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羊儿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全身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以及患布病啮齿类动物,如羊、牛、猪、鹿、马、骆驼、狗、鼠、家兔、猫等。布病的传染途径:⑴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从事布病防治的医生、检验人员等(;2)经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致病原为布鲁氏杆菌。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家畜感染该种致病菌后以母畜发生流产,公畜发生睾丸病变为主要特征。人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或者被布鲁氏杆菌污染的动物产品而感染布鲁氏杆菌病。该种疾病进入人体之后,会对神经组织、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常常因为诊断不及时而转变成慢性,造成反复发病,长期不愈,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痛苦和生活不便。为有效防范布鲁氏杆菌病向人类传播,本  相似文献   

3.
正羊布鲁氏杆菌病又被称为羊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畜牧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同时也会危害畜牧产品健康安全,严重的还会导致人患病。布鲁氏杆菌可以在多种动物群体中混合传播感染,羊群中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将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用于羊群净化。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生殖系统病变,导致母羊流产,不能正常妊娠,产下死胎、僵尸胎,种公羊出现睾丸炎,附睾炎。而青年羊和未怀孕的母羊感染这种病  相似文献   

4.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种疾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对草畜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该种致病原进入人体之后,会损害人类的生殖系统,影响公共卫生安全。我县主要以湖羊、陕北绒山羊为主,加之近年引进湖羊较多,布病防检不到位,使得布鲁氏杆菌的传播蔓延发病增多。  相似文献   

5.
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1]。在动物中羊、牛、猪最易感,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睾丸炎等;人接触该病原菌污染物,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2]。该病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目前在我国畜群中仍时有发生,给畜牧业生产了和人类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6.
新疆境内存在布鲁氏杆菌病扩散的情况。从病情监测结果了解到,区域监测结果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还发现部分从业人员存在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情况,且被感染人数每年递增。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的比例出现增长现象。本文就新疆牛羊布病流行传播风险与防控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目前人患布鲁氏杆菌病的原因基本都是由布鲁氏杆菌病阳性动物导致的,一但人被感染,会导致反复发作,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对于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防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一、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一)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染源通常情况下,布鲁氏杆菌病最先会在家畜或者野生动物之间进行传播,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感染人类。作为一种人畜共患  相似文献   

8.
正羊布鲁氏菌病也叫羊布氏杆菌病,简称"羊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又称波状热、"懒汉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养羊过程中要加强防控与检测。一、流行情况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布鲁氏杆菌,  相似文献   

9.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慢性肠腺疾病的总称。该种疾病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牲畜动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上布鲁氏杆菌传播途径多样,可以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为了防范该种疾病传播蔓延,需要我们掌握布鲁氏杆菌病的具体特点和危害,然后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该种疾病进行针对性防控,降低发病率,保证养殖安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危害以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牲畜动物。该种致病菌主要经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侵入机体,感染初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羊群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表示布鲁氏杆菌已经切入动物的细胞组织,多种药物的防控效果变差。防范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就需要加强个体防护,加大对易感牲畜的有效检测,强化疫苗免疫接种,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流行。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然后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布病即布鲁氏杆菌病,是能对动物和人造成伤害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国境内影响力最大的布病主要分布于牛、羊、猪3种生物体内的布鲁氏杆菌,其中对人的毒力最强,致病性最高的是羊型布鲁氏杆菌。布病能够对人、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造成危害,母牛患病后流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甚至不孕,公牛则睾丸、附睾发炎,不孕,病牛还伴有关节炎、肿胀、疼痛。人传染上布病之后会感到波状热、盗汗、无力,关节、神经疼痛,  相似文献   

12.
布病也被称之为布鲁氏杆菌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国内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牛、羊和猪。其中,羊身上携带的布病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最高,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布病主要侵害人们和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最终造成不孕。对此,要想降低布病发生率,必须对布病的危害性进行诊断,结合布病特点来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布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危害生殖系统,使病畜发生传染性流产为主要特征。人感染布病轻者感到疲乏、头痛、关节肌肉疼痛,重者出现睾丸炎、流产等,影响生殖能力,甚至丧失劳动力。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牲畜调运频繁,畜界布病阳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人间感染布病的病例也时有发生,所以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下大力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叫传染性流产,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属国家二类动物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为牛、羊、猪。主要由病畜及其流产胎儿、乳和乳制品、肉和肉制品、皮毛、土壤、畜粪、尘埃、水等病源进行传播。人也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结膜、粘膜等传播途径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5.
张力国 《新农业》2023,(7):50-52
<正>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马尔他热或波状热,由布鲁氏杆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简称“布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必须通报的疫病名录,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疫病。该病分布十分广泛,目前,全世界已有160多个国家发生和流行,在我国多见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牧区。  相似文献   

16.
布病的危害诊断和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病"是布鲁氏杆菌病的简称,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疾病,布病可分为6种类19个生物型,目前我国境内主要的布病传染源有牛、羊、猪的布鲁氏杆菌,其中羊布鲁氏杆菌毒性最强,传播性极广,致病率高,危害更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布病危害诊断的探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我国畜牧业预防疾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一、动物病情发生基本情况 疫病发生情况:猪瘟,主要是混合型的,单一的猪瘟病例不多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高热为主,主要是蓝耳病毒变异株引起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和猪瘟混合感染;口蹄疫,主要是猪口蹄疫,牛近年来也有感染病例,未见羊感染病例;布鲁氏菌病,已发现多起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且已有多人因接触阳性羊感染病例;细小病毒、猪圆环病、猪副嗜血杆菌病、伪狂犬病也有在个别猪场发生;农村散养户有鸡新疫散发病例;引入性疫病,如养殖户从山东非法调入羊只发生疑似小反刍兽疫,布鲁氏杆菌病等。  相似文献   

18.
<正>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疾病,其中结核病主要是由分歧杆菌感染而引发奶牛患病,人类也可以患病,结合疾病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结核病分为羊结合病和牛结核病,发病过程中牲畜的毒性高于人类患病。而布鲁氏杆菌病是由于奶牛感染了布鲁氏杆菌而出现发病,同样也能对人类造成感染。在我国动物养殖过程中,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属于我国重点防御的疾病。本次研究主要就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的检疫流程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9.
正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为布鲁氏杆菌。该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羊、牛、猪,其次是犬,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身带菌,成为对其它动物和人的传染源。病畜从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粪便和尿液中排出病原菌,特别是动物流产时,会排出大量的病原菌,污染草场、畜舍、饮水和饲料,易感动物一旦接触污染物,就会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不孕、不育等生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0.
布氏杆菌病(即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牛布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凡是养牛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感染。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流行。我国通过免疫接种和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已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