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试验采用体重约100kg的育肥猪(公)12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试验日粮(复合酶制剂+基础日粮),通过消化试验测定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日粮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总能、粗蛋白、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7%(P〈0.05)、4.76%(P〈0.05)、12.44%(P〈0.01),8.00%(P〈0.01),经综合分析得出,在生长猪的日粮中加入复合酶可以明显提高日粮的养分和能量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0只1日龄健康艾维因肉鸡为试材,研究在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60 IU/kg)对其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对肉仔鸡的日增重、耗料增重比、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饲粮中钙和磷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24头健康成体獐,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0.2%)、益生菌制剂(EM,0.1%)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单一添加,或与EM同时添加,均能够显著提高獐日粮中粗蛋白质、粗纤维及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利用率。复合酶+EM处理组粗蛋白、粗纤维表现消化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高于对照组5.21%、5.93%(P〈0.05);复合酶+EM处理组钙、铜、锌表观消化率分别高于对照组4.43%、4.67%、5.94%(P〈0.05)。而磷、镁、锰等元素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单一EM处理组对獐日粮中各营养物质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复合酶和益生茵在獐日粮中营养物质利用存在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121 g左右的黄河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90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在日粮中添加0、400、800、1 200、1 600 mg/kg的牛磺酸,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56 d。[结果]牛磺酸提高了黄河鲤鱼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但对粗纤维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添加适宜牛磺酸(800~1 200 mg/kg)能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结论]黄河鲤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800m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投喂高脂饲料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13±2.78)g/尾的健康草鱼幼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第1组为基础组,饲喂基础饲料(脂肪水平为5.09%),第2组为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脂肪水平为8.25%),其余4组为牛磺酸添加组,分别饲喂添加200,700,1 200和1 7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养殖65d后,测定草鱼体质量和体长,并采集尾静脉血样、肝胰脏和肌肉样品,用于测定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1)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草鱼脏体指数(VSI)、肌肉粗脂肪含量、肝胰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壳率(ESR)、肝胰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2)与高脂组相比,添加700mg/kg牛磺酸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P0.05);添加1 700mg/kg牛磺酸显著降低了VSI(P0.05);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ESR,降低了肌肉中粗脂肪含量(P0.05);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200~1 200和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肝胰脏SOD和CAT活性,1 200和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血清中SOD和CAT活性(P0.05);当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700~1 200,200~1 700mg/kg时显著降低了肝胰脏、血清中MDA含量(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高脂饲料显著降低了草鱼幼鱼的肌肉品质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投喂添加适宜剂量(700~1 2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促进了草鱼幼鱼的生长,改善了肌肉品质,提高了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峰  施培松  文华  魏开建  严安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57-1059,1125
[目的]探讨酶制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得到合理利用的途径。[方法]在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01、503、00 mg/kg),N-蛋白酶(0、50、100 mg/kg)、淀粉酶(02、004、00 mg/kg)和纤维素酶(02、004、00 mg/kg)4种单体纯酶,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将4种单体酶配制成复合酶制剂,研究外源酶制剂对草鱼鱼种的生长及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4种单体酶对草鱼鱼种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木聚糖酶>淀粉酶>N-蛋白酶>纤维素酶;外源复合酶对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N-蛋白酶。外源复合酶的适宜配方为:木聚糖酶300 mg/kg、淀粉酶200~400 mg/kg、N-蛋白酶0~50 mg/kg和纤维素酶0~200 mg/kg。[结论]饲料中添加外源复合酶可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提高草鱼对饲料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不同锌水平日粮对生长期雄性梅花鹿饲料消化率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头生长期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5组。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锌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mg/kg、15mg/kg、40mg/kg、100mg/kg,试验期90d。结果表明:(1)不同锌水平日粮对生长期雄性梅花鹿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钙、磷的消化率均比A组有增强的趋势,但除中性洗涤纤维外,其它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显著水平(P〉0.05)。(2)不同锌水平日粮对生长期雄性梅花鹿血清锌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3)不同锌水平日粮对生长期雄性梅花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磷酸肌酸酶活性均有影响,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水平有随日粮加锌量的不同而呈增加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综合不同锌水平试验鹿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本次试验研究表明: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5mg/kg。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 500 mg/kg 3种复方中草药,记为福乐兴Ⅰ、福乐兴Ⅱ、福乐兴Ⅲ,共4个处理组,饲喂平均体重(134.3&#177;12.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以增重率,饲料系数(FCR),肌肉基本成分,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等指标为判据,考察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8周后,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156.29%、164.32%、161.28%和146.7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福乐兴Ⅰ组草鱼增重率提高5.14%(P〈0.05),添加福乐兴Ⅲ组增重率降低6.87%(P〈0.05),FCR升高6.58%(P〈0.05),添加福乐兴Ⅱ对增重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对草鱼肌肉基本成分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方面,福乐兴Ⅰ对SODL、SZ、AKP和BCHE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福乐兴Ⅱ、Ⅲ组血清SOD、LSZ和BCHE活性不同程度升高(P〈0.05),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福乐兴Ⅰ对草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草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无影响;福乐兴Ⅱ、Ⅲ可显著改善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但福乐兴Ⅲ也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择相同条件下饲养的3周龄的珍珠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每组试验鸡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0.1%和0.5%分别为试验I组和试验II组。试验结果表明:0.1%复合酶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88%、10%,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12%(P﹤0.05);料重比降低了10%差异显著(P﹤0.05);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了13%差异显著(P﹤0.05);而添加0.5%复合酶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珍珠鸡饲料中添加0.1%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约60 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4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和900 mg/kg甘草提取物,试验期12周。【结果】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900mg/kg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肥育猪的屠宰率、胴体长和瘦肉率在4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900 mg/kg添加组的眼肌面积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甘草提取物提高了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可显著的提高肌肉中油酸的含量(P0.05),且添加甘草提取物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600、900 mg/kg添加组育肥猪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0、900 mg/kg添加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不影响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了肥育猪的眼肌面积,增加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改善了肉质。综合试验中育肥猪生长性能、肉质性状等指标,建议生长育肥猪中甘草提取物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900mg/kg。  相似文献   

11.
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025,0.050,0.100,0.200,0.400,0.800 mg/kg的维生素B12,研究不同含量维生素B12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组分、造血机能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维生素B12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12添加量为0.100 mg/kg时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0.050 mg/kg时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维生素B12的添加对试验鱼的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分别在0.100 mg/kg和0.200 mg/kg时最高,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维生素B12的添加对红细胞计数无显著影响;维生素B12对草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影响。草鱼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维生素B12添加量回归方程表明,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B12适宜添加量为0.094 mg/kg。  相似文献   

12.
以VC磷酸酯为VC源,配制VC添加量分别为0mg/kg(对照组)、100mg/kg、200mg/kg的3组实用饲料,喂养体重(614.9±6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探讨VC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100mg/kg或200mg/kg,均可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草鱼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饲料中VC添加量≥100mg/kg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VC添加量达200mg/kg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溶菌酶(LSZ)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实用饲料中添加VC能促进草鱼成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以生长性能为指标,草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VC添加量为100mg/kg。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饲料中葡萄糖酸铬添加量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4.18"0.38)g的锦鲤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鱼共525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葡萄糖酸铬的试验饲料,其中Cr3+含量分别为0、0.1、0.2、0.4、0.8、1.6、3.2 mg/kg(饲料)。结果表明: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为0.4 mg/kg时,锦鲤增重率(B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添加葡萄糖酸铬能显著提高锦鲤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P0.05),血糖(GLU)含量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为0.4~1.6 mg/kg时显著降低(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为0~0.4 mg/kg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量超过0.8 mg/kg时TG和T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锦鲤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力均随葡萄糖酸铬添加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分别出现在0.4、0.8、1.6 mg/kg葡萄糖酸铬添加组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葡萄糖酸铬添加量超过0.4 mg/kg时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能促进锦鲤生长,降低血糖含量,提高肝胰脏抗氧化能力,以增重率为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锦鲤饲料中最适Cr3+含量为0.24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溶菌酶制品0(对照)、100、200、300、400和500mg/kg,每组设置5个重复,饲喂草鱼(6.93±0.27g)60d,旨在根据草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评价溶菌酶的添加效果,并确定其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有显著影响。试验前45d,试验组的草鱼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d时,100~300mg/kg组的草鱼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400mg/kg组和500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草鱼的饲料系数随饲料中溶菌酶含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200mg/kg组饲料系数最低。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对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结果表明,200~500mg/kg组的草鱼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mg/kg组。饲用溶菌酶对草鱼内源免疫酶活性和内源消化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溶菌酶制品对常见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综合草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认为该试验条件下溶菌酶制品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00~300mg/kg。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28%,32%,36%)条件下,于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150,200,250mg/kgL肉碱,研究其对鲤鱼(Cyprinus carpioL.)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末添加150mg/kgL-肉碱处理组鲤鱼体重最大,低蛋白水平饲料添加L-肉碱后鲤鱼增重率最大,肌肉业蛋白质含量相对增加了3.13%,肌肉粗脂肪含量相对降低了11.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在不同饲料蛋白质含量相对增加了3.13%,肌肉粗脂肪含量相对降低了11.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在不同饲料蛋白质含量条件下,添加外源性L-肉碱可明显促进鲤鱼的生长,改善肉质质量,在较低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添加一定量L-肉碱,可使鲤鱼的生长速度和肌肉营养成分达到较高蛋白质含量饲料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摘要:研究饲料中铜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为饲料中铜的安全添加提供理论依据。用铜含量分别为9.38(对照),28.17,46.21,80.07,208.54,439.50,679.72,873.37,1 365.42mg/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25.57 ± 0.47)g的草鱼56d,每14d取样1次。结果表明:饲料铜含量对草鱼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水分、鱼体粗脂肪和鱼体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铜含量≥87337mg/kg时,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铜含量的升高,草鱼肌肉铜含量无显著变化(其含量为1.52~1.65mg/kg),铁含量显著升高,锌含量则仅在14d时显著降低;肝胰脏铜含量显著升高,56d时,在铜含量1 365.42mg/kg的试验组达到22.97mg/kg;肝胰脏铁含量14d时显著升高,但在56d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肝胰脏锌含量在14d时显著降低,而在56d时,饲料铜含量≥439.50mg/kg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草鱼肝胰脏和肌肉中铜含量均低于我国水产品相关标准中规定的铜的限量。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省岳阳洞庭黄龙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的鱼池中,分别投喂桂牧1号草、美国矮象草、苎麻3种饲草,研究草鱼主养池塘中鱼类的生长及效益。15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桂牧1号草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鲢鱼和青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美国矮象草组中的鳙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桂牧1号草组鲢鱼成活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的草鱼、鳙鱼、青鱼成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总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为934.25 g/m2、26 967.75元/hm2。综合分析,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生长良好,且养殖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VA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饲料中VA适宜的添加量。【方法】采用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白糊精为糖源、玉米胚芽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作为基础饲料,配制VA水平为0(对照组),810,1 620,2 520,3 224,3 980,7 950,16 386 IU/kg的8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0.79±0.52) g的草鱼12周,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试验结束后测算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营养成分以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草鱼幼鱼,在试验后期有8.33%出现眼球突出、尾鳍充血的症状,添加VA试验组的草鱼未出现类似症状;饲料中VA含量在0~1 62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随饲料中VA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VA含量>7 95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类似,而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相反;VA对草鱼成活率和全鱼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中缺乏VA会显著降低血清中ALP的活性,同时显著提高GPT和GOT的活性(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缺乏VA会引起草鱼幼鱼眼球突出、尾鳍充血和肝功能异常,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A会促进草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但过量的VA会降低草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对草鱼体质量增长率与饲料中VA含量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可知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VA的需要量为1 653 IU/kg,同时建议饲料中VA含量不宜超过7 950 IU/kg。  相似文献   

19.
投喂皇竹草和配合饲料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短期内投喂优质牧草对大规格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以皇竹草、配合饲料在半径为5 m的圆形室内水泥池中饲养初始体质量为(2.0±0.1)k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分别记为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每天于8:30和16:30投喂两次,试验时间为3个月,试验结束时对其生长、体型和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牧草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均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而空壳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组草鱼肌肉中普通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月桂酸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牧草组和配合饲料组草鱼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53%和19.33%;牧草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85,配合饲料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67,其组成均符合FAO/WHO的标准;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草鱼肌肉中均含有19种脂肪酸,其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n-3 PUFA/∑n-6 PUFA值分别为25.80%和22.56%。研究表明,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在不降低肌肉营养物质含量前提下,摄食牧草的草鱼具有出肉率高、体型好等优点,更符合商品鱼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