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家蚕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选择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2个蚕品种,采取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方式,以24 h疏毛率、3龄起蚕率、各龄发育经过、眠蚕体重、产茧量和茧丝质等为指标,研究了2个蚕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结果表明,2个蚕品种除1~3龄眠蚕体重较低和各龄发育经过相对延长外,其他各项指标与全龄桑叶育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解舒率优于全龄桑叶育.  相似文献   

2.
崔萍  安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29-131
以24 h疏毛率、发育经过、眠蚕体重、生命率、饲料效率、茧质、产卵成绩等为指标,采取1~2龄颗粒人工饲料饲育、3~5龄桑叶饲育的饲养方式,调查了"9.芙"和"7.湘"对颗粒人工饲料饲育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1~2龄人工饲料、3~5龄桑叶饲育形式下,"9.芙"和"7.湘"的生命率、茧质、产卵成绩等多项指标与全龄桑叶育相比没有显著差异,24 h疏毛率、192 h存活率、1~4龄眠蚕体重低于照全龄桑叶育,但饲料报酬率、茧层饲料效率及上茧率优于全龄桑叶育。  相似文献   

3.
杨海  刘敏  李涛  刘增虎  陈松  李腾芳  崔为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96-15897
[目的]探讨家蚕品种ZHG×春54在云南省秋季气候条件下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的饲养形式,探讨ZHG×春54在云南秋季气候条件下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其经济性状。[结果]ZHG×春54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 h疏毛率及192 h小蚕存活率等指标均接近菁松×皓月全龄桑叶育;但2龄和3龄起蚕率以及1~3龄眠蚕体重低于菁松×皓月,各龄及全龄发育经过比菁松×皓月延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不同程度高于菁松×皓月,但是万头产茧量和生命率低于菁松×皓月。[结论]ZHG×春54在云南省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32个蚕品种杂交形式供试,比较了新老2种稚蚕人工饲料配方的疏毛率;结果表明新配方的24 h疏毛率普遍优于老配方,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4 h疏毛率,老配方中只有6个蚕品种超过了98%,新配方中有21个蚕品种超过了98%,增加了15个蚕品种型式,新配方明显扩大了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和小蚕共育的适用蚕品种范围.从不同龄期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养蚕成绩和茧丝成绩看,用人工饲料进行小蚕共育基本可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共育到2龄后再改喂桑叶或分蚕出售给农民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春,夏2期桑蚕1~2龄人工饲料1回育3~5龄桑叶育的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试验区的茧丝质成绩春香基本接近全龄桑叶育,夏季优于全龄桑叶育;通过小蚕人工饲养育的成本分析,采用1-2龄人工饲料1回育每盒吞种可节省7.53元。  相似文献   

6.
两广二号蚕品种的1~2龄蚕用人工饲料饲养与桑叶饲养对比表明:全蚕期经过人工饲料饲养比桑叶饲养平均延长了13 h;良蛹率、全茧量、茧层率和 400 头蚕的产茧量等指标人工饲料饲养的蚕比桑叶饲养的蚕分别平均低3.82%、1.46 g、1.08%和19.74 g;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差异不明显;茧丝纤度、缫折、万米吊糙、清洁、洁净等接近。认为两广二号品种适宜人工饲料饲养。  相似文献   

7.
家蚕原蚕稚蚕人工饲料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含桑树绿枝粉的低成本稚蚕人工饲料,对12个中、日系原蚕品种进行了饲育试验,其中,桑叶粉含量较多的稚蚕人工饲料,能显著提高中系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但仍未能达到生产实用水平。日系原蚕品种对低成本人工饲料有良好摄食性,适宜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方法,饲育成本低,对制种成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家蚕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的茧质。[方法]以鲁17、92为供试品种,菁松、皓月为对照品种,采用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2种饲育方法,调查各处理的茧质。[结果]鲁17、92具有较好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其全龄人工饲料育的茧质明显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受影响较大的是雄蚕,雌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较好。[结论]日系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明显优于中系品种。  相似文献   

9.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制约现代蚕业人工饲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将母种经过人工饲料适应性驯化10代以上后进行S菁松×S皓月、SZ9601×929406正反交,对一代杂交种进行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试验,调查蚕体质量和茧丝质量。结果表明:母种经过人工饲料适应性驯化的杂交种,眠蚕体质量显著提高,对饲料的摄食性增强; S菁松×S皓月的虫蛹生命率提高,但茧质降低,而SZ9601×929406变化相反;母种驯化对杂交种丝质无显著影响。表明,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不同,这为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人工饲料育在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制的家蚕稚蚕低成本人工饲料及饲育技术,对菁松×皓月等11个蚕品种越年种进行了杂交率检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桑叶育相比,人工饲料育具有检验结果准确、减蚕率低、费用低等优点。判断该品种能否采用人工饲料育,取决于收蚁48h疏毛率的高低,疏毛率不低于98%,饲育中不损失蚕,就能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