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带胁地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质彬  张昆  匡正 《林业科技》2006,31(2):18-18,50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近年来,由于国家调整土地及一系列富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林争地矛盾尤显突出,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扩大营造农田  相似文献   

2.
农田防护林在具有良好的护田增产作用的同时,也对林缘附近的农作物或果树产生胁地影响。研究防护林带胁地原因及胁地范围,并提出解决对策,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观测点,采集数据,对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香梨的影响范围为10~12.5 m;在未断根香梨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香梨林分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在12.5 m范围内,断根土壤含水率高于未断根。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3.
民勤绿洲枣树、杨树防护林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民勤绿洲枣树林带、杨树林带及其防护下的作物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枣树林带防护下小麦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7.9% ,玉米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4 .2 % ;枣树林带胁地范围比杨树林带小 3~ 6m ;枣树林带的年均净收入是 6 584 .2 3元 / (hm2 林网 ) ,投入产出比是 9.2 8,分别是杨树林带的 16 .7倍和 3.78倍。枣树林带相对杨树林带经济效益明显。近林带 30m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曲线呈“S”型 ,可分为强烈减产带、平稳过渡带和产量恢复带。适宜在民勤地区大力推广经济型枣树防护林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在枣树和杨树2种农田防护林带作用下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枣树林带下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杨树林带.枣树林带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速度高于杨树林带51.4%,致使生物产量相对杨树林带高38.4%.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玉米的粮食产量增加4.2%~13.0%.增产的原因之一是枣树林带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杨树林带.可见枣树林带的胁地作用弱于杨树林带.推广枣树防护林,实现枣粮间作,是提高民勤绿洲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淮北平原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时,群众对林带树冠的遮荫和地下根系争水,争肥造成林缘附近的农田生长不良而显著减产,即“林带胁地”现象,不能够充分认识,心存疑虑。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可减轻林带胁地。  相似文献   

6.
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试验,采集数据,对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棉田的影响范围为10~12m;在棉花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棉田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东、西、南、北4个方向林带对棉花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减产幅度在28.0%~68.2%,减产幅度最大的为南侧林带。提出了胁地解决对策:(1)解决农田防护林灌溉问题;(2)开挖断根沟;(3)机械深翻;(4)胁地范围内适宜作物搭配。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7.
民勤绿洲防护林带作用下作物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在枣树和杨树 2种农田防护林带作用下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表明 :枣树林带下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杨树林带。枣树林带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速度高于杨树林带 51 4% ,致使生物产量相对杨树林带高 38 4%。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玉米的粮食产量增加 4 2 %~ 13 0 %。增产的原因之一是枣树林带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杨树林带。可见枣树林带的胁地作用弱于杨树林带。推广枣树防护林 ,实现枣粮间作 ,是提高民勤绿洲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音河乡农田防护林胁地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甘南县音河乡的农防林胁地及根系分布状况调查,经分析整理得出杨树林带、两松(落叶松、樟子松)林带的根系分布状况及减产率等量化指标,指出了不同树种林带的胁地范围、减产率及对农作物的主要副作用,同时对林带优化前后的效益进行了估算,为防护林优化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防护林带胁地原因及胁地范围与树种和林带宽度的关系,在防护效益不减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措施,提出了解决林带胁地的几种途径,从而减少了林带的副效应,起到了减少林带占地、减轻林带胁地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整个防护林体系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前影响农田防护林发展的不利因素──胁地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不留林带胁地造成的弊端;确定了胁地的有效种植区间和无效区间的范围;并阐述了胁地盈留的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苏北沿海地区不同模式农田林网胁地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野外测定和理论估算两个方面,分析了苏北沿海地区杨树和水杉农田林网的胁地范围,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式农田林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胁地作用,且网格组成林带的胁地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异,南林带量严重,水杉林网为1.0H;;杨树林网为1.5H;东、西林带其次,水杉林网为0.5-0.8H;杨树林网为1.0H;北林带胁地范围不明显。在胁地范围内,水杉林网的小麦减产率约为杨树林网的一半(北林带除外)。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引进窄冠白杨,1992年开始推广窄冠白杨行状、群团状选择造林技术,缓解了林木胁地作用。窄冠白杨林带株行距2m×4m,农作物带宽16m,每0.067hm2栽33株,第3、4、5年小麦单产增加18.3%、39.1%和21.6%,而同密度的易县毛白杨林带中的作物则相应减产23%、2.2%和28.2%。  相似文献   

13.
农田林网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林网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所谓胁地,就是指在靠近林带的地方在一定范围内的农田部分,由于地上部分树冠遮荫遮光,地下部分树根深入农田与作物夺水肥,致使农作物植株低矮,表现不同程度的晚熟,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4.
<正>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扩大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1979年起,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2000年起,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农田防风林的胁地现象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了挖断根沟前后距林带近和和远处农作物的产量。结果表明:在山西省北部半干旱风沙区,存在着林带胁地的现象,挖断根沟是一项较好的克服胁地影响的措施,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因胁地而带来的减产。  相似文献   

17.
林带胁地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田防护林的胁地是由于树木的遮荫及根系水平分布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等因素造成的。本文通过调查、测定,以期找出胁地的主导因子和胁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农田防护林胁地机理分析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音河模式区杨树、樟子松、落叶松 3个树种林带胁地范围内微域环境因子的观测研究 ,找到了导致林带胁地的主要因子 ,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为防护林体系优化改造 ,克服林带负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平原绿化是我国十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 ,在平原地区林网对农田的保护作用与农作物的明显增产是人所共知 ,但林带对农作物影响也是很大的 ,林带边缘两侧的农作物因发育不良而减产。这种现象老百姓叫做胁地 ,胁地是平原林区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林网造成胁地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林带树冠遮荫蔽光 ,影响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 ;林带树木的根系侵入林带两侧农田 ,与农作物争水争肥而使农作物发育不良减产。为了防止和减轻农田林网胁地 ,从 1978年鲁北平原马西会战就开始关注 ,并围绕着林网胁地做了些试验探讨性的工作。经 2 0多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磴口绿洲11条农田防护林带结构参数调查和防护效益观测,得出不同林带结构模式下的防护效益。并指出树高与胁地影响关系最为密切,其回归方程为T=3.3434HG0.7669。又以主要造林树种新疆杨、二白杨为例,建立了单树冠不同径级的蓄积量和树高的增长模式,结合木材市场和实地调查得到木材价格与农作物产值,在保证防护效益的基础上,进行林带木材经济效益与胁地负效益综合评价,为防护林林带结构设计、防护林效益综合评价、林权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