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玉米生产上,利用自交系配制杂种以获得杂种优势,是增产的有效方法。但培育一个自交系要花费4—6年时间,且难以保证其纯合性。因之,如何利用单倍体育种法快速得到玉米自交系,并为杂交育种提供大量而丰富的原始材料,当前已引起国内外育种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我国自1975年以来,已有不少单位先后得到了玉米花粉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1977年4月下旬,我们协作组还从移栽加倍后的花粉植株中获得一株雌、  相似文献   

2.
单倍体育种是当今育种工作的一个新途径。近年来,随着花药(花粉)组织培养的进展,不少作物和果树已从花药培养诱导获得了单倍体的愈伤组织、胚状体乃至小植株。然而,经由花药培养诱导而获得的植株就有可能是起源于花药的药壁、药隔等营养体的二倍体体细胞组织,这些植株则仍然是属于营养系后代——二倍体植株;当然,也有可能确实起源于花粉配子体,这才是我们进行花药培养所需要的单倍体起源的植株。那么,如何对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正> 我所自1975年开始应用花粉单倍体育种法,已经得到一些稳定的产质和抗病性都较好的烟草品系.经鉴定,有几个品系很有希望提供生产利用.现将本试验结果中有关花粉植株遗传表现和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是7618(春雷3号×红花大金元)、7639(歪把子×Ky56.)、7801(G28×老来红) 等组合的H_1、H_2、H_3、H_4代株系.这几个品系是我所用烟草品种间杂种一代花药培育而成的. 花粉植株均种植于大田,除花粉植株一代外,每个株系种30株以上.以亲本品种为对照.生育期进行一般的田间调查.对生育期、叶形、株高、叶数等遗传力较强的性状,用统计方法分析与其亲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小麦花粉单倍体育种存在着诱导率不高、幼苗移栽活棵困难以及染色体加倍率较低等难点,致使这项技术在小麦育种实践上,还不能立即收到显著成效.为探索小麦花粉单倍体育种规律,寻求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1976年春开展了小麦花粉植株的诱导、移植和加倍研究.经过将近三年的摸索,初步认为麦5培养基诱导效果可比对照高一倍以上,并较好地解决了染色体加倍的困难,为小麦花粉单倍体育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银玉’白萝卜小孢子胚状体为试材,研究激素对胚状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5培养基中添加0.2mg/L 6-苄氨基嘌呤(6-BA)能够促进胚状体分化成再生植株,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可促进再生植株生根,IBA效果好于NAA,IBA适宜的质量浓度为0.5mg/L。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对163株小孢子再生苗的倍性进行测定,表明萝卜小孢子再生株的自然加倍率为82.21%,17.79%为单倍体,44.17%为双单倍体,38.04%为多倍体。其中多倍体包括三倍体、四倍体、八倍体和嵌合体。观察和测定不同倍性再生植株苗期和花期的植物学性状,并与供体植株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单倍体植株弱小,没有花粉;四倍体和八倍体长势强,花粉发育正常;三倍体苗期长势与双单倍体相当,但花器官弱小,药室内无花粉或有微量花粉;双单倍体与供体植株长势相同。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977年起开始进行花粉单倍体育种工作,着重对花粉植株的主要性状表现,亲本材料与花粉植株的关系,以及花粉植株后代的遗传变异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从小麦花粉诱导出单倍体植株以来,就为进一步探讨把花粉培养技术与小麦育种工作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可喜的前景。为了缩短杂交育种时间,提高选择效率,为我省农业大上快上服务,我们从去年开始开展了小麦单倍体育种这项研究,并已培育出了小麦单倍体植株,现将工作进展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枸杞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枸杞单倍体植株是新品种选育和基因组测序、制作遗传图谱、研究遗传规律的良好材料。以"宁杞1号"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MS+5%蔗糖+0.7%琼脂+0.8%活性炭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花粉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花培植株的倍性,再经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花粉植株的倍性。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6-BA和0.1 mg/L NAA时,花药离体培养花粉胚状体诱导率最高。花粉植株经过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其DNA在荧光通道值100处有一条很明显的尖峰,说明获得的花粉植株为单倍体。又经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染色体数为12条,验证了来自花药中花粉发育成的花粉植株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9.
水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一项新技术.但目前花粉单倍体植株仍依赖于自然加倍,加倍率一般仅30~50%左右,以致大量单倍体植株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金聿等仿照菸草上适用的组织法,在水稻叶鞘上曾获得过二倍体植株,但诱导频率低、诱导期长,实践上应用尚有一定困难.因此,进一步探讨单倍体植株体细胞培养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3个具有一定亲缘、性状差异的诱导系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MT041组配成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Stock6改良系×MT041和高诱1号×MT041,开展其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散粉量、诱导率研究。结果表明,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在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和散粉量等方面均具有超亲的优势;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高诱1号×MT041在单倍体诱导率上同样具有超亲的优势;进一步验证表明这二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具有较为稳定的单倍体诱导能力,可作为大规模单倍体育种中诱导花粉源。  相似文献   

11.
苹果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10—11月,分别在“黄太平”“金红”两个品种的花粉愈伤组织上产生浓绿色芽点,继而分化成茎芽。1980年2月黄太平茎芽抽茎后经诱导生根而形成完整植株,到目前为止,已有14株小苗移栽于花盘中成活。最早1株于1981年2月移栽,现已有5厘米高,并具有12片叶子(图版1—5),此外还有107株小苗在瓶中己长出大量根系(图版1—4),437株正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对部分植株进行根尖压片观察表明,其大部分细胞倍性为2n=17(图版1—1),确定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2.
花粉植侏诱导成功,揭示了被子植物的生殖细胞和体细咆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力。同时,对于研究植物的细胞分化、胚胎发生和器官形成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花粉植株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因此在育种工作中有其特殊的价值。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利用单倍体进行育种的特点。Chase(1952)曾利用玉米籽粒紫色糊粉层与紫芽鞘的显性指示性状标志法,获取孤雌生殖所产生的单倍体并运用于育种工作。但由于如何简便而大量地获得单倍体的方法没有很好解决,致使利用单倍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20世纪70年代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获得大量花粉单倍体以来,花培技术的应用潜力已日益显示出来[1]。花粉单倍体加倍后的二倍体(DH)在植物育种、突变、玻璃质选择、分子制图和植物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3]。花培育种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加倍的双倍体植株以及选育出综合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目前报道的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获得大量花粉单倍体以来,花培技术的应用潜力已日益显示出来[1]。花粉单倍体加倍后的二倍体(DH)在植物育种、突变、玻璃质选择、分子制图和植物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3]。花培育种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加倍的双倍体植株以及选育出综合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目前报道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辐射花粉授粉诱导获得黄瓜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国外科学家已通过未授粉子房培养和辐射花粉授粉子房培养获得黄瓜单倍体植株,并已用于黄瓜遗传育种实践。国内未见获得黄瓜单倍体的报道,鉴于单倍体对遗传育种的重要性,笔者在参考国外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以天津黄瓜研究所的黄瓜为试材,1998年度尝试利用辐射花粉授...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的情况,利用由7个优良自交系组配的FAPW/BN490A、BN490A/BN486A、PHZ51/H33和MT-1/H32等4个单倍体群体研究玉米单倍体的花药外露与花粉育性。结果表明:FAPW/BN490A群体位于雄穗分枝的花药外露概率高于位于雄穗主轴的花药外露概率;在所研究的4个单倍体群体中,FAPW/BN490A群体的花药外露率和可育花粉率均为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5.7%和72.2%;其次为BN490A/BN486A群体(13.0%,53.8%)与PHZ51/H33群体(13.0%,48.7%),MT-1/H32群体的最低,分别为12.0%和47.4%;通过多重比较发现FAPW/BN490A群体的花药外露率和花粉可育率与其余3个群体均显著差异,但其余3个群体间无差异,表明玉米单倍体的雄穗育性只在特定基因型间存在差异;在4个单倍体群体花药不外露株的植株中,均存在一定比例可育的花药,花粉可育率为0~95.0%,且每个群体可育花粉率在0~25.0%和25.0%~50.0%的植株较多,而50.0%~75.0%和75.0%的植株较少,即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单倍体群体中,花药不外露株的雄穗育性有较低程度恢复,且可育花粉率越高的植株数越少。  相似文献   

17.
烟草花粉植株染色体倍性的早期快速鉴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显了提高烟草单倍体育种效率,对用叶绿体计数法鉴定植株染色体倍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以展开第5叶为材料,用植株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倍性分界法能早期、快速判定经秋水仙碱处理的烟草花粉植株是单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其判定结果与开花结实情况有非常高的吻合率,且判定每株仅需1 ̄2min。  相似文献   

18.
石刁柏花药培养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刁柏(Aparagus officinalis L)又称芦笋,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雌雄异株植物.石刁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雄株茎粗而雌株细小,因此雄株产量高,品质好.如果田间全系优良品质的雄株,就可大幅度地提高石刁柏的产量.因此,培育全雄系品种早已成为国内外石刁柏育种的重要目标.石刁柏的性别遗传特点是雌株纯合型,基因型为XX,雄株杂合型,基因型为XY.雌雄异株植物在正常育种程度上较难获得纯系,而利用雄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以得到由X和Y两种配子型花粉发育而来的单倍体植株,这种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获得YY的纯雄株即叫“超雄株”和XX的纯雌株.用超雄株和雌株杂交,F_1代全部为雄株XY,称“全雄系”.  相似文献   

19.
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特性,为单倍体加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以Reid群、黄早四群和温热Ⅰ群群内杂交20个组合的单倍体胚芽鞘节为外植体,分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并对再生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进行观察和花粉育性分析;同时使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再生植株的基因型。【结果】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芽鞘胚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比温热Ⅰ群高,达极显著水平;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10;I-KI染色发现,散粉的花药,其花粉为部分可育;15株单倍体植株的遗传稳定,未见变异。【结论】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胚芽鞘节组培特性较好,温热Ⅰ群较差;组织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遗传型均来自双亲的重组类型。建立了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选4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麦类作物遗传与分子育种研究室育成。1选育经过1999年春季用矮秆大穗品种宁麦8号与弱筋品种宁麦9号配组,获得F0种子。2000年春季取F1穗子进行花药培养,当年秋季将花粉植株(即单倍体试管苗)移入网室,植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