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5,(12)
<正>TMR饲养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是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把切断的粗饲料,精饲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营养配方,用搅拌机科学充分混合,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供奶牛自由采食。1 TMR饲养技术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产后16~30d泌乳量迅速由十几千克增至30余千克,称此期间为泌乳迅速增涨期。此期的特点是乳房已经软化,采食恢复正常,泌乳能力迅速增加至高峰。在饲料投喂上必须满足奶牛高速产奶的需要,否则将导致牛体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使奶牛迅速消瘦,从而影响下阶段正常产乳。为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16~30 d泌乳量迅速由十几千克增至30余千克,称此期间为泌乳迅速增涨期.此期的特点是乳房已经软化,采食恢复正常,泌乳能力迅速增加至高峰.在饲料投喂上必须满足奶牛高速产奶的需要,否则将导致牛体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使奶牛迅速消瘦,从而影响下阶段正常产乳.为确保此阶段及整个产乳期的正常产乳和牛体健康,此时日粮必需保证提供能量及蛋白质浓度较高的饲料,精粗料比例应调整到(40~50):(60~50).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16—30d泌乳量迅速由十几千克增至30余千克,称此期间为泌乳迅速增涨期。此期的特点是乳房已经软化,采食恢复正常.泌乳能力迅速增加至高峰。在饲料投喂上必须满足奶牛高速产奶的需要,否则将导致牛体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使奶牛迅速消瘦,从而影响下阶段正常产乳。为确保此阶段及整个产乳期的正常产乳和牛体健康,此时日粮必需保证提供能量及蛋白质浓度较高的饲料,精粗料比例应调整到(40-50):(60~50)。  相似文献   

5.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围产前期(也称干奶后期)和围产后期(分娩后15d)。围产期奶牛在短短的1个月内,要经过从干奶——分娩——开始泌乳的过程,在生理上要经过明显而快速的变化。因而在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上稍有不妥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会使母牛的泌乳高峰期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下降,明显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使母牛的繁殖能力减低,机体的免疫力机能下降,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所以,对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围产期奶牛在饲养管理上的原则是,保持奶牛体…  相似文献   

6.
犊牛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犊牛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正确的饲养培育,对奶牛成年体型的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成年期后的产乳和繁殖性能都有及其重要的影响。1围产期奶牛和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1.1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围产期奶牛是指分娩后15d以内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6)
奶牛的泌乳期一般可持续280~320 d,奶牛的泌乳期长短受产仔的胎次、年龄、品种、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良好的泌乳期饲养管理可以使奶牛的泌乳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泌乳期饲养管理方法入手,分析奶牛泌乳盛期、泌乳中期以及泌乳后期的饲养方法,还阐明日常综合饲养管理策略,为提升规模养殖场的整体饲养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围产前期(也称干奶后期)和围产后期(分娩后15d)。围产期奶牛在短短的1个月内,要经过从干奶——分娩——开始泌乳的过程,在生理上要经过明显而快速的变化。因而在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上稍有不妥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会使母牛的泌乳高峰期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下降,明显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使母牛的繁殖能力减低,机体的免疫力机能下降,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所以,对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3,(12)
<正>泌乳母羊的饲养是母羊各个饲养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此期母羊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母羊分娩后泌乳期的长短和泌乳量的高低,还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重要影响,与以后的羔羊育肥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养羊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中,始终存在泌乳母羊饲料营养水平过低,母羊泌乳不足,造成羔羊成活率过低的严重问题。现将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综述如下。1经常出现的问题1.1常期粗放饲养有些羊场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养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0,(7)
在母牛妊娠的后2个月为了保证胎儿的营养需求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应当停止母牛的泌乳活动,这一时间阶段称为干乳期。干乳期饲养管理会直接影响到母牛下一个泌乳周期的产乳量,也会影响胎儿的营养情况。介绍了干乳的目的与意义、干乳的方法以及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营养水平是否适宜决定母猪的膘情、产仔数量和产后泌乳量,也是决定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母猪繁殖各阶段饲喂最适宜的日粮,控制最佳喂料量,保持母猪良好的繁殖体况,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1后备期良种后备母猪在体重90 kg以前应按生长育肥猪的标准饲养,自由采食生长育肥猪饲料,以确保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体重90 kg以后开始限制喂料,防止体况过肥。每头  相似文献   

12.
奶牛干乳期,是指奶牛经过305d泌乳后到下一胎产犊的时间。体格健壮母牛一般为60d,母牛体质较瘦弱的可延长到70d。确立奶牛干乳期作用是确保体内胎儿正常发育,恢复母牛体质和乳腺机能。母牛体内胎儿到7月龄后,各个器官已发育完成,开始进入身体全面快速增长期。此间停止泌乳可保证供给胎儿快速增长所需要的足够营养。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是生猪生产的源头和机器,母猪饲养的好坏决定着整个生猪生产中的生产效率。如果未能根据母猪不同繁殖周期和不同繁殖阶段的繁殖营养需要以及考虑营养的延续效应而盲目地供给其营养,使得母猪相应的繁殖体况和生理代谢紊乱,将显著伤害母猪的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发挥,最终影响母猪生产最大利润的获得。因此,抓好母猪(特别是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d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户为盲目追求奶产量,过多地依赖精饲料提高奶牛泌乳量,而不注重饲养管理条件上的改善,导致奶牛卵巢囊肿疾病的发生上升,从而给奶牛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张敬文 《畜禽业》2008,(9):12-12
<正>夏天气温高,直接影响泌乳母猪的采食量,泌乳母猪的饲养与妊娠母猪饲养刚好相反。泌乳母猪营养需求比妊娠母猪高4倍。泌乳量高的品种,尤其是母系的白种猪长白和大白对能量需求更大,消化能需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是母牛临产前后一段时间的总称.狭义 的围产期是临产前后7d,广义的围产期应从妊娠 190天至产后15d.在此期间奶牛经历了从泌乳到干 乳,分娩到开始泌乳的生理转变,各器官系统的机 能,营养代谢和内分泌机能的变换.本阶段是乳牛疾 病的高发阶段,尤其是在分娩前后.这些病的共同特 征是病牛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产乳量下降.奶牛产 期疾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生产能力,而且直接危害 奶牛的健康和生命.给奶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 文结合临床实际,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 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综述围产期常见疾病的鉴别诊 断与治疗,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1蛋鸡的分阶段饲养 蛋鸡在产蛋期一般分阶段饲养,根据蛋鸡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应给以不同的营养和相应管理措施.实行分阶段饲养,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产蛋鸡的营养需要、还可以节约饲料.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高产奶牛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犊牛、育成牛、青年牛饲养管理是关键,产奶期和干奶期饲养管理是重点。介绍了高产奶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奶牛泌乳盛期是指产后31—91d的期间,奶牛日产奶量维持在30kg左右的高产期。为确保此期间奶牛高产稳产,必须继续供给高浓度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以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为依据。本文将运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以体重550kg奶牛为例,介绍奶牛泌乳盛期TMR即全混日粮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