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刚毛藻对海参养殖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宗岩 《中国水产》2010,(12):53-53
<正>目前海参养殖已成为山东、辽宁两省沿海水产业的主打品牌,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养殖效益不断增长,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时间的延续,海参病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来刚毛藻的大量繁殖,在某些养殖区域的泛滥成灾不但给海参养殖户的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和不便,而且还引发出许多海参病害和中毒死亡事件,严重地影响了海参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刚毛藻的规律并总结出刚毛藻对海参养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2003年前海参基本没有病害发生,2004年海参病害爆发。从2004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来看,以2-4月份最为严重,7-9月份趋于平缓,进入12月份后又有爆发迹象。海参病害的爆发对海参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海参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生产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海参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海参养殖环境、海参育苗、养殖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简述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海参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海南糙海参苗种繁育技术又有新突破。2017年9月,海南省科技厅组织水产养殖专家对省重大科技项目"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应用"进行现场测产,经全人工繁育,目前海南糙海参苗种达223.1万头,不仅保证了糙海参增养殖苗种的来源,也填补了海南糙海参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空白。糙海参经济价值较高,在国内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它生长迅速、养殖方式简单、病害  相似文献   

5.
<正>2012-2013年,连云港市海洋渔业局等单位在连云港市东西连岛外侧,即苏马湾附近海区开展了小规模的升降式网箱立体生态刺参养殖。升降式网箱立体生态刺参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其为渗透式多层结构,每层吊笼及网箱均构成了海参生长的一个"小生态"环境。通过网箱升降操作避免了沉箱或浮箱单一养殖存在的问题,通过笼内外海水的交换,为海参生长提供丰富的饵料,并能保持水质清新,抑制病害的发生,加快了海参的生长速度。整个养殖过程中不使用药物,保证了养殖海参的质量安全。现将有关技术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A.海参健康养殖技术技术概述:海参养殖作为海水增养殖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在许多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育苗、投石、增殖、管养一套比较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为使海参养殖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出现大规模养殖病害、药物残留及品种退化等严重后果,必须推广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从2004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中可以看出,海参病害以2月份~4月份最为严重,7月份~9月份趋于平缓,进入12月份以来又有爆发迹象。海参病害的发生对海参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海参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苗种问题全人工育苗成功解决了海参养殖的苗种数量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苗种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者。育苗生产不规范,造成苗种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海参养殖生产的全过程。2.环…  相似文献   

8.
海参养殖池塘中几种大型藻类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海参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海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参养殖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夏季高温季节,海参养殖池塘中大型藻类的过度繁殖将会对海参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在海参养殖池塘中发现的常见大型藻类主要有钢丝草、川蔓藻及青苔等。笔者将海参养殖池塘中常见的大型藻类作一总结,以期为海参养殖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1钢丝草1.1危害特征钢丝草繁殖力极强,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繁殖生长,对海参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危害。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的钢丝草会抑制池塘  相似文献   

9.
<正>海参养殖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很大的水产养殖项目,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病害,严重影响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最近日照一家养殖场海参发生病害,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后到我们学院寻求帮助,我们对送检标本进行了处理,以便做进一步研究。外观检查可见海参背部肉刺(疣足)部位发生溃烂形成疥疮。前期肉刺  相似文献   

10.
由于当前海参发病率较高,病害呈暴发之势,几乎波及所有刺参养殖区域,现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刺参养殖的主要问题。为有效地控制病害的蔓延发展,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在购买海参苗时,应从实施健康检查措施抓起,防止携带病原,把好苗种质量关,以增强海参本身对病害的抵抗力和环境适应力,尽量避免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海参池塘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参池塘养殖的模式和人工礁的材料多种多样,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软泥底质的池塘,老化程度严重,清淤困难,海参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病害时有发生,阻碍了海参养殖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是摆在广大养殖者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海参池塘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参池塘养殖的模式和人工礁的材料多种多样,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软泥底质的池塘,老化程度严重,清淤困难,海参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病害时有发生,阻碍了海参养殖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是摆在广大养殖者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秋冬季节海参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参作为海产八珍之一,历来受到大家的宠爱,是鲁菜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如“葱爆海参”、“乌龙奔月”等。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在保健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国内外的推崇。随着海参野生资源的枯竭,养殖海参成了水产养殖业的又一亮点。养殖规模与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一路走高。但是近几年海参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那就是病害严重,大面积海参死亡,越是大个体海参,死亡率就越高,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下面我们就讨论海参的病害。从生物的发展过程来看,海参属于海产无脊椎动物,运动方式为底栖爬行…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海参产业的快速兴起,养殖规模和养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一些养殖病害呈现多发态势,养殖产量也不理想。虽然海参价格还比较坚挺,但是由于养殖产量不高,最终导致养殖效益低下。如在我地区春季多发的肿嘴、化皮、吐脏等现象对养殖产量影响较大,给养殖户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此,在养殖实践中我们对海参病害产生的原因作了研究分析,对海参养殖底质进行取样测定,并施用底质改良剂加以处理,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控制养殖病害的蔓延,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在购买海参苗时从实施健康的检查措施抓起,防止参苗携带病原,把好苗种质量关,以增强海参自身对病害的抵抗力和环境适应力,才能避免和减少病害的发生。一、购买海参苗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参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我国海参养殖和加工现有质量标准的现状和问题,分别从海参养殖、病害检测、产品生产、加工和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海参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探讨了海参产品质量标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13,(9):46-48
A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海参养殖作为海水增养殖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在许多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育苗、投石、增殖、管养一套比较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为使海参养殖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出现大规模养殖病害、药物残留及品种退化等严重后果,必须推广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海参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结合生产实践对海参养殖发病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营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参与承担了中央财政“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落实到盖州市和老边区。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生产中存在的养殖方法落后,养殖模式老套,养殖人员技术欠缺、水域环境恶化、水产病害频发等问题日渐突出。为进一步改善水域养殖环境条件,规范海参养殖,确保海参质量安全,推广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此项目重在指导养殖户规范使用药物,科学使用生物制剂,使养殖环境成为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海参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参是我国的海珍品,近年来已在山东、河北、辽宁等环渤海地区形成大规模养殖,其产值高达几十亿元。但有两个问题严重制约着此项养殖业的发展,一个是病害,特别是海参纤毛虫病危害较大;另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