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地膜覆盖、品种选择、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一播全苗、田间管理等方面对春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合陇县及同类地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该区域玉米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玉米作为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农产品,对于其高产的栽培技术分析、开发和研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春玉米因播种期在干旱的春季又称为旱玉米,对于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是实现玉米种植栽培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对春玉米种植栽培的全过程及管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春玉米高产的栽培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物质生产与氮素积累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明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栽培下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特征,为陕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玉米品种陕单609为材料,设置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3个栽培处理,于2013—2015年在陕西灌溉春玉米试验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玉米产量等级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与SPAD值、产量构成特性。【结果】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玉米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1.1、13.1和16.1 t·hm~(-2),与普通大田栽培(对照)比,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籽粒产量增加18.0%和45.1%;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对照,而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单位面积较多穗数,是玉米高产潜力的关键。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群体收获指数也显著高于普通大田栽培。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对照增加18.5%、41.8%和20.5%、24.5%。春玉米吐丝后,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较对照提高10.0%和20.1%;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贡献率较对照提高30.2%和61.6%。相关分析显示,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8;r=0.927)。春玉米花后,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显著高于普通大田。【结论】与普通大田栽培和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吐丝后生物量积累和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其实现春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在陕西灌区春玉米生产中,在筛选耐密品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强化氮肥分次追施,保证高产玉米吐丝后期对氮素的需求,实现春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4.
<正>春玉米比夏玉米播种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为保证春玉米苗壮,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确保今年粮食实现丰收,对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种子的选择与处理1.1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春玉米应选用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的高产优质品种。目前适于黄骅市种植的优质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播前要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晒种2~3 d,增强种子  相似文献   

5.
基于春玉米大小垄深松增密高产栽培的技术背景,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相关方向的研究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并在文章中以春玉米大小垄深松增密高产栽培的不同时期工作顺序进行全文分析与阐述,旨在为相关方面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指导性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方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北方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栽植密度、化学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隔行去雄、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北方春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据报道,世界各地玉米高产典型很多,美国春玉米高产纪录1842.5公斤/亩,我国春玉米高产纪录1450公斤/亩,河北省春玉米高产纪录1100多公斤/亩。玉米高产栽培要以机械化为核心,树立"密植高产"、"一播定天下"、"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打好播种基础,力争一播全苗,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努力提高玉米幼苗整齐度,为夺取高  相似文献   

8.
春玉米作为印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创建将对提高印台区的粮食总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不断地总结摸索,形成了一套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春玉米地膜覆盖高密高产栽培技术。这套技术通过地膜、良种、宽窄行、精量播种和肥料管理等综合技术集成配套,能够促进玉米种植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较好的光合利用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高产春玉米良好的群体结构,提高春玉米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春玉米的增产潜力。[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从玉米品种、密度和肥料管理方面研究了3种模式(农户模式、优化模式、高产模式)对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优化模式和高产模式较农户模式分别增产10.79%、27.62%,秃尖长度显著减少。3种模式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累积(DMA)以及生长率(CGR)规律依次为高产模式优化模式传统模式。[结论]优化品种、合理增密以及加强养分资源管理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2017年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具体措施,总结春玉米高产栽培取得的经验,旨在为勐海县发展春玉米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论渭北旱塬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渭北旱塬气候、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科学地阐明了本地区地膜玉米的生产现状、增产原理、栽培技术。并通过试验、示范,论证了渭北旱塬旱地春玉米高产原因。针对本地区旱塬旱地春玉米生产环境,提出了适宜渭北旱塬生产的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模式下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高产春玉米良好的群体结构,提高春玉米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春玉米的增产潜力。[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从玉米品种、密度和肥料管理方面研究了3种模式(农户模式、优化模式、高产模式)对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优化模式和高产模式较农户模式分别增产10.79%、27.62%,秃尖长度显著减少。3种模式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累积(DMA)以及生长率(CGR)规律依次为高产模式>优化模式>传统模式。[结论]优化品种、合理增密以及加强养分资源管理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0—2017年孪井滩地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并结合春玉米生长发育指标,着重针对内蒙古孪井滩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孪井滩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春玉米作物;但是该地区干旱、低温冷害、涝灾等气象灾害多发,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对此,提出了有效防御措施,以期为确保春玉米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0-2017年孪井滩地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并结合春玉米生长发育指标,着重针对内蒙古孪井滩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孪井滩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春玉米作物,但是该地区干旱、低温冷害、涝灾等气象灾害多发,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有效防御,以确保春玉米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
彭兴富  王新成  胡兴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162-162,151
本文对春大豆间玉米套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做了简要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整地、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为春玉米提质增效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玉米的密植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春玉米灌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由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农户的土地由零散变为集中,农民的玉米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也需要改进。提出了榆阳区北部草滩区春玉米绿色密植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对榆阳区北部草滩区春玉米种植区进行春玉米绿色密植高产高效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8.
旬邑县以玉米高产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旱作高产配套技术,着力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探索形成了旱作春玉米高产栽培的“旬邑模式”,创造刷新了陕西渭北旱塬春玉米百亩、千亩、万亩高产纪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高产粮之一,种植面积比较大,适合规模化种植。近几年,温室技术不断成熟,玉米种植也开始在温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其中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运用比较广泛。这种栽培方式是通过在地面覆盖一层薄膜,结合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使土壤达到增温、保墒、除草等,促进玉米早熟,实现高产栽培。这种技术对于春玉米的种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促进春玉米的高产丰收。本文主要分析地膜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北方种植春玉米而言,玉米增收效益不仅满足市场效益,同时对我国粮食满足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对春玉米栽培技术的各个环节,即选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整套栽培技术要点做具体的阐述,以达到春玉米高产、优质的种植目的,为今后春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