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20,(6)
奶牛酮病对于泌乳牛的生产性能,以及养殖中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奶牛酮病的成因,对泌乳牛产生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牛、羊的数量和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羊养殖的质量对养殖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想要保证羊的饲养质量,一定要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羊的常见传染病进行介绍,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促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4)
<正>随着牛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牛结核病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这种结核病的大规模传染,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如何有效防治牛的结核病,是养殖户必须重视的问题。1病原和流行病学造成牛结核病的病原主要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水牛是最不易感染牛结核病的,而奶牛是最易感染的,其次为黄牛和牦牛。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人型、禽型和牛型三种,这三种可以互相传染,而且人饮用带有结核病菌的牛奶后,同样会传染。所以,防治牛结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5)
在养殖牛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牛的体温变化,牛的尿液、毛发以及粪便等,来及时发现牛的异常状况,马上采取措施或者送去医治,防止传播疾病。从牛的疾病入手,阐述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难点,就此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牛养殖大国,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疾病,这会影响到牛的饲料转化率,使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需要得到养殖户的高度关注,及时诊断出疫病。对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概述,讨论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分析如何对巴氏杆菌病预防和治疗,希望对牛养殖业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务川黑牛寄生虫病比较多,对养牛业的养殖效益影响较大,常见寄生虫病有牛绦虫病、牛球虫病、牛虱、牛肝片形吸虫病、牛螨病等。通常防治措施以加强牛群管理、做好牛舍消毒与环境清洁卫生等方法。发现患病及时用药驱虫,及时治疗,做好隔离,避免感染其他牛只。根据常发寄生虫病,每年做好春秋两季预防性驱虫,可以避免牛群因寄生虫病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介绍了务川黑牛常见5种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2)
目前,在牛养殖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牛肉品质较低、牛舍建设缺乏合理性、饲养管理方式落后、防疫体系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牛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采取合理及科学的措施,普及养牛技术,控制养牛规模,加强饲养管理以及做好疾病防控。对牛养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7)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牛流行病,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危害相对较大,病牛会出现病毒血症,具备传染性,而且仅需要进行间接接触就可以传播,同时还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导致感染。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对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止充分认识,采取适宜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才可以保障疾病防控的效果。在具体诊断的过程中,其诊断技术较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然后落实疾病的预防,积极进行防控,避免出现发病并对症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由于养牛业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大,使得牛病也越来越复杂,因大多数的养殖户缺乏对牛病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使牛病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春季牛病的预防治疗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9,(11)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优质肉类提出更高需求,促进了养殖行业的发展。优质牛肉作为社会需求较大的肉类之一,为牛养殖户带来较大发展市场,并为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然而,在牛实际养殖中,牛消化系统疾病直接影响了牛肉品质,威胁着牛的健康成长,为养殖户带来一定风险。分析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1):26-27
牛人工授精技术经过20多年的大力推广,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无法精准推算人工授精时机、技术人才紧缺、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建设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导致牛人工授精受孕偏低,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完善,提高牛人工授精的受孕率,提升养殖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加快牛人工授精的推广应用速度,从而提高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湘中黑牛"是通过本地母牛与优质纯种黑色安格斯公牛杂交所产生的改良品种,具有体型大、体重高、生长发育速度快、肉质鲜美、适应能力强、生产效益高等优点,相比较本地黄牛,养殖湘中黑牛能够使经济收益增加2~3倍,大大提高了当地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在湘中黑牛的养殖过程中,对其生产性能以及养殖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疫病,对湘中黑牛的生产现状以及疫病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曼  张君慧  韩飞 《畜禽业》2012,(12):48-50
根据PCR技术的原理建立了奶牛结核病的PCR诊断方法,并测定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30.9pg/ū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除牛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扩增带(242bp)外,其他的细菌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带。用该方法对陕西省某奶牛养殖小区的121份乳样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121份乳样中有3份为阳性,阳性检出率2.48%。本试验还用PCR方法对PPD检测和胶体金检测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CR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一种提高牛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7)
正澄城县是国家级秦川肉牛育肥基地,陕西省供港澳活牛基地县。澄城总面积1 121.2 km2,其中原有天然草场12万亩,加之农作物秸杆资源丰富,年产40多万t,为肉牛饲养所需饲草饲料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澄城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连续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引入了优质秦川牛、利木赞、安哥斯等品种与本地牛杂交,改良后牛生长发育快,产肉多,育肥优势明显,养殖效益很高。2015年全县牛存栏达2万余头,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畜牧局成立调研组对我县肉牛养殖效益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9,(1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奶牛养殖中一类常见的疾病,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有效预防以及控制该类疾病。因此,从不同角度入手探讨了奶牛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提高调查结果准确性、全面性的同时优化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防控,确保奶牛正常发育以及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12)
牛的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既传给牛也传给人,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该病特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咳嗽,通常在患牛肺脏、消化道、淋巴结、乳腺等实质器官形成肉芽结节或肉芽肿。尽管多年来德宏州在对奶水牛结核病的防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净化牛群方面,特别是规模养殖场户牛群的净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近年来对德宏奶水牛结核病的监测阳性率仍为0.8%以上,为此德宏州奶水牛结核病防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1,(5)
为加强对牛结核病的监测力度,保障钦州市牛养殖业,特别是奶水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广西钦州市采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方法,在2018-2020年连续3年对辖区内牛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显示,3年累计检测牛6 005头份,其中肉用、役用、种用牛1 827头份,奶水牛4 178头份,牛结核病阳性率均为0%,表明钦州市牛结核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10)
监测了西昌市2003-2013年的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结合本地奶牛生产养殖情况总结了防治奶牛结核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1,(4)
山羊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其特点为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在肺、肝、脾和子宫角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内含淡黄色干酪样物质,也被称为干酪样淋巴结炎。山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环保趋严和畜牧养殖禁限养区的划分,使得养殖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羊伪结核病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不断发生及流行,对该病的诊断及防治值得重视。对山羊伪结核病的病原、发病机理及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治疗以及预防进行了阐述,为山羊养殖户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8)
采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以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于2012-2014年间对钦州市部分地区奶水牛结核病以及布鲁氏菌病进行流行性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我市奶水牛结核病2012、2013、2014年阳性率分别为0%,0%,0.1%;布鲁氏菌病2012-2014年阳性率均为0%;通过此次流行病学调查,为钦州市奶水牛"两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