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传粉昆虫尤其是蜜蜂种群数量锐减,蜂群崩溃失调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是严重威胁蜂产业发展和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在蜜蜂疾病病原中,RNA病毒被认为是造成CCD的主要原因。蜜蜂RNA病毒在非蜜蜂属膜翅目传粉昆虫中也能被大量检测到,暗示蜜蜂RNA病毒的广泛传播可能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传粉昆虫数量的急剧下降。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BV)、卷翅病毒(DWV)、黑蜂王台病毒(BQCV)、急性麻痹病毒(ABPV)等常见蜜蜂病毒在传粉昆虫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蜜蜂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这对于整个传粉昆虫的流行病毒学研究和传粉昆虫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蜜蜂病害综合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蜜蜂和自然界其它生物一样,都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包括蜜蜂病毒性疾病。侵袭蜜蜂的病毒大都属于肠道病毒属和虹彩病毒属的病毒。蜜蜂感染这些致病性病毒后,使幼虫和成蜂发病死亡。造成蜂群群势下降,生产性能低下。例如,蜜蜂囊状幼虫病、蜜蜂麻痹病。蜜蜂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目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分析3个蜂场共48群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越冬前与越冬后的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中1个蜂场8群蜜蜂越冬期间病毒感染情况的变化,探究与越冬期蜜蜂健康紧密相关的病毒种类。结果表明,残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和以色列蜜蜂麻痹病毒(Israeli acute paralysis virus,IAPV)在越冬意蜂群中感染率很高。与越冬后正常蜂群相比,濒临死亡蜂群的IAPV基因组拷贝数极显著提高,达到了1×10~9左右;出现蜂群死亡的蜂场在越冬期间,蜂群DWV基因组拷贝数呈下降趋势,IAPV基因组拷贝数呈上升趋势。以上结果表明,IAPV是影响越冬期意蜂健康的最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4.
<正> “蛹病”是一种造成蜜蜂蛹期发病致死的疾病,是当前危害蜜蜂的一种新的传染病。1986年以来暴发流行,使养蜂生产遭受巨大损失。据研究,该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通过蜂王产卵或蜂脾感染蜂卵,致使工蜂在卵期和幼虫期受到感染,到蛹期出现明显症状,使蜂蛹大量死亡。致使采集蜂数量锐减,蜂群生产力明显下降,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大减。若发病率达30%—50%,蜂群则完全丧失生产的能力,并且很难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个蜂群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转地放蜂过程中常见蜜蜂病毒和寄生虫的流行规律,及不同地区工蜂肠道中两种主要共生菌Gilliamella apicola和Snodgrassella alvi的变化情况。【方法】在转地放蜂过程中,对同一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蜂场的固定蜂群连续取样,采用RT-PCR方法检测蜂群中病毒和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使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样本的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率进行卡方检验。以蜜蜂β-actin为内参基因,对不同地区样本中的共生菌G.apicola和S.alvi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转地过程中工蜂肠道中这两种细菌的变化情况,并采用Kendall Rank相关系数对病原物感染率和共生菌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转地放蜂7个地区的样本中,仅检测出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IAPV)、黑蜂王台病毒(BQCV)和蜜蜂残翅病毒(DWV)3种蜜蜂病毒。其中IAPV和BQCV在所有地区均有检出且感染率较高,不同地区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DWV感染率相对较低,不同地区之间感染率差异极显著。西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在各地区样本中均未检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在4个地区的样本中检出,且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极显著,熊蜂微孢子虫(Nosema bombi)在各个地区均有检出,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显著;季节性差异分析表明,IAPV在不同季节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而BQCV、DWV、N.ceranae和N.bombi在不同季节的感染率差异显著,且春夏季的感染率普遍高于秋冬季;不同转地地区的工蜂肠道内均含有共生菌G.apicola和S.alvi,且两种共生菌含量在不同地区间均差异极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S.alvi和IAPV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作用。【结论】转地蜂场工蜂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表明IAPV、BQCV、DWV和微孢子虫在蜂群中普遍存在;蜜蜂病原物的感染率和肠道共生菌的含量在不同地理区域间差异显著;部分病原物与肠道共生菌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转地放蜂方式对蜜蜂的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吴小波  曾志将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0):121-122,142
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中华蜜蜂群间以及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种间未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行为特性。结果表明: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对群间未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效果差异不显著,卵的剩余率都在93%以上;但在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在2 h之内把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全部清理,而保留了89%以上的中华蜜蜂未受精卵;在意大利蜜蜂蜂群中,工蜂会在4 h之内把中华蜜蜂未受精卵全部清理,但保留了94%的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  相似文献   

7.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危害中华蜜蜂养殖最为严重的病毒病,中蜂一旦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很难治愈。为研究营养饲喂对中囊病的防治效果,在春繁期定期对已检测患中囊病的蜂群补充饲喂花粉和橡胶蜂蜜,利用RT PCR技术检测饲喂后蜂群中成年工蜂、工蜂幼虫和雄蜂幼虫感染CSBV情况。结果显示,补饲花粉和橡胶蜂蜜后,感染CSBV蜂群中成年工蜂、工蜂幼虫和雄蜂幼虫均携带CSBV,染病率分别为917%、500%和1000%,但蜂群“烂子”明显减轻,患病蜂群由显性感染转为隐性感染。表明春繁期补充饲喂花粉和橡胶蜂蜜对中囊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能提高蜂群的抗病力,但不能根除CSBV。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 CSBV)和蜂房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全年流行情况,于2019年1月—12月采集淳安县5个饲养点的中蜂工蜂,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监测这2种病原在蜂群内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CSBV蜂群感染率在春季3月最高,为84%,到夏季7月降到最低,又从秋季开始升高,一直延续到冬季;蜂房球菌感染率从春季开始升高,到夏季开始下降,又从秋季开始升高,在10月和11月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为72%,冬季略有下降;在一年当中,蜂群内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具有共同存在的现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秋季蜂房球菌存在的蜂群内CSBV载量显著高于单一检出CSBV的蜂群(P0.05)。总之,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淳安县中蜂2种主要病原在蜂群中的全年流行动态情况,可为该地区中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 蜜蜂的病虫害是发展养蜂生产的重要障碍,它不但造成蜂群的削弱和产量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全场蜂群死亡。特别是随着养蜂事业的发展,转地放蜂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蜂病蔓延流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最近农业部公布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其中二类疫病中包括蜜蜂的疫病有6种。为了把好蜜蜂检疫关,现简要谈一下我们在蜜蜂检疫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蜂群入场时间对蜜蜂采集梨花粉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媛  张旭凤 《农学学报》2015,5(8):105-110
【研究目的】为了完善梨树蜜蜂授粉配套技术,提高梨树蜜蜂授粉效能,节约成本。【方法】本研究以砀山酥梨和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考察了蜂群入场时间对蜜蜂采集梨花粉的影响。【结果】梨树末花期散粉量大,蜜蜂采集的花粉最多;在蜂群入场第一天,采集梨花粉的重量与开花量呈正相关,且初花期、盛花期入场蜂群采集梨花粉的比例高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在同一天内,初花期入场蜂群采集梨花粉的重量和比例高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蜂群采集梨花粉的高峰在12:00-13:00;初花期、盛花期入场蜂群对梨花粉采集好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授粉效能也优于其它时间入场蜂群。【结论】本研究认为蜂群在梨树初花期即开花20%左右入场,可以达到梨树最佳授粉效果。  相似文献   

11.
蜜蜂性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蜜蜂性比是指蜂群中雌性蜜蜂与雄性蜜蜂的比例。本文对蜜蜂性比由谁操纵(蜂王还是工蜂)、影响蜜蜂性比的因素以及蜜蜂性比对蜂群生产力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对蜜蜂性比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条件发生变化时为西方蜜蜂添加营养,从而促进蜂群群势增殖,使蜜蜂健康养殖达到优质高产。分别于2012、2013年秋繁饲喂"花粉+乳品冻干粉+糖水"的蜜蜂营养饲料,比较蜂群群势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饲喂营养饲料后,蜂群群势分别增长20.03%、20.75%;与未添加营养的蜂群相比,添加营养后的蜂群群势显著增长(P0.05)。"花粉+乳品冻干粉+糖水"揉成团状饲喂蜂群后,蜂群群势增长明显,可促进蜂群在不利条件下的群势增殖,是一种理想的蜜蜂营养饲料。本试验为蜜蜂营养生理和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翟广华 《湖南农业》2006,(11):18-19
蜜蜂麻痹症又称瘫痪病或黑蜂病,是一种流行广泛的成年蜂疾病。在雨季阶段较易发生。此病由病毒引起,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病原通过饲料传播,并存在于病蜂粪便中,蜂体、蜂具接触也会染病。此种病毒加热至93℃达30分钟,可以杀死。蜂群发病后,早期衰弱迟钝,病蜂常被健康蜂所驱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滇南中蜂的周年状况及气候的相关性,探明各压力因素间与蜜蜂群势的联系,为滇南中蜂保种提供依据,于2018年1—12月每隔15 d用测子框测定90群蜜蜂群势,并以气候仪观察气象变化,分析蜜蜂的幼虫数、蛹数、工蜂量与蜜粉存储量的相关性,并探讨危及蜜蜂健康的各类潜在因素。结果表明:蜂群在冬、春季增殖激烈,全年中群势呈波澜起伏状;全年气候表现为冬春季降雨量少,温度波动较大,夏秋季节炎热湿润;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是构成蜂群变化的最主要的成分(a=0.977);蜂群内部蜜粉存储量与工蜂量(r=0.580)及卵/幼虫量(r=0.386)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温度(r=-0.248)呈显著的负相关。在周年变化中,滇南中蜂群势受蜂群外部因素和蜂群内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具有季节性,内部因素由蜂群管理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15.
东方蜜蜂采集行为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东方蜜蜂发生采集行为的基本条件,研究了采集粉蜜的同一性,并初步测定了采集范围.结果表明:东方蜜蜂具有调整蜂群结构以最大生态效率来利用自然资源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为世界公认的对蜂群有毁灭性的寄生虫.瓦螨寄生于蜜蜂体表通过吸食脂肪体传播病毒危害蜜蜂,是引起"蜂群崩溃综合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西方蜜蜂危害最大.为了全面了解瓦螨及其对蜜蜂的危害、瓦螨对杀螨剂的耐药性、经济治疗阈...  相似文献   

17.
一、选育抗病品种 蜜蜂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蜂群抗病力也不一样,在病害流行季节,有些蜂群发病严重,有些蜂群发病轻微,而有些蜂群却不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无病蜂群作为种蜂群,培育蜂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以增强对蜂蛹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8.
周世明 《新农村》2024,(3):34-35
<正>1.蜜蜂繁殖技术(1)双王同箱繁殖增加为提高蜜蜂数量,在春夏季节,植物花粉来源丰富的时候,做好蜜蜂繁殖工作,对扩大蜂群意义重大。具体做法:在1个蜂箱内,先用2个蜂王同时繁殖蜂群,然后把2个弱势蜂群合并在1个蜂箱内,箱内中间用闸板隔离,蜜蜂分别从巢门两边进出,这样,蜜蜂的繁殖速度就会加快,蜂群很快增大。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农业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现场会,提出2014年要率先在大豆、油菜、苹果、番茄等10种作物上设立20个示范基地,集成示范关键技术,初步形成10种作物的蜜蜂授粉和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今后开展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由于授粉昆虫栖息环境的破坏以及大面积地过度使用农药等因素致使授粉昆虫种群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用于主动授粉或出租授粉的蜂群很少,大田作物租赁蜜蜂授粉的蜂群占不到蜂群总数的5%,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感染是导致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群死亡的主要因素。研究旨在筛选出安全高效的植物成分杀螨剂,为研发绿色杀螨剂提供依据。【方法】以西方蜜蜂为试验材料,检测筛选原儿茶酸、青蒿素、芹菜汁饲喂,芹菜籽熏蒸对狄斯瓦螨及其感染的西方蜜蜂死亡率、免疫与残翅病毒(DWV)基因表达水平;运用代谢组学鉴定分析狄斯瓦螨死亡的代谢通路,进一步探究芹菜籽中3个主要挥发性成分对狄斯瓦螨的抑制作用。【结果】原儿茶酸、青蒿素和芹菜汁在饲喂出房蜂的情况下杀螨效果不显著(P>0.05)。但在熏蒸试验中,使用芹菜籽和芹菜籽主成分均有较好的杀螨效果。芹菜籽熏蒸的试验结果显示瓦螨死亡率高达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蜜蜂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芹菜籽处理蜜蜂24 h后,其体内的免疫基因abaecin、pqrpsc2505和残翅病毒(DWV)基因表达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在芹菜籽3种主效挥发物质香芹酚、邻伞花烃和萜品烯中,气味浓郁的香芹酚表现出最强的杀螨效果,但对蜜蜂存活率表现出负面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