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明 《中国稻米》2021,27(3):113-115
闽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发达地区,其主要粮食作物为双季水稻,限于市场价格和产量瓶颈,早稻种植效益较低。常规早稻以种植泉珍10号、佳辐占等品种为主。南安市种子管理站引进了符合当地食用习惯、经济价值和产量相对较高的优质常规早稻新品种泉珍12号,并分别在英都镇和码头镇开展了无公害绿色栽培试验和高产栽培试验。本文对泉珍12号在南安市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摸索,总结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质稻新品种泉珍10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泉珍10号的选育过程及技术路线,并通过归纳泉珍10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主要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桂育2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优质常规稻品种.2008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桂北稻作区作中、晚造种植,早稻生育期124d,晚稻全生育期103d。  相似文献   

4.
泉珍10号是泉州市农科所利用籼粳交中间材料k169(轮回422/江恢916)与k157(明恢63/DT-713)杂交,经过多代选择于1998年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早稻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在福建省首届优质稻招标(评选会)中入标,2003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招标(评选会)中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株两优22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福鼎市作双季早稻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耐肥抗倒、抗病性较强等特点。总结了其在福鼎作双季早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韩娟英 《中国稻米》2012,18(1):63-64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嘉育253与中组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9),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红优2155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红矮A与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在福安作早稻种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主要介绍了红优2155在福安作早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中早39在福清市作早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嘉育253和中组3号选育而成的中熟籼型常规水稻品种,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2017年福清市引进试种,中早39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植,具有高密度种植、生育期短、耐肥抗倒等优势。总结了中早39在福清市作早稻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从广东引进10个优质早稻品种,通过早、晚两季品比试验表明,银晶软占、广银软占、金华软占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其中作早稻种植产量优势更加明显。通过早、晚两季的种植表明,华南优质稻在湘南具有良好的气候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上杭县是国家级、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年种植水稻面积3.8万hm^2左右,其中早稻1.67万hm^2,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海拔380m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习惯栽培早稻以早熟或中熟品种为主,如佳辐占、满仓515、汕优82、汕优明100等,一般全生育期在120~135d之间.为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早稻产量和品质,2004年上杭县农技站将迟熟超级稻组合特优航1号在上杭县低海拔的临城镇、中都、湖洋镇作连作早稻种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2016,(2):83-84
华两优128是华南农业大学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华68S与恢复系R128配组育成的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14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桂审稻2014018号),适宜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许琨 《中国稻米》2003,9(3):18-18
1.湘辐994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通过对湘辐87-12/湘早籼20号的F1 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而成。该品种全生育期112天 ,属早稻迟熟类型。抗性 :叶瘟7级 ,穗瘟7级 ,白叶枯病3级。湖南省区试两年平均单产465.1kg/667m2 ,比对照湘早籼19号低4.7 % ,减产显著。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2.湘丰早119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采用中鉴100//湘早籼3号/泸红早1号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08天左右 ,属早稻中熟类型。抗性 :叶瘟7级 ,穗颈瘟9级 ,白叶枯病5级。湖南省区试两年平均单产444.88kg/667m2,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1.82 %。适宜在湖南省非…  相似文献   

13.
经试种和示范种植,中嘉早32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嘉早32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漳丰8号系漳州市农科所于1995年用漳丰矮与巨丰稻杂交而成的早籼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漳州市区试、生产试验,表现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属感温型,适合闽南地区作早稻种植.2006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莆田市荔城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早稻新组合 ,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2 0 0 2年早季从省内外引进 4个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 ,安排在区良种场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试验概况1 1 参试组合与来源金优 2 0 7(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夏优 82(省农科院稻麦所 )、金优 1 0 0、汕优 1 0 0 (三明市农科所 )、对照T优 7889(福建农林大学、省种子总站 )。1 2 试验地点与设置试验田位于区良种场省水稻引种观察圃内 ,乌黄泥 ,土壤肥力好 ,前作冬闲田。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 ,小区面积 1 3 34m2 ,…  相似文献   

16.
恒丰优387在龙海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丰优387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恒丰A与抗稻瘟病恢复系R387配组选育的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年通过福建省水稻品种引种认定。2015年起引进福建省龙海市作早稻种植,表现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抗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优点。总结了恒丰优387在龙海市作早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Y两优5866是福州市亚丰水稻育种研究中心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不育系Y58S与自育恢复系亚恢66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在福建省漳浦县作早稻种植,表现生长整齐、抗倒性较强、米质优、分蘖能力强、丰产性好。总结了其在漳浦县作早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厉惠江  赵一君 《中国稻米》2012,18(4):54+56-54,56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从嘉育253/中组3号杂交组合中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9),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在东阳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5,(5):92-93
两优48是上饶市农科所用衡阳市农科所选育的早籼两用核不育系157S与自育恢复系To48配组育成的早熟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14年12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西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建农早111号”系南平地区农科所用(圭辐3号//胞胎矮/IR24)F_1与(红南\红云33)F_1杂交育成的早籼中熟品种。1988年定型,并进行品系对比试验,比对照“119”增产6.25%。1989~1990年通过南平地区早稻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参加三明市、宁德地区早稻区域试验,表现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苗期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强、抗稻瘟病等优良性状。1990年南平地区示范种植1.2万亩,表现高产抗病,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并通过了南平地区早稻良种鉴定,确定为1991年早稻推广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