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遗传改良研究与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育种策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汉章 《沙棘》1998,11(4):6-9
在总结我国沙棘遗传改良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沙棘遗传改良的理论及选育的有效方法:即环境效益指数模式的应用在潜在优良性状的隐性基因的发掘;建立了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育种大群体;开展杂交育种:建立育种繁育基地,特别是建高标准的种子园,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2.
以“毛泡桐×白花泡桐”的优良无性系TF33和两个标准对照品种(白花泡桐C001与兰考泡桐C1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泡桐优良无性系干材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 TF33、C001、C125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广泛和显著的变异;(2)3个生长性状(接干高、接干材积和主干材积)与3个干形性状(通直度、接干形数和主干平均削度)为高度变异性状(CV≥30%),CV变幅为33.10%~53.19%;(3)接干因子是影响和决定性状杂种优势最终状况和总体表现的最重要因素;(4)通直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无性系干形遗传改良的关键和瓶颈;(5)多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且不同的性状间相关性变化较大;(6) TF33较C001有显著的材积生长杂种优势,较C125没有显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泡桐良种选育从70年代初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选育出了一批泡桐优良无性系,使我国的泡桐育种研究和泡桐生产良种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概述我国泡桐育种成就,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泡桐良种选育发展方向的意见。1 我国泡桐良种选育的成就我国泡桐良种选育研究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1)选育出一批泡桐优良无性系。根据  相似文献   

4.
湖南杉木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经过近40年的遗传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分别种源,家系,无性系收集了14000多份基因材料;(2)种源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多数性状与产地纬度有密切的线性相关,并为14个省造林综合评选出适生的丰产稳定种源;(3)对14个种子园112个家系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制定了2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标准,确定了木材比重和管胞长度是材性改良的重要性状;(4)在无性系选育方面,对选优方法,标准,不同原始材料优良无性系中选率,无性系与环境互作进行了研究。并选出院 优良无性系89个,材积大于对照50%以上。采穗圃产量提高4倍以上,但杉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要走出困境,在育种策略上,应着重开展杂交育种,筛选正反交均优的组合,建立两个无性系种子园,提高育种效果,降低育种成本。在育种目标上应转向工业用材,装饰材,杉木造纸已走出实验室,是拓宽杉木用途和解决我国纤维浆原料的有效途径。杉木装饰材市场广阔,但需进行遗传改良,为防止人工林地力衰退。充分利用现有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基础。筛选营养捕获量少的无性系造林。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述樟子松引种概况、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与母树林营建、优树选择与种子园建设和杂交育种等遗传改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策略,尤其要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改建或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开展无性系育种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湖南马尾松遗传改良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叙述湖南马尾松20多年来于马尾松群体遗传改良、马尾松优良家系定向选择、马尾松基因资源收集与种子园营建等方面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马尾松遗传改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湖南马尾松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泡桐遗传改良研究已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今后泡桐遗传改良,在基础研究方面应重视对泡桐属内遗传多样性和配合力的研究,建立形式多样的泡桐属种质资源保存库;在应用研究方面重点讨论了今后泡桐遗传改良目标、泡桐遗传改良程序及泡桐种源试验。此外还讨论了建立泡桐无性繁殖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综述云南松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与母树林建立、优树选择与种子园建立等遗传改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策略,尤其要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开展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营建高世代种子园、提高种子园的经营管理,以及加强无性系早期选择等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立辉 《中国林业》2011,(12):55-55
林木育种的任务是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改良程度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繁殖材料造林,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在提高林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强林木抗性以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Henry)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它生长快、分布广、适应性强,其木材材质细密坚韧、纹理直、耐久用.可供建筑、造船、桥梁、土木工程用,同时它还是北方针叶树种中的一个重要造纸树种。我国落叶松的林木改良工作始于60年代,经过“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在落叶松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及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建立起一批落叶松良种繁育基地。50年代末期,国际上已注意到木材材性的遗传变异性,6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等开始了针叶树林性改良的基础研究并陆续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