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眼叶片膜脂肪酸组分含量与龙眼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眼叶片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与龙眼不同品种的耐寒性成正相关 ,在年周期中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与龙眼耐寒性的变化有着平行的关系 ,龙眼叶片膜脂肪酸组分含量反映着龙眼品种间耐寒性遗传上的差异 ,可作为耐寒性的鉴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龙眼耐寒性与叶片组织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我省龙眼7个主要栽培品种叶片空隙率与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龙眼叶片空隙率与品种耐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龙眼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一、龙眼受冻概况1999年12下旬,厦门地区出现几十年来罕见的低温霜冻,龙眼树遭受普遍的冻害,损失颇为严重。据同安区及集美区统计,两区龙眼受冻面积033万hm2,占总面积(101万hm2)的327%。其中,轻~中度冻害(1~2级:叶片部分~大部分受冻,枝条未冻~1年生枝1/3以上受冻)0273万hm2,占总面积的270%;重度冻害(3级或3级以上:叶片全部受冻,1~2a生枝大部受冻,主干受冻)573hm2,占总面积的57%。初步统计,同安、集美两区龙眼冻害的经济损失14755亿元。由此可见,此次冻害是建国以来厦门地区龙眼受冻面积最广、程度最重、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龙眼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个引进龙眼品种和1个单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龙眼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密切相关,叶片糖量高的品种,耐寒较强;反之,糖量低的品种耐寒性弱。用叶片组织空隙率为耐寒性坚定指标测定不同品种的耐寒性,结果均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相关,说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能反映各品种间耐寒性差异,准确性高,方法简便,可作为耐寒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邱柯 《果农之友》2010,(11):31-32
<正>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是发展龙眼生产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而广西南亚热带自然条件具有"全年热量丰富,偶有奇寒"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广西发展龙眼等南亚热带名优水果不可避免受到低温寒潮的影响。长期以来广西的龙眼由于受到低温霜冻和强平流寒潮袭击而造成严重的冻害,尤其是1999年和2008年的特大冻害给龙眼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果树受冻后的补救措施与预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 1 999年底的冻害发生情况1999年 12月 2 2日以来 ,我省出现近年来罕见的连续低温霜冻天气 :东南沿海县份出现极端最低气温 - 1℃ - 3℃ ,内地许多山区极端最低气温达- 4℃ - 10℃以下 ,多日冰雪不化 ,致使龙眼、荔枝、枇杷等亚热带果树普遍发生冻害。冻害发生的范围和程度 ,甚至超过 1991年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龙眼和荔枝 :本省自宁德靠近内海湾的晚熟龙眼基地到厦门和漳州市各县的龙眼、荔枝树 ,这次均大面积发生冻害。据省亚植所调查 ,厦门市同安区占总面积三分之一的龙眼树发生冻害 ,其中的有 5%的植株濒临全株死亡 ;莆田县…  相似文献   

7.
龙眼荔枝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忌冻。在冬季最低温度到0℃以下会引起冻害。1999年、2004年梅州的龙眼荔枝冻害严重,2008年尽管绝对低温为2℃,但因低温持续时间长达30天,故对2008年的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花椰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7个不同基因型花椰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对不同熟性和相同熟性花椰菜生长指标、冻害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相同熟性花椰菜冻害前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花椰菜生长、耐寒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冻害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初始荧光(Fo)仅在不同熟性的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花球质量、植株营养体质量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在不同熟性和相同熟性的品种间均具有显著差异。相同熟性品种间在冻害前后Fv/Fm值均有显著差异。对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指标、冻害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相关分析表明,直接反映花椰菜耐寒性的冻害指数与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均显著负相关;间接反映花椰菜耐寒性的生长指标花球质量和营养体质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显著正相关,而生长指标与SPAD值仅在不同熟性花椰菜间显著正相关。光化学转化效率与花椰菜的耐寒性紧密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可能为不同基因型间花椰菜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遮阳网覆盖防止龙眼霜冻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眼原产于南亚热带和热带北部,对气候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杜鹏等研究指出:龙眼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为0℃时,幼苗开始受冻,下降到-2~-3℃时,成龄树中等受害,当出现-4℃低温时,冻害严重[1]。华南龙眼产区冬季常有持续数日的霜冻天气出现,气温可降至-2~-4℃,使龙眼大面积遭受冻害[2  相似文献   

10.
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喜温暖气候,耐寒力差;气温低于0 ℃,幼苗、幼树就有冻害发生,低于-1.5 ℃大树老叶受害.四川省泸州市冬季常出现不同程度霜冻,使龙眼受冻,导致少花少果.1955年、1977年、1984年、1989年当地都因冻害使龙眼由结果大年变成小年.  相似文献   

11.
龙眼耐寒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龙眼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忌冻,是限制龙眼地理分布的首要因素。我国龙眼主产区多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地区,但在广东、广西、福建北回归线以北的一些龙眼产区,也曾出现10~30年一遇,较为严重的寒冻害;我国若干北缘产区,其寒冻害则较频繁地出现。重庆三峡库区属我国龙眼经济栽培的内陆最北缘区,2001年12月22—24日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长江沿岸的江津、涪陵和万州天城等地出现较明显的低温霜冻天气,  相似文献   

12.
低温逆境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生存及分布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作物产量、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为原产我国的典型南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对温度反应较敏感,喜温忌冻,耐寒力较差,既存在冻害,也存在冷害,因此,研究龙眼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及其生理生化基础,将有助于在实际生产中采取相应措施,减轻龙眼寒冻害。  相似文献   

13.
龙眼冻害的发生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温降低有关。本文从栽培管理、临时应急措施和冻后处理三方面探讨减轻冻害,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主要省区之一,产区主要集中在沿海的丘陵坡地,以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等地栽培最多.宁德地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北缘地带,具有生产晚熟龙眼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发展较快.1999年12月22~26日,受北方强冷气流影响,我省降温幅度大,速度快,各龙眼产区气温普遍降至-3~-5℃,龙眼受冻严重.根据省科委布置,为了解此次冻害对宁德地区龙眼生产的影响,我们于2000年3月2~6日会同宁德地区科委、福安市科委及福鼎市科委、农业局,分别对宁德、福安、福鼎三市龙眼主产区进行冻害情况调查,以期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柿种质资源圃内资源进行调查认为,2008年初的低温虽不是陕西历史上冬季的最低温度,但由于持续时间长,同期平均温度低于正常年份,是造成大部分柿资源严重受冻的直接主要原因。冻害程度与柿资源的种类、品种、嫁接采用的砧木、树体生长势的不同有很大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涩柿品种耐寒性高于甜柿品种;我国原产的甜柿品种耐寒性大于日本甜柿品种;甜柿品种中耐寒性强弱顺序为:阳丰次郎禅寺丸大秋早秋西村早生;同一品种嫁接于西村早生为中间砧上的冻害重于直接嫁接在君迁子上的;高接1~2 a的资源及树势衰弱树受冻害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下旬,受几十年一遇的严重霜冻的袭击,南宁市水果受到严重的冻害。 龙眼冻后何时剪除冻死枝杆为宜?笔者于2000年4月中旬龙眼春梢萌发期,对南宁市龙眼冻害后不同时期处理的效果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归纳如下: 1 冻后处理类型 1.1 冻后及时处理 龙眼受冻害后5~10内,将被冻死的枝杆枯枝剪除,即当时冻枯到哪即剪到哪;处理时剪口处在嫁接口上下,剪口包膜,盖草,有条件的淋水。经调查发现,这种处理,剪口大量流液,淋水者更甚。树液干后剪口发霉,春稍萌发相对较迟,数量较少,长势较弱。 1.2 适时处理 2月中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冻害损伤对柑桔、龙眼枝梢内部水分运输功能的影响,5月初取福眼龙眼Dimocarpus longan‘Fuyan’老熟春梢和玫瑰橙Citrus sinensis‘Meiguicheng’完成自剪的春梢为试材,经模拟冻害(温度≥-5℃)处理,以不冻害处理为对照,采用苯胺蓝标记法观察枝梢水分输导功能受到的影响,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木质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冻害处理导致枝梢木薄壁细胞异常,木质部组织结构完整性丧失,阻断了茎内木质部水分的运输。  相似文献   

18.
袁韬 《福建果树》2011,(2):26-28
福建省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其辖区内蕉城、福安等县(市、区)东临东海(海体的影响),是我国龙眼分布的北缘地带,也是福建省晚熟龙眼的主要产区,已被定为我国龙眼最晚熟的经济栽培区之一,具有发展晚熟龙眼独特的区位优势。2010年全市龙眼面积3 979.3 hm^2,产量10892 t,主要分布在环三都澳沿海内海湾乡镇。其中蕉城、福安龙眼面积3 790.7 hm^2,产量10 557 t,占全市龙眼面积的95.3%、产量的96.9%。主栽品种有立冬本、松风本、福眼、乌龙岭、水南1号等。由于地处龙眼栽培北缘地带,易受冻害影响,近20多年曾遭遇2次特大冻害(分别是1991年和1999年),  相似文献   

19.
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火龙果种质资源的耐寒性综合评价》(作者高国丽等)报道,以9种基因型火龙果组培苗为材料,探讨低温胁迫对组培苗冻害牢、冻害指数及牛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坪价,旨在筛选出火龙果耐寒新种质。  相似文献   

20.
闽东北龙眼、荔枝引种的小气候区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处闽东北的福鼎市是福建省晚熟龙眼、荔枝种植北缘,冬季的低温常使福鼎市的龙眼、荔枝遭受冻害。1985年在沿海地区大面积引种,经1991年12月下旬低温(-4.0℃)冻害,仅剩下秦屿镇下尾村和沙埕综合场一小部分。1992、1993年又在秦屿镇的日岙村和下尾村、沙埕镇的后港村、大白露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