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蚕虫草人工培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桑蚕接种蛹虫草菌以培养蚕虫草的研究,解决了菌种选育、接种感染、培养出草等技术难题,选育出对桑蚕感染力较强、出草性能较好的蛹虫草菌株,研究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菌种剂型,试验出有效的感染方法,批量培育出了优良的蚕虫草。  相似文献   

2.
通过樗蚕微粒子病病原的回接感染试验确定樗蚕微粒子病病原,并对樗蚕微粒子病病症、病原作了初步观察。同时,通过对柞蚕的接种试验验证了樗蚕微粒子病病原可以感染柞蚕。  相似文献   

3.
采用北虫草菌种接种家蚕幼虫进行蚕虫草的人工栽培试验,调查菌种、家蚕品系、孢子数量对家蚕幼虫接种后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家蚕幼虫接种北虫草菌种之后,随着感染率的增加体重逐日下降,大批感染的时间一般都集中在第3~7天;菌种是决定人工栽培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蚕品种的影响不大,日系原蚕对北虫草菌种的感染率略高于杂交蚕;采用孢子数量多的孢子液接种,家蚕的感染速度快且感染率高,孢子液的孢子数量以106/mL范围以上较好。  相似文献   

4.
分别从菌种处理、接种方式、寄主三个角度研究了蛹虫草菌侵染柞蚕蛹的条件,结果表明,用添加70%柞蚕蛹浸出汁制作蛹虫草菌的液体培养基对菌种进行活化培养,以注射的方式接种于灭菌后(121℃,20 min)的柞蚕蛹体内,培养出的子实体最好,蛹体完全僵化所需时间缩短至6 d,僵化率及发草率分别提高至98.0%和99.3%。  相似文献   

5.
吴婧婧 《农学学报》2020,36(8):105-110
研究3种不同广西家蚕品种幼虫培养蚕虫草的对比分析,旨在筛选出适合生产优质高产蚕虫草的家蚕品种,为广西蚕桑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从3种不同的北虫草菌种中筛选出最适合的菌种,并将其接种至3种广西家蚕品种的幼虫培养蚕虫草,通过调查蚕虫草的形态、性状以及检测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来对比出较为适合作为蚕虫草培养生物材料的家蚕品种。结果表明:菌种A的家蚕蚕体和菌丝生长情况最优,可作为最佳接种的菌种;3种不同品种的家蚕培养的蚕虫草的形态与性状以两广二号(正交)品种的各项指标均为最高,蚕虫草总质量为1.361 g、僵蚕体质量为1.028 g、子实体总数量为10.489根和子实体长度为9.411 cm;蚕虫草的虫草素和虫草腺苷的含量也以两广二号(正交)品种为最高,分别为4.84 mg/g和1.79 mg/g;3种蚕虫草蚕底座的虫草含量比子实体的虫草素含量要高,其中两广二号(正交)的蚕底座和子实体虫草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93 mg/g和4.79 mg/g;3种蚕虫草子实体的虫草腺苷含量要高于蚕底座的虫草腺苷含量,其中两广二号(正交)的蚕底座和子实体的虫草腺苷含量最高,分别为3.51 mg/g和6.39 mg/g。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正交)所培养出的蚕虫草的指标和质量较优,可将两广二号(正交)作为培养蚕虫草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6.
柞蚕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生物资源之一。柞蚕业是辽宁的优势产业,年产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占世界的63%。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认为辽宁柞蚕优势在于:柞林资源丰富,饲料上佳;气候温和湿润,节律宜蚕;蚕场林相明显,生态良好;蚕种类型多样,品种优良;科研面向生产,技术先进;种地兼营放蚕,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柞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生物资源,柞蚕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柞蚕茧及其副产物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资源。因此,柞蚕生产对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蚕业技术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放养中创造蚕体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使蚕健壮,提高柞蚕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8.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研究Ⅲ.蚕得乐对柞蚕生物效应的研究吴佩玉魏成贵(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蚕得乐是预防和治疗柞蚕吐白水软化病和空胴病的一种新药剂,并且对柞蚕具有促生助长增产的生物效应,在国内外居首列。关于“蚕得乐”预防和治疗柞蚕软化病的效果,笔者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柞蚕业的发展,可利用的蚕场已被蚕民掠夺性地放蚕而严重影响了柞树的正常生长:为了使柞蚕业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加强蚕场建设,尤其要重视蚕场自然肥源的保护和利用,因为它关系到柞树生长、柞蚕事业的兴衰和自然界生态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柞蚕重点产区科学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风城市是中国柞蚕茧主产区之一,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年放养柞蚕1.7万把,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农民直接收入超亿元。柞蚕饲养业是风城市农村经济结构中传统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几年,我市蚕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动力、以科技为手段,发挥资源优势,改善蚕场环境,增加科技含量,稳定传统产业,实现了重点蚕区蚕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了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