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热应激对荷斯坦牛与荷-娟F1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健康的荷斯坦乳牛和荷斯坦牛-娟姗牛杂交F1牛(荷-娟F1)各20头,分为2组,分别于冬季12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为10.35℃,THI为47.24)和次年夏季7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为38.07℃,THI为82.61)条件下,研究热应激对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期间荷-娟F1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T-SOD活力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T-AOC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非热应激期间,荷-娟F1与荷斯坦牛相比血清中的MDA含量、T-SOD活力和T-AOC均无显著差异(P>0.05)。荷-娟F1和荷斯坦牛在热应激期间的血清中MDA含量、T-SOD活力与非热应激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荷斯坦牛血清中T-AOC差异显著(P<0.05),而荷-娟F1血清中T-AOC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热应激对乳牛的抗氧化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热应激期间荷-娟F1的抗氧化能力高于荷斯坦牛,更能适应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对热应激小鼠卵巢抗氧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将小鼠分为常温对照组(生理盐水)(C组)、黄芩苷(50 mg/kg体重)组(C+B组)、41℃热应激组(H组)和热应激加黄芩苷(50 mg/kg体重)组(H+B组),连续注射7 d,第8天41℃热应激2 h,立即处死,取卵巢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并检测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Western Blot检测Nrf2、Keap1、HO-1和NQO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热应激引起小鼠卵巢组织氧化损伤。黄芩苷能显著降低组MDA和NO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SOD、CAT和GSH-Px活力。此外,热应激可显著增加Nrf2、Keap1、HO-1和NQO1蛋白表达,黄芩苷干预后Nrf2等蛋白的表达降低。黄芩苷干预后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Caspase 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上述表明,黄芩苷能缓解热应激下小鼠卵巢组织的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及Nrf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酵母铬对热应激肉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铬不同添加水平对热应激肉鸡体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14日龄AA肉仔鸡216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在基础口粮中分别添加铬0(对照组)、1.0、2.0、3.0、4.0和5.0 mg/kg,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期4周,在热应激条件下测定了28和42日龄肉鸡血清和肝脏组织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MDA含量、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试验结果表明:3.0、4.0 mg/kg铬添加水平能够显著增强热应激肉鸡血清(28日龄)和肝脏(42日龄)中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42日龄)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P<0.05);减少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28日龄)中MDA生成(P<0.05);显著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T-SOD活性(P<0.01);并能提高血清(42日龄)CAT活性(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酵母铬可以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清和肝脏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减少MDA生成,并能提高血清和肝脏组织中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日粮中适宜的铬添加水平为3.0 mg/kg. (P<0.05);显著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T-SOD活性(P<0.01);并能提高血清(42日龄)CAT活性(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酵母铬可以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清和肝 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减少MDA生成,并能提高血清和肝脏组织中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日粮中适宜的铬添加水平为3.0 mg/kg. (P<0.05);显著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T-SOD活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Pue)是从中药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Pue是否有对热应激时牛睾丸支持细胞(SCs)保护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42℃热应激1 h,然后34℃恢复6 h。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用Hoechst33258检测细胞凋亡;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以及Western-Blot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热应激后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发生凋亡,产生氧化损伤。葛根素和维生素E可以极显著降低热应激时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SOD、CAT和GSH-Px活力。Pue与维生素E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葛根素可显著增加受热应激SCs中HSP70蛋白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葛根素能减少热应激下SCs的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增加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索热应激对牛miRNA表达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筛选牛血清中与热应激相关的调控因子。选择20头体况相近、饲养管理一致的红安格斯公牛,分别于热应激期和非热应激期采集血样,进行血清生化指标及miRNA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下血清Cl-浓度、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T-AOC活性、GSH-Px活性、IgA含量、IgG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IL-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对血清miRNA定量分析发现,miR-181a、miR-486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分别与IgA、IL-2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分别与Ig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miR-1246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表明,miR-1246、miR-181a、miR-486在机体热应激状态下参与了调控免疫应答及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可作为肉牛抗热应激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热应激强度(25,30,35,40℃)和40 ℃热应激后不同处理时间(0.5,1.5,2,2.5,4,6 h)两个角度,检测分析了獭兔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大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5℃相比,30 ℃时獭兔血清的MDA略有下降(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活化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对热应激肉鸡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差速贴壁法结合化学纯化法制备肉鸡原代心肌细胞。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热应激组(HS组)和Nrf2激活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预处理热应激组(TBHQ+HS组)。对照组心肌细胞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HS组心肌细胞置于高温(43 ℃)培养箱处理2 h,TBHQ+HS组心肌细胞用50 μmol/L TBHQ预处理12 h,再进行热应激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相对活力;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glutamate 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GCLC)和NAD (P) H:醌氧化还原酶1(NAD (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 mRNA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总蛋白和HO-1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鸡原代心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出现空泡网状结构,心肌细胞的相对活力和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信号通路下游NQO1和GCLC mRNA表达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Nrf2和HO-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Nrf2总蛋白和HO-1蛋白表达量增加不显著(P>0.05);与热应激组相比,TBHQ预处理热应激组心肌细胞内空泡网状结构减少,心肌细胞的相对活力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NQO1和GCL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Nrf2基因和总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HO-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 活化Nrf2可以上调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相关抗氧化基因和蛋白表达,提高热应激肉鸡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缓解热应激诱导的氧化损伤,提示Nrf2可能是肉鸡心肌细胞抗热应激氧化损伤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慢性热应激对昭乌达牛血清酶活性、免疫功能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日龄和体况相近、体质健康的昭乌达牛24头,根据当地牧场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将试验期划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进行颈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酶活性、免疫指标及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慢性热应激对西门塔尔肉牛生理指标和血清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昭乌达牛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热应激对昭乌达牛免疫功能和热休克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和脂多糖(LPS)浓度均极显著提高(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含量显著提高(P<...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奶牛耐热性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本试验选择胎次相近的35头荷斯坦奶牛,按夏季产奶量下降率分为耐热组(下降率10%以下)和热应激组(下降率40%以上),分别测定春季、夏季试验牛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1)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季血浆中SOD活力、GSH-Px活力极显著低于春季(P<0.01),夏季MDA含量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2)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春季耐热组SOD活力极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1),耐热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5),夏季耐热组SOD活力、GSH-Px活力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耐热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5);(3)夏季奶牛血液中GSH-Px活力及MDA含量分别与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率极显著强负相关(r=?0.710,P<0.01)和极显著强正相关(r=0.733,P<0.01),夏季血液中SOD活力与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夏季GSH-Px活力下降率与产奶量下降率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但夏季血液中SOD活力下降率和MDA上升率与夏季奶产量下降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1)奶牛血液抗氧化酶受季节影响较大;(2)奶牛的耐热性可能与血液的抗氧化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热应激对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身体健康的母牛各20头,分别在热应激(夏季)和非应激(春季)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含量差异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T-AOC含量有比科尔沁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极显著低于科尔沁牛(P<0.01);在非应激期间科尔沁肉牛和科尔沁牛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T-AOC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降低(P<0.01),科尔沁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升高(P<0.01),科尔沁肉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显著升高(P<0.05)。生理指标中热应激期间科尔沁牛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科尔沁肉牛(P<0.05),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比科尔沁牛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科尔沁牛,更能较好地适应高热环境。  相似文献   

11.
高温导致畜禽热应激问题的危害正日益突出并倍受关注。针对这些问题本刊推出“热应激专栏”,目的是为缓解夏季普遍存在的畜禽热应激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使从业者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规避热应激带来的损失。由于时间的仓促,本期组织的稿件内容覆盖面不是很全,但是以后会陆续推出有关内容,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同时我们也希望专家、学者能踊跃地发表真知灼见与广大读者分享,把热应激理论、防制调控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13.
细胞工程技术选育的草地早熟禾新种质的耐热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离体培养的草地早熟禾丛生芽块进行高温处理,筛选出一批耐热性好的小芽。小芽成苗后移栽到花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半年后对这些株系和原品种的植株进行热胁迫处理,同时测定叶绿素荧光、丙二醛含量、离子渗漏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得出细胞工程株系的植株耐热性明显较高,热胁迫处理后损伤程度小于原品种植株。表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能有效获得耐热性显著提高的草地早熟禾植株,为选育草地早熟禾耐热新种质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4.
多种外界因素可导致生物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抗氧化体系由酶类抗氧化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肉碱乙酰转移酶 (CAT)等组成。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而导致酶类抗氧化剂活性降低或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水平低下时 ,均可使机体组织因过氧化损伤而引起功能丧失。热应激是否也导致产蛋鸡体内产生此种效应 ,目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证实高温应激与超氧化处理是否对雏鸡肝脏组织造成过氧化损伤 ,并探讨在高温( 4 0℃ )和常温下超氧化处理时 ,通过卵黄囊注射抗氧化微营养素 ,雏鸡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相似文献   

15.
选择40头体质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和泌乳天数,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Ⅰ组(30kg/d)、Ⅱ组(30~35kg/d)、Ⅲ组(35~40kg/d)和Ⅳ组(40kg/d)。热应激前、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热应激后期和热应激后分别于尾静脉采血,用ELISA试剂盒测定热休克蛋白(HSP)27,70,90的表达量。结果显示,Ⅳ组HSP27表达量最高,Ⅱ组表达量最低,Ⅳ组、Ⅲ组和Ⅰ组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HSP70表达量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但随产奶量呈线性增加(P〈0.05)。HSP90的表达量,Ⅳ组和Ⅲ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HSP27的表达量热应激后差异较大;HSP70的表达量各组整个过程差异较大;HSP90的表达量在热应激前、热应激前期和热应激后差异较大。总之,在热应激过程,高产奶牛血清中热应激蛋白的表达量较高,HSP70表达量随产奶量呈线性增加,而不同热应激蛋白的变化规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17.
热应激时鸡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3H-Dex放射配体结合的Scatchard分析和35S-蛋氨酸体外标记法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40℃热应激时,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最大结合容量(Ro)、平衡解离常数(Kd)及其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热应激处理后0.5~4h鸡PBL、GR、Ro从85.75±10.09fmol/107细胞迅速下降至15.34±2.89fmol/107细胞。仅为正常对照组Ro的17.90%(P<0.01)。与此同时细胞热休克蛋白(HSP)的合成持续增加,主要有HSP100,HSP90,HSP70和HSP25。而在热应激最初0.5h细胞总的蛋白合成急剧下降,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HSP合成的增多,细胞总的蛋白也逐渐恢复。提示HSP在热应激过程中对细胞结构和机能的重建、维持激素与GR的亲合力,稳定受体蛋白结构,提高机体热耐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蛋白(HSPs)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热应激蛋白 (HSPs)是存在于正常和非正常细胞中的一组结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它不仅参与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 ,而且在增强细胞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加速细胞自身修复等方面起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各类不同HSPs在不同细胞、组织以及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同时也论述了HSPs的分类和HSPs表达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禽热应激是指高热环境下家禽的生理平衡被破坏与恢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交感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反应轴的激活,并涉及一系列内分泌的调整,其中肾上腺分泌的激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 The synthesi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mRNA and the expression of Hsp70 in the liver of broiler chickens submitted to acute heat stress (35°C for 5 h) was investigated.

2. Hsp70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using a polyclonal antiserum against Hsp70 of Blastocladiella emersonii. The specific signal of Hsp70 mRNA was analysed by Northern blot using as probe a Hsp70 cDNA of B. emersonii.

3.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Hsp70 was detected from the first up to the fifth hour of acute heat exposure. This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Hsp70 wa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Hsp70 mRNA which peaked at 3 h.

4.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heat induced increase in Hsp70 mRNA and protein in broiler liver, in vivo, are time dependent, similar to that in mamm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