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畜禽业》2015,(10)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腺胃型病症,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不同的毒株感染后,可出现如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不同的临床症状。过去在德宏州未曾发现过腺胃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因该州没有种鸡场,商品肉鸡和蛋鸡主要靠外地引进,2010年以来梁河、芒市的3个鸡场在引鸡而引发该病,给养鸡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2)
芒市风平镇是德宏州现代化养鸡场最集中的乡镇,现有8家建有鸡舍的养鸡场,鸡传染病的防控一直是每个鸡场的重点工作。鸡传染性腺胃炎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腺胃型病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不同的毒株感染后,可出现如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不同的临床症状。过去在德宏州未曾发现过腺胃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2007年由于向外引鸡而引入该病,导致近年来德宏州部分养鸡场零星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3.
谢志刚  刘文忠  杨旋 《畜禽业》2009,(10):87-88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危害各种年龄的鸡,发病率较高,以1~40日龄的雏鸡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尤其以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最为常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该病因病原系多血清型,而使免疫接种复杂化。鸡感染该病后生长受阻,耗料增多、产卵下降、死亡率增加。该病一旦在规模鸡场发生,会给养鸡业主造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2)
鸡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不同的毒株感染后,可出现如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不同的临床症状。雏鸡发病多在5周龄以内,几乎全群同时发布,最初出现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全身症状逐渐加重;产蛋鸡先出现呼吸道和全身症状,继而产蛋量下降,后产出较多的畸形蛋。一旦发生该病,将给养鸡场户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王琪 《畜禽业》2023,(2):88-9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养鸡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毒病,主要发生于雏鸡群和产蛋鸡群,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将该病分为呼吸生殖型和肾型2种,病鸡以呼吸道症状、产蛋性能下降和肾脏肿大为主要发病特征,临床危害较大。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临床表现等加以阐述,提出通过抗继发感染和中药调理来治疗该病,以期为广大养鸡专业户提供防控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茂平 《畜禽业》2008,(6):69-7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哕音。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该病因病原系多血清型,而使免疫接种复杂化。鸡感染该病后生长受阻.耗料增多、产卵下降、死亡率增加。该病一旦在规模鸡场发生,会给养鸡业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类型及防制措施浅谈如下,供规模鸡场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7)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细菌性疾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临床主要有菌血症型和肠道型2种,前者感染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后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后期也可转化为菌血症型;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环境消毒,做好鸡群应激防控,提升管理水平,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好药物,产蛋鸡和临出栏的肉鸡需考虑药物残留,建议使用中药或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6)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 MS)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鸡滑液囊霉形体、鸡传染性滑膜炎,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引发渗出性滑膜炎、腱鞘滑膜炎或黏液囊炎。感染病鸡输卵管发育不良,产蛋量下降明显。该病也常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混合感染,从而引起气囊病变,形成气囊炎。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7):113-114
<正>林下鸡养殖作为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能提供较高品质产品的养殖模式,正在受到养殖业主和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林下鸡养殖的推广,养殖规模不断增加,鸡群也遭受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侵害。由于饲养环境消毒不易彻底、养殖密度较大等影响,林下鸡群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机率更高,病型更加复杂,防治难度更大,危害更加剧烈。1危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又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  相似文献   

11.
杨大隽 《畜禽业》2023,(5):93-95
为确定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镇某鸡场肉鸡死亡的病因,通过现场了解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并采取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病例进行诊断。病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病死鸡的胸腺、腺胃乳头、肾脏和肺脏等存在不同程度出血病变。实验室PCR检测结果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阳性,并不同程度感染大肠杆菌。最终确诊为该场肉鸡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采取紧急免疫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8)
<正>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病鸡呼吸困难,气管有啰音,咳嗽,成年鸡除呼吸道症状外,产蛋量及蛋壳质量下降,蛋白稀薄如水,软皮蛋、畸形蛋、沙皮蛋数量增加。临床感染和亚临床感染均可使鸡群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下降。常继发或并发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感染等,导致死淘率增加。该病病原的血清型较多,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常导致免疫失败,使该病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3.
黄宁林 《畜禽业》2012,(10):86-87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或肾病变为主要特征。常导致蛋鸡、种鸡的生长性能下降、死淘升高、产蛋量及蛋壳质量下降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集约化养鸡场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可以感染所有日龄的鸡,并且导致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损伤,在养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病鸡呼吸困难,咳嗽,喷嚏,雏鸡流鼻液,产蛋鸡产蛋量减少、蛋壳质量下降,蛋白稀薄如水,软皮蛋、畸形蛋数量增加。呼吸道粘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为特征。由于该病传播迅速,对养殖业危害极大,所以对于该病要做到及早预防,发病时及时控制的防治方针。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5,(12)
2015年唐洋镇朱某鸡场发生了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发出啰音、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初步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雏鸡感染后表现为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感染和高死亡率。治疗中在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的同时,以广谱抗菌药物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用止咳平喘的中药缓解症状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之一,大肠杆菌血清型极多,对鸡危害较大;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精液、种蛋等途径进行传播;病鸡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有急性败血症型、腹膜炎型、卵黄囊炎脐炎型、肠炎型和关节炎型;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措施,长期受该病困扰的鸡场可考虑自家苗免疫,加强消毒管理可有效阻止该病的蔓延;治疗该病可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等,用药过程中务必注意兽药残留。  相似文献   

17.
刘美荣 《畜禽业》2012,(8):69-70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几年前以秋冬、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到现在的一年四季可发,即由季节性流行变成了育雏和育成的阶段性流行。本病仅感染鸡,其他家禽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裴有兴 《畜禽业》2023,(4):91-93
鸡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以及血液等途径传播,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临床常将该病分为气囊炎型、脐炎型、眼炎型和腹膜炎型等,临床危害较大。对此,从对健康鸡群科学接种疫苗、做好鸡群的动态监控、定期用药对鸡群进行净化、临出栏的肉鸡和产蛋期蛋鸡使用非抗生素类物质定期保健等方面详述了该病的预防措施,同时也阐述了病鸡的治疗方案,以期为广大养殖户防控该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10)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南方多发于冬春季,雏鸡及成年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该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在实际生产中,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尝试使用自家灭活苗治疗了一例鸡传染性支气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撰写诊治报告,以便广大兽医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双合烯亚胺酸、盐酸金刚烷胺、双黄连和黄芪多糖对自然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的病鸡进行治疗试验,以评价4种药物对自然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病鸡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双合烯亚胺酸、双黄连和黄芪多糖对自然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病鸡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双合烯亚胺酸对自然感染新城疫病鸡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双黄连和黄芪多糖,治愈率高达90%,有效率达97%,差异极显著(P<0.01);而盐酸金刚烷胺对鸡非典型新城疫治疗效果较差,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