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牛胚胎分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水牛桑椹胚去致密化和不同分割方法对水牛切割胚发育效果的影响,将体外受精获得的水牛桑椹胚(第5d)和囊胚(第6~7d)分割后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水牛桑椹胚经去致密化处理后,其分割成功率(67.69%vs.51.71%)和囊胚发育率(58.30%vs.41.13%)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1),但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2)以直接分割法和单臂分割法分别分割桑椹胚和囊胚,其分割成功率、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三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水牛桑椹胚去致密化有利于切割胚的成活和发育,而直接分割法和单臂分割法均可用于水牛桑椹胚和囊胚的分割。  相似文献   

2.
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确立猪克隆胚胎的最佳运输温度与时间。[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7、38、39℃)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不同时间(2、3、4h)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培养3h后,在39℃运输时,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37℃、38℃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培养3h后,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培养2h、4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39℃,3h内进行孤雌胚胎的运输,能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囊胚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组织来源的供核细胞对猪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颗粒细胞、耳成纤维细胞和尾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移入体外成熟的猪去核卵母细胞中形成重构胚,培养后对比其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表明:以耳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的重构胚的囊胚率最高,为17.8%,显著高于颗粒细胞(11.4%)(P〈0.05)。在卵裂率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别,分别为65.6%和61.9Voo(P〉o.05)。猪尾尖成纤维细胞的发育能力最差,卵裂率仅为20.2%且未获得囊胚,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P〈O.05)。因此,耳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组织来源丰富且细胞易于传代和保存,以此为供核细胞的重构胚发育能力强,适合作为供核细胞。  相似文献   

4.
兔胚胎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用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兔胚胎的效果.结果表明,兔早期囊胚在0.5M海藻糖(93.8%)溶液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0.5M蔗糖组(70.0%,P〈0.05).对照组与不同浓度甘油处理间兔胚胎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用不同浓度乙二醇玻璃化冷冻兔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对照组与10%,20%EG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10%,20%EG组均显著高于30%EG组(P〈0.05).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体内胚胎组(79.4%)显著高于体外胚胎(54.1%,P〈0.05),囊胚孵化率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缓慢冷冻法与玻璃化冷冻法之间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小鼠体内发育的囊胚、扩张囊胚和从1-细胞期取出在CZB培养液中培养的囊胚、扩张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39.00,38.43和42.47,39.56.经统计分析。体内与体外CZB培养的染色体数目无显著性差异.体外CZB培养的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H2O2,发育至囊胚、扩张囊胚阶段,制作胚胎标本,观察胚胎的染色体数目.结果显示:扩张囊胚的0~72h组的染色体数目与对照组的染色体数目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各发育阶段的各处理组染色体数目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经H2O2处理之后存活下来的胚胎与正常体外发育的胚胎染色体数目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牛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时向其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牛磺酸对胚胎桑椹胚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的影响。试验一:以TCM-199+10%FBS为基础培养液(对照组),再加入7、14mmol/L的牛磺酸(试验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桑椹胚率分别为48.1%、47.4%和43.2%;囊胚率分别为26.4%、22.3%和21.0%;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1.8%、18.7%和0%。试验二:IVF后2细胞、4~8细胞及8~16细胞期,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7mmol/L的牛磺酸时,桑椹胚率分别为48.7%、57.1%、52.0%,囊胚率分别为25.1%、30.7%、27.9%,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5.9%、28.6%、25.0%;而添加14mmol/L牛磺酸组时,桑椹胚率分别为50.4%、56.4%、55.4%,囊胚率分别为26.5%、31.3%、27.7%,孵化囊胚率分别为27.5%、31.1%、29.9%。结果表明,体外发育培养液中添加7mmol/L牛磺酸可显著提高桑椹胚率和囊胚率(P〈O.05),并且在4~8细胞期添加14mmol/L牛磺酸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融合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外成熟培养22-24h的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作为受体,颗粒细胞为供核细胞,挤压法去核,注入供体颗粒细胞到卵黄周隙中,甘露醇融合液中施加20μs时长的电脉冲刺激使之融合,复合化学方法激活,从融合前恢复培养时间、融合电场强度、甘露醇浓度等3个方面研究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适宜融合条件.结果表明,2.5h处理组的融合率(70.9%)显著高于4.0h处理组(58.2%,P〈0.05),2.5h处理组重组胚的卵裂率(77.9%)显著高于其它4组(P〈O.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融合电场强度1100V/cm处理组的融合率(86.4%)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67.1%)和1200V/cm处理组(75.2%,P〈O.05),重组胚的卵裂率(84.6%)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69.6%,P〈O.05),囊胚发育率(26.1%)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10.0%),1200V/cm处理组(8.0%,P〈O.05);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对融合率和重组胚的卵裂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0.28mol/L组囊胚发育率(25.3%)显著高于0.25mol/L组(15.3%,P〈0.05).因此,适合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融合条件为融合前恢复培养2.5h,0.28mol/L甘露醇作为融合液,电场强度1100V/cm.  相似文献   

8.
小鼠体内发育的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扩张囊胚和从1-细胞期取出在CZB培养液中培养的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扩张囊胚的分裂指数分别为5.85,4.64,2.16,4.96和6.25,508,2.77,3.03.经统计分析,体内与体外CZB培养的胚胎分裂指数无显著差异,说明体内发育的胚胎和体外CZB培养胚胎的有丝分裂增殖能力没有差异.体外CZB培养的不同时期添加H2O2的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早期囊胚、扩张囊胚阶段,制作胚胎标本,胚胎的分裂指数显示:扩张囊胚的0~72h组的分裂指数与0~12h,24~36h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其它各发育阶段的各组分裂指数均无差异,说明经H2O2处理之后存活下来的胚胎与正常体外发育胚胎的有丝分裂增殖能力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全放牧婆罗门牛和BMY牛胚胎回收适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婆罗门牛和BMY牛供体超数排卵,以第1次人工授精(AI)当日为0d,分别在AI第6~6.5天、7—7.5天和8—8.5天回收胚胎,统计≤16细胞胚、桑椹胚、囊胚和孵化胚的数量,计算各发育阶段胚胎所占的百分率,分析婆罗门牛和BMY牛的胚胎回收适期。结果表明:婆罗门牛AI第6~6.5天的桑椹胚率比BMY牛高43.54个百分点(P〈0.01),AI第8~8.5天的孵化胚率比BMY牛高35.94个百分点(P〈0.05),胚胎发育速度比BMY牛较快。罗门牛和BMY牛在AI第6~6.5天回收胚胎的囊胚率低,而第8—8.5天的孵化胚率高,胚胎回收以AI第7—7.5天为宜。  相似文献   

10.
体外成熟培养和牛老化卵受精后发育到囊胚到期速度减慢。囊胚期的发育率分别为22h培养组的35.3%,34h组23.6%,46h组15.4%,胚胎的发育速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慢(P<0.05)。46h组的囊胚期胚胎的平均卵裂球数明显少于22h组(P<0.05),老化组的染色体平均分裂像,分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染色体异常发生率46h组高于22h组。  相似文献   

11.
奶牛卵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奶牛精子卵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的效果。[方法]体外成熟培养24h的奶牛卵母细胞注入不同状态精子,观察其体外发育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试验1,研究精子用5mmol DTT(二硫苏糖醇)预处理与精子不经过预处理的对照组的效果。经DTT处理后。精子解聚率和雄原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4%和11.6%,47.8%和27.9%,P〈0.05),两组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85.0%和80.0%)。囊胚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5.8%和26.O%,31.3%和14.0%,P〈0.05)。试验2,比较死、活精子的卵胞质内单精注射的效果,两者之间卵裂率(75.0%和79.4%)、囊胚率(27.9%和30.9%)和孵化率(13.2%和16.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3,比较睾丸或附睾(头、体、尾)精子卵胞质内单精注射的效果,卵裂率(79.1%、81.8%、73.2%和75.0%)、囊胚率(23.3%、20.4%、19.5%和18.2%)和孵化率(14.O%、13.4%、12.2%和9.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F预处理奶牛精子有助于提高ICSI的效率;死精子能用于奶牛卵母细胞的ICSI;从睾丸精子到附睾尾精子,虽其成熟程度有很大不同,但对ICSI受精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淡新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31-17732
[目的]研究SrCl2联合CB及DMSO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SrCl2分别联合一定浓度的CB和DMSO对小鼠卵母细胞作用不同的时间,检测其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及激活后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率。[结果]SrCl2联合DMSO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率显著高于SrCl2联合CB(P〈0.05),但激活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极低;SrCl2联合CB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激活率〉80%,2mmolSrCl2,5μg/mlCB激活1h的囊胚发育率达45.5%,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2mmolSrCl2,5μg/mlCB作用1h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激活后胚胎发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海风藤酮对兔胚胎发育及PAF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风藤团为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特异性受体桔抗剂。用含20μg·mL-1海风藤酮的培养液培养兔2细胞胚胎144h,发育到等于或小于16细胞的胚胎比例为66.9%,对照组为13.5%(P<0.025)。发育到襄胚和孵化囊胚的比例,对照组为39.9%,而试验组发育到囊胚的比例为2.7%(P<0.001),没有胚胎发育到孵化囊胚阶段。试验表明海风藤团对胚胎的体外发育有阻滞作用。试验还表明,兔胚胎可以释放PAF,海风藤国能明显抑制免胚胎培养液所引起的去牌鼠血小板数量下降的PAF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发生培养液中添加孕酮以研究外源性孕酮对牛体外受精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孕酮有助于胚胎的体外发育,其中,10ng/ml孕酮添加组的8细胞胚胎发生率(5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9.0%)(P<0.01);囊胚发生率(18.9%),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P<0.05),但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混合培养系统中的颗粒膜细胞得以实现的,本试验未发现孕酮对胚胎是否产生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TYH受精液中添加促卵泡素(FSH)和苯甲酸雌二醇(E2),检测不同浓度的FSH和E2对昆明小鼠的体外受精率的影响;检测在M16、CZB两种培养液中添加胎牛血清(FCS)与否对昆明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YH中添加1.0IU/mL FSH,受精率和2-细胞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TYH中添加0.1μg/mL E2,受精率和2-细胞胚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在CZB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FCS,可显著减少2一细胞期体外发育阻断,并显著提高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囊胚率,可见,以TYH添加1.0IU/mL FSH和0.1μg/mL E2为受精液,以含体积分数为10%FCS的CZB为胚胎培养液,小鼠胚胎可获得较高的囊胚率.葡萄糖并不是小鼠胚胎形成囊胚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一步添加防冻剂(10%甘油)、12.5%蔗糖一步细管内脱除甘油,37℃温水快速解冻法,对393枚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优良胚胎做了冷冻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对一步细管内冷冻解冻耐受性存在的差异,为哺乳动物胚胎冷冻和移植提供资料。解冻后体外培养结果表明,晚期桑椹胚(包括致密桑椹胚和致密后桑椹胚两个阶段)的抗冻能力最强,体外发育率致密桑椹胚为80.0%(32/40)、致密后桑椹胚为78.0%(32/41);早期桑椹胚和早期囊胚次之,体外发育率为62.2%(28/45)和66.1%(39/59);囊胚和扩展囊胚的抗冻能力最低,体外发育率仅为51.6%(31/60)和54.5%(18/33)。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利用周林频谱仪(WS-302)照射玻璃化冷冻前后小鼠桑椹胚,研究对其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在10%EG溶液中处理5min后移入EFS30中处理1min的二步法冷冻组,解冻后经照射5~20min后的胚胎发育率(95%~100%)与对照组(9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在EFS40中处理1min的一步法冷冻组的胚胎,照射后发育率由对照组的54%提高到97%差异极显著(P<0.01)。改用GFS40一步法冷冻的胚胎照射后的发育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冷冻前胚胎进行照射,其解冻后发育率(87%)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8.
奶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46-3547
[目的]探讨适合于奶牛体外胚胎生产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奶牛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运送时间对奶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并比较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对奶牛卵母细胞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卵巢在37—42℃运输后的成熟率(11.3%)明显低于20—30℃、30-37℃的成熟率(79.3%,85.1%),20~30℃、30~37℃组间差异不显著;运送时间6h后的卵母细胞成熟率(53.2%)明显低于4h内、4—6h的成熟率(85.6%,77.8%),4h内、4~6h差异不显著;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在相同条件下的卵裂率(72.41%,68.18%)、8细胞率(45.24%,47.22%)、囊胚率(25.60%,18.89%)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卵巢在30℃左右4h内运回实验室最适宜,而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在相同条件下发育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平DDGS对奶牛乳产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8头荷斯坦奶牛,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5%(Ⅰ组)、25%(Ⅱ组)和35%(Ⅲ组)的DDGS,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DDGS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平均产奶量为10.99kg·d^-1,比Ⅰ组提高了4.67%,差异不显著(P〉0.05);比Ⅲ组提高了9.03%,差异显著(P〈0.05);②不同处理间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糖和乳蛋白含量,Ⅱ组与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干物质,试验第15天时,Ⅱ组比Ⅰ组提高了4.39%(P〈0.05),比Ⅲ组提高了1.19%(P〉0.05)。根据上述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定,建议奶牛配合饲料中DDGS适宜添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热应激对机体(肝脏)以及生殖系统氧化、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氧化及发育能力的影响,探讨热应激影响卵母细胞及附植前胚胎发育能力的机制。【方法】分别用总谷胱甘肽和微量丙二醛测定试剂盒检测热应激后小鼠卵母细胞、附植前胚胎和组织器官内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TGSH)、丙二醛(MDA)的含量,并且观察后续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母体经35℃处理6和12 h后,其体内的卵母细胞(6 h)和发育至1~3 d的胚胎(桑椹胚前期,12h)的后续胚胎发育率显著降低,胚胎中TGSH含量下降(P<0.01)、MDA含量升高(P<0.01),卵母细胞中二者的含量未有变化;发育至第4天、第5天的胚胎(桑椹胚和囊胚)中TGSH和MDA的含量及胚胎发育率均未有变化(P>0.05);发育至第1~5天的体外培养的胚胎分别经39℃处理12 h后,胚胎中TGSH和MDA及其发育率均未有变化(P>0.05);随着热应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肝脏和输卵管中TGSH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当温度达到41℃时,卵巢和子宫中TGSH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结论】桑椹胚以前的胚胎遭受母体热应激后,发育能力降低,这与热应激所诱导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但是母体热应激后卵母细胞后续胚胎的发育能力降低与氧化损伤无关。体外培养的胚胎经39℃处理12 h后,对附植前胚胎氧化损伤和孵出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