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背景下森林碳汇领域人才培养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森林碳汇产业成为中国林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之一。从挖掘与提高现有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碳汇产业的经济管理、森林碳汇的行政管理、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的发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相关技术的推广等6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森林碳汇领域对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周期长,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培养的人才“产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建议高等林业院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及早增设森林碳汇本科专业,并在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森林碳汇二级学科,以满足碳汇林业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提出森林碳汇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应包括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森林碳汇生态经济和碳汇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2.
试论广东碳汇林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碳发展是新时代的趋势,而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低碳时代进步的关键。碳汇林业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推结构减排和广东开展国家低碳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省碳汇林业具有区别于一般林业的内涵和特征,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多种营造林工程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碳密度、碳储量,减少森林碳排放、碳损失,增加碳汇、提升森林服务功能。把森林碳汇纳入国家低碳减排政策、把碳汇交易纳入区域发展、完善碳汇林业建设体系等是碳汇林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林学专业部分学生对林业地位的认识不足、专业认同感不强,"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建设思政案例、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思政育人环境、改进思政考核方法等途径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实践。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贯穿于"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家国情怀、时代使命、专业认同、科学精神、个人素养等方面提升的思政育人效果,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林业科技的发展,林业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对高等林业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森林培育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必须随时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以适应林业科技和生产的需要。该文在介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林业信息化建设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水平,原有的森林资源类专业已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对林业信息专门人才的要求。以河南省为例,从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林业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林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地方农林院校开设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或在林学专业下设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体系应以林学和信息科学理论为基础,着力构建信息技术和林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从课堂理论教学、课程的实验实习、课程外的实践教学环节3个方面探讨了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式,从课程设置的原则与目标、核心课程、选修课程3个方面探讨了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外林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构想。首先,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立足于地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其次,要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林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地方特色教材建设、完善教师的培养与使用机制、建立学术交流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建设适应未来林业生产和科研工作需要以及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此外,还拟定了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方案,并对预期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论21世纪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森林经营指导思想的改变,21世纪现代林业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现代林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新世纪林业经济发展和现代林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提出了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环节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为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森林培育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和课程的性质以及林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等方面论述了森林培育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信息资料查询系统、实验实习基地、教师和教材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的条件,指出指导性(引导型)主教材的缺乏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森林培育学》教材的主要内容、编写形式和编写原则以及编写的整体框架和编写体例,指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作为我国森林培育学的指导性教材,其体系和基本内容应基本稳定,要有一定的深度,重视理论与技术来源的教育;教材要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等,要能满足全国各地各类型林业院校的使用,要适合于研究性、开放性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低碳经济新的形势下,根据齐齐哈尔市林业现状,从开发森林碳汇潜力、营造文冠果能源林、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及建设森林城市等方面,提出了齐齐哈尔市林业发展应对低碳经济应该开展的几个项目,旨在为齐齐哈尔市发展低碳经济及"十二五"期间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学专业的森林康养方向是近年来为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新设的培养方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我国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需求。“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核心课程,教学重点关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间及其与森林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涉及生物学、环境学和森林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内容繁杂、课程案例缺乏专业衔接、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提出了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核心课程“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举措:依据专业需求与培养目标,调整优化理论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专业的衔接度,充分发掘和填补专业案例库;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森林康养基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并开展特色实践教学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内容与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契合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了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化对园林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园林在延缓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园林的作用,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根据园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根据园林行业的发展和园林内涵的拓展,提升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内涵。其次,要对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增设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节约型园林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拓宽园林相关的知识领域,更新授课内容;在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体现不同属性园林专业的特点,特别是各高等院校要重点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园林课程。最后,要对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在实践教学中增加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建设技能的培训内容,在课程实习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  相似文献   

12.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随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针对“森林培育学”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紧紧抓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等措施,全面提高“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论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信息化建设对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棘学专业学生的信息化能力,该文探讨了如何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内培养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提出了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以非信息技术课程为深入,并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森林经理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教学内容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的特点。在"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林业发展要求不适应,课程教学内容与林业实际生产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做好"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巩固课程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全面分析"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建设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是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外延;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构建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设置林间课堂、开展综合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四是提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强"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后,课程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模式和形式得到完善和丰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概述低碳经济与碳汇林业等概念,指出发展碳汇林业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发展碳汇林业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即发展碳汇林业是泉州市规模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碳汇林业是泉州实现环境容量突围的战略手段,发展碳汇林业是泉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分析了泉州市发展碳汇林业的现实基础和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建议应通过加强对碳汇林业的宣传、发展规划、科技支撑,完善区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和探索成立绿色碳基金专项等措施发展碳汇林业,推进泉州现代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由于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而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得到重视,作为依托林业的绿色产业,森林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通过对森林旅游业在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以及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等几个方面的阐述,进而证明森林旅游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是北美最大的林业教育机构,也是全球著名的林学院之一,其林学专业本科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覆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必修课程,以及特别领域选修课、林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等,具有能够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更具针对性、能够提供更大自由选课空间以及能够保证课程选择的严谨性等特点;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能够及时反映林业发展趋势、与林业实践紧密结合、安排的专业实习多种多样等特点;课程教学具有课堂授课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时间短、重视课下的辅导答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等特点。基于此,我国高校林学专业教学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建立学业指导教师制度及学生培养计划制度,二增加与森林经营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三在林学专业中细分专业方向,四建立带薪实习制度,五利用网络技术为每个教师建立教学平台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现代林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河南农业大学对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第一,把握林学特色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做好专业特色凝练,提出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第二,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优化林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设林业信息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林业等专业方向;二是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林学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育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完善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并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第四,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实施"导师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组建学生创新训练兴趣小组等,逐步形成"教"与"学"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重点开展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改革、构建以核心知识为链条的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模式、建设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等,提升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核心课程,组建林学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由于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而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得到重视.文章在分析发展林业低碳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提出了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依据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和林业发展的方向,依托林学本科专业,立足3S技术类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征,为满足当今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探讨3S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原则、设置模式等问题,提出了具有林学特色的课程名称、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模式为"森林经理学(含GPS)+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含GPS)+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林业GIS""林业3S技术"4种模式。课程教学方式为"课程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理论+课程实验+综合实习"2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