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塔城地区绵羊蠕形蚤形态学观察与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控新疆塔城地区流行的一种不明绵羊外寄生虫病,本实验通过眼观、解剖镜、数码显微镜观察对该寄生虫进行形态学分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蚤体大小6 mm~8 mm,饱血后12 mm~15 mm,头胸部占整个体长的10%左右。头胸黑褐色,腹部白色略灰;体表有稀少的鬃毛,无额突,下唇须节数17~22节。3对足,后足胫节依次着生1 2 2 2根粗鬃,中间腹节背板气门稍大于眼。从形态学鉴定该外寄生虫属于蠕形蚤科(Vermipsyllidae)长喙蚤属(Dorcadia)的羊长喙蚤(D.ioffi),但与典型的羊长喙蚤存在形态学差异,该长喙蚤是否为新的亚种或变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德令哈地区羊只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本地羊只外寄生虫以绵羊虱蝇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3.
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进行自然感染绵羊主要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选择其中1.5~2岁感染体外寄生虫较严重的绵羊48只,分别按0.1;0.2;0.3mg/kg剂量皮下注射给药,进行防治效果评价,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伊维菌素注射剂0.2,0.3mg/kg剂量对绵羊颚虱、足颚虱的转阴率和杀虫率均达10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91.7%和100.0%,杀虫率分别为93.8%和100.0%;0.1mg/kg剂量对绵羊颚虱、羊蜱蝇和足颚虱的杀虫率较低;全部试验绵羊给药后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注射剂驱杀绵羊主要体外寄生虫高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绵羊体表寄生虫的效果,本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按0.2、0.5、0.8mg/kg·bw剂量对绵羊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并以不浇泼伊维菌素做对照,以羊颚虱和羊蜱蝇转阴率为考察指标,评判不同剂量和不同温度下伊维菌素浇泼剂驱杀绵羊体表寄生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0.2mg/kg·bw、0.5mg/kg·bw和0.8mg/kg·bw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羊颚虱转阴率分别为95%、100%和100%,对羊蜱蝇转阴率分别为81.3%、85.7%和92.8%。随着平均温度从13.8℃升高到28.9℃,伊维菌素对羊颚虱和羊蜱蝇转阴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有关虫克星和碘硝酚对高寒牧区藏系绵羊体内寄生虫驱除试验的报道较多,但对体表颚虱(Linog-nathus ouillus)的驱除试验尚未见报道。鉴于此,为验证虫克星、碘硝酚对高寒牧区藏系绵羊颚虱的杀灭效果,笔者于2010年1月在青海省兴海县河卡镇进行了治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镇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寄生虫剖检法对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镇绵羊的寄生虫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现线虫20种、绦虫1种、牛皮蝇1种、虱蝇1种。单体荷虫量达289条,普通奥斯特线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104(11~180)。  相似文献   

7.
综合多方面资料分析,对我国羊蜱蝇的分类学位置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该虫无翅和平衡棒,周身有密集刚毛,主要寄生于绵羊。在我国近年较频繁的报道中,对羊蜱蝇的命名较为混乱,如绵羊蜱、绵羊虱蝇和羊蜱等,应该命名为羊蜱蝇或绵羊蜱蝇。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西藏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的遗传进化,更好地认识和防控羊蜱蝇,减少牧民经济损失,试验采集西藏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江孜县某牧场和林芝市巴宜区某绵羊屠宰场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通过形态学进行虫体鉴定,对3对相对保守的基因(12S rDNA、16S rDNA、18S rDNA)进行PCR扩增、部分测序,并将序列中羊蜱蝇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立体显微镜能够清晰辨别羊蜱蝇体态和雌雄结构,且雄虫背侧末端与腹侧相比有明显的凹陷,阴茎裸露。将PCR产物测序结果上传GenBank数据库,并获得登录号(12S rDNA 4个,16S rDNA 4个,18S rDNA 6个);羊蜱蝇12S rDNA序列与中国云南羊蜱蝇(KU664532.1)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16S rDNA序列(MK729023、MK732970)与中国新疆羊蜱蝇(KY224146.1、MH119054.1)和捷克共和国羊蜱蝇(MF4959411.1)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18S rDNA序列与英国(FN66411.1)羊蜱蝇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说明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两种方法结合能准确鉴定西藏羊蜱蝇,可促进了解该地区羊蜱蝇基因遗传进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羊螨病是羊常见的一种顽固性传染性皮肤病,发病快,传染面积大,以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散为特征,一旦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大面积传染甚至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病原 1.1疥螨疥螨寄生于皮肤角化层以下,并不断在皮内挖凿隧道,虫体即在隧道内不断发育和繁殖.疥螨的成虫形态特征为:虫体小,长0.2~0.5mm,肉眼不易看见;体呈圆形,浅黄色,体表生有大量小刺;前端口器呈蹄铁形;虫体腹面前部和后部各有两对粗短的足,后两对足不突出于体后缘之外.每对足上均有色质化的支条,第一对足的后支条在虫体中央并成一条长杆,第3、4对足上的后支条,在雄虫是互相连接的.雌虫第1、2足及雄虫第1、2、4对足的末端具有不分节柄连接的钟形吸盘,无吸盘足的末端则生有长刚毛.  相似文献   

10.
青海部分地区牛羊蜱等外寄生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青海部分地区牛羊外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我们用随机抽样法对海晏等8县(市)的55头牛和119只羊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6种外寄生虫,属于2纲3目4科4属,感染率分别为草原革蜱21.43%,牛颚虱15.80%,牛皮蝇(蛆)57.14%;羊的草原革蜱44.25%,羊蜱蝇46.22%,足颚虱37.5%,绵羊颚虱16.07%。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绵羊外寄生虫驱虫新药除癞灵对海北州同宝牧场自然放牧绵羊(自然感染蜱、虱、蝇、螨等多种外寄生虫)进行驱虫试验,结果本品对绵羊外寄生虫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尤其对绵羊颚虱、虱绳、螨虫的杀灭率均达100%,对草原革蜱杀灭效果90%。  相似文献   

12.
对克拉玛依市小拐牧场羊寄生虫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感染有马氏马歇尔线虫、细颈线虫、毛首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羊仰口线虫、无卵黄腺绦虫、细颈囊尾蚴、羊鼻蝇;外寄生虫主要为疥螨和羊血虱。  相似文献   

13.
绵羊外寄生虫种类较多,海晏县造成危害的有螨、硬蜱、羊虱、羊毛虱、蠕形蚤、羊虱蝇及伤口蛆等外寄生虫,而危害最严重的是瘙(即螨病)、羊虱和羊毛虱,其次是羊鼻蝇、硬蜱和羊虱蝇。它们剥夺机体大量的营养,造成羊毛大幅度减产,甚至引起春乏死亡,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2004-2006年,对共和县绵羊寄生虫感染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绵羊线虫粪检阳性率100%,线虫、绦虫和吸虫剖检感染率分别为100%、27.5%和60%,外寄生虫主要有绵羊虱蝇、草原草蜱和羊鼻蝇幼。文中并对危害以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了解新疆昆玉市某牧场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所携带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从该牧场绵羊体表采集羊蜱蝇82只,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羊蜱蝇DNA,对立克次体17 kDa基因和geneD基因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采用序列分析软件MEGA7.0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物种为羊蜱蝇并检测到其携带立克次体,经鉴定为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barbariae)。研究表明,新疆昆玉市某牧场绵羊羊蜱蝇携带立克次体,结果可为新疆地区羊蜱蝇携带的立克次体病原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的驱虫药效与对放牧绵羊线虫病及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应用效果,选择1.5岁感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绵羊150只,设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1,0.2和0.3 mg/kg体重剂量组和埃谱利诺菌素原料药对照组,进行驱虫效果评价,按0.2 mg/kg体重剂量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检查防治效果和考核防治效益。结果:药效试验中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 mg/kg剂量对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9.3%,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7.5%;0.3 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及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0%;0.1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83.3%和90.4%,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76.7%和88.9%。在冬季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按0.2 mg/kg体重剂量对放牧绵羊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防治示范群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7.7%;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3.3%和97.6%。同期检查未防治对照组绵羊虫卵EPG和幼虫数略有增加。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mg/kg剂量试验组给药后第1d绵羊体表的绵羊颚虱、足颚虱、羊蜱蝇活力旺盛;第3d绵羊颚虱、足颚虱大部分死亡干瘪,部分虫体移行到被毛表面,处于麻痹状态,活力较差;第7d检查对足颚虱的杀虫率达100%;绵羊颚虱全部死亡干瘪,杀虫率达1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为83.3%。0.1mg/kg剂量,第3、7d检查杀灭效果次于上述剂量。未防治的对照组绵羊上述外寄生虫活力旺盛,感染情况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同期检查技术示范群比未示范群每只成年羊平均少减重5.96kg、幼年羊成活率平均提高2.35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该防治技术对放牧绵羊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经济动物学报》2021,25(3):179-183,189
为探明随吸血的进行,不同发育阶段绵羊虱蝇全虫及中肠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绵羊虱蝇饱血雌成虫和未吸血若虫的全虫及中肠内容物,提取各样本细菌总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 V3区,经DGGE电泳后,选取优势条带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细菌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显示,4个样本的优势菌均为沃尔巴克氏体、杀雄菌和摩氏摩根菌。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绵羊虱蝇全虫及中肠菌群结构随吸血的进行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同德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当地家畜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4月对同德县秀麻乡、河北乡的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家畜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剖检羊10只,寄生虫感染率为100%.结果表明:该地区羊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感染率高的寄生虫有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细颈囊尾蚴、棘球蚴、绵羊虱蝇.  相似文献   

19.
应用爱普利注射剂,选择自然感染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1.5岁放牧藏系绵羊100只,分别按0.1、0.2、0.3 mg/kg.b w剂量皮下注射给药,同时设伊维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评价驱除放牧绵羊体内线虫与体外寄生虫的效果。结果显示:爱普利注射剂0.2、0.3 mg/kg剂量对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5.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8.4%和100.0%;网尾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6.1%和100.0%;对主要线虫虫卵(幼虫)的平均有效率分别达98.0%和100.0%;第7d对绵羊颚虱、足颚虱的转阴率、杀虫率均达1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0%,杀虫率分别达92.3%和100%;均达到了高效。爱普利注射剂0.1 mg/kg剂量对线虫虫卵(幼虫)的转阴率、减少率及对体外寄生虫的杀虫率均次于0.2、0.3 mg/kg剂量组。对照药物伊维菌素注射剂0.2 mg/kg剂量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5.0%和97.8%;网尾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5.0%和94.3%;第7d绵羊颚虱、足颚虱的转阴率、杀虫率均达100%;羊蜱蝇转阴率、杀虫率分别为80.0%和90%。阳性对照组线虫虫卵(幼虫)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3种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较给药前略有增加。绵羊皮下注射3个剂量爱普利注射剂,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试验证明爱普利注射剂3个剂量对藏系绵羊线虫虫卵(幼虫)、3种体外寄生虫均有效,其中0.2 mg/kg剂量驱除放牧绵羊线虫高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两种阿维菌素制剂治疗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试验,阿维菌素片和阿维菌素粉剂-虫克星对绵羊肠道马歇尔属等8属线虫的粪便虫卵转阴率为100%,对羊鼻蝇蛆、羊虱、羊蜱蝇及蜱的杀灭率为100%。在冬春季应用这两种制剂治疗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可替代丙硫咪唑和溴氢菊酯的驱虫功效,防止寄生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