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苦荬菜别名苦苣菜、苦菜、苦麻菜、鹅菜等。是菊科苦苣属中以嫩叶为食用器官的一种野菜,可炒食或做汤。食用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清水漂洗后食用。苦荬菜野生于田野、路旁、村舍附近,也可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2.
苦荬菜为菊科苦苣属,别名:苦菜、苣荬菜、滇苦荬菜、羊奶菜,兔子菜等,可作食用和药用,是常年可采集的野生菜。苦荬菜有茎白类型和茎红类型两种。两型植株高为40~80cm,根为纺锤形,  相似文献   

3.
山苦荬菜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具有清凉解毒,消痈散结。治毒蛇咬伤,肺痈,疖肿,跌打损伤之功效。一、环境要求苦荬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热又耐寒,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在湿润、营养丰富的  相似文献   

4.
早熟苦荬菜(Lactucaindica)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麻菜、苦苣等。原为野生植物,经多年驯化选育,现已成为高产优质青饲料作物。但因生育期较长,在无霜期较短的黑龙江省,得不到成熟的种子,影响了推广应用。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从1997年开始进行早熟苦荬菜的选育工作,现已培育出种子能成熟的早熟苦荬菜。随着养鹅业迅速发展,苦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实践证明苦荬菜是一种深受农民欢迎的优良高产青饲料作物。1植物学特征早熟苦荬菜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须根多,根群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中。茎直立,株…  相似文献   

5.
苦荬菜,又叫苦麻菜、苦苣,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菊科苦苣属的野生种,种类很多,其形态相似,风味相近,生态习性差异不大,分布于全国各地。广泛生长于荒地、山坡、沙滩、路旁、田野、草丛及沟边等地,多见于湿润地带。  相似文献   

6.
苦菜为菊科苦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荬菜、苦苣、曲麻菜等,是我国食用历史悠久的一种野生蔬菜。其分布广泛,多为野生,于夏天和秋季采食。[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苦菜为菊科苦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荬菜、苦苣菜、曲麻菜等,是我国食用历史悠久的一种野生蔬菜。其分布广泛,多为野生,于夏天和秋季采食。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进行人工设施栽培,可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8.
苦菜(Sonchus oleraceus L.)为菊科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苦苣属、苦荬菜属、菊苣属的多种植物,均有相似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苦叶菜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苦叶菜为菊科苦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苣菜、苦荬菜、败酱草,一般于夏季和秋季采食。采用大棚栽培,全年均可采收上市,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200公斤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繁殖方法苦叶菜可采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根状茎繁殖。种子繁殖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春、夏、秋季均可播种。种子繁殖:苦叶菜种子没有休眠  相似文献   

10.
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DC),又名苦菜、苦荬菜、小鹅菜,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田野、路旁、村舍附近,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其嫩茎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2和Vc,可供食用。苦苣菜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降压的功效。其嫩茎叶可生食,  相似文献   

11.
苦荬菜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荬菜俗称苦菜,通常指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在我国常见的种类有山苦荬、苦荬菜、抱茎苦荬菜和多头苦荬菜4种。  相似文献   

12.
苦苣菜,又名苦菜、苦荬菜、拒马菜、败酱草,是菊科苦苣属中以嫩叶为食用部分的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或中亚西亚,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我国食用苦菜有悠久的历史。苦菜的嫩叶可凉拌,做汤或爆炒,也可以制成脱水干菜及软包装保鲜产品,它还是优良的青饲料。每100g嫩叶含蛋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野外控制试验的方法,开展不同郁闭度天然锐齿栎林下苦荬菜密度梯度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锐齿栎-苦荬菜的林菜复合经营体系中,锐齿栎林分郁闭度和苦荬菜种植密度对苦荬菜地径的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苦荬菜的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和产量;苦荬菜株高和单株生物量随着林分郁闭度和种植密度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但苦荬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  相似文献   

14.
苣荬菜又名拒马菜、苦荬菜等,为菊科苦苣属1、2年草本植物.苣荬菜营养丰富,每100克嫩茎叶中含蛋白质3克、脂肪1克、糖类4克、胡萝卜素3.22毫克、维生素C 88毫克,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3%.苣荬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痰止痛、补虚止咳之功效,对预防和治疗贫血、急性咽炎、肠炎、吐血、尿血和消暑保健等有较好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苦荬菜制品的加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苣荬菜是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野莴苣、取麻菜、苦荬菜等,纯野生特种菜,我市分布较广,多生于田间路旁,生命力强,生长速度快,3-4叶即可采挖全株食用,全株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之,是四季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制备苦荬菜保健茶的最佳杀青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炒青和蒸青两种杀青方式下蒙早苦荬莱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相对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苦荬菜茶适宜采用绿茶加工工艺制取;炮制苦荬菜茶,炒青方法好于蒸青方法;在不影响苦荬菜茶外形和成茶汤色等感官指标的前提下,苦荬菜在180℃条件下炒青2min,其多酚氧化酶相对活性最低,对茶多酚的降解程度最低。[结论]该研究为苦荬莱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凉麻即苦荬菜,属菊科苦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广泛,过去常用作饲料,近年来却悄然成为一种热门蔬菜。其食用部分为嫩叶,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粗蛋白,营养价值高,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苦荬菜在家蚕饲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替代桑叶饲养的可能性,为生产中实现"桑+苦荬菜"组合饲养家蚕提供实用依据。【方法】设置全桑饲养、全苦荬菜饲养和"桑+苦荬菜"组合饲养家蚕等7个处理,观察不同龄期中喂饲苦荬菜对蚕体质和结茧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各处理茧质结果,客观评价苦荬菜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结果】龄期中连续喂饲苦荬菜,家蚕会出现发育迟缓、衰竭死亡的现象。2-5龄期中间隔喂饲"桑+苦荬菜"组合饲养家蚕至结茧,家蚕生长期延长1日,结茧率有所下降,但茧质质量与全桑饲养无显著的差异。【结论】苦荬菜具有一定的替代桑叶饲养家蚕的作用,可间隔喂饲,不适宜连续喂饲。  相似文献   

19.
苦荬菜的药理作用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玲  王笃学  李明  李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23-10725
从11个方面对苦荬菜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苦荬菜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对苦荬菜在应用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舍饲条件下,分别使用不同青饲料进行肉鹅饲养比较试验及青饲料种植面积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苦荬菜、紫花苜蓿、籽粒苋饲喂肉鹅是最佳单一青饲料的选择,将苦荬菜、紫花苜蓿、籽粒苋、灰菜、苏丹草搭配饲喂肉鹅也得到同等效果。选择苦荬菜、紫花苜蓿、籽粒苋用于鹅青饲料即提高土地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