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坡地草带间距与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云南数百万亩坡耕地的科学利用措施,在云南宣威15°坡耕地上设置试验小区,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9m、13m、17m三水平草带间距与水土保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坡耕地上种植草带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草带间距越小越有利于水土保持,但从控制水土流失和有利种粮耕作两方面综合考虑,草带间距以13m为宜.  相似文献   

2.
草带在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洪勋 《草业科学》2005,22(1):94-97
介绍了水土保持耕作法——草带间作,以及它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草带种植的几种方式,草带草种的选择等,并对这种治理坡耕地措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坡耕地是南方山区一种最常见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是土地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南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对于改善土地质量,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南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南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本文分析了南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南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的方法和南方山区坡耕地解决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坡耕地退耕还草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 ,水土流失面积约 2 0万km2 ,是长江上游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四川省 2 5°以上坡耕地面积达 76 .9万hm2 ,坡耕地严重水土流失已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来源。为在退耕还林还草以后 ,农民退耕不减收 ;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 ,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综合治理现有坡耕地。结合四川实际情况 ,就退耕还草、种草养畜等有关情况 ,重点进行了论述 ,以期提高坡耕地综合治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雷波县共有坡耕地面积2.5×104hm2,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有1.37×104hm2,5°~25°的坡耕地有8 433 hm2,15°以下的有2 820 hm2,全县坡耕地面积在农业用地中所占比重很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壤中养分含量低,经济效益低,且生态、社会效益呈负面趋势,有55%的坡耕地应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全县共需要退耕地1.7×104m2,涉及人口163 629人.  相似文献   

6.
选用3种生态草在瓮福磷矿废弃地进行水土保持研究,以期为矿山废弃地和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提供依据。通过3年的测定结果表明:种植香根草、百喜草、高羊茅可大幅度降低磷矿废弃地的径流量与泥沙冲刷量。在径流量上,不同牧草在同一年度内,表现为香根草百喜草高羊茅裸地,而同一牧草在不同年度上则表现为逐年上升。在土壤侵蚀量上,不同牧草在同一年度内,表现为香根草百喜草高羊茅裸地,而同一牧草在不同年度上则表现为逐年下降,3年后香根草、百喜草、高羊茅种植地土壤侵蚀量分别下降了82. 94%、79. 72%和74. 63%。水土保持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坡耕地占总耕地资源的74%,而四川省25°以上坡耕地面积便达1154万亩,坡耕地严重水土流失已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来源。为此,四川省政府提出:将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在2005年前逐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综合治理并改善四川省生态环境。退耕还林以...  相似文献   

8.
红壤区坡耕地香根草篱对花生生长的空间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径流小区试验,分析了红壤坡耕地香根草(Veiveria zizanioides)篱对生育期内花生(Arachis hypogaea)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探讨篱农间作最佳草篱间距。结果表明,与常耕相比,香根草篱处理苗期篱上第1行花生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开花期时株高显著升高(P<0.05),叶绿素含量却显著下降,结荚期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其它各行无明显差异(P>0.05);香根草篱处理篱上第1、2行花生产量显著降低,第5、7、9行则显著升高,而第3、11行无明显差异。研究认为香根草篱与花生的安全距离≥66 cm,在此基础上,采用抛物线模型+直线平台分析得知香根草篱间距为8~12 m时,间作花生产量与常耕相比基本持平,间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导致的土壤退化、生态恶化、洪涝灾害等也日益增多.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思路应该是:努力不欠新账,加快还清老债.因此根据现状所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攻方向是治理和改造坡耕地,并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完成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0.
黔西北地区水保型禾草的栽培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栽培驯化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9个材料适应性强,生活力强,耐旱、耐瘠薄性强,生育期较一致,结实性好,侵占性能好,固土能力强,是治理黔西北地区不同坡耕地水土流失较好的草种。且有部分材料如宜安草、草芦、鸭茅、毛花雀麦、苇状羊茅、扁穗雀麦等青绿期长,产草量较高为60.03~82.04t/hm^2,粗蛋白含量较高为10.78%~17.24%,草质柔软,不仅是治理水土流失较好的草种,也是饲养牲畜优良的草种。试验为治理黔西北地区不同坡耕地水土流失提供了优良的草种,同时也为黔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草。  相似文献   

11.
红壤坡地果园植草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典型红壤坡地水平梯田果园梯壁种植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假俭草(Eremochloa aphiuroides)以及香根草(Vetiveria giganioides)间作花生(Arichis hypogaea)等8个处理,用统计学法处理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植被覆盖度并辅以工程措施是坡地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梯壁上种植百喜草,拦蓄地表径流和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分别提高22.5倍、30.62倍;1998-2001年植草后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徐炳成  山仑 《草业科学》2004,21(6):6-10
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人工草地的生产力与土壤水分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驯化利用可以显著提高白羊草草地的生产力(至少较天然草地增产20%),其人工栽培草地在川地的生产力显著高于山坡地(约为山坡地的3倍).川地人工草地在维持高生产力的情况下,260 cm以下土壤层出现雨季期间及休闲期后均不能够得到水分补偿而稳定在低湿层.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坡地退耕恢复草地的土壤水分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彩琼  王胜  樊军 《草地学报》2015,23(6):1182-1189
为了解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区坡地退耕还草后的土壤水分消耗与补充过程,利用2003年开始的野外坡面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土壤剖面水分,分析坡地退耕还草多年后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丰水年的恢复状况。结果表明:坡地退耕还草后,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多年以后,苜蓿地显著低于坡耕地,含水量已接近或者达到萎蔫含水量。撂荒草地土壤水分含量稍低于坡耕地,尽管坡耕地有较多的径流,但是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初3个处理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分别为7.4%,12.6%,12.5%,丰水年降水可以不同程度的补充土壤剖面水分,补充深度较一般年份深110 cm左右,苜蓿地、撂荒地、坡耕地土壤水分分别恢复到10.0%,14.5%,15.5%,分别增加了35.1%,15.1%,24.0%。因此,坡耕地退耕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导致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降低,只有在丰水年土壤水分含量才有较明显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苜蓿地土壤水分过耗与恢复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樊军  邵明安  王全九 《草地学报》2006,14(3):261-264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法研究水蚀风蚀交错区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土壤水分在天然降水作用下的恢复过程。结果显示:苜蓿地翻耕后,在降水作用下土壤水分有明显的恢复过程,第一年,150cm以上土壤水分得到一定恢复,第二年深度达到300cm,但上层土壤含水量并未增加;该地块植被大量消耗土壤储水导致土壤干燥化,高耗水植被消除后,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农桑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娇  倪九派  张洋  周川 《草业学报》2015,24(12):38-45
针对三峡库区紫色土流失严重和土壤肥力低的现状,本试验利用水土保育模式--农桑间作试验,研究横坡农作(CT)、双边桑树+横坡农作(T1)、等高桑树+双边桑树+横坡农作(T2)及四边桑树+等高桑树+横坡农作(T3)4个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布局小区内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极显著提高,且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大小均表现为:等高桑树+双边桑树+横坡农作(T2)>四边桑树+等高桑树+横坡农作(T3)>双边桑树+横坡农作(T1)>横坡农作(CT)。4个处理的土壤碳氮比和碳磷比变化幅度分别在7~20和10~27之间,其中等高桑树+双边桑树+横坡农作(T2)小区各个坡长的土壤碳氮比和碳磷比最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碳磷比与玉米和榨菜产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见,旱坡地农桑配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和维持土壤养分,降低上坡段土壤碳氮比和碳磷比,从而为三峡库区水土保育模式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种植紫花苜蓿对不同利用类型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和调控因素。[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28篇已发表论文,共计31组紫花苜蓿土壤速效氮含量数据。以清耕为对照,采用Meta分析方法,解析种植紫花苜蓿对牧草地、林地、农田、荒漠、果园共5种利用类型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气象因子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速效氮平均效应值影响的调控因素。[结果] 种植紫花苜蓿极显著(P<0.001)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平均效应值和增加幅度分别为0.27±0.07和30.99%。种植紫花苜蓿对不同利用类型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增加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牧草地(P<0.001)、林地(P<0.001)、农田、荒漠(P<0.001)和果园,分别为60.01%、58.41%、32.31%、27.12%、22.14%。牧草地和林地平均效应值显著(P<0.05)高于农田、荒漠和果园。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土壤湿度和速效钾含量对平均效应值具有显著(P<0.05)影响,分别可以解释47.81%和17.46%的效应值变异。[结论] 种植紫花苜蓿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存在较强异质性,通过提高土壤湿度和速效钾含量可以有效增加紫花苜蓿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石漠化山区种草养羊技术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0-2006年,贵州晴隆县采取灵活多样的科技扶贫方式,在全县14个乡(镇)68个村开展种草养羊科技扶贫,遏制了水土流失,使陡坡荒地变成了保土、保肥、保水的四季绿色牧场,解决了喀斯特岩溶地区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的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 156元增加到2006年的1 527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了晴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围封年限的生长季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围封7、10、13、20年,土壤0~30cm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增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围封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变化趋势。(2)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呈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三者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以土壤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含量间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其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
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研究了不同退化梯度的高寒草地不同层次(0~10cm,10-20cm和20-30cm)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容重和pH值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亦随退化程度加剧而降低,以0-10cm土层的降低最明显,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的“黑土滩”草地该土层有机碳含量与未退化草地相比,分别下降36.1%,66.79/6和73.5%;草地0-10cm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轻度退化〉未退化〉中度退化〉“黑土滩”退化草地,全钾变化趋势不明显。轻度、中度、“黑土滩”退化草地0~10cm土层速效氮分别比未退化草地降低了21%,54%和64%,10-20cm土层中度退化草地和“黑土滩”分别降低了37%和21%;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大,速效钾含量在各土层的变化趋势不同,但不同土层的最大速效钾含量均出现在轻度退化草地。  相似文献   

20.
孙长宏 《草业科学》2013,30(8):1161-1166
以青海玉树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藏嵩草(K.tibetica)健康草甸和退化草甸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比较了草甸的株高、盖度等植被特性和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磷等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生物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退化嵩草草甸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生草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鼠洞密度、裸地面积显著增加(P≤0.05);退化嵩草草甸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显著降低(P≤0.05);土壤因子对生物量的贡献率最大,土壤因子与其它环境因子存在较高的多重共线性。以上结果说明,土壤因子质的改变是嵩草草甸退化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