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混流式干燥机现状的介绍、分析,阐述了目前国内混流式干燥机存在的问题、差距和国外混流式干燥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用于稻谷干燥的机型,根据谷物和气流的流动方向分主要有混流式、横流式、顺流式、顺混流式、逆流式干燥机等。(1)横流式干燥机。横流干燥机可分横流循环干燥机和横流-缓苏干燥机两种。横流循环干燥机为中小型干燥机。日本SDA型横流循环式稻谷干燥机采用较低的热风温度(50~60℃),干燥和缓苏在同一机体内进行。干燥加热时间6~11分钟,缓苏时间60分钟,风量为每100kg稻谷0.5~0.7m3/s,降水量0.6%/h,生产率为160~1000kg/h。干燥原理为低温大风量,薄层多风道,干燥加缓苏的干燥工艺。广东南海和中国农大生产的小型横流循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用于稻谷干燥的机型,根据谷物和气流的流动方向分主要有混流式、横流式、顺流式、顺混流式、逆流式干燥机等。(1)横流式干燥机。横流干燥机可分横流循环干燥机和横流-缓苏干燥机两种。横流循环干燥机为中小型干燥机。日本SDA型横流循环式稻谷干燥机采用较低的热风温度(50~60℃),干燥和缓苏在同一机体内进行。干燥加热时间6~11分钟,缓苏时间60分钟,风量为每100kg稻谷0.5~0.7m3/s,降水量0.6%/h,生产率为160~1000kg/h。干燥原理为低温大风量,薄层多风道,干燥加缓苏的干燥工艺。广东南海和中国农大生产的小型横流循  相似文献   

4.
由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联系电话:0791-3977684)研制开发的5HT-15型堆放式谷物烘干机和5HL-016型流化床式谷物干燥机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2000年通过省机械行业办新产品鉴定,被列为2001年江西省重点推广新产品项目。5HX型循环式谷物干燥机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混流式干燥工艺,其干燥参数采用计算机优化模拟确定,与目前国内同行的几种其他型式的干燥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干燥均匀性好由于采用的是混流式干燥工艺,其均匀性要优于目前市场上的横流式干燥机。(2)干燥强度大、热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风道的尺寸大小对混流式粮食干燥机的干燥效率有很大影响。旨在研究分析混流式粮食干燥机角状盒尺寸对干燥室内风场的场强大小的影响以及对场强均匀度的影响。利用ANSYS/FLOTRAN系统对3种不同尺寸的角状盒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模拟在粮食卸载量、风量以及角状盒形状为定量的条件下,3种不同尺寸的角状盒所形成的风场场强大小和场强分布的均匀度。分析比较3种模拟结果,并选择出场强分布最均匀且场强大小最合理的优化方案以提高干燥机的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6.
脱水菜专用混流式隧道干燥机改进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现有的混流式隧道干燥机进行了改进,用以取代脱水菜生产中普遍使用的风机顶置逆流式隧道干燥机。改进后的干燥机,热空气流动均匀,废气热能合理回收利用,能一次完成干燥。用胡萝卜块做的试验表明,脱每千克水降低能耗3440kJ,节能26%,产品脱水一致,缩短了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5HBT-5.0型玉米种子干燥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干燥机的种子和热空气流动系统进行了分析,表明种子向下通过干燥器时,交替地与热空气呈顺流、错流和逆流接触,属混流式干燥,故干燥后的种子品质好。另外,可以采用较高的热风温度,进行快速高温作业。  相似文献   

8.
根据横流干燥机,顺流干燥机和混流干燥机的具体结构,分析了三种干燥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贯流混流式水轮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贯流混流式水轮机的基本原理、水力性能、水流运动规律及其过流部件的水力设计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进行了转轮的系列开发及实验研究,完善结构设计,推出了3个水头段8个转轮系列的小型机组,可替代中小型水电站应用最广泛的混流式水轮机。  相似文献   

10.
果脯隧道式干燥机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与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果脯隧道式干燥机多段温湿度监控系统.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与工控机为控制中心,基于组态软件的二次开发,对隧道式干燥机多段变温变湿干燥过程的温度、湿度和干燥时间进行实时监控和集中管理.运行试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温湿度的参数设置、实时动画显示、趋势曲线、数据库查询、报表输出打印等功能,温度控制精度为2℃,相对湿度控制精度达到8%.  相似文献   

11.
谷物干燥是农产品收获后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开发性能良好、运行经济、适用于农村的干燥设备,对农业增产减损、提高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逆流干燥工艺和逆流式干燥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并分析了逆流式干燥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湿物料干燥机下进行了分析,针对竹木碎料等粗大颗粒物料的干燥研究了采用两级组合式气流干燥流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设计了两种新型的干燥器和以此为主要干燥器件的两级组合式气流干燥机,对计算作了说明,根据试验结果,证明了本研究设计的干燥机具有较强的干燥性能和较大的物料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3.
谷物干燥机是保证粮食储存、运输、改善谷物形状及提高作物品质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谷物干燥机的设计依据、研究方法、控制过程对于提高干燥能力及谷物干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完善谷物干燥机设计方案及智能控制理论,基于谷物干燥机的应用优势及常见设备类型,系统论述了谷物干燥机的设计方案与参数计算方法,总结了目前常见的谷物干燥机智能控制方法。研究结果对于完善谷物干燥机控制理论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热风干燥是红枣干燥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干燥技术之一。在红枣热风干燥技术的研究方面,干燥设备的工艺优化、干燥室温、湿度等参数的稳定控制等方面仍有待优化与提升。为此,针对目前主要的热风干燥设备的特点,综合南疆红枣的加工特点,利用PLC控制技术与HMI在线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调质红枣干燥机,对干燥机温度进行了多段控制,优化了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实验样机进行了干燥加热试验,测试了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调质干燥机预热阶段试性能良好,在目标温度为60℃时,预热时间为20min,预热效果良好;干燥机出口风温与干燥室内风温温差约为10℃,热风通道中的传热性能良好;风机电流输出稳定,调速性能良好。调质红枣干燥机进行300min加热试验表明:多段控制方式下,电加热器进行分段加热控制,使干燥室温度稳定在目标温度,获得了较优的控制效果。此研究可为南疆中小型红枣干果加工厂干燥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既能起到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用,又能提高粮食品质的功效。据统计,欧美日韩的粮食烘干率达到90%以上,而我国粮食烘干率还不到10%。近年来,国内烘干机行业正在稳步发展,也涌现出了如山东瑞良等一批技术力量强、产品质量过硬的传统粮食烘干机企业,现对瑞良5HRH-35型谷物干燥机机介绍如下:一、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一)结构形式按谷物和气流相对运动方向,谷物干燥机可分为横流、混流、顺流、逆流、顺逆流、混逆流、顺混流等多种形式。瑞良5HRH-35型干燥机采用混流式、循  相似文献   

16.
混流谷物干燥机的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谷物和气流流动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流谷物干燥机的二维干燥模型和模拟方法,编制了混流谷物干燥机模拟软件MFGDS。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与已有的模拟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文的模型和方法将混流干燥机模拟从一维近似模拟提高到二维精确模拟的水平,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功能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最佳的水力性能和水流运动规律出发,对灯泡混流式这种新型水轮机的过流通道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出了灯泡混流式水轮机过流通道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系列,为这种新型水轮机的产品开发和设计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认为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最佳应用水头范围为20~300m。  相似文献   

18.
饲料干燥的目的就是除去饲料原料中多余的水份,以便于包装、运输、储藏、加工和使用。干燥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干燥机的结构不同分类,常用的干燥机有:喷雾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气流干燥机、回转圆筒干燥机、滚筒干燥机、红外线干燥机、高频干燥机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村及农场种粮大户,设计了稻、麦、玉米燃油干燥机,整机设计烘干段采用积木式结构,对烘干箱体等有关结构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简称秧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机静态干燥时存在气流场和电磁场分布不均匀、干燥效率低和干燥品质差等问题,设计了多层盘式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机,并主要对干燥机的微波谐振腔和气流均布室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ANSYS Electronics软件对微波谐振腔馈口不同排列方式进行仿真,根据电磁场强度均匀性及S参数的影响,确定馈口的排列方式及高度;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气流均布室的导流腔高度、气流均布腔高度及导流体底边直径进行优化;以秧盘为试验材料对该机性能和加热均匀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气流均布室出口处气体流速的均匀性指数与优化前相比提高21.26%;微波谐振腔三馈口V-L-L排列方式下电磁场强度均匀性最好且S参数最小;馈口高度为160mm时反射功率最低,比馈口高度为70mm时降低78.13%;相较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秧盘在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方式下干燥速率分别提高291.31%和86.48%,且干燥均匀性更好。该研究可为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机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