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地膜覆盖对不同时间尺度地温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北方干旱地区白色塑料地膜覆盖导致的农膜残留及作物生长后期地温过高等问题,筛选适合当地的环保型地膜。设置了白色、黑色快速(WO1、BO1)、中速(WO2、BO2)、慢速(WO3、BO3)降解膜,并以白色、黑色塑料地膜(WP、BP)和无膜覆盖(CK)作为对照,共计9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地膜破损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并基于红外成像和自动连续传感技术探索不同处理瞬时地表温度、逐时和逐日土壤不同深度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色降解膜的破损占比大于白色降解膜,覆膜130 d后黑色降解膜平均破损占比高于白色降解膜8.4%。在瞬时尺度地表温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黑膜处理、白膜处理、无膜处理(CK),且生育期平均温度分别为34.10、32.34、29.12℃(P0.05)。在逐时和逐日尺度,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土壤温度由大到小顺序为:白膜处理、黑膜处理、无膜处理;且与白色地膜覆盖相比,在日最高温时刻,黑色地膜覆盖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平均降低1.1℃。在玉米生长初期和末期(5月、9月),黑白地膜覆盖下平均温差达1.13℃(P0.05),而生育中期(6—8月),平均温差为0.45℃(P0.05)。地膜降解速率影响破损占比,从而影响土壤温度的空间变异性和地膜保温效果;慢速降解膜破损小,故保温效果与塑料地膜覆盖相近,在9月0~15 cm土层WP、WO3、WO2与WO1处理(快速降解膜)的温差分别达到3.03、2.70、1.05℃(P0.05),而对应的黑色降解膜覆盖温差分别为3.00、2.57、1.01℃(P0.05)。白色和黑色慢速降解膜覆盖与对应的塑料地膜覆盖相比,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同颜色不同降解速率的降解膜覆盖下产量呈显著差异(P0.05),不同降解速率的降解膜覆盖产量由大到小顺序为:慢速处理、中速处理、快速处理。可见,黑色地膜处理保温效果好、产量高,且在作物生长后期可降低土壤表层温度;而黑色慢速降解膜与黑色塑料地膜覆盖保温、增产效应相近,且绿色环保,在北方干旱区农业生产中替代白色塑料地膜覆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农用地膜的可行性,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本试验通过设置普通白色地膜(M1)、可降解白色地膜(M2)、可降解黑色地膜(M3)以及不覆盖地膜(CK)4种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地膜覆盖对夏玉米土壤体积含水率、贮水量、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能提高夏玉米0~3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和贮水量,2种可降解地膜的保水性无显著差异,但都低于普通白色地膜;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可降解白色地膜和普通白色地膜后,夏玉米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3.7%、1.0%和 1.5%;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了 14.8%,WUE 显著提高了 15.4%,而覆盖可降解白色地膜与普通白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9.5%和19.7%,WUE分别下降了11.5%和19.2%。虽然3种地膜都使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上升,但是只有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起到增产的作用,因此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选用地膜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条件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膜覆盖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求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农用地膜的可行性,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本试验通过设置普通白色地膜(M1)、可降解白色地膜(M2)、可降解黑色地膜(M3)以及不覆盖地膜(CK)4种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地膜覆盖对夏玉米土壤体积含水率、贮水量、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能提高夏玉米0~3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和贮水量,2种可降解地膜的保水性无显著差异,但都低于普通白色地膜;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可降解白色地膜和普通白色地膜后,夏玉米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3.7%、1.0%和1.5%;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了14.8%,WUE显著提高了15.4%,而覆盖可降解白色地膜与普通白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9.5%和19.7%,WUE分别下降了11.5%和19.2%。虽然3种地膜都使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上升,但是只有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起到增产的作用,因此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选用地膜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条件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降雨量少及时空分布不均,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试验设白色地膜覆盖、液膜覆盖和白色地膜+草帘覆盖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白色地膜覆盖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保墒措施对旱地西瓜土壤水分、地温、生长、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色膜草处理0~20cm土壤容重平均为1.17g/cm3较白色地膜处理低0.12g/cm3,孔隙度为53.96%,较白色地膜处理高1.51%;白色地膜与白色膜草、液膜处理平均地温相差不显著,差异0.2~0.8℃,白色膜草与液膜处理平均地温相差显著,差异1.0~2.0℃;白色膜草处理平均温差低于白色膜、液膜处理,白色膜、液膜处理平均温差不显著,白色膜草比白色地膜处理温差低1.3~3.1℃;白色膜草处理土壤微生物区系每克干土含真菌、细菌、放线菌和总菌数比白色地膜处理分别增加20.1%、4.3%、7.5%和6.6%;白色膜草处理公顷产出值和纯收入均显著高于白色地膜处理,分别增加了1 111.4元和971.4元,产投比3.71∶1,白色地膜与液膜处理产出值、纯收入均相差不大;白色膜草处理西瓜含糖量比白色地膜处理提高4%。2013年的试验数据验证了白色膜草保墒、保温、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显著,实现了西瓜稳产高产,可作为旱地西瓜高效栽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生产应用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的广泛应用被称为农业领域的"白色革命",但因缺乏有效治理加之经年累积,这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成"白色灾难"。以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新疆地区为例,介绍地膜覆盖栽培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减少残膜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麻地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塑料地膜以其保温、增温等效果,促进了蔬菜的生长,使之提早上市,反季节上市,在蔬菜栽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塑料地膜使用面积从1977年的6644hm2增加到2000年的700万hm2,累计达5300万hm2以上。但是由于塑料地膜分解力差、降解周期长,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了不良影响,随着农田中残留的塑料地膜碎片的不断积累,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肥力下降,影响蔬菜生长和发育,致使蔬菜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4年12月1日起,新疆全面强制推广使用厚度为0.010 mm以上的高标准农用塑料地膜,比以往广泛使用的0.008 mm的地膜增加了0.002 mm。新标准将此前的农膜"推荐性"地方标准修改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并对地膜技术要求主要指标做了较大修改:地膜厚度取消国家92标准0.008 mm最小公称厚度,继续保持2010地方标准最小公称厚度0.010 mm;另外增加了0.012 mm、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地膜种植覆盖面积和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全国每年地膜使用量超过120万吨以上,覆盖面积接近3亿亩。地膜的大量使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是地膜对农业环境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如何防止地膜带来"白色污染",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12月1日起,新疆开始全面强制推广使用厚度为0.010 mm以上的高标准农用塑料地膜,比以往全疆农田中广泛使用的0.008 mm的地膜增加了0.002 mm。2014年12月8日,新疆质监局宣布了新修订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标准。新标准将此前的农膜"推荐性"地方标准修改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并对地膜技术指标做了较大修改:地膜厚度取消国家92标准0.008mm最小公称厚度,继续保持2010地方标准最小公称厚度0.010 mm;另外  相似文献   

10.
可降解地膜对土壤保温保湿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源头上根治农田残膜,解决干旱区棉田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5种处理方式:可降解地膜(BMF1~BMF3),塑膜滴灌(MF),裸地对照(CK),对比可降解地膜(BMF)、塑料地膜(MF)、裸地(CK)试验处理中可降解地膜的保温保湿效果以及对棉花生长及产量情况的影响,探索在滴灌条件下可降解地膜代替原有的塑料地膜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温度,较CK处理5、10、15、20 cm增温5.2%~9.9%、4.8%~9.6%、4.0%~8.5%、3.2%~7.2%;保持土壤含水率,较CK处理平均增湿0.6%~0.13%;显著促进滴灌棉花前期生长,且增产效果显著。与普通塑料地膜(MF)覆盖相比,可降解地膜覆盖棉花产量平均减产2.52%(P0.05),水分利用效率也降低2.59%(P0.05)。综上所述,BMF2处理的籽棉产量最高,到达5 262 kg/hm2,较CK处理增产13.21%,较MF处理仅减产2.09%,其水分利用效率也仅次于MF处理,仅减小0.93(P0.05)。此外可降解地膜还可自然降解,既减少残膜回收工序,又对土壤环境无不良影响,对于干旱区滴灌棉田根治"白色污染"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目前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低、装备可靠性与适应性差、农机农艺脱节等问题,分析了影响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花生品种、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等;提出了推进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主要途径:筛选和培育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规范农艺技术,研发和改进机械装备,建立花生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一是能起垄就不平作或畦作,优先采用覆可降解膜栽培技术。二是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品种选育、规范农艺技术、研发和改进机械装备三方面协调解决;必须针对主产区品种特点、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建立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的区域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系统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河套灌区普通农用白色地膜造成的玉米早衰现象,试验设置黑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盖和不覆膜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在各生育期内0~15 cm土壤温度要显著的低于白色地膜覆盖(P0.05),平均低0.77℃,且在一日内气温最高时段差异更为明显,这也使得玉米免遭高温的危害,有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黑色地膜覆盖条件下0~100cm土壤含水率与白色地膜覆盖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土壤保墒效果,但0~60 cm土壤含水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P0.05或P0.01)。黑色地膜显著提高了玉米百粒重和产量,平均较白色地膜和不覆膜处理高百粒重平均高6.46%、9.86%,产量平均高5.99%和25.60%。黑色地膜覆盖明显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较白色地膜和不覆膜处理高4.76%和34.24%。因此,玉米黑色地膜覆盖的农作措施较适宜在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覆膜处理下春玉米叶面积指数高光谱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快速、无损、实时监测不同覆膜处理下春玉米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研究覆膜因子对LAI及冠层反射率的影响,借助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了各生育期春玉米的冠层反射率,在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经相关性分析提取各覆膜处理LAI的敏感单波段、敏感植被指数和特征指数,据此构建了全生育期各覆膜处理下LAI的高光谱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覆膜对LAI的影响主要在抽雄期之前,相同施肥水平下覆膜与无覆膜处理之间LAI的差异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苗期差异最大,覆膜比无覆膜处理LAI增加78%以上;各覆膜处理冠层反射率之间的差异由大到小为生育中期、生育末期、生育初期,覆膜主要影响玉米对绿光和红光的吸收。基于3个指标构建各覆膜处理下LAI的估算模型,以特征指数为因变量建立的模型对LAI的反演结果精度较高,其拟合和验证决定系数R2均在0.8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为0.45~0.65cm2/cm2,剩余预测偏差RPD均大于2,由于覆膜的影响,无覆膜处理LAI反演精度高于覆膜处理。以特征指数NI(722,731)为自变量建立的所有处理的混合LAI估算模型表现了反演的优越性,能降低覆膜对LAI反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干旱沙区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白色污染”等问题,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区开展了2 a的可降解地膜膜下滴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2种类型的地膜覆盖(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与3个灌溉定额(低水、中水和高水)共6个处理,研究了可降解地膜覆盖下不同灌水处理对干旱沙区玉米生长、产量、土壤含水率、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覆盖下的玉米生长和产量与普通地膜覆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抽雄期后耗水量较大,而WUE显著降低;可降解地膜覆盖下灌水量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含水率、耗水量及WUE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增加会促进玉米生长,延缓后期玉米衰老,增加玉米产量,2 a均为高水处理的产量最大,分别为13 614.97,13 726.68 kg/hm2,且与中水处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呈上升趋势,而WUE随灌水量增加呈抛物线趋势,2 a中水处理的WUE均为最大,平均分别比高水、低水处理的高2.77%,19.56%.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籽用南瓜产量,对3种栽培模式进行产量对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与籽用南瓜1:1间作栽培形式及籽用南瓜白膜覆盖栽培形式均收到很好的效益;育苗移栽种植形式可保证全苗,且可提早成熟、抢种下茬;在果园空地等零散地块种植籽用南瓜也会得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充分滴灌条件下,定量分析了东北典型区玉米膜下滴灌与不覆膜滴灌下太阳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土壤温度和作物耗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晴天覆膜使得净辐射峰值时间滞后约1 h,在阴天覆膜处理土壤热通量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全生育覆膜与不覆膜处理,冠层上方获得净辐射分别为133.25和135.42 W/m2,覆膜处理获得的可供能量低于不覆膜处理的,但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覆膜处理提高了2%的净辐射;全生育期覆膜提高了0~80 cm土层平均地温1.13 ℃和土壤积温149.68 ℃;覆膜滴灌下玉米生长初期和后期的耗水量显著低于不覆膜滴灌处理下的,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减少10.21%,生育期内平均作物系数Kc显著降低7.42%.  相似文献   

17.
4CML-1000型链耙式地膜回收机设计与试验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传统搂耙式地膜回收机卸膜和装箱困难、作业连续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链耙式地膜回收机,可以连续实现搂膜集膜、输膜抖土、卸膜过程。该回收机主要由机架、起膜铲、链耙、集膜箱等部件组成。为了使地膜回收机的性能达到最佳,首先在土槽实验室内对回收机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优化试验,通过土槽试验得到地膜回收率、脱膜率、夹带土壤质量3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方程、响应优化曲面及最佳参数组合。最佳参数组合为:耙齿总成间距300 mm,单排耙齿数5个,耙齿入土深度84.41 mm,回收机前进速度2.542 km/h,链耙线速度0.417 m/s。通过大田验证试验,得到优化后的地膜回收机性能指标为:地膜回收率90.2%,脱膜率88.1%,夹带土壤质量0.41 kg/m。大田试验表明,链耙式地膜回收机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揭膜拔杆技术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技术,以其保温、保土、保墒、增产等显著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然而,由于过度使用地膜难以被完整回收,造成土壤耕层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强调了治理残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研制、推广先进适用的残膜回收机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和水分处理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防雨棚下的测坑,研究了夏玉米在3种土壤水分下限控制条件下(占田间持水量的75%、65%和55%)不覆盖、地膜覆盖以及秸秆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的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不覆盖;高水分秸秆覆盖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高于地膜覆盖和无覆盖,中、低水分时地膜覆盖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高于秸秆覆盖和无覆盖;中水分秸秆覆盖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44.80%,高水分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最差,增产率仅为9.32%;高、中水分条件下地膜覆盖的WUE提高率最大,分别为19.09%和50.64%,而低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的WUE提高率最大.由此可见,地膜和秸秆覆盖效应各有优势,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时覆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伸缩扒杆式残地膜捡拾装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一种捡拾残留于田间地膜的伸缩扒杆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其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计算捡拾滚筒临界旋转速度的方法。另外,还对滚筒转速与机具在田间前进速度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