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猪屠宰检验检疫中,经常由于猪的性别、年龄、肥度、宰前状态等差异而出现肉的色泽不同。色泽异常肉中的黄疸与黄脂由于颜色相似容易出现混淆。而黄疸肉不能食用,黄脂肉排除不良的因素可以食用,在检疫中既要保证猪肉的安全又要减小经营户的损失,因此鉴别猪肉产品的黄疸与黄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颜喜俊 《当代畜牧》2014,(33):66-67
正常猪鲜肉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无不良气味。由于生理、病理原因,有些猪鲜肉色泽出现异常。色泽异常的猪肉是广大从事鲜肉检疫的兽医工作者经常遇到的情况。对色泽异常猪肉及时、准确地鉴别和处理,是保障肉品安全的关键。在具体的检疫过程中,应结合屠畜的宰前状况仔细观察,认真检疫,综合判断,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在动物的宰后检疫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气味或滋味异常(如腥臭味、酸味)肉、色泽异常(如黄脂与黄疸肉)肉等等,这些肉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却严格禁止食用,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在动物的宰后检疫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气味或滋味异常(如腥臭味、酸味)肉,色泽异常(如黄脂与黄疸)肉等等,这些肉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却严格禁止食用,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生猪宰后检验中,准确迅速地鉴别出黄脂肉与黄疸肉,是肉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的一项重要工作.胴体黄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黄疸,另一种是黄脂.它们的致病原因和食用价值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准确鉴定、正确处理这两种肉时卫生检疫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就黄脂肉与黄疸肉的鉴别检验和卫生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旋毛虫病、囊尾蚴病和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必须在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3种寄生虫形态比较相似寄生部位比较相近,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旋毛虫、囊尾蚴和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屠宰场的宰后检疫中经常发现一些异常肉,如黄脂和黄疸肉,白肌肉和白疾病肉等。它们的致病因素和食用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快速正确判断对肉检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消费者来说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必要的,现就检疫中几种肉的鉴别与处理分述如下。1黄疸与黄脂的鉴别1.1黄脂黄脂是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发黄,其他脏器无异常的一种营养代谢病。是脂肪组织的一种非正常的黄染现象。原因可能是长期饲喂黄玉米、南瓜、棉籽饼、鱼粉等动植物产品。其色素在猪体脂肪中沉积而成,尤其是当这些饲料的脂肪酸败较严重,缺乏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时多有…  相似文献   

8.
动物检疫工作是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保障.上市肉品质量好坏,关键是检疫工作是否到位。在日常检疫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色泽异常肉,如何正确处理,这关系着人民群众和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对色泽异常肉作出正确评价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市场生猪检疫重点是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是保证动物食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防止畜禽疫病传播,促进畜牧业生产,笔者通过多年的检疫工作,总结了一些常见病害肉和气味异常肉的检疫鉴定和处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屠宰场猪的宰后检疫中经常发现有些胴体黄染的问题。胴体黄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黄疸 ,一种是黄脂。它们的致病原因和食用价值是截然不同的。因此 ,准确鉴定 ,正确处理这两种肉对肉检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 肉眼鉴别 在肉联厂的肉品检疫中 ,一般是在屠宰流水线上进行 ,检  相似文献   

11.
生猪检疫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宰前检疫时,某些潜伏期的病畜不易被发现,所以在宰后检疫要严格要求,方可确保肉产品的安全性.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阐述了生猪宰后检疫的检疫要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安全和质量也倍受人们关注,对屠宰检疫过程中发现的色泽异常肉做出正确鉴定和卫生处理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几种常见色泽异常肉的检验鉴定与卫生处理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肉的品质和食肉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确保食肉安全对我们广大的检疫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检疫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病死畜禽肉及色泽异常肉的感观鉴别要点与同行们商榷,以便大家在今后的动物卫  相似文献   

14.
在宰后检疫中经常会遇到胴体黄染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黄脂,另一种是黄疸,它们的致病原因和食用价值是截然不同的.为此,准确鉴别和正确处理这两种肉变对检疫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的肉检工作中,由于受条件限制,实验室鉴别根本不可能,都是以肉眼和临床实践经验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5.
性状异常肉是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屠宰检疫、检验过程中应加强鉴别检验并做出合理的处置,但基层检疫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异常肉的检验、处理的技术要点掌握不够规范、准确,笔者结合多年检疫工作经验,现将几种形状异常肉的检验与处理要点进行归纳,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性状异常肉是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屠宰检疫、检验过程中应加强鉴别检验并做出合理的处置,但基层检疫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异常肉的检验、处理的技术要点掌握不够规范、准确,笔者结合多年检疫工作经验,现将几种形状异常肉的检验与处理要点进行归纳,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市场肉品检疫 ,在没有宰前检疫证明 ,看不到头、蹄、内脏等实质器官的情况下 ,主要靠胴体的各种表现进行检验。本文根据肉品检验知识 ,结合实践 ,将感观鉴别病肉、死肉与健康屠宰肉的方法介绍如下 :1 检查颈部宰杀口的组织状态及胴体瘀血情况健康屠宰肉颈部宰杀口边缘不整齐 ,皮肤紧缩 ,切面皮下脂肪外翻 ,而且有相当大的血液浸润区。而病死肉颈部宰杀口边缘整齐、平滑 ,皮肤超出皮下脂肪的切面 ,无出血浸润 ,切面呈青紫色或暗红色 ,并有许多暗红色的血液流出 ,见于急宰和冷宰肉。健康屠宰肉全身肌肉色泽均匀 ,无瘀血和血管内充血现象。病…  相似文献   

18.
在屠宰检疫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感观性状异常肉,如色泽异常、气味异常、组织状态异常等,即所谓的劣质肉。不仅直接影响肉品品质和营养指标,而且有害于人体健康,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和为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笔者就性状异常肉的感观鉴别、发生机理及卫生评价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猪肉的安全和质量也倍受人们关注,如何在屠宰检疫过程中确定哪些色泽异常肉可以食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动物检疫与监督的经验,现将几种常见色泽异常肉的鉴定与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宰后检疫是肉品卫生检验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宰前检疫时,一些潜伏期的病畜不易发现,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必须严格要求,才能正确判定肉尸和内脏的卫生质量。现就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中宰后检疫要点谈谈本人体会。猪的宰后检疫分以下几个程序:(一)猪头部检查第一步为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