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掌握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发展现状,对河南省柿主栽区南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等6个地区的11个县(市区)的柿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有至少70个柿品种,有许多优良和新颖的品种,资源利用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上应通过品种改良和商品化栽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粤东地区柿品种丰富,本文通过实地考查,选择8个粤东代表性柿品种为材料,通过考察叶、芽、花、果、种子的30个生物学性状,以及果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黄酮、单宁含量等理化性状,对粤东柿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所选八个品种的生物性状、理化性状有明显差异。其中,八个柿品种在叶型、花型和果型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果实成熟期跨度为9~11月;大红柿的单宁和黄酮含量相比较为较低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野山柿两个品种与之相反。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粤东地区存在丰富的柿果资源,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调研、评估和保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揭示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分析不同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判断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品种。【方法】以柿近缘种君迁子、油柿、浙江柿、美洲柿、金枣柿及柿变种野柿共计9份材料作为对照,从已发表的柿属植物 SSR 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柿主栽品种(18份)、农家品种(55份)及野生资源(20份),共计93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利用17对 SSR引物对102份材料进行 PCR扩增,共得到159个不同的 DNA片段(即条带),平均每对引物9.35个,范围为5~14个,扩增条带最多的引物有2对,分别来自位点 ssrDK11/DQ097479和ssrDK14/DQ097482,最少的来自位点8125/DC592401;所得到的所有条带均具有多态性;共得到508个谱带类型(即带型),平均每对引物29.88个,范围为8~53个,最多的引物对来自位点 ssrDK11/DQ097479,而最少的则来自位点5553/DC585710;特异带型总数为267个,平均每对引物15.71个,范围为2~37个,最多的依然来自位点ssrDK11/DQ097479,最少的同样是5553/DC585710;特异带型比率73.68%~25.00%;种质鉴定率1.96%~36.27%;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8397,范围是0.4667~0.9647; 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2.6586,范围为1.1121~3.5967;平均观察杂合度( Ho )为0.7774,范围是0.1471~0.9608。综合对比,ssrDK11/DQ097479、ssrDK14/DQ097482和mDp17/EF567410这3个位点遗传变异程度最高。主坐标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柿及其近缘种彼此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柿种下所有资源单独聚为一大类,能够与近缘种区别开;与其他近缘种相比,美洲柿与柿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扩增的位点可鉴别所有供试资源,并可判断部分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品种。【结论】河南省柿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程度较大,杂合程度高,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所用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柿种质资源鉴定。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内37份金枣柿和3份农家柿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表型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指标,分析不同产地金枣柿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金枣柿枝、叶、芽等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23%23.54%,其中萼片长与柿蒂长变异系数最大,果形指数、叶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果实营养成分在单株间的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9.58%66.21%,平均变异系数为37.89%,变异程度高于表型性状;21对SSR多态性引物可从40份材料中扩增出381个DNA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89%,UPGMA聚类分析显示,所选SSR标记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74时将40个试验单株分为3类,主坐标分析所得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为金枣柿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引种日本甜柿气候生态适生区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柿(DiospyroskakiL.)是重要的栽培果树,通常可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其中,甜柿的主要特征是其果实成熟时能自然脱涩,可从树上直接采摘鲜果食用,风味甜脆爽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日本是世界上甜柿栽培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据统计,1987年日本已登记注册的甜柿品种约有143个[1]。我国的柿品种几乎都是涩柿。自80年代以来,我国引种日本甜柿已从种质资源收集为主、零星种植进入有计划的引种试验和示范推广阶段[2]。甜柿因其果实的独特特性对栽培区立地条件的适应性比涩柿狭,低温地区因积温不足,会使其果实的自然脱涩不完全;温…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农家柿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76份农家柿品种进行表型分析与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描述性状呈现多样性,果实、叶片、枝条等组织器官形态特征均有丰富的变化;数量性状各指标变异系数为0.11~0.88,变异程度较高。对农家柿品种进行数量性状分级:当以单果质量81、123 g为分级点划分时,小果型品种占30%,大果型品种占30%,中果型品种占40%;当以果形指数0.9和1.1为分级点划分时,扁果形品种占30%,圆果形品种占40%,长果形品种占30%。对表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可归纳出综合因子,第1、2、4主成分分别归纳为果实综合因子、叶片综合因子、枝条综合因子,第3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并可去除特征向量值绝对值在0.50以下的指标,实现指标的优化;对优化的指标进行Q聚类分析,在不同分划线和阈值处,各类群特征表现各异,聚类结果与柿传统形态学分类较相符,并可将金枣柿系列和其它柿品种明显分为两类;R聚类分析则显示较多果实性状聚为一类,枝条、叶片等性状并未有明显规律,但却发现一些与柿营养生长相关的表型性状聚为一类。本研究也初步解决了农家柿品种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和聚类分析,最终确认这76份农家柿品种实际品种数量为68个。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分析湖北不同分布区山桐子野生种质资源情况,比较其生长、果实、产量、含油率等通过调查分析湖北不同分布区山桐子野生种质资源情况,比较其生长、果实、产量、含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发现湖北山桐子野生资源变异丰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野生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鄂西南地区山桐子表现优良,经济潜力巨大,其它地区山桐子含油率相比鄂西南地区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可通过人工杂交,将优势性状聚合,开发扩大山桐子利用潜力,提高山桐子经济价值,促进山桐子作为木本油料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油松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了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4省区16个县(区、旗、局)油松天然种质资源847份,并对调查林分生长量及果实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柿种质资源果实表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河南省柿资源鉴定、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南阳、平顶山、安阳等柿主产区共收集了柿资源123份,并按照行业标准NY/T1309-2007对这些柿资源的果实表型性状进行了描述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柿资源非常丰富:标准中的柿果形状共分17种,河南省的柿果形状共有15种,仅缺少升状形和长形;标准中的溢痕类型共分7种,河南省的柿资源都具有;标准中的果顶形状共分15种,河南省的柿资源中仅缺少广尖、奶凸和扁尖这3种;标准中的柿蒂形状、萼片形状、萼片卷曲姿态分别分为4、7、6种,河南省的柿资源中也都具有同样多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涩柿果实鲜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涩柿品种,通过对比六倍体和九倍体涩柿的鲜食品质,探讨倍性对柿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柿良种选育和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_2脱涩法,对95个涩柿品种的硬果进行处理,然后对各品种果实的脱涩难度及口感风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易脱涩且口感风味佳的品种,分别对其果实鲜食特性,即表型指标、内在营养指标以及耐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果实易脱涩的品种68个,较易脱涩的品种21个,难脱涩的品种6个,且不同品种涩柿果实经脱涩后鲜食的口感风味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6个,包括3个中国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七月早’‘中柿1号’,以及3个日本九倍体品种‘平核无’‘大平核’和‘刀根早生’。3个九倍体品种的果形指数较小,果型属于扁果形,且其果皮色泽较为亮丽,外观指标整体优于六倍体品种。6个品种果实经脱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中柿1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其最不易脱涩,且易褐化,耐储性最差。3个九倍体品种在果实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方面显著高于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和‘七月早’,但其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九倍体品种果实更易脱涩,脱涩后不易褐化,耐储性较好。【结论】不同涩柿品种果实脱涩难度和鲜食风味品质不同,九倍体品种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及耐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适合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鲁山县柿树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是我国柿子重点产区,全省鲜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位于河南省中部、  相似文献   

12.
在白及资源调查和收集过程中,发现白及花型、花色、花期、叶片形态等多个性状变异程度较大.本研究收集了来源于四川和云南的白及资源30份,克隆并分析其nrDNA ITS和叶绿体ycf1基因差异,发现ycf1基因差异小,ITS基因差异较大,根据ITS序列差异,将白及聚类为3个支系,结合白及的表观性状,发现白及ITS序列与其花期...  相似文献   

13.
湖北麻城是我国油茶主要产地之一,拥有十分珍贵的早熟油茶种质资源。为了科学评价该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以便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文中从该地的实生早熟油茶群体中选取50株油茶样株,分单株采集样品,对其果实成熟期、果实颜色、果实形状及果实数量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该地早熟油茶果实的成熟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颜色主要有青色、红色、黄红色和青红色;果实形状有橄榄形、卵形、球形和桔形4种,其中以球形为主;果实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12.21%~42.19%之间,其中,单果籽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果实12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296~1.706之间。以上结果表明,该地早熟油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河南柿品种资源与生产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是全国柿三大产区之一 ,现有栽培面积 3 67万hm2 ,年产柿果 1 4亿kg。近年来开展了资源调查、丰产栽培、柿果加工、日本甜柿引种等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品种混杂 ,产量不稳 ;各地生产缺乏集约化经营 ,零星栽植较多 ,营销体系不健全 ,柿子生产尚未形成产业化开发 ;缺乏柿贮藏和深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北方是我国柿主要产区,包括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省,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80%~90%。北方柿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其中尤以磨盘柿、牛心柿、八月黄、水柿等为代表品种。从优良品种、合理修剪、保花保果等方面阐述了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楸树不同种质叶片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湖北襄阳楸树种质资源库内收集保存的100份不同种质的叶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叶柄长度的变异最大,叶宽变异居中,叶长变异最小.同时,不同种质在叶长、叶宽、叶柄长等指标间均存在丰富变异,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各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数进行估算,不同种源内各无性系间除山东种源的叶长性状、安徽种源的叶宽和叶柄长性状差异不显著外,其它种源的各性状间都差异显著.其中无性系叶片宽长比的重复力最高,达60%,其次是叶片长度,其重复力为46.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查清甘肃省内核桃资源的种类、类型、特点及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现状,筛选具有优良和特异性状的实生单株,为甘肃省核桃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4—2018年,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行业推荐、产地报优等方法,分析了甘肃各地的核桃地理分布情况、种质资源类型与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所调查和收集的资源坚果的表型性状和核仁营养成分,筛选出具有优良或特异性状的核桃资源。【结果】甘肃核桃的分布地位于北纬32°46′~39°49′、东经39°43′~35°32′;横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4个气候带,有陇南南北秦岭山地、陇东丘陵沟壑、陇中及陇中西南部、河西走廊等5个自然分布区域,其垂直分布于海拔849~2 034 m的地域内;调查并收集了地方种质资源658份,初步建立了甘肃核桃种质资源信息库,完成了对甘肃核桃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对246份核桃坚果样品的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坚果形状有12种之多,其单果质量为3.70~20.94 g,横径为23.00~40.87 mm,分别有58.0%和93.3%的坚果样品达到了国家特级及Ⅰ级标准;核壳厚的变幅为0.79~3.10 mm,有利于生食或加工的薄壳及较薄壳资源占调查样株总数的57.1%。核仁检测结果显示,有1株高脂肪和2株高蛋白质资源;核仁中的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ω-6)和α-亚麻酸(ω-3)的含量之和为78.3%~53.9%,说明甘肃地方核桃资源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初步探究了甘肃核桃的起源与历史,认为甘肃核桃由原产于陇南白龙江流域和经"丝绸之路"引入的两部分组成。【结论】筛选出了15类53株具有优良和特异性状的实生单株,为甘肃核桃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11月对云南及周边麻疯树种质资源调查并收集200余份种子,进行了种子和种仁含油量评价;通过选取代表样地,即云南双柏南布河边及昆明东川区炭窑子,进行了工业出油率评价,发现种子工业出油率33.38%~44.90%;选取6个代表样地评价了种质资源的生物学性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四川宁南种子千粒重713.90 g,6个样地平均种仁含油量60.52%,云南宾川种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9.68%;云南育种工作者利用收集的种质资源,以高产、种壳薄脆、高含油量等为选育目标,其中选育出麻疯树高产品种2个、高含油量品种4个、高油酸品种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