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荣源4号’是从‘绿波’变异中选出的核桃新品种,2017年3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树势健壮,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耐寒、耐旱、耐瘠薄,是优质商品核桃生产的理想品种。本文从苗木培育、建园、后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地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以‘吉塞拉6’砧大樱桃‘瑞德’‘齐早’‘鲁樱3号’‘拉宾斯’等8个品种作为调查对象,试验进行了物候期特性、果实品质、丰产性等生理指标调查。对各品种的物候特征、果实品质、单株产量以及667 m2产量等指标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瑞德’‘齐早’‘鲁樱3号’‘拉宾斯’‘俄罗斯8号’‘柯迪亚’6个品种综合品质高,丰产性强,抗晚霜,可作为陇东地区大力推广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豫石榴4号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石榴4号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豫石榴1号为母本、豫石榴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6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枝条节间短、早实性强、完全花率高、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果实着色早,色泽艳丽,品质佳,商品价值高,是一个优良的鲜食品种。在品种选育的同  相似文献   

4.
5个果桑品种(系)的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推广的新优果桑品种,以生产中主栽的‘大十’‘红果2号’以及新选育的‘优系1’‘优系3’‘优系2’为供试品种(系),测定其经济性状和各营养物质含量,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系)的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按营养品质好坏排序为:优系1优系3大十优系2红果2号,优系1是一个优良的加工品种,优系3是一个鲜食口感好、营养保健价值高的鲜食兼加工品种,优系2是一个好的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5.
对在甘肃核桃主产区引进的10个核桃栽培品种从树种特性、坚果品质、丰产性、抗逆性等4方面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筛选出‘丰辉’‘清香’‘辽宁4号’‘中林1号’等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甘肃核桃主产区集约化生产的主栽品种;‘元丰’粗脂肪、矿物质养分高,产量高,但坚果果个小,可作为油用品种规模化栽培;‘晋龙1号’‘晋龙2号’前期产量低,但树体高大、抗性好,可在劳动力少、土地充裕地区作为生态经济林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6.
‘雾灵紫肉’山楂是兴隆县林业局于1990年从当地品种资源中选育的晚熟、红色果肉优良单株,母树位于六道河镇三道河村。果实中大,扁圆形或扁圆球形,平均单果重7.41g,最大单果重9.1g,果面光滑,有蜡质,果面红紫色,果肉紫红色,致密而细硬,可食率81.2%,风味甜酸,果实极耐贮藏,普通土窖可贮至翌年6月中旬,贮藏期240d以上。果枝连续结果 3~5a,序平均坐果12.3个,丰产、稳产性强;果实适宜鲜食、加工和切片。10月中旬成熟。按照品种选种程序进行了初选、复选及区域试验,结合专家鉴评和营养成分化验确认该品种为性状独特的珍稀资源,2015年12月15日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种。编号冀S-SV-CP-028-2015,学名:Crataegus Pinnatifida‘Wuling Zirou’。  相似文献   

7.
树莓在石家庄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引种的树莓品种的物候期、结果母枝数量、果实成熟情况、树势状况等生长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经比较发现树莓 4、7、10、32号果个较大 ,酸甜可口 ,适合鲜食。 35号丰产性强但味道偏酸。 2 7号果个较大 ,丰产性强但籽硬 ,适合加工。 5 8号丰产 ,口感较好 ,果个中等。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遵化市于2002年引进辽宁5号,通过6a观察,该品种表现短枝率高,早果性、丰产性强,早熟,坚果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昌紫核桃1号’优良无性系是昌宁县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办公室从本地核桃栽培优良品种中,经过13年时间选育出的适合本地发展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出仁率47.3%,口感香糯甘甜,连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普通干藏中,是目前发现最耐贮藏的品种。2019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昌紫核桃1号无性系”(良种编号:云R-SC-JS-037-2019)。  相似文献   

10.
‘绿香’核桃是鲜食型早实核桃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寒、抗病、早实、丰产、优质、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适合鲜食和仁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绿香’核桃新品种的特性及苗木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黑果枸杞‘黑杞1号’和宁夏枸杞‘宁杞7号’的1年生幼苗为试材,用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枸杞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枸杞在NaCl和Na_2CO_3胁迫下,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不同盐不同品种间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生长特性方面,盐胁迫主要影响株高和基径;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盐胁迫主要影响的参数有P_n、G_s、C_i、T_r、Ф_(PSⅡ)、F_o、F_m、F_v/F_m、C_(qP)、C_(qN)、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其中,P_n、G_s、C_i、F_o、C_(qP)、Ф_(PSⅡ)和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T_r、F_m、F_v/F_m、C_(qN)、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NaCl胁迫后,‘黑杞1号’和‘宁杞7号’幼苗的生长量、光合速率分别在1.3 mol·L~(-1)和1.2 mol·L~(-1)时达到最高值,在1.5 mol·L~(-1)时,达到耐盐极限值;Na_2CO_3胁迫后,‘黑杞1号’和‘宁杞7号’幼苗的生长量、光合速率在0.1 mol·L~(-1)时达到最高值,分别在0.4 mol·L~(-1)和0.5 mol·L~(-1)达到耐盐极限值。所以,‘黑杞1号’耐盐能力强于‘宁杞7号’,且Na_2CO_3对枸杞幼苗影响显著大于NaCl。  相似文献   

12.
优质抗缩果病、抗裂果枣树新品种‘曙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曙光’是从河北省太行山区‘婆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优质抗枣缩果病、抗裂果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2.2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8%,酸甜味浓。丰产稳产,抗缩果、抗裂果,适宜干制,适合于河北枣区、河南枣区、山西枣区栽培。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3.
为给花椒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武选2号’‘武选3号’2个无刺优树嫁接繁育的无性系作为试验对象,与原品种‘大红袍’在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及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个优树无性系其物候期、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与对照基本一致,且皮刺明显减少,能够提早丰产,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为升级换代适应新疆发展的制干枣品种,以引进新疆的30个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初步筛选出适宜新疆枣产业发展的制干枣品种。对各品种的主要物候特性、树体发育进行定株观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结果表明:完熟期最早的品种为新乐大枣,最晚的是万荣楼疙瘩枣;树体发育良好、树势较强的品种为陕西面枣、鲁枣5号和新乐大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较优的品种为新郑大枣、轱辘枣、金丝1号、驴粪蛋、鲁枣12号。各品种的物候表现与树体发育情况均说明所引品种能够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树体生长状况、单株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认为新郑大枣、轱辘枣、驴粪蛋、鲁枣5号和鲁枣4号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并且具有较优的丰产性和果实品质,可以进一步作为中试制干品种进行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5.
枣树的结实特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北沧县枣种质资源圃的124个枣品种和山西太谷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的156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枣树的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枣树种质可分为自花可育、自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3类,其中自花可实不育是基本类型,它与自花不实和自花可育类之间可相互转化,而自花可育和自花不实之间相互转化极少;在自然(异花)授粉条件下供试品种均可结实,但育性有不育和可育2类,其中可育的占42.31%。枣树的结实性和育性因基因型(品种和品系)、年份、地区、树冠方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基因型;供试品种间自花结实率(吊果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61.54%和0~100%,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4.17%~136.84%和0~100%;36个金丝小枣品系自花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89%~163.64%和0~6.98%,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10.71%~138.89%和0~90.00%;5个无核小枣品系的分别为1.10%~81.72%,0~100%和8.06%~137.04%,0~2.70%;3个冬枣品系的分别为25.00%~62.93%,0~1.37%和11.32%~89.23%;不同年份...  相似文献   

16.
选育速生、抗旱广适的刺槐品种是黄淮流域的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所需。‘民刺1号’为自然选择品种,优树选自民权林场,经多点多年对23个优良无性系进行选育研究,结果表明,‘民刺1号’无性系在民权、西华、洛宁3个试点试验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豫刺1号’和其他刺槐品种。对‘民刺1号’、‘豫刺1号’(CK)、M3、M24、M30、R5进行抗干旱能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民刺1号’和‘豫刺1号’叶片Pn始终明显高于其他刺槐品种。持续干旱胁迫下,‘民刺1号’能有效通过降低Pn、Tr,大幅提高WUE来适应逐渐加剧的水分胁迫,耐干旱能力优于抗干旱的‘豫刺1号’。区域化试验结果表明,洛宁试点造林成活率略低,但该试点9年生‘民刺1号’较‘豫刺1号’的材积分别高出民权试点和西华试点9.44%和14.66%,胸径和高度增益也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蓝莓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2012年由山东省引入‘莱格西’‘布里吉塔’‘奥尼尔’‘夏普蓝’‘灿烂’‘贵蓝’6个蓝莓品种在湖南森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科技园进行了对比试验。连续4 a测定了树体生长量、抽梢特性、枝条结果能力、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以其平均值作为蓝莓品种生产特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灿烂’品种明显优于其它5个品种,其树体高大茂盛,苗高73.66 cm,冠幅88.38 cm,平均单果质量1.74 g,单株产量1.16 kg,可以作为早产、高产的优良品种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野生种和栽培种榧籽后熟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榧树营养物质转化及其后熟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高榧籽后熟品质和香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4种榧籽(栽培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野生种:木榧)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堆沤温度[(20±2)℃,记为T 20;(30±2)℃,记为T 30 ]处理下4种榧籽的种衣颜色并测定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油率及各脂肪酸组分等指标。【结果】1) 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2)堆沤前,木榧和丁香榧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余2种榧籽。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和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3种榧籽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3)堆沤前,朱岩榧和东榧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丁香榧和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除木榧外,其第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除朱岩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4)堆沤前,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均为丁香榧>东榧3号>朱岩榧>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丁香榧和东榧3号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朱岩榧次之,木榧最低。【结论】堆沤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3种栽培种榧籽的品质明显优于野生种木榧。堆沤后熟处理后,4种榧籽的营养物质均存在淀粉下降和油脂增加,其中栽培种东榧3号的含油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丁香榧,野生种木榧最差。可见,尽管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不同品种榧树后熟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但后熟温度上升可明显加快榧籽的后熟进程,主要表现在淀粉分解加快,蛋白质和油脂的合成加快。  相似文献   

19.
对‘凤丹’牡丹、‘香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等3个油用牡丹品种在福建闽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籽量及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能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幼树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丰产性表现一般、果实经济性状较好,在闽北高海拔地区可适量推广种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香丹’牡丹幼树能正常开花结实,果实经济性状一般,丰产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紫斑牡丹品种表现较差,幼树能存活,但树体生长基本停滞,开花少,且不结实,不适宜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给河南地区柿主栽品种的选择和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河南柿果品竞争力,促进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柿生产栽培中常见的几个品种及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以品种的单果质量、风味、肉质、果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单宁含量、种子数量10个指标作为评价目标,对河南地区的‘黑柿1号’‘红灯笼’‘火罐柿’‘八月黄’‘方柿’‘次郎’‘阳丰’‘新秋’‘禅寺丸’9个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柿1号’‘红灯笼’和‘火罐柿’3个涩柿品种和‘阳丰’‘次郎’‘新秋’3个甜柿品种综合品质优异,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