真菌有着较近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