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云南烤烟种植分布广泛,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可能导致烟叶品质的差异,为了探讨烤烟随纬度、海拔的梯度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对比云南北纬23°~27°、海拔1200~2200 m烤烟种植区域内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海拔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纬度变化差异显著,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纬度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北纬25°~26°的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其余纬度带;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与纬度和海拔变化差异不显著,主要受土壤环境与施氮量影响;烟叶钾和氯含量随海拔变化差异显著,随海拔升高烟叶钾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烟叶氯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综合研究表明,云南烟区北纬25°~26°,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高,总氮和烟碱含量低,钾和氯含量中等,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恩施烟区小苗移栽时间对烤烟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不同海拔区域烟株移栽期,研究了恩施烟区不同移栽期和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海拔烟区都表现出随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期间对应的温度较高,烟株生长速度加快,烤烟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移栽期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海拔烟区4月25日移栽、中海拔烟区5月5日移栽、高海拔烟区5月10日移栽的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经济性状的变化。【结果】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的影响不明显,团棵期前铵态氮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及烟叶的开面,进入旺长期后提升硝态氮比例的烟株粗壮,叶片数较多,有利于烤烟的生长;不同配比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均偏低,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失衡,氮碱比均较适宜;大田烤烟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16%~12.48%、1.88~3.57和1.85%~8.10%、0.52~2.57,增加硝态氮比例有利于提高烤烟对赤星病的抗性,增加铵态氮比例烤烟气候性斑点病的发生率降低,普通花叶病零星发生且发病较轻;不同配比处理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分别为175.15~181.51kg/667m~2、4 191.10~4 487.26元/667m~2、23.91~24.72元/kg、49.89%~56.35%和43.65%~49.44%,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硝态氮∶铵态氮为5∶5时,烤烟的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与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董卓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05-12807
[目的]比较分析云南不同纬度烟区烤烟K326类黄酮和丙二醛含量,探讨烤烟生理特征随纬度变化的适应机制。[方法]选地处低纬高原海拔差距不大,纬度存在一定差异的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和昭通市昭阳区2个不同生态环境烤烟种植区,对2种植区烤烟品种K326在旺长、生理成熟和工艺成熟3个不同生育期类黄酮含量、丙二醛含量进行分析测定,讨论它们与众多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在整个大田生长期中,K326的类黄酮、丙二醛含量受不同气候要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通海K326叶片中的丙二醛、类黄酮含量在生理成熟期以后,都高于昭阳。[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不同纬度烟区烤烟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云南省马铃薯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种群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为研究疮痂链霉菌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及病害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从云南省13个马铃薯种植区春冬两季分离得到的67株疮痂病链霉菌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在不同区域、季节和马铃薯品种上的分离频率和种类,分析地理纬度、海拔、土壤pH、容重和孔隙度与疮痂链霉菌分离频率和种类的相关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揭示影响疮痂链霉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调查发现,云南省疮痂链霉菌的种类和分离频率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其中昆明和曲靖分别分离得到5种疮痂链霉菌,分离频率分别为19.40%和17.91%;丽薯6号品种上分离获得的疮痂链霉菌种类为10种,分离频率为86.57%,而合作88品种仅分离获得S.enissocaesilis,分离频率为13.43%;春季种植区疮痂链霉菌的分离频率为70.15%,明显高于冬季种植区的29.85%。春季种植区疮痂链霉菌的分离频率及种类随纬度上升均呈下降趋势,与海拔存在二项式相关;冬季种植区疮痂链霉菌的分离频率和种类在北纬24°~25°区域均最高,在北纬23°~24°和25°01′区域均有所下降,与海拔存在二项式相关性;在不同土壤物理条件下疮痂链霉菌的分离频率和种类与pH、容重及孔隙度存在二项式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H、纬度和海拔是影响疮痂链霉菌分离频率的主要因素,纬度和海拔是影响疮痂链霉菌种类的主要因素。【结论】马铃薯疮痂链霉菌分布受种植季节、马铃薯品种、地理纬度、海拔及土壤pH的影响较大,生产中可利用疮痂链霉菌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来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鄂西南不同海拔烟田烤烟(Nicotiana tabacum)的生长发育特点及烤烟产量、品质,为制定不同海拔烤烟生产技术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个海拔烟田烟株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样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烟田烤烟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受海拔和不同栽培措施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规律。移栽后不同时间农艺性状相比,前期差别较小,后期差别较大。高海拔烟田烟株因前期覆膜促进根系的发育,生长过快,到后期上部叶开片不好;中海拔烟田烟株整个生育期生长速度适中,上部叶片开片较好;低海拔烟田烟叶前期生长缓,苗期较长,之后生长速度加快,在生育后期达到正常水平,叶片开片充分。3个海拔烟田烟株产量、产值、上等烟比率和中上等烟比率均为: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3个海拔3个等级烟叶单叶重、叶片厚度、叶质重都有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呈增加的趋势。[结论]中海拔地区光照、温度条件较好,降雨量较适中,有利于叶片的发育和烟株的生长,其次为低海拔,最后是高海拔。  相似文献   

7.
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烤烟生长及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四川泸州烟区典型田、地烟生产条件,分析不同耕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旱地轮作)对烤烟生长速率、农艺性状及化学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株高、茎围生长速率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水旱轮作田大于旱地轮作地;伸根、团棵期(49 d以前)旱地轮作烤烟叶片长、叶宽大于水旱轮作,进入旺长期后水旱轮作烤烟叶片生长加速,逐渐超过旱地轮作。水旱轮作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及物理性状表现整体优于旱地轮作。相比水旱轮作,旱地轮作明显提高了烤烟的还原糖、烟碱、钾、氯等化学指标。水田、旱地烤烟生长及品质特征在不同生育期有较大差异,可为水旱轮作和旱地轮作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栽培措施的合理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烤烟品种(系)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史金钟  杨承  宋街民  罗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61-10064
[目的]鉴定不同烤烟品种(系)在铜仁地区的表现,丰富铜仁地区烤烟品种。[方法]2009年在德江县进行了14个烤烟品种(系)的区域对比试验。[结果]黔烟6号、黔烟7号抗病性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GY-8、毕纳1号内在化学成分协调,评吸质量仅次于K326,其中GY-8在抗病性和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也较好;CZ-1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但生育期过长。[结论]为烤烟品种审定和推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品种和栽培模式及其互作对烤烟生长和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烤烟大田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指标贡献率最大,分别为71.5%、46.8%和64.2%;其次是品种,分别为26.7%、40.3%和22.7%。在相同品种的条件下,栽培模式2的烤烟大田生育期相对较长,农艺性状相对较好,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有关比例较协调,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相同栽培模式的条件下,云烟87的各大田生育期和化学成分等指标中表现较优,K326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较好;在经济性状方面,品种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由此可知,栽培模式2、云烟87、K326适合在贵州开阳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攀西烟区,以云烟87为试材,以烤烟的生育期、病害发生、农艺性状、生理生化为指标,研究不同海拔与起垄高度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高度对烤烟生育期影响不大,海拔高度对烤烟生育期有一定影响。海拔升高100 m,现蕾期增加1 d左右。本试验烟株病害发生较轻,且与海拔和起垄高度无明显相关性。随海拔升高,烤烟前期生长速率下降,随起垄高度增高,烤烟前期生长速率提高。在海拔1 600 m条件下,初次起垄高度增加有利于物质合成和根系生长,适宜高起垄。在海拔1 800 m以上条件下,初次起垄高度增加不利于物质合成,但有利于根系生长,适宜低起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烟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施用不同用量的烟秆生物炭,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烟叶外感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烟秆生物炭不同用量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烟叶产量、质量、外感质量影响较大,以施用生物炭5025 kg/hm2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外观质量最优.[结论]该研究可为贵州省在烤烟生产上推广应用烟秆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群体产量构成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高密度低留叶数处理,烤烟能够较快的进入顶叶成熟期,大田生育期可比对照缩短6 d以上。高密度低留叶数设计降低了烟株本身的株高,改善了烟株受光环境,使叶面积系数更加适宜。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的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群体产量构成方式对上等烟比例、均价的影响要大于施氮量。【结论】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同时减少氮肥用量可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  相似文献   

13.
为稀土在内蒙古烤烟种植方面的应用提供推广依据,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材,研究了稀土用量对烟苗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大田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稀土元素可以改善烤烟的品质,其中,以稀释900倍的稀土对烟株的综合素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黔江烟区烤烟新品系HN2146的最佳移栽期,为黔江烟区丰富种质资源和科学移栽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对照,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不同移栽期(较当地常规移栽期提前5 d、当地常规移栽期和较当地常规移栽期延后5 d)对烤烟新品系HN2146主要生育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烤烟新品系HN2146于当地常规移栽期移栽,烟株的长势最好,最大叶面积、单株有效叶数等农艺性状表现最佳。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其上部叶和中部叶总糖含量、糖氮比和糖碱比更接近优质烟叶范围,分别为34.41%、12.89、16.67和31.58%、15.31、20.41。同时,烟叶产值及产量均达最高,分别为51 786.38元/hm2和2 691.60 kg/hm2。【结论】从品质、产量及其所构成的性价比角度考虑,在黔江烟区烤烟新品系HN2146采用当地常规移栽期移栽即可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驻马店烟区特色烟叶原料需求烤烟新品种应用于生产,为其优质烟叶的生产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云烟豫烟13、NC89、闽烟312、贵烟2号、鄂烤2号、云烟116、云烟121、NC71、K326和云烟87(CK)等10个品种(系)的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烟叶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不同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差异较小,为108~111d;云烟121的田间生长势强,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较好,其株高、叶片数、茎围、节距、腰叶长、腰叶宽等农艺性状和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且优于CK;豫烟13较抗病,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其感官质量优异。【结论】综合看,豫烟13号和云烟121的大田生长势强,病害发生少,且烟叶的易烤性与烤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均较好,上部叶不挂灰,可在驻马店烟区生产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烤烟品种富集土壤重金属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了各个品种农艺性状及烤后不同部位烟叶中的铅、砷和镉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云烟87、云烟97、粤烟97和K326品种富集重金属的效应比较强;nc71、nc297、cz43、云烟99品种富集重金属的效应相对比较弱.脚叶落黄较早、大田生育期较短、旺长期农艺性状表现较差的烤烟品种,反而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较强;脚叶落黄较慢、大田生育期较长、旺长期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烤烟品种,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兴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烤烟气候适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兴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烤烟移栽期的确定和气候资源最大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了湖北兴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移栽期的气候状况,估算了该区气候适生性指数(CFI),并与国外优质烟区进行了气候相似性分析。【结果】(1)在统一移栽期(05-10)下,兴山不同海拔的CFI值表现出低海拔最高、高海拔最低、中海拔居中的特点;不同海拔气候条件与国外烟区的相似程度以巴西最高,津巴布韦次之,美国最低。(2)不同移栽期下,兴山烟区的CFI值均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不同海拔气候条件与国外烟区的相似程度表现为巴西>津巴布韦>美国。【结论】兴山烟区低、中、高海拔烟区烤烟的适宜移栽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旬和5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探明红河烟区不同海拔小苗膜下烟适宜移栽期,明确不同移栽期对烟株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不同海拔梯度典型试验点,开展不同移栽期田间小区试验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小苗膜下移栽方式,1800~2000 m高海拔条件下,4月10移栽较为适宜;1600~1800 m中海拔条件下,4月15日移栽适宜;1300~1600m低海拔高度下,5月10日移栽适宜。常规移栽方式,1800~2000 m高海拔条件下,4月20较为适宜;1600~1800 m中海拔条件下,4月25日移栽适宜;1300~1600 m低海拔高度下,5月10日移栽适宜。【结论】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方法整体表现优于常规移栽方法,中、低海拔段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提前10日并延长大田生长期;高海拔条件下,小苗膜下移栽与常规移栽节令相同。结合移栽期降雨、光照、积温、湿度及烟株产质量等历史数据,基于GIS模型的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最佳移栽区划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云南玉溪烟区烤烟大田生育期适宜滴灌定额。【方法】2017年通过田间控水试验,以作物蒸散量(ET_0)为基础,设置4个参考需水量水平(50%ET_0、60%ET_0、80%ET_0和100%ET_0)和3个设计湿润比(P,0.4、0.5和0.6),共12个滴灌定额处理,考察不同滴灌定额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参考需水量水平对烤烟株高、茎干物质量以及氮肥和钾肥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除株高以外的农艺性状、叶和全株干物质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设计湿润比对烤烟叶干物质量、根冠比和灌溉水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茎和全株干物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两者对烤烟叶片和全株干物质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5),对烤烟叶片数和株高的影响存在极显著交互效应(P0.01)。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中,以80%ET_0-0.5P处理烤烟成熟期生物量和农艺性状表现较优,氮、磷和钾肥及灌溉水利用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其成熟期烤烟叶片和全株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14.6%~97.5%和4.3%~72.8%,氮肥和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4%~84.2%和11.3%~178.1%。【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该区域较为适宜的烤烟大田生育期滴灌灌溉定额为200 mm。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井窖式栽培技术在利川烟区的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山(海拔1 200 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 200 m)不同井窖式移栽时期(烟苗不同真叶数)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川高山烟区,随着移栽时期的延长,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烤烟烟叶产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5月15日移栽效果较好,较其他移栽时期增产23.65%~32.33%。而在利川二高山烟区,随着移栽时期的延长,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烤烟烟叶产量略有增加,4月25日至5月10期间移栽效果相当,但是5月5日后移栽能够增加上等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