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猪Deltacoronavirus(PDCo V)是2014年在美国检测出的一种新型猪冠状病毒,能够引起感染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症状。为及时评估该病毒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DCo V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在我国首次建立了PDCo V的RT-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仅对PDCo V核酸具有特异性扩增,对其它猪主要病毒核酸的扩增均呈阴性,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PDCo V最低检测限为4.05×103拷贝/μL,敏感性较高;采用该方法对2014年~2015年我国华东地区猪场的52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DCo V总阳性率为4.75%(25/526),其中腹泻样品中阳性率为25.76%(17/66),表明我国猪群中存在PDCo V感染。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可以作为临床检测PDCo V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9):50-53
猪δ冠状病毒(PDCo V)是2014年在美国最新检测出的一种猪源冠状病毒。为评估PDCo V在我国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根据Gen Bank中登陆的PDCo V M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M基因的猪δ冠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好,仅对PDCo V有特异性的扩增,对其它主要猪病病毒核酸扩增均呈阴性;敏感性较高,最低检测限可达6.33×104拷贝/μL。运用该方法对我国华东地区猪场2014~2015年间的49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DCo V总阳性率为2.85%(14/492),其中腹泻样品中阳性率为18.60%(8/43),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可以对临床样品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 Bank登录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 V)毒株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DCo V纳米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标准品检测的最低浓度可达102 copies/μL,与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国内猪场62份腹泻粪便样品,相比常规PCR方法,该纳米PCR方法的检出率更高,而两种方法对268份进境活猪粪拭子样品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纳米PCR检测方法适用于国内猪场的PDCo V检测和进境活猪的监控检测,可作为PDCo V实验室检测的有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Diease,PDCo VD)最早于2007年从亚洲豹猫和中国白鼬猫群中检测到,可感染鸟类和哺乳动物,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由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 V)引起的猪肠道疾病,呈世界流行性。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是规模化养猪场中极易发生、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和后期生长速度的疾病,多发生  相似文献   

5.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 V)是一种新发现的肠道冠状病毒,可引起仔猪的腹泻。冠状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p5是一种3C样蛋白酶,在病毒多聚前体蛋白加工以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PDCo V CHN-HN-2014株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Nsp5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Nsp5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采用镍亲和层析对表达的Nsp5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方法检测了其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纯化的Nsp5蛋白能够有效切割含有PDCo V Nsp5氨基端自切割位点的十二肽底物,证实体外表达的Nsp5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蛋白酶切割活性。猪δ冠状病毒Nsp5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其蛋白酶活性检测,为深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公猪精液是否携带病毒,试验采用PCR/RT-PCR技术对采自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的111份公猪精液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 V)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精液都有不同程度的带毒情况,A猪场和B猪场均检出了PRRSV、PRV和PCV-2三种病毒,C猪场检出了PRRSV和PCV-2两种病毒,所有猪场均未检出PEDV和PDCo V。在111份样品中,PCV-2的阳性率最高,为74.77%;其次是PRV,阳性率为15.32%;PRRSV的阳性率为9.91%;同时还发现存在PRRSV+PCV-2和PCV-2+PRV混合感染的情况,其混合感染率分别为9.01%和13.51%。说明公猪精液也能作为多种病毒,特别是影响猪只健康的重要病毒的传播媒介,从而给猪群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当前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控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当前猪病流行概况(一)发生疾病的种类多1.病毒性疾病(12种):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病毒性腹泻病:PED/TGE/ROTA/PDCo V、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猪流感、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2016年病毒性病原检测PEDV的检出率最高,为31.83%;其次为PCV2和PRRSV,检出率分别为27.29%、13.11%。2.细菌性疾病(11种):猪喘气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黄白痢)、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回肠炎(增生性肠炎)、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5,(6)
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博卡病毒是目前国内猪场经常发生的疾病,为了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博卡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研究建立了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博卡病毒(PBo V)的双重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2015年3—9月从山东、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等9个地区送检的63份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PRV的阳性率为34.92%,PBo V的阳性率为15.87%,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率为9.52%。此次调查结果较我们上次2014年调查感染比例要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猪博卡病毒(PBo V)是2009年新发现的一种DNA病毒,常于腹泻仔猪体内检测到该病毒。为建立该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Bo V 1/2型的高度同源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条件优化,建立了PBo V 1/2型的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PCR方法仅从PBo V 1或2型的阳性病料样品中特异性的扩增出751 bp的目的片段,而对猪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核酸样品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该PCR方法对PBo V 1/2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量为34.8拷贝/μL。对来自河南中牟、开封、兰考、濮阳、洛阳等地猪场发生腹泻疫情的70份猪病料样品,采用该方法进行检测,其中10份样品呈PBo V 1/2型阳性,阳性率为14.29%。该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PBo V1/2型的诊断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猪肠道α冠状病毒(SeACo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SeACoV N基因保守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 EASY-Blun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EASY-Blunt-PA-N作为标准阳性质粒,以其为模板建立SeACo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9.47×101拷贝/μL~9.47×107拷贝/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斜率为-3.91。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对PEDV、TGEV、PDCo V、PRRSV等猪常见腹泻病样品检测无扩增,表明特异性良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下限可达到9.47×101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变异系数在0.82%~1.01%,组间变异系数在1.20%~1.69%,重复性较好。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广西和云南等地7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阳性对照外,临床样品均为阴性,表明该病毒尚未传播至广东以外的省份。本实验首次建立了SeACoV N基因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SeACoV快速检测和病毒感染预防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