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绥江县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参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对耕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铅、汞、镉、铬、砷含量以及p H值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选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常用的Nemero综合污染指数法2种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绥江县的土壤p H值在4.8~7.92,均值为6.48,土壤偏酸;绥江县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铅30.65 mg/kg,镉0.15 mg/kg,汞0.17 mg/kg,砷3.01 mg/kg,铬100.87 mg/kg,均低于《无公害食品蔬菜》(NY-5010-2001)中的标准限值。重金属平均变异程度顺序为砷汞铬铅镉。【结论】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尚未监测到重金属污染,达到无公害蔬菜产地和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质量要求,但不能满足有机农业产地的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志勇  唐云安  方向京  和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97-8098,8134
个旧锡矿废弃区杜仲地重金属污染严重,Cd为24.229mg/kg,Zn为3648.383mg/kg,Pb为2072.276mg/kg,As为61.290mg/kg,Cu为133.509mg/kg;所在区杜仲重金属污染也较严重,各部分干重Cd、Zn、Pb、As、Cu平均含量分别为11.007、1528.873、76.706、38.425、8.184mg/kg,其中杜仲皮污染最为严重。杜仲重金属污染与杜仲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西部某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陕西省西部某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区域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Cd、Pb、Hg、As、Cr等5种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0.318 mg/kg、29.6 mg/kg、0.138 mg/kg、14.0 mg/kg、68.4 mg/kg,污染累积指数表现为CdPbHgAsCr特征,各元素含量超过背景值的比例分别为96.75%、99.77%、80.97%、76.57%、51.28%;研究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66.1,属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其中52.67%土壤样点达到中等生态危害,9.28%土壤样点达到强及以上生态危害,应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陕西关中地区5个小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采集关中地区5个冶炼厂(S1~S5)周边农田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Cd、Cr、Cu、Pb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各土壤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在田块尺度层面使用地统计学软件对S3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地区5个小冶炼厂S1~S5周边农田土壤Cd的含量分别为0.74~4.04,0.12~1.36,1.95~32.90,0.21~0.69,0.44~0.70 mg/kg;Cu含量分别为25.7~38.6,21.4~34.3,29.0~59.9,25.1~43.4,32.9~40.9mg/kg;Pb含量分别为16.0~35.5,11.6~33.4,40.1~78.4,14.1~21.3,32.2~89.1mg/kg;Cr含量分别为26.8~47.1,29.5~52.0,29.8~51.2,26.1~48.1,23.4~39.3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S3和S1周边农田土壤Cd环境质量指数(Pi)分别为17.8,3.48,处于超标水平;冶炼厂S2、S4和S5Cd的Pi分别为1.00-,0.73和0.93,均为尚清洁等级;Cr、Cu、Pb元素的Pi均小于0.7,为清洁等级。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S1~S5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2.111,1.486,4.373,1.310和2.039,对应的污染等级分别为强、中等、极强、中等和强。对冶炼厂S3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地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面上距离污染源越近,土壤重金属含量越高;剖面中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越高,下层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范围越大。【结论】陕西关中地区5个小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中Cd、Pb、Cu均有不同程度富集,且重金属在表层土壤的富集导致深层土壤污染风险加大,关中地区小冶炼厂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山区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采集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27个田块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Cd、Cr、Pb、Zn、Cu)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合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判断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土壤中Cd、Cr、Pb、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51、32.79、160.78和29.61 mg/kg,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CdZnPbCrCu,地积累指数依次为为CdZnCuPbCr,综合污染指数算术平均值为4.42。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指数依次为CdCuPbZn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28.87,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Cd对综合潜在危害指数的贡献率为94%,是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结论】土壤受到重度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其中Cd为重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Pb、Cr和Cu为于无污染。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农业运输源、交通污染源、自然活动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铅锌矿区周边土壤镉、铅和砷形态分布对水稻重金属影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广西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和水稻根、茎、叶、籽粒等样品,分析土壤镉、铅和砷的全量和形态分布水稻重金属含量,通过单因素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富集系数评价水稻根、茎、叶、糙米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结果】水稻田土壤镉、铅和砷污染严重,土壤镉含量变化为0.42~2.68 mg/kg,平均值为1.52 mg/kg;铅含量变化为118~1180 mg/kg,平均值为472.59 mg/kg;砷含量为11.6~351.0 mg/kg,平均值为109.81 mg/kg。其中土壤镉主要以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土壤铅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为主;土壤砷以残余晶格态为主。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富集水稻根部位,其中水稻根富集土壤镉系数均大于1、富集铅系数介于0.38~3.53、富集砷系数均小于1,糙米镉和铅含量超标,砷未超标。【结论】铅锌矿区的周边土壤镉、铅、砷含量严重超标;水稻田土壤镉对农作物有一定风险;铅对农作物铅超标存在潜在危害;土壤砷主要残余晶格态为主;水稻籽粒镉全部超标、铅部分超标、砷不超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白茅对重金属Cu、Mn、Zn、Ni和Cd的吸收富集作用,探索受重金属污染的尾矿库区的生态修复方法。【方法】以陕西略阳米箭沟铁尾矿库区内的白茅为研究对象,野外采集白茅植株和相关土样,室内对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白茅植株不同部位对重金属Cu、Mn、Zn、Ni和Cd的吸收与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重金属Cu和Mn在白茅根部含量最高,分别达到70.27和125.19mg/kg,叶部含量最低,分别为1.15和4.54mg/kg;Zn和Ni在白茅茎部含量最高,分别为92.28和105.44mg/kg,而在根部含量最低,分别为12.76和22.16mg/kg;Cd在茎部含量最高,为86.32μg/kg,叶部含量最低,仅为29.18μg/kg。白茅对不同重金属总富集系数的大小顺序为ZnCuNiMnCd,对各重金属转移能力的大小顺序ZnNiCdMnCu。【结论】白茅对Cu、Mn、Zn、Ni和Cd 5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强,但可在贫瘠的铁尾矿砂中生长而不受这些重金属的影响,并能改变尾砂的土壤理化性质,因此白茅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尾矿库区的生态修复,尤其是Mn、Ni和Cd含量较高的矿区。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情况,按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检测土壤中铅(Pb)、镉(Cd)、汞(Hg)3种重金属及类金属砷(As)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5618-1995)作为评价标准,对其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区域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镉为0.02~0.84 mg/kg,铅8.4~70.7 mg/kg,汞0.02~0.78 mg/kg,砷1.01~44.6 mg/kg。在重金属污染因子中,Cd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Hg和As。但黔东南州的大部分土壤适宜于种植太子参。  相似文献   

9.
长期施用猪粪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规模化养猪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以贵阳地区某养猪场周边长期施用猪粪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土壤样品45个,测定土壤Cd、Cr、Pb、Hg、As、Cu和Zn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Cr、Pb、Hg、As、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0.30、34.22、68.43、25.47、0.29、40.23和184.93 mg/kg。重金属Cd、As、Hg、Cu、Zn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As、Hg、Cu、Zn超过贵州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为CdHgZnCuAsPbCr,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土壤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AsHgCdPbCuZnCr,潜在生态风险值为109.88。【结论】从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看,长期施用猪粪土壤为轻度污染,污染较突出的重金属是Cd、Hg和Zn;从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看,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为该区烤烟生产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陇县10个烤烟种植乡镇55个土壤样品的pH、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陇县烟区土壤pH值为7.39~8.23,平均为7.83;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为5.67~17.32,0.41~1.36,20.59~27.04 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2.39,0.90,22.48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1.91~190.41,10.34~49.61,102.80~444.08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98.72,27.81,197.14mg/kg;土壤有效锌和铜含量分别为0.21~0.84,0.21~0.66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45,0.46 mg/kg;土壤养分存在较广泛的变异,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平均为0.623 5,变幅为0.377 0~0.748 4,变异系数为11.56%;Ⅱ级IFI和Ⅲ级IFI土壤所占比例均较大,分别为63.64%和34.55%。【结论】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和有效锌含量较低,应增加有机肥、腐植酸肥及微肥(锌)的施用量,以实现烟区土壤的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1.
选冶矿厂周边土壤中几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个旧某选矿、冶炼厂周边土壤中Pb、Cd、Cr和Z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选矿、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Cr的含量在25.25~218.82mg/kg,Pb的含量在383.49~3085.89mg/kg,Cd的含量12.25~119.14mg/kg,Zn的含量在677.56~5842.26mg/kg。以云南省背景值为评价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为130.84,以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为48.04。该区域受到Pb、Cd、Cr和Zn等4种重金属污染,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山西省山药主产区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为山药种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标准和促进山药种植区土壤环境高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山西省晋中市、临汾市、吕梁市和运城市山药主产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山西省山药主产区种植园土壤pH均值为8.6,土壤肥力整体处于低水平和极低水平,其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值分别为7.7 g/kg、0.4 mg/kg和28.0 mg/kg,土壤养分等级以极低水平为主,占比分别为72.7%、95.5%和51.1%;有效磷为4.2 mg/kg,均处于极低水平;速效钾为93.5 mg/kg,以低水平为主,占比为54.5%。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变异系数为47.6%~72.0%,属中等程度变异;有效磷变异系数达145.1%,属高度变异。山药种植园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均值为1.3,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占比为63.6%。变异系数依次为Cd>Hg>As>Cu>Cr>Pb,除Pb外,其余重金属变异系数均在40%以上。土壤有机质与其他养...  相似文献   

13.
渭北旱塬长龄果园土壤基本性质与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陕西渭北旱塬长龄果园土壤基本性质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北旱塬长龄果园土壤为壤土,土壤容重为1.23~1.54g/cm3,含水量为15.71~19.20%,pH值为7.87~8.53,有机质为1.01~2.23%,CaCO3含量为39.26~149.79g/kg,土壤基本性质特征符合苹果生长土壤环境要求。重金属砷含量范围为15.2~12.7mg/kg,铬为80.1~71.4mg/kg,铜为48.8~22.7mg/kg,铅为34.5~18.4mg/kg,镍为34.0~30.6mg/kg,锌为381.8~56.7mg/kg;长龄果园采样土壤所有环境控制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都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土壤环境质量判定为清洁。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土壤质量对不同树种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城市绿地土壤质量与树木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兰州市主城区选择生长势不同的银杏、七叶树、法桐、栾树、五角枫、樱花、玉兰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环境中的土壤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0~20cm和2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P,K含量、pH值和含盐量达到园林种植土质量要求的土样分别占全部土样的35.71%,10.71%,60.71%,100%,0%和7.14%,调查区域内城市绿地土壤速效K含量较高,速效P较缺乏,有机质和速效N极其缺乏,土壤盐碱度较高,土壤环境较差;在相似的气候环境中,土壤有机质、速效N,P,K含量为8.29~19.92g/kg,60.33~102.45mg/kg,11.69~42.28mg/kg,194.79~260.32mg/kg的调查树种生长较好;含量为5.54~15.02g/kg,59.02~78.10mg/kg,9.42~27.40mg/kg,161.64~246.22 mg/kg的调查树种生长较差,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影响树木的生长表现.【结论】可通过改良土壤和加强管理等措施为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条件,促进其健康生长,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秦岭北麓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含量,评价猕猴桃园肥力状况,为当地猕猴桃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位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2012年10月下旬采集研究区88个猕猴桃园0~20及20~40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氮、矿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其土壤肥力状况。【结果】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0~20及20~40cm土层土壤pH平均值分别为7.63和7.78,属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7.23和12.05g/kg,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19和0.81g/kg,均处在中等偏下水平。0~20与20~40cm土层土壤矿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7.64和21.68mg/kg,均处于偏低水平;0~20及20~4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86.34和50.92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60.41和239.01mg/kg,均处在偏高水平,有超过75%的猕猴桃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过高。【结论】建议当地猕猴桃园继续加强有机肥的使用,适当降低磷、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省延安市蔬菜基地大棚土壤中铬(Cr)、镉(Cd)、铅(Pb)、锰(Mn)、镍(Ni)5种重金属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r、Pb、Ni的含量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限值,单项污染指数均小1,属于清洁水平;Cd含量在0.11~1.08 mg/kg之间,超标样品比率达60%,单项污染指数为1.03,达到轻度污染水平;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83,属于警戒线水平;5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214.05,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等级,Cd对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92.6%,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肥料的施用有关,Cd含量与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全氮含量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白茅对重金属Cu 、Mn、Zn、Ni和Cd的吸收富集作用,探索受重金属污染的尾矿库区的生态修复方法。【方法】以陕西略阳米箭沟铁尾矿库区内的白茅为研究对象,野外采集白茅植株和相关土样,室内对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白茅植株不同部位对重金属Cu、Mn、Zn、Ni和Cd的吸收与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重金属Cu和Mn在白茅根部含量最高,分别达到70.27和125.19 mg/kg,叶部含量最低,分别为1.15和4.54 mg/kg;Zn和Ni在白茅茎部含量最高,分别为92.28和105.44 mg/kg,而在根部含量最低,分别为12.76和22.16 mg/kg;Cd在茎部含量最高,为86.32 μg/kg,叶部含量最低,仅为29.18 μg/kg。白茅对不同重金属总富集系数的大小顺序为Zngt;Cugt;Nigt;Mngt;Cd,对各重金属转移能力的大小顺序Zngt;Nigt;Cdgt;Mngt;Cu。【结论】白茅对Cu、Mn、Zn、Ni和Cd 5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强,但可在贫瘠的铁尾矿砂中生长而不受这些重金属的影响,并能改变尾砂的理化性质,因此白茅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尾矿库区的生态修复,尤其是Mn、Ni和Cd含量较高的矿区。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田重金属污染调查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江平原佳木斯市区域水稻田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潜在的环境风险.【方法】采用与标准比较,计算变异系数和累积指数等方法,测定、评价监测区域水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结果】监测区域57个监测点位、8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通过与对照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对比,水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相对较小,但汞的变异系数较大(最大值0.744),其他重金属变异系数相对较小(0.028~0.251),处于中下强度;部分点位重金属出现累积现象,其中镉的累积情况较重(单项累计指数为2.547),累积程度为镉砷锌镍铬铅汞铜.【结论】佳木斯市水稻田环境质量等级为清洁,总体土壤环境质量为良好,未出现重金属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在金强河地区高寒草地上选取连续放牧、冬季放牧、围栏封育、燕麦地4种草地利用方式,在7月与9月进行土壤养分测定.【结果】不同利用方式土壤pH变化趋势不明显,变化范围在8.22~8.87;围栏封育方式下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70.21g/kg、65.07mg/kg;冬季放牧方式下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最高,分别为6.69、7.85mg/kg;连续放牧、燕麦地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分别为0.79、0.72mg/kg;连续放牧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04.29、588.63mg/kg.【结论】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pH值整体较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钾含量较丰富,除人工燕麦地,其余各利用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表层土壤达到二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评价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危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中的Pb、Cd、Cu、Zn和Cr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Cd的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Cr的含量明显低于风险值,Zn的含量临近风险值。彭山段农田土壤的Cd、Pb和Cr含量较高,夹江段农田土壤的Cu含量较高,东坡段农田土壤的Zn含量最高。5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距离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顺序为CdZnPbCuCr,5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96,4个测试路段的综合污染指数的大小顺序为彭山段东坡段青神段夹江段。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依次为CdPbCuZnCr,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RI=42.17。【结论】Cd和Zn为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Pb、Cu和Cr处于清洁状态,不同路段的不同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田距离路基的垂直距离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状态,临近轻度污染,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风险,Cd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相对较大,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