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在一些水稻产区,采用微贮稻秸饲喂奶牛、肉牛和羊等家畜,普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水稻秸秆中硅酸盐含量较高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要将稻秸调制成反刍动物可食用的微贮饲料。在制作微贮饲料时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讲行(以1吨水稻秸秆微贮为例)。  相似文献   

2.
张丽华 《中国饲料》2021,1(10):58-61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水稻秸秆类型及添加桉树原油对水牛采食量、瘤胃发酵、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将4头带有瘤胃瘘管的水牛按2×2阶乘法随机分配到4组。试验因子为两种水稻秸秆(普通水稻秸秆和尿素处理水稻秸秆)及添加或不添加桉树原油。结果:尿素处理水稻秸秆添加桉树油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水牛干物质和粗饲料摄入量(P<0.05),与未处理的水稻秸秆相比,无论是否添加桉树油,尿素处理水稻秸秆使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14.29%(P<0.05)。尿素处理秸秆组瘤胃氨氮浓度显著高于水稻秸秆组(P<0.05),尿素处理水稻秸秆组氮摄入量和粪氮排泄量较水稻秸秆组分别提高108.44%和84.78%(P<0.05),同时氮吸收和氮沉积量分别提高130.52%和158.50%(P<0.05),而尿囊素吸收、尿囊素排泄及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分别显著提高19.96%、56.45%和57.47%(P<0.05)。尿素处理水稻秸秆添加桉树油较水稻秸秆组(不加桉树油)微生物氮合成效率显著提高42.50%(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补充2?mL/d桉树油可以作为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的调控剂,具有提高微生物蛋白合成,降低甲烷生成的潜力。 [关键词]桉树原油|水稻秸秆|水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6):196-199
汉中市水稻秸秆资源丰富,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处理方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营养价值。本文针对水稻秸秆的营养特点,详细阐述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品质的影响,在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粗蛋白含量,促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为汉中市水稻秸秆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分析测定海水稻秸秆和普通水稻秸秆营养成分,比较了海水稻秸秆和普通水稻秸秆的营养价值差异;对不同干燥时间的海水稻秸秆样本进行物理性状测定和养分分析,明确其饲用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常规养分及RFV、QI和GI方面,海水稻秸秆饲用价值低于普通水稻秸秆;自然干燥使海水稻秸秆和普通水稻秸秆线性密度及剪切力降低,营养成分含量降低,GI显著降低,RFV和QI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饲喂价值的影响,筛选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探索实用的水稻秸秆饲料转化技术,以水稻品种龙粳31秸秆为试验材料,生物制剂共设置 15 个处理,其中4 个酶制剂处理组,1 个菌制剂处理组,9 个酶菌混合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饲喂价值。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各处理组及对照组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MCL2处理组(木聚糖酶1 g/3 kg、果胶酶1 g/3 kg、β-葡聚糖酶1 g/3 kg、乳杆菌3 g/3 kg、纤维素酶1 g/3 kg)pH、氨态氮占总氮百分比最低,分别为3.63、8.58%,乳酸含量最高,为4.14% DM(P < 0.05)|酶制剂处理组及酶菌混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MCL2处理组NDF、ADF、纤维素含量最低,分别为53.06% DM、31.84% DM、21.76% DM|酶制剂、酶菌复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饲喂价值指标总可消化养分(TDN)、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DI)、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乳杆菌处理组(P < 0.05)。生物制剂可改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营养物质的保存量,提高秸秆饲喂价值,从而提高水稻秸秆的可利用率,其中MCL2处理组效果最佳|酶制剂、乳杆菌、酶菌复合处理均对纤维素、半纤维素、DNF、ADF、木质素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且酶菌复合处理添加效果优于酶制剂、乳杆菌。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制剂|青贮发酵|饲喂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饲用油菜(F)分别与玉米秸秆(C)及水稻秸秆(R)混贮的品质,选择初花期的饲用油菜,分别与玉米秸秆及水稻秸秆进行混合,设为FC组和FR组,每组3个水分处理(55%、65%和75%),每个处理6个重复。结果表明:(1) FC和FR组青贮60 d后,65%组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含量下降幅度最小,粗灰分(Ash)增加幅度最小,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pH下降幅度最大,营养成分流失最少,采食率、消化率更高。(2)在FC、FR两组中,65%组乙酸(AA)、丙酸(PA)含量显著低于75%组(P < 0.05),65%组NH3-N、丁酸(BA)含量显著低于55%组及75%组,V-Score评分最高,FC组V-Score评分高于FR组。综上,饲用油菜分别与玉米秸秆及水稻秸秆混贮时,水分控制在65%时发酵品质最好,并且饲用油菜与玉米秸秆混贮品质优于饲用油菜与水稻秸秆。 [关键词] 饲用油菜|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混贮  相似文献   

7.
氨化剂和氨化条件对水稻秸秆氨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不同氨化试剂和不同氨化条件对水稻秸秆氨化效果的影响。水稻秸秆经过氨化后,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质地改善;氨水是进行水稻秸秆氨化的适宜试剂,适宜添加量为8%(含氨20%);水稻秸秆氨化的适宜水分含量为30%,切短2 cm,密度为60 kg/m3;高温氨化秸秆不易长期保存,最好立即利用,低温氨化秸秆则可保存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秸秆主产区三大作物秸秆饲用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评定我国不同地区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3种秸秆营养品质的差异,为各地区秸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河南、四川、湖北、江苏和安徽作为采样点,分别采集玉米、小麦、水稻收获籽实后的秸秆样品,应用湿化学法测定秸秆样品中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采样地点对秸秆营养价值影响不显著(P0.05)。且综合5省3种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营养价值优于小麦秸秆。  相似文献   

9.
杨建华 《中国饲料》2023,(16):77-80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发酵物对水稻秸秆饲料酸化和降解的影响。试验共5组:对照组(不做发酵处理)、试验组1(益生菌)、试验组2(益生菌+纤维素酶)、试验组3(益生菌+木聚糖酶)和试验组4(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将各组水稻秸秆置于避光干燥的条件下15℃?贮存10?d。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5),此外,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显著下降22.71%、34.54%和26.35%(P <0.05);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0.05),同时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中苦味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而甜味氨基酸(脯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对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种植产生大量的作物残渣,其中只有20%用于工业和生活用途。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水稻秸秆常常被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原料。但由于其蛋白质含量低,木质素和二氧化硅含量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受到限制。青贮可以提高水稻秸秆的营养价值,促进其合理利用。影响青贮饲料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微生物菌群和原料的收获条件。饲料添加剂可以控制发酵过程,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稳定性。本文综述了青贮饲料加工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利用添加剂提高水稻秸秆发酵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补充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不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在安阳市东郊乳牛场进行了尿素青贮水稻秸秆饲喂乳牛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硕  邹璇  王明亚  张庆 《草地学报》2021,29(7):1565-1570
为了探究陈皮柑(Citrus reticulata cv.Chachiensis)汁对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在新鲜柱花草和水稻秸秆青贮中分别添加0%陈皮柑汁(对照组),1%和2%陈皮柑汁(试验组),青贮30 d后测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青贮指标,并对青贮发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陈皮柑汁柱花草青贮pH值和氨态氮(Ammonium nitrogen,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数量和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添加陈皮柑汁对水稻秸秆青贮的pH值,蛋白质含量,乳酸含量皆无显著影响;添加陈皮柑汁的试验组,大肠杆菌数量皆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陈皮柑汁能够提高柱花草的青贮品质,其中,添加2%陈皮柑汁的柱花草青贮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水稻秸秆的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旨在从黑白花奶牛瘤胃中筛选出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复合菌系,探讨其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集了黑白花奶牛瘤胃内容物,经富集培养、刚果红染色初筛,耐酸诱导,滤纸降解复筛,酶活力测定,获得高效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6。试验设4个处理组:1)水稻秸秆直接自然青贮(CK)组;2)灭菌后水稻秸秆青贮(IRR)组;3)灭菌水稻秸秆接种复合乳酸菌(CLAB)青贮组;4)灭菌水稻秸秆接种复合菌系(M6)青贮组,分别于青贮3、6、15、45、60和90 d后开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青贮3 d后,M6处理组pH始终低于其他各组,青贮第60天达到最低值(4.62)。青贮45 d后,M6处理组乳酸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青贮90 d达到最高值(23.90 g·kg-1 DM)。青贮15 d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含量在M6组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第90天达到最低值。青贮60 d后,IRR和M6组保持较高水平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次为CLAB组。综上所述,复合菌系M6在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具有降解粗纤维和促进乳酸发酵的作用,添加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可有效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为青贮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绿汁发酵液和脱氢乙酸钠对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鲜水稻秸秆,试验Ⅰ组:鲜水稻秸秆+绿汁发酵液(2 L/t),试验Ⅱ组:鲜水稻秸秆+脱氢乙酸钠(1 kg/t),试验Ⅲ组:鲜水稻秸秆+绿汁发酵液(2 L/t)+脱氢乙酸钠(1 kg/t)4个组。45 d后对水稻秸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水稻秸青贮中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脱氢乙酸钠可显著提高饲料的CP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中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乙酸、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绿汁发酵液或脱氢乙酸钠有助于提高青贮品质,且同时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脱氢乙酸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发酵对水稻秸秆饲料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以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发酵处理组,发酵处理组发酵试剂由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构成;对照组添加等体积无菌水,发酵时间为14?d。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处理的水稻秸秆发酵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及活菌数显著提高(P <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处理组中Observed?species、Shannon、Chao?1和Ace指数显著升高(P <0.05),发酵处理对Simpson指数无显著影响(P> 0.05)。在门水平上,发酵处理显著提高后壁菌门相对丰度(P <0.05),同时显著降低变形菌门和其他杂菌的相对丰度(P <0.05)。属水平上的结果表明,发酵显著提高植物乳杆菌属和柠檬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 <0.05),显著降低布式乳杆菌属和其他杂菌的相对丰度(P <0.05)。  相似文献   

16.
多花黑麦草与水稻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水稻(Oryza sativa)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筛选出适宜的混贮比例。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单独青贮不易成功,与水稻秸秆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均显著降低氨态氮/总氮的值以及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P<0.05),改善了发酵品质;其中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V-Score评分等级为优。从发酵品质以及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多花黑麦草与水稻秸秆以7:3混贮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水稻(Oryza sativaL.)秸秆原料特性与青贮品质的内在联系,选出秸秆适宜青贮的水稻品种。本研究以7个品种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对其青贮前后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品质等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秸秆青贮前后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差异显著,青贮显著降低水稻秸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HC)含量(P<0.05),'展998S/R302’和'展998S/4 W0802’的秸秆青贮前后WS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青贮前后NDF含量均低于其它品种,'展998S/4 W0802’的秸秆青贮前后HC含量均低于其它品种;'展998S/R302’和'展998S/4 W0802’的V-score和有氧稳定性(Aerobic stability,As)均居于前三;原料WSC含量与V-score呈显著正相关(P<0.05),NDF含量与V-score呈显著负相关(P<0.05),HC含量与NH3-N/TN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展998S/R302’和'展998S/4 W0802’是适宜青贮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就目前而言,我国对水稻秸秆的利用尚不充分。而作为人口大国,不仅对粮食需求量大,而且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水稻秸秆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水稻秸秆浪费的原因、水稻秸秆的回收处理和水稻秸秆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饲粮中青贮银合欢添加水平对奶牛瘤胃微生物种群、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12头初始体重为163±16 kg、带有瘤胃瘘管的奶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基础日粮以100%的水稻秸秆为原料,处理组分别用30%、60%和100%的青贮银合欢替代水稻秸秆,奶牛自由采食水稻秸秆和青贮银合欢,每天按照体重的0.2%补充浓缩料。结果表明,用60%青贮银合欢替代水稻秸秆组奶牛瘤胃微生物群,尤其是纤维素分解菌、蛋白分解菌和厌氧真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各组对淀粉分解菌群无显著影响(P>0.05)。原生动物种群数量随日粮青贮银合欢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下降(P<0.05)(P<0.05)。此外,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合成均随着日粮青贮银合欢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其中以60%青贮银合欢组最高。结论:在本试验基础上,用60%青贮银合欢替代水稻秸秆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揉丝处理对不同收获期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及奶牛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样品分别在9月末与11月初采集,经相同试验前处理,共4组样品,分别为9月末水稻秸秆、9月末揉丝水稻秸秆、11月初水稻秸秆和11月初揉丝水稻秸秆。测定样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用尼龙袋法测定上述样品在奶牛瘤胃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得到各营养成分的动态降解参数。结果表明:9月末水稻秸秆CP含量高于11月初水稻秸秆,粗灰分含量低于11月初水稻秸秆。9月末水稻秸秆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11月初水稻秸秆(P 0.05)。揉丝处理对9月末水稻秸秆的DM、CP、ADF的有效降解率(ED)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11月初水稻秸秆的DM、CP、ADF的ED有显著提高的作用(P0.05)。综合得出,9月末水稻秸秆相比11月初水稻秸秆更适合作为粗饲料饲喂动物;揉丝处理11月初水稻秸秆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