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为试虫,对其卵、1~4龄若虫、成虫等虫态在高CO2(35%CO2:21%O2:44%N2)气调作用下的急性致死及行为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嗜卷书虱不同虫态对CO2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龄若虫、2龄若虫、4龄若虫、3龄若虫、成虫和卵;其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4001,4.7510,5.4472,6.0591,9.4643,39.3677h.嗜卷书虱的卵经高CO2气调处理后,初孵时间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受到明显影响,处理3.5 d,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分别向后推迟3.85d和1.72d.嗜卷书虱的成虫对高CO2气调处理表现出麻醉反应特点,其麻醉程度随着气调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麻醉后的苏醒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的起始苏醒时间后延,当处理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成虫的LT50为9.46h),试虫将不再苏醒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低温胁迫对新菠萝灰粉蚧致死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新菠萝灰粉蚧不同发育阶段虫态在不同低温(0、4、10 ℃)下 5 个不同处理时间(1、2、4、6、8 h)的致死情况,以常温 26 ℃为对照,分析低温胁迫对该粉蚧死亡率的影响。【结果】0、4、10 ℃低温处理对新菠萝灰粉蚧一龄若虫和二龄若虫死亡率有显著影响,各处理时间的死亡率均大于 30%;二龄若虫经 0、4 ℃低温处理 6、8 h 后死亡率高达 95% 以上;10 ℃低温处理 1、2、4 h 后三龄若虫死亡率均低于 10%,与常温 26 ℃对照差异不显著。未成熟雌成虫在 10 ℃低温处理 4、6 h 后死亡率与常温 26 ℃对照差异不显著。对于成熟雌成虫,10 ℃低温不同处理时间的死亡率均小于 3%,与常温 26 ℃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表明低温胁迫对新菠萝灰粉蚧一龄若虫和二龄若虫的死亡率有显著影响,三龄及三龄后若虫在 10 ℃能保持较好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CO2对嗜卷书虱的致死作用及其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为试虫,对其卵、1-4龄若虫、成虫等虫态在高CO2(35%CO2:21%O2:44%N2)气调作用下的急性致死及行为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嗜卷书虱不同虫态对CO2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龄若虫、2龄若虫、4龄若虫、3龄若虫、成虫和卵;其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4001,4.7510,5.4472,6.0591,9.4643,39.3677h。嗜卷书虱的卵经高CO2气调处理后,初孵时间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受到明显影响,处理3.5d,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分别向后推迟3.85d和1.72d。嗜卷书虱的成虫对高CO2气调处理表现出麻醉反应特点,其麻醉程度随着气调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麻醉后的苏醒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的起始苏醒时间后延,当处理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成虫的LT50为9.46h),试虫将不再苏醒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中华微刺盲蝽对节瓜蓟马的捕食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chinensisSchuh)对节瓜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并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微刺盲蝽的空间捕食效应 ,建立了捕食功能反应模型 .结果表明 :微刺盲蝽 4、5龄若虫对节瓜蓟马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 ,微刺盲蝽成虫对节瓜蓟马若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Ⅰ型 ;盲蝽的各个虫态中 ,捕食能力大小顺序为 :成虫 >5龄若虫 >4龄若虫 >低龄若虫 .中华微刺盲蝽是我国南方控制瓜类和茄类害虫节瓜蓟马最有潜力的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5.
花蓟马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赵莉  马燕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1):102-104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蓟马的历期明显缩短;其发育速率与温度间有很大的相关性;花蓟马卵、1~2龄若虫、3龄若虫(前蛹)、4龄若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06、10.83、12.39、10.00、14.56和10.12℃,有效积温依次为: 70.74、74.94、16.21、41.52、15.82和234.36日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中国的重要外来入侵和检疫性害虫, 对各地的蔬菜和花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极端高温(45℃)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繁殖力以及体内海藻糖、山梨醇含量的影响,为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5℃条件下高温热激西花蓟马当代成虫、2龄若虫2 h,经过24 h变温模式22℃(4 h)-25℃(8 h)-28℃(4 h)-25℃(8 h)培养后再进行一次45℃ 2 h的热激处理。研究热激处理后其亲代、F1代和F2代的种群参数(亲代各虫态存活率、雌成虫寿命,F1和F2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以及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海藻糖和山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45℃ 2 h高温热激两次后,西花蓟马各个虫态的存活率均小于50%,且预蛹和蛹的存活率为0,成虫的存活率最高为41.38%,显著高于其他虫态(1龄若虫存活率为5%,2龄若虫存活率为21.36%)(P<0.05);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在45℃高温条件下热激2 h两次后,其亲代雌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均明显降低,且F1代也受到较大影响, F1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显著降低,但F2代种群有所恢复,另外热激处理西花蓟马成虫的雌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在亲代、F1代中都明显高于热激处理2龄若虫(P<0.05);西花蓟马亲代成虫和2龄若虫在45℃热激2 h两次后其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影响到F1和F2代种群体内的海藻糖含量,另外热激处理亲代成虫其体内海藻糖含量低于热激处理亲代2龄若虫的海藻糖含量, 且F1和F2代与亲代趋势相同(P<0.05);西花蓟马亲代成虫和2龄若虫在45℃热激2 h两次后其体内的山梨醇含量明显升高,热激亲代成虫的山梨醇含量高于热激2龄若虫体内的山梨醇含量,且这种热激处理能够影响到后代种群体内山梨醇的含量,F1和F2代体内山梨醇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亲代相同(P<0.05)。【结论】45℃极端高温处理不仅对西花蓟马亲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理生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子代(F1、F2代)的不同发育阶段。同时,西花蓟马对极端高温的应对与其体内的海藻糖、山梨醇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低温胁迫对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越冬卵发育和存活的影响,以便预测其发生范围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栎黄枯叶蛾越冬卵在6个低温(-15,-20,-25,-30,-35和-40℃)条件下处理12,24和48h或在-30℃下处理不同时间(1,3,5,10,20,30,50d),每日观察卵的发育情况,统计卵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结果】低温胁迫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栎黄枯叶蛾越冬卵的发育和存活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越冬卵的发育历期延长,存活率降低。越冬卵在-35℃低温下分别处理12,24和48h后,其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其他处理。当温度≤-30℃时,无论处理时间长短,越冬卵的存活率均大幅度下降。越冬卵处理12,24和48h的致死中温度分别为-33.45,-32.08和-30.69℃,-30℃下致死中时间为19.63d。【结论】栎黄枯叶蛾越冬卵的抗寒性较强,大部分可以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喜好性,室内用西花蓟马、蚕豆蚜、二斑叶螨、混合饲料(同时饲喂3种猎物)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驯化两代,研究了4种饲喂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蚕豆蚜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量和喜好性.结果显示不同猎物饲喂处理驯化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对同一种猎物的捕食量和喜好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某种猎物的捕食量因前期取食的猎物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正喜好性.蚕豆蚜饲喂处理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蚕豆蚜表现出正喜好性,除二斑叶螨饲喂处理外其余3种处理的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二斑叶螨的负喜好性.以上结果表明4种饲喂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的喜好性不受前期取食猎物的影响,但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前期取食过的猎物的喜好性增强,存在一定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对烟蓟马的毒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烟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分析亚致死浓度对2龄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对2龄若虫的毒力相对较高,LC50分别为6.983 mg/L和9.571 mg/L。印楝素、苦参碱和鱼藤酮的亚致死浓度LC40对2龄若虫期和蛹期有显著延长作用,对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印楝素LC40对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23.64%、17.60%、18.37%和12.54%。说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对烟蓟马的致毒作用较好,低龄若虫(2龄期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除发挥2种药剂的毒力外,还可通过亚致死浓度对存活若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形成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温闷杀甜瓜白粉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杀甜瓜白粉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甜瓜安全。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湿度越大,致死效果越好;在相同温度、湿度、时间条件下,成虫死亡率高于若虫,表明若虫比成虫更耐高温。防治甜瓜白粉虱的温度、湿度、时间的最佳组合为:室温45~48℃。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间保持2h。在此条件下。成虫和若虫的致死效果均为100%。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3.6×105~3.6×108个/mL共4个质量浓度下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具有较高毒力,成虫的最高死亡率达(87.21±5.50)%,若虫的最高死亡率达(93.13±3.40)%;成虫的致死中时间为(4.84±0.159)d,若虫的致死中时间为(5.00±0.18)d.随着施药时间的增加,成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为(1.719±0.075)×104个/mL,若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为(1.067±0.154)×105个/mL.  相似文献   

12.
芒果蓟马类害虫已成为四川省攀枝花市芒果主要害虫,其中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 alis hood)为优势种。茶黄蓟马在芒果园1年发生10~16代,世代重叠。若虫和成虫主要为害芒果花序和春梢嫩叶,周年呈现"春季"高峰和"秋季"小高峰两个发生为害高峰。蓝板是诱杀若虫和成虫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卵为试材,对实蝇卵在3.0(±0.1)℃和5.0(±0.1)℃下低温处理致死时间进行研究,以及对实蝇卵在1、3、5、7、9、11、13、15、18、20、22、25、28、31℃1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致死低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0(±0.1)℃和5.0(±0.1)℃条件下,实蝇卵的致死时间分别为8 d和11 d;实蝇卵致死低温在9~10℃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龟纹瓢虫对褐软蚧的控制潜能,在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空间下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捕食褐软蚧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温度和空间下,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对褐软蚧1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但其功能反应参数存在差异。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对褐软蚧1龄若虫的控制效能(a′/T_h)和寻找效应均与温度呈二次函数关系,最高峰出现在25℃,21~29℃是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捕食褐软蚧1龄若虫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对褐软蚧1龄若虫的控制效能和寻找效应随试验空间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西花蓟马取食菜豆植株不同世代后,体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测定了西花蓟马取食菜豆植株F_1、F_2和F_3代后,其二龄若虫及成虫体内总蛋白、总糖和总脂含量的异同。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从豆荚转换到菜豆植株后不论哪一个世代下二龄若虫及成虫体内总蛋白、总糖和总脂的含量均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但F_1、F_2和F_3代不同世代之间西花蓟马体内的营养物质差异均不显著;同一个世代下均是成虫总蛋白质、总糖和总脂含量明显高于二龄若虫。  相似文献   

16.
印楝素不同处理方法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明确印楝素及其不同施药方式对烟粉虱各虫态的致死作用。【方法】采用黄瓜叶片浸液法和叶柄内吸法测定了0.3%印楝素乳油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和1~4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0.3125~10.0 mg•L-1)内,两种处理方式下烟粉虱各虫态的校正死亡率均随印楝素浓度的增大而顺次显著增大,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的校正死亡率高于叶柄内吸处理。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4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3.0246、2.2019、5.7109、0.5909、0.7465、1.6948和2.6603 mg•L-1,而叶柄内吸处理的LC50值分别为6.016、4.0321、6.0537、0.8614、0.9941、2.2419和4.4533 mg•L-1。【结论】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对烟粉虱各龄若虫的致死作用均高于叶柄内吸处理,烟粉虱低龄若虫期是采用印楝素防治的最佳时期。印楝素乳油可望成为防治烟粉虱的重要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7.
橄榄星室木虱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橄榄星室木虱是橄榄的重要害虫之一 .本研究测定了橄榄星室木虱的发育起点温度 :卵 (7.1 61 6± 1 .0 873 )℃、一龄若虫 (6.0 1 0 1± 1 .42 5 7)℃、二龄若虫 (6.760 3± 1 .6978)℃ ,三龄若虫 (5 .40 3 1± 1 .0 5 78)℃、四龄若虫 -拟蛹 (6.5 62 5± 1 .3 3 5 4)℃、成虫产卵前期 (6.8440± 1 .0 3 60 )℃、全世代 (6.1 62 9± 1 .4883 )℃ ;有效积温 :卵 (1 89.9493± 1 4.7983 )℃、一龄若虫(1 1 9.3 81 6± 6.2 784)℃、二龄若虫 (90 .743 6± 5 .0 0 85 )℃、三龄若虫 (1 0 4.73 1 8± 5 .5 2 0 4)℃、四龄若虫 -拟蛹 (1 86.42 1 6±1 1 .2 672 )℃、成虫产卵前期 (3 3 .1 91 8± 1 .845 4)℃、全世代 (73 3 .1 3 5 6± 63 .3 965 )℃ .根据橄榄星室木虱在福州地区的年生活史与越冬习性 ,推算出该虫在福州年发生 8代  相似文献   

18.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西花蓟马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不同分生孢子液浓度的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具有较强的毒力.供试菌株在孢子浓度为3.6×108个/mL时,西花蓟马成虫的死亡率为82.31%,致死中时间为(5.39±0.107)d,第8天的致死中浓度是(4.204±...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1287菌株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能力.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b1287菌株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0×105,2.0×106,2.0×107和2.0×108个/mL 4个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若虫和成虫具有很高的毒力.在分生孢子液2.0×108个/mL浓度时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8.52±13.16)%,(83.91±14.04)%,(79.25±9.39)%和(77.39±7.20)%.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2367±0.06)×105,(2.6070±0.06)×106,(3.3943±0.06)×106和(3.4239±0.06)×106个/mL,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是(4.09±1.42),(4.70±0.78),(5.28±0.36)和(5.19±0.94)d.得出球孢白僵菌Bb1287菌株对扶桑绵粉蚧的若虫和成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可作为扶桑绵粉蚧生物制剂开发应用菌株.  相似文献   

20.
棉蓟马又称烟蓟马、葱蓟马,往年为棉花苗期的次要害虫,但随着西葫芦、大葱、番茄、辣椒等蔬菜面积的增加,使其在临近蔬菜类作物棉田有发生加重的趋势。为减轻棉蓟马给棉花生产带来的损失,现将棉蓟马测报调查与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形态特征与生活特性成虫体黄褐色,卵肾形、黄绿色,散产于叶肉组织内。1龄若虫白色透明,2龄若虫浅黄至深黄色。前蛹(3龄若虫)和伪蛹(4龄若虫)与2龄若虫相似,但有翅芽。有趋暗避光特点,大多在叶背面潜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