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阔叶树容器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容器苗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具有成活率高,移栽季节长,移栽后苗期生长快、林分相对均匀、个体差异小等优点,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试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容器苗移栽可不受季节限制,但应尽可能避开在高温且长期干旱季节进行移栽.最佳移栽季节为常规格造林季节、雨季和9月;造林容器苗不宜过大,要保持根球、枝叶完整,避免受损.  相似文献   

2.
过去,有些地方造林没有做到适地适树,见地就挖,见苗就起,有苗就栽,不分壮苗化树,因此造林成活率低,甚至失败。现造林季节到,在此,据我们在实践中一些成功的经验介绍于下供各地参考。起苗起苗好坏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是造林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1.起苗时间。一般在春季苗木休眠将萌动前起苗为佳。应注意,刮大风下大雨不宜起苗,刮大风易失水,下大雨枝叶易沾泥,影响造林成活率。2.起苗技术。浇水。起苗要提前2-3天给苗床淋浇透水,这样既易挖,伤根又少,苗木充分吸收了水分,抗御干旱能力增加。起苗挖泥深度。根据各种树种…  相似文献   

3.
苗木保湿     
苗木保湿,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基本措施。苗木保湿最有效的方法是随造林、随起苗。有条件地区,应当就地育苗,就地造林。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消耗水分。起苗前三至五天,要在苗圃地灌一次水,以增加苗木体内水分。土壤湿润,便于起苗,也能够保持完整的苗木根系。苗木掘起后,要严格避免风吹日晒,尽量缩短运输、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实现造林工作"活、快、好、高"的目标,培育优质、速生、高效、健康的后备资源,需要高标准地实施容器育苗参与造林工程。一、容器育苗的优点节水抗旱,提高成活率。容器苗的根系发育良好,起苗时不伤根,减少了苗木因起苗、运输、假植等作业时对根系的损伤和水分的损失,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采用容器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夏季造林充分利用雨季降水的优势,不需人工浇水,无缓苗期,不仅降低了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6.
杉苗造林,一般采用一年生实生苗的传统造林方法.造林时受季节和气候所限制,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产成本高,出材率低.如果采用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指一年生裸根杉苗移栽在营养钵中,通过人工培育后而成的造林苗木.),就基本上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一年四季均可造林,且成活率高达97%,成林时间可缩短3-5年.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云马林场已试验4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杉苗造林,一般采用一年生实生苗的传统造林方法。造林时受季节和气候所限制,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产成本高,出材率低。如果采用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指一年生裸根杉苗移栽在营养钵中,通过人工培育后而成的造林苗木。),  相似文献   

8.
容器苗是利用容器加营养基质进行播种、苗木移植来繁育的苗木。容器苗造林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苗木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采用容器苗造林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瘠薄阳坡和沙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湖南林业》2009,(3):39-39
新春伊始,永兴县林业局开始了紧张有序的调苗工作,各基层林业站纷纷前来开具调苗凭证,抢抓季节调苗造林。2009年,县林业局严格按照“先整地、后造林.免费供应苗木”的规定,在调苗之前必须先整好地,打好穴.并经营林股验收,计算用苗量,以避免苗木浪费,保证苗木调运后可以及时种植.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以往经验,大苗栽植的成活率低,经常有“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成林”的现象。大苗栽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栽植技术和管理的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对准备移栽的大苗采取促根措施。栽植胸径在25或30厘米以上的大树,应先围根缩坨;利用根系的再生能力,对欲移植的大苗进行断根刺激,促使树木形成紧凑的根系,等到大苗发出大量的须根,再进行移栽挖掘。移栽挖掘时所带土壤必须具有尽可能多的须根,这样才可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如没有围根缩坨挖起的土球时,则须根少,直根多,移植成活率低,甚至不能成活。围根缩坨通常…  相似文献   

11.
川楝苗木失水处理对其活力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乡土树种川楝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后根系的相对含水率、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移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川楝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楝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和影响幼林生长情况.在川楝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八项措施在近几年的春季造林实践中,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成活率,收到了明显效果。1容器苗造林容器苗带土坨,根系完整,不易受损,造林后易成活。2截干栽植截干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成活。一般留茬高度为3~5cm。3根部浸水或蘸泥浆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木荷采用芽苗切根移栽和直播育苗造林对比分析,采用芽苗切根移栽育苗、造林、可节省种子50%,降低育苗成本38.1%,提高1级苗率45%;提高要成活率13.3%;1年生林木生长提高44.2%,林木林相整齐。  相似文献   

14.
池杉幼苗移栽解决了播种苗出苗不齐,断苗,间苗浪费,以及1年生苗移栽出辅周期长,留床苗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的问题,于播种当年4月下旬至5 旬进行移栽,成活率达到98%,当年地径生长比播种苗显著增加。用此法培育大苗,可以2年出辅,苗木质量与3龄移栽苗相同而优于留床苗,[造林成活率分别比3龄移栽苗,2龄和3龄留床苗高1.8%,8.3%和11.6%。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损失,节约管理成本,采用集中管理的4年生芽苗砧嫁接良种油茶苗进行了大苗移栽造林试验,并以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试验作对照。结果表明:大苗移栽的造林成活率可达97%以上,比用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的成活率几乎提高了1倍。造林试验结果说明,大苗移栽技术是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达到出圃标准,且苗木径、高生长差异小的1年实生山杏苗为材料,通过5次重复,5个浸苗时间及起苗后不同晾晒时间处理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的吸水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呈正相关,当苗木吸水在15~24h时,成活率可提高13.8~15.8个百分点;苗木起出后,在露天晾晒,对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造林成活率下降的越严重。因此,造林前苗木浸泡15~24h,确保苗木本身有充足的水分,苗木在起苗、贮藏、运输及造林过程中,减少自身水分消耗,是保障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叶栎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叶栎容器育苗不同基质,芽苗移栽不同截根长度、不同发育期,苗生长期遮荫试验表明:芽苗移栽时截根留2~4 cm有利于苗木的生长;茎芽幼叶展开期移栽成活率高,达97.53在%;全光照育苗对苗木生长明显大于遮荫条件下生长苗木;黄心土基质的苗木成活率、苗高、根系数量及生物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杉木经营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要求用杉木超级苗造林,但实践中发现超级苗体积大、起苗运输过程中苗木水分容易散失,造林成活率不高,严重限制了它的造林规模,如何提高杉木超级苗造林成活率成为当前杉木造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药剂处理措施,探讨提高杉木超级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叶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10多年来造林工作实践,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油松、樟子松造林,这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采用不合格苗造林,将显著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苗木枯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解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量,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苗木的含水率与造林的成活率呈正相关;在造林实践中,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应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缩短苗木在外裸露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