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促进我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综述了各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利用现状及现有技术模式。2016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9.84×108t,可收集量达到8.24×108t,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83.51%。秸秆已利用量为6.73×108t,综合利用率达到81.68%,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47.20%、17.99%、11.79%、2.23%、2.47%,形成农用为主的综合利用格局。不同区域之间秸秆利用水平差异显著,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依次为94.73%、89.21%、88.89%、83.01%、74.27%、63.43%。全国秸秆利用技术模式可分为秸秆还田利用型和循环利用型两大类,其中秸秆还田模式主要有玉米秸秆深翻养地还田模式、棉花秸秆深翻还田技术模式、麦秸覆盖玉米秸秆旋耕还田技术模式、少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稻麦(油)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有秸-饲-肥种养结合技术模式、秸-沼-肥能源生态技术模式、秸-菌-肥基质利用技术模式、秸-炭-肥还田改土技术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全量利用的技术体系、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相互结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旱田作物。玉米秸秆量较大,如何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关键问题。2019年,为全面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黑龙江省政府提出了"疏堵结合""一主两辅"的总体思路,并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五化"技术工程。秸秆综合利用"五化"指的是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和有机肥料化,但是"五化"利用的秸秆总量不足50%。归根结底,秸秆还田是收口技术。目前,黑龙江省主要有玉米秸秆全量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部分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翻埋还田和玉米秸秆碎混还田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在采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前,应注意选用秆强、抗倒伏、穗位低、生育后期脱水快的玉米品种,玉米采用配套合理密植、化控抗倒伏技术,确保玉米收获时不倒伏,或者在收获时不影响机械作业。现将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桃源县蔬菜标准园秸秆沼气综合利用模式依托占地800公顷的蔬菜标准园建设,以秸秆沼气工程为载体,以国家成都沼科所研制的秸秆热压膨化处理技术为核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推广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原料化、肥料化,形成以秸秆处理和有机肥生产为主体、沼气为纽带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达到消纳农作物秸秆、生产清洁能源、供应有机肥、净化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采取秸秆收储模式、肥料化利用模式、饲料化利用模式、能源化利用模式、基料化利用模式,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和培训、加大宣传引导、严格督查到位等措施,大大提升当地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采取秸秆收储模式、肥料化利用模式、饲料化利用模式、能源化利用模式、基料化利用模式,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和培训、加大宣传引导、严格督查到位等措施,大大提升当地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促进秸秆资源最大化利用,总结了国内外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从燃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几方面,探讨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对我国未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趋势新乡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种植种类多、面积大、产量高,而收获后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数量较多。为推进秸秆的科学使用,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新乡市农牧局与新乡市农机局、新乡市环保局等多家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进行了确定,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大力发展秸秆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肥料化等秸秆综合利用,开展新技术试验研究推广,拓展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全面提升新乡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指明了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向,包括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分别从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等角度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组织管理保障、经济保障、技术保障、建立产业示范园区几个方面,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内涵,综述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5种利用措施和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未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研究的重点问题,包括加强秸秆肥料化培肥土壤的机制研究;重视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机械装置及储运体系的改进和开发;利用秸秆资源产出各种副产品的单独过程加“环”组“链”技术改进和开发;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开发和效益评价,旨在为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的开发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通过秸秆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用、能源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和原料化利用利用"五化"并举,变废为宝,我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居全国前列综合利用水平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省秸秆可收集量为5842万吨万吨,资源化利用5656万吨万吨,利用率达9696.8%。全面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全面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全省各地通过组织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升行动,鼓励支持农民应用秸秆粉碎还田田、温室挖沟还田、堆沤还田等腐熟技术术,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也向秸秆综合利用机械重点倾斜。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用则利,弃则害”的可再生资源,推动其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农作物秸秆营养组成、资源量和分布,以及当前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目前推行的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的发展重点和模式,提出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并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广德县委县政府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引导企业和农户围绕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多措并举,成效显著。2014年秋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15年午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9%。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为例,分析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提出了适合推广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最佳组合模式,旨在为一年两作区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期安徽省提出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并在《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7年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利用总量的25%以上,力争肉牛养殖量达300万头以上。在此新政策新形势下,秸秆综合利用对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秸秆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五料化”(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技术模式,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探索性思路,旨在为推动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和“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列出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同时利用SPSS对农户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高邮秸秆资源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直接还田,其他形式的秸秆利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秸秆利用模式有待优化。正在逐步地推广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养畜等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天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包括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秸秆化利用、秸秆燃料化、秸秆基料化,针对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大,秸秆还田难度大,监管难度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滞后,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宣传与监管力度,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建设秸秆收储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秸秆新技术的引进与研发。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作物秸秆产量,针对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的"五化"及秸秆还田的量,进行占比分析。特别是在秸秆能源化和秸秆还田方面,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建议,使人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顺市秸秆资源与饲料化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了秸秆饲料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发展方向,探索拓展现代生态畜牧业饲草饲料渠道,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进程;着重解决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中的技术问题与难题;积极搞好宣传培训与示范推广工作;打造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秸秆加工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扶余市秸秆资源总量约300万吨。据测算,2016年秸秆还田60万吨、用作燃料90万吨、秸秆气化站利用0.14万吨、秸秆固化利用40万吨,秸秆资源未利用总量仍达110万吨。多年来,扶余市非常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促进秸秆"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一是编制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2016年5月13日,下发了《扶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扶余市2016秸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扶政函[2016]24号),成立了扶余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秸秆资源“五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我国秸秆资源"五化"利用的现状、主要技术及其成熟度、相关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