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肥料品种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当地几种有代表性的化肥在冬小麦上进行了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N等P条件下,施用磷酸二铵比施用普钙+尿素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能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效效养分,施用“六国牌”铜陵产磷酸二铵与施用美国进口磷酸二铵比较,小麦产增差异不明显。但国产磷酸二铵价格较代,增收效果明显,在铜陵产磷酸二铵中添加微量元素B对小麦增产效果不显。但添加微量元素B和Zn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施用锌锰肥对春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小麦以微量元素锌和锰反应比较敏感,在我国北方石灰土壤,锌,锰元素溶解度产低,易被土壤固定,土壤锌,锰等微量元素比较缺乏,合理施用锌,锰肥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9.3%~21.6%锌,锰肥配合施用做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坡岗地甘蔗应用中微量营养元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中微量元素及其复混物在坡岗地糖蔗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配方肥配施不同中微量元素及其复混物对甘蔗分蘖数、茎粗无显著影响;添加Mg、B、Zn、Mn或中微量元素复混物显著增加了植株高度与商品茎长;施用Mg、B或中微量元素复混物后植株单茎重显著增加;施用Mg、Mn或中微量元素复混物能明显提高甘蔗产量,但配施Ca、Zn和B元素增产不显著甚至减产。建议在配方肥生产中应适当添加Mg、Mn元素以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引黄灌区中宁县舟塔乡康滩村,以春小麦(宁春11号)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大、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单施P处理外,施N各处理对春小麦都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NPK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6 729 kg/hm~2。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籽粒产量都没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对其秸秆产量影响显著。施用氮肥对春小麦穗长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春小麦千粒重为49.2~51.4 g,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小麦的生长。施用氮肥或其与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因此,氮素是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其次是磷,而中微量元素尚未出现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5.
缓释肥在小麦生产上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缓释肥在宝山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缓释肥施用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后小麦有增产趋势,但增产效果不显著;施用缓释肥后且减少10%氮肥用量或减少1次施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22-162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微量元素对冬小麦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Mn,Fe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经济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240.0,170.0 kg/hm2;施用Fe,Mn,Cu,Zn,B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成穗数,其效果表现为FeBMnZnCu;施用Fe,Mn,Cu,Zn,B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千粒质量,以施Fe,Mn效果最佳,比对照分别增加8.0%,9.1%;施用Mn可以显著提高穗粒数,达26.7粒。施用Fe,Mn,Cu,Zn,B均可以提高小麦对Fe,Mn,Cu,B的吸收累积量,但对小麦吸收累积Zn的影响不明显。施用Mn肥提高了籽粒的容重、湿面筋、延展性、吸水率,分别较对照提高12.89 g/L,3.21%,7.33 mm,4.50%;施用Fe可提高籽粒的容重、沉淀值、湿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较对照提高13.36 g/L,2.13 m L,4.83%,4.26%,0.83 min,1.33 min;施用Cu可以显著提高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提高2.17%。研究发现,晋南小麦种植区有效态Fe,Mn,Cu,Zn,B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在氮磷钾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补充或增加微量元素营养,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按照无公害施肥标准及大黄需肥规律,采用不同的配方,以为大田生产无公害大黄提供科学的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对大黄的产量影响不同,传统的施肥方法产量为13 125.0 kg/hm2,而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锌75 kg/hm2+腐熟的饼肥750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腐熟的饼肥750 kg/hm2、尿素600 kg/hm2+腐熟的饼肥750 kg/hm2的产量分别比传统施肥处理增产2 583.3、1 625.0、1 500.0 kg/hm2,增幅在11.4%~19.7%,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锌75 kg/hm2+腐熟的饼肥750 kg/hm2为无公害大黄配方施肥的最佳方案,无公害大黄产量的需肥以钾肥和氮肥为主,但以施用钾肥产量表现最佳。在山区施用钾肥和氮肥仍是作物增产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磷酸二铵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产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河北平原潮土区,就5种氮磷复(混)合肥料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施用氮磷复(混)合肥料后分别增产40%~70%和30%~60%。其中磷酸一铵增产效应最大,硝酸磷肥增产效应最小。5种肥料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一铵>(尿素+重钙)>磷酸二铵>(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尿素+重钙)>(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  相似文献   

9.
肥料种类及用量对临夏地区塬地设施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塬地黄麻土条件下,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399复合微生物肥、磷酸二铵3种不同类型的肥料及用量对设施番茄植物学性状、产量、施肥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后,番茄株高、茎粗、座果数、单果重、商品果率与施磷酸二铵和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最佳施肥量为4 800 kg/hm2,番茄产量达95 324.7 kg/hm2,较对照增产59.6%。施用399复合生物肥后番茄苗期长势旺盛,叶色深绿,壮苗指数及叶面积指数较高,肥料农学效率高,最佳施肥量为3 600 kg/hm2,番茄产量达92 207.8 kg/hm2,较对照增产54.3%,但肥料产投比较低。磷酸二铵的最佳施肥量为1 440 kg/hm2,但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施用高效中微量元素缓释肥料—脉素特,补充玉米所需各种中微量元素,保证作物养分供应,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玉米达到增产的效果。本试验施用脉素特后对玉米株高、穗位、根系没有明显区别;但在结实性、秃尖、整齐度、产量上有明显区别。施用1000g/667㎡脉素特可以提高玉米结实性,增加籽粒饱满度,在不计其它生产资料投入的前提下,施用脉素特后增加的收入作为收益,产投比达到20.9:1,突显脉素特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1)、新春34号(A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共五个水平,分别为0(P0)、45(P1)、90(P2)、135(P3)、180(P4)kg/hm2。【结果】施磷量对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总量、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及花前干物质转移率、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间花期、成熟期干重、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茎和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总干物质、籽粒产量、主穗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施磷量的增加,小麦总干物质积累表现为先快后慢的递增趋势;而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则反之;且施磷量与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总量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69,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间也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1;各器官花后干物质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茎>颖壳>叶片>叶鞘。【结论】在一定范围(0~135 kg/hm2)内增施磷肥可提高春小麦籽粒分配率及后期的光合能力,实现增产,且磷肥最佳施用量为135 kg/hm2。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氮肥和磷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冬小麦氮肥和磷肥的适宜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氮肥的施用量与小麦产量的二次模拟函数为 y=-0.6611x2+20.091x+234.85,相关系数为0.9708,冬小麦产量达到最高时的氮肥施用量为228.0 kg/hm2。磷肥的施用量与冬小麦产量的二次模拟函数为 y=-0.5726x2+13.168x+340.4,相关系数为0.92195,冬小麦产量达到最高时的磷肥施用量为172.5 kg/hm2。[结论]该研究为冬小麦合理施用氮肥和磷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常常会导致小麦产量波动,5月份作为冬小麦生育的关键期,该时段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为显著。[目的]为了促进冬小麦产量的提升, [方法]利用宝鸡地区近16年来5月份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数据,与宝鸡地区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结论]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冬小麦5月生育的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0 ℃左右;冬小麦单产与5月份降水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但降水量减少所带来的冬小麦增产并不是无限的;冬小麦单产与5月日照累计时长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但产量会随光照时长逐渐增多,充足的光照对于冬小麦5月生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期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顺序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密度>氮肥施用期>钾肥施用量。磷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在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在山区通过增施磷肥来增加产量是一项高产、低耗的措施,但同时还必须配合增施尿素和适当增加密度,以发挥其更大的增产作用。优化措施方案筛选结果表明,要获得高产,其氮肥施用期以分蘖肥50%+拔节肥50%和分蘖肥50%+种肥50%的施肥方式为最好。产量250~270 kg/667 m2的组合优化方案为:密度14.54万~15.84万株/667 m2,施尿素37.31~39.91 kg/667 m2、普钙43.27~49.77 kg/667 m2、硫酸钾9.93~12.10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分蘖肥50%+拔节肥50%。产量在230~250 kg/667 m2的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12.15万~13.05万株/667 m2,施尿素37.81~39.62 kg/667 m2、普钙41.36~45.87 kg/667 m2、硫酸钾8.27~9.77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产量210~230 kg/667 m2的措施优化组合为:密度11.39万~12.16万株/667 m2,施尿素35.87~37.41 kg/667 m2、普钙36.32~40.15 kg/667 m2、硫酸钾8.74~10.02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或种肥30%+分蘖肥20%+拔节肥50%。  相似文献   

15.
减氮覆膜对黄土旱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长期减氮定量监控施肥和地膜覆盖措施下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变化规律和土壤养分吸收利用情况,指导该区小麦科学施肥、实现区域小麦增产。【方法】基于在晋南旱地冬小麦种植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区,于2012—2019年设置农户施肥种植模式(农户模式)、减氮定量监控施肥(减氮处理)和减氮定量监控施肥+垄膜沟播(减氮覆膜)3种处理,具体分析在减氮覆膜条件下连续7年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冬小麦对氮磷钾肥吸收及利用效率、冬小麦花前花后营养元素转移和吸收以及0—2 m土层氮素残留状况。【结果】减氮处理较农户模式在总施氮量减少33.5%、平衡施用磷钾肥的情况下,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无显著差异。籽粒吸氮量提高8.9%,氮肥、磷肥表观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7.6%、2.7%和55.0%。花前营养器官转移量提高24.2%,0—2 m土层硝态氮总残留量降低了34.4%。在减氮处理基础上进行地膜覆盖后,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较不覆膜提高24.3%和25.5%,籽粒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提高20.9%、35.0%和33.1%,氮、磷、钾肥表观回收率及其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7%、2.7%、4.8%和22.8%、22.8%、22.0%,花前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25.4%和57.5%,0—2 m土层硝态氮总残留量降低25.1%。【结论】通过减少氮肥用量和平衡施用磷钾肥,可在实现冬小麦稳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残留量。在减氮处理基础上进行覆膜种植后,可实现冬小麦产量的增加,促进养分的吸收转移,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同时在降低硝态氮累积带来环境风险方面有更加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南疆灌淤土区冬小麦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水肥耦合效应确定水肥管理方案是解决小麦生产中水肥管理联系不紧密、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方法。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南疆小麦主产区进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灌淤土上小麦水肥交互效应明显,灌水、氮肥、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均是正效应,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负效应,但是灌水与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是协同效应,与钾肥的交互作用是拮抗效应。根据水肥交互效应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灌溉量、氮肥、磷肥、钾肥用量的阈值,并提出了冬小麦产量最高的水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及土壤磷库的影响(征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2年的微区筒定位试验研究了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白菜全磷、土壤全磷、有机磷、Olsen-P、水溶性磷及生物有效磷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150~600 mg·kg-1土,白菜产量增加14.9%~21.5%; 有机肥用量33.3~133.2 g·kg-1土,白菜产量增加18.2%~25.9%;施用150、300、600 mg·kg-1磷肥和施用33.3、66.6、133.2 g·kg-1有机肥及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变化。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显著增加白菜的全磷量,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导致白菜对磷的奢侈吸收。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Olsen-P、水溶性磷、生物有效磷均显著增加;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磷显著增加。土壤Olsen-P与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磷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处理对西南丘陵区小麦/玉米间套体系中小麦生长动态的影响。[方法]该试验采用田间区组试验,以小麦/玉米间套体系为对象,小麦、玉米分别设置5个供磷水平。[结果]小麦的分蘖数、株高、产量构成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在施磷135 kg/hm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再继续增施磷肥,无论分蘖数、株高还是产量构成数据均显著降低。[结论]磷肥的施用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小麦的生长,超出范围反而会影响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产量与群体整齐度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2个冬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收获后分析其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群体整齐度。探究有显著差异性状遗传力及群体整齐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结果表明,穗长整齐度和穗粒数整齐度与小麦产量及千粒重显著相关。育种过程中,通过提高冬小麦穗长和穗粒数整齐度增加冬小麦产量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