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红薯田地膜覆盖的好处红薯田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利于生根、发根快、根系发达粗壮、提早结薯等优点,表现为返苗快、植株健壮、叶片发达、减少红薯节蔓扎根,可显著增加产量、改善红薯品质,同时还能防除草害、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二、红薯田地膜覆盖形式红薯田地膜覆盖主要有移栽苗后覆膜和覆膜后栽插两种形式,其中覆膜后栽插较为广泛。一般是在起垄后喷施除草剂再覆盖地膜,覆盖后可停置几天提高地温,然后栽插红薯。目  相似文献   

2.
<正>1红薯田地膜覆盖的好处红薯田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利于生根,发根快、根系发达粗壮、提早结薯等优点,表现为返苗快、植株健壮、叶片发达,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红薯节蔓扎根,显著增加产量、改善红薯品质等优点,同时还能防除草害、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2红薯田地膜覆盖形式红薯田地膜覆盖主要有移栽苗后覆膜和覆膜后栽插两种形式,其中覆膜后栽插较为广泛。一般是在起垄后喷施除草剂再覆盖地膜,覆盖后可停置几天提高地温,然后栽插红薯。目前国内已研发出旋耕起垄覆  相似文献   

3.
晏振国 《北京农业》2012,(21):178-179
分析了郸城种植红薯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由此发现郸城县的气候因素十分适宜发展红薯产业,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时早栽、合理密植是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一、北票市地膜覆盖发展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膜覆盖曾在北票市掀起一次技术性革命,农民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经济作物,如棉花、西香瓜、红薯、蔬菜,到九十年代,总站开始做渗水膜试验,用于玉米栽培。近几年来,由于大面积推广节水滴灌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形成规模效益,发展面积和发展速度迅速上升。二、地膜覆盖的优点1.地膜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温度由于地膜覆盖阻挡了垄体土热辐射与对流的热  相似文献   

5.
一、地膜覆盖发展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膜覆盖曾在我市掀起一次技术性革命,农民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经济作物,如棉花、西香瓜、红薯、蔬菜,到九十年代,我市农民仍然大面积应用于经济作物,如烤烟、辣椒、花生、蔬菜等,1992年,总站做渗水膜试验,用于玉米栽培。近几年来,我市仍处在小面积试验,进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理论研究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6.
红薯高产栽培新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是一种深得人民喜爱的作物,可以当粮食,也可以做成菜,在我国广大地区皆有种植,本文就红薯的品种选择,施肥管理,地膜覆盖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红薯产量,林州市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地膜覆盖、宽埂稀植、小段打顶等技术示范推广,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做法,具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书红 《河南农业》2021,(10):50-50
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地下部分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目前,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能够有效防除地下害虫和杂草,规避农药和除草剂对土壤和红薯的污染,保温保湿,改善土壤结构。一、培育壮苗育苗是甘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薯苗质量与产量关系很大。培育壮苗是高产栽培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地膜覆盖技术在平昌县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在抗旱、保墒、保肥、防低温冻害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平昌县农业生产实现抓早争主动,避灾抗旱保丰收的重要手段。然而,残留地膜给农田带来的污染和不科学的地膜处理方法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农田残膜科学化回收利用成为了当务之急。一、地膜覆盖基本情况作为全省农业生产大县,我县地膜覆盖面积年均在33.6万亩左右,地膜总用量为1 785t,覆盖地膜的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红薯(苕床)、水稻(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高产优质品种,我们对国内红薯研究先进单位引进的12个优良品种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比较试验,从植株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类型秦薯5号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大力推广种植;鲜食和加工兼用型品种漯徐42、烟薯04184在当地可以示范推广;淀粉型加工专用品种徐25-2产量高,结薯集中,可以在淀粉型红薯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红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红薯研究先进单位引进的7个优良品种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比较试验,从植株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秦薯5号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大力推广种植;徐23产量表现突出,但抗虫性较差,种植时注意防虫,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起源于热带的喜温块根作物,又称红薯、红芋、红苕。与我国南方及东部甘薯主产区相比,西北地区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降水量较少,限制了甘薯高产潜力的发挥。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保温和改善土壤性状的效果,在甘薯生长中起到了延长生长时间、增加有效积温的作用,通过  相似文献   

13.
<正>吉林省东丰县位于吉林省高寒山区,无霜期仅在130天左右,要想发展好马铃薯和红薯的产业,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搞好露地地膜覆盖等综合配套栽培,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我县两薯生产的优势、存在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应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大家参考。一、吉林省东丰县"两薯"生产发展现状马铃薯、红薯俗称土豆、地瓜,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也经常吃到这些蔬菜的,但现有目前的产量一直不稳定,总是  相似文献   

14.
<正> 夏薯种苗不足是我省红薯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缺苗而造成晚栽减产,品种混杂,病害蔓延.所以育足壮苗是红薯大面积增产的关键.为了提高采苗圃的采苗量,1982年我所进行了覆盖地膜试验.据试验结果看出:地膜覆盖夏薯采苗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试验方法(一)供试品种为郑红四号及徐薯18.栽种面积各为O.05亩.设覆盖地膜与对照(不覆膜)两处理,采取对比法,其中郑红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提高红薯产量,林州市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地膜覆盖、宽埂稀植、小段打顶等技术示范推广,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做法,具体归纳如下:一、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品种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力、不同用途和生产期合理搭配品种,这是发展红薯生产的有效途径。高淀粉品种如徐薯2、商薯19、豫薯8号等;鲜食品种如豫薯10号、郑薯20等;烘烤型品种如陇薯9号、徐薯34等;保健紫薯品种如烟紫薯2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红薯的概况,湖北省红薯科研成果和宜昌红薯"两段法"育苗技术,对于重视红薯科技工作、促进湖北省红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红薯生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了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夺取红薯高产的农业气象措施,为实现红薯高产提供了农业气象科学依据,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红薯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红薯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于广西南宁市的红薯有机栽培技术,按照GB/T 19630-2005《有机产品》标准,在南宁市郊进行了红薯有机栽培试验,初步形成了南宁市红薯有机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着重介绍了红薯有机栽培过程主要技术环节,包括种植前对生产基地、红薯品种和种植时间的选择、育苗、苗期管理、定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运等。并结合实践,总结了在红薯有机栽培试验中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增玉 《河南农业》2019,(24):47-48
红薯是林州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670公顷,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红薯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发展红薯产业化是林州市产业振兴、产业扶贫的必经之路。结合林州市红薯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林州市红薯生产存在的问题,从7个方面阐述了林州市红薯产业化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9个红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进行了比较,旨在筛选高产优良的淀粉专用红薯品种,为发展沿河县红薯产业搞好红薯品种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